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体性是人的最本质属性。从学生的维度看,"主体性"体现在五个方面,即目的主体性、责任主体性、人格主体性、活动主体性、发展主体性。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实践性和主体意识是学生主体性英语教学的基本特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学生观上做到心中有"人",在教师观上科学定位教师角色,在教学内容上以主体的需求为依据,在教学质量观上发挥教学评价的导向性和激励性功能,在教学价值观上,树立为"学"而"教",以"学"论"教"的思想,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是学生主体性英语教学的基石。  相似文献   

2.
主体性是人的最本质属性。从学生的维度看,"主体性"体现在五个方面,即目的主体性、责任主体性、人格主体性、活动主体性、发展主体性。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实践性和主体意识是学生主体性英语教学的基本特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学生观上做到心中有"人",在教师观上科学定位教师角色,在教学内容上以主体的需求为依据,在教学质量观上发挥教学评价的导向性和激励性功能,在教学价值观上,树立为"学"而"教",以"学"论"教"的思想,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是学生主体性英语教学的基石。  相似文献   

3.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目前以考试为重要手段的教学评价成为学生主体性的压制力量。要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必须对现行高校教学评价进行改革,实行主体性教学评价。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主体性教学?主体性教学是以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主体性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以尊重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自觉能动地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为中心,通过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培育和提高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  相似文献   

5.
主体性教学法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性的重要方法。近些年我们以《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为重点,进行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主体性教学方法的探索与运用,取得了较好成效。归纳起来就是:以网络化主体性教学法加强师生信息交流,以讨论式主体性教学法强化师生互动探讨,以研究型主体性教学法致力学生自主探究,以实践类主体性教学法加强学生自主体验。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张建立学生主体性教学,指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必要性,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目的,并探讨了在中职英语课堂中教师如何做到主体性教学。  相似文献   

7.
在大学英语听说读写四大技能中,阅读占极重要的地位。然而传统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以“文本中心论”、“作家中心论”为理论基础,以教师为主体,以文本为中心,主张注入接受式教学,极大地遏制了学生的主体性阅读,禁锢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接受美学理论强调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给阅读教学注入了活力。笔者试图以接受美学理论来指导大学英语主体性阅读教学,重视学生自主性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引导学生作为生产者、创造者进行主体性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8.
一、主体性目标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主体性目标教学模式主旨是在“主体性教育理论”的指导下 ,在充分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和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基础上 ,特别突出教学目标的制定和实施 ,并逐渐形成较为稳定的教学流程 ,为学生的主体发展奠定基础。我校主体目标教学模式的框架结构为“以大纲为准绳 ,以教材为依据 ,以学生为主体 ,以目标为归宿 ,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为辅助 ,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过程 ,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 ,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 ,提高学生的主体能力。”如图所示 :  二、主体性目标教学模式的基本理念  主体性目标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主体性教学理论为指导,揭示学生主体性的含义,结合高职英语教情、学情、学科特点,探索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教学策略,以缓解教与学的矛盾,实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预期。  相似文献   

10.
主体性教学及其策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所谓主体性教学,是指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前提,以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为条件,以教师激励和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为手段,以精心设计的多种学生主体活动为形式,以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观。一、主体性教学是一种激励性教学?..  相似文献   

11.
主体性教育是以发展学生主体性为目标导向和价值追求的教育.教育活动就其本质来说就是教师主体性与学生主体性的互动.主体性教育视野中的阅读教学必然强调师生的阅读体验,关注学生的思维认知过程.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促进师生的发展,实现主体人的地位和价值.  相似文献   

12.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主体性个性化人才培养,重在设计主体性个性化人才培养目标,搭建学生主体性个性化发展平台,以课程为载体,实施主体性个性化教学,完善学分制管理,设立主体性个性化发展学分,并完善学生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3.
主体性教育是以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主体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是塑造和建构学生主体,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教育.  相似文献   

14.
曹致虎 《文教资料》2005,(29):104-105
主体性教学,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前提,以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为条件,以教师激励和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为手段,以精心设计多种学生主体活动为形式,以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新型教学观。  相似文献   

15.
<正>主体性教育是以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主体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是塑造和建构学生主体,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教育。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是特定的认识主体和信息交换  相似文献   

16.
钮克芳 《考试周刊》2008,(52):13-14
主体性教育是以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主体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是塑造和建构学生主体,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教育。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是特定的认识主体和信息交换的主体。  相似文献   

17.
一、主体性教学与元学习能力主体性教学是在主体性教育思想指导下,以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主体性为指向,以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为特点,由统一设计同步推进的教师教的程序和学生学的程序两方面构成的有机结合和相辅相成的教学实践活动。主体性教学观认为,在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8.
试论主体性道德教育的特征和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体性道德教育就是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为前提 ,利用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教育方式 ,以形成学生真正自律的道德品质为目的的教育。主体性道德教育是对传统道德教育忽视学生主体性弊端的反叛 ,也是回应当前道德教育实效持续低迷的现实而兴起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本文旨在探讨这一新兴道德教育理念和模式的特征 ,并据此评价三种行之有效的主体性教育方法。一、主体性道德教育的特征主体性道德教育的目的不是“教会顺从”、“教会听话” ,而是“教会选择”、“教会负责”。这鼓励学生接受理性的自我指导与自我决定 ,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和…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下文简称"计划")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起点,以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更高层次的发展为终点。在计划实施过程中,学校和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在正确处理主体性与创造性、成功与失败、个人与团队以及学生与指导教师的关系中更好地发展其主体性。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愈加深化,现代教育更加关注发挥学生自身的主体性,以学生为主体,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就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展开讨论,并且提出了提高学生主体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