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第16届、第17届世界杯足球决赛进球主要特征比较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5  
通过对第 16届、第 17届世界杯足球决赛阶段各 64场比赛进球的主要特征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 :总进球数第 16届高于第17届 10个 ,且没有显著性差异。两届都是下半场进球数比上半场多。第 16届在第 76~ 90min时段进球数居两届各时段之首。第17届下半场各时段进球数相互接近 ,并居高不下。两届都是以中路进攻进球最多 ,前锋进球占居两届主要得分位置。两届都是以脚射进球为主 ,其中第 17届直接脚射和头顶球射进球优势显著。两届 85 1%以上进球都是在禁区内射进 ,在前场发动进攻进球率最高 ,79 0 %以上进球都是经 5次以下传球后射进。  相似文献   

2.
摘要:以参加2015-2016特步中国大学生五人制足球联赛总决赛的8支队伍在小组赛及淘汰赛20场比赛中的 191个进球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技术统计法以及访谈法对这191个进球时段、进球动作、进球方式、进球场地位置、球入球门的区域进行了分析。主要结论:进球数最多的时段分别是在上半场开局5 min内和在下半场最后5min、进球数最多技术动作是正脚背抽射技术、进攻方式中快攻战术贡献率最大、进球数最多的场地区域是球门前的区域、球入球门的区域中下路明显多于中路进球数。建议在赛前分析对手进攻和防守战术及特点并布置有针对性的战略战术,为良好的开局奠定基础;加强个人运球突破能力的训练;加强两三个人之间的传切配合、策应配合训练,尤其提高定位球的战术配合能力。  相似文献   

3.
南非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进球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2010年南非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64场比赛的145个进球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统计法以及比较分析法进行研究得出:本届世界杯进球数较少;而进球多发生在下半场61~75 min、76~90 min以及补时阶段;球门区与罚球区之间正对球门的B区域为进球的高发区域;前锋位置队员仍是进球的主要力量,但前卫队员的进球数较上届世界杯有所增加;在各种射门方式中,抢点直接射门仍是最主要的射门得分方式;而右脚作为大多数球员的优势脚,是进球最多的身体部位;进球的进攻方式方面,中路进攻与边路进攻相对均衡,定位球进攻在淘汰赛阶段作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4.
第4届女子世界杯足球决赛各队进球特征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第4届女足世界杯决赛32场比赛的105个进球特征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场场有进球、高比分数、高进球数是女足比赛一大特色.上半场各时段进球数均高于下半场,且各时段进球数随比赛进行逐渐上升,小心谨慎、稳中求胜、进入比赛状态较慢是女足队员独有的心理特质.进球最多的区域是罚球区内.进球方式仍以脚射进球为主,头顶球进球数增多,提升了当今女足立体型技战术水平.各位置进球数最多仍是前锋队员.从边路进攻是进球主要的进攻形式,但定位球进攻进球数较少,不符合现代足球比赛定位球进球数占总进球数1/3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5.
中超联赛近几年蓬勃发展,许多外籍球员不远万里来到中超发展,其中不乏大牌球星,这不仅提高了中超联赛的社会关注度,也改变了中国足球的生态,提升着中国足球的水平,而联赛水平究竟如何,联赛的进球特征是最直接的数据,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2018赛季中超联赛进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18赛季中超联赛进球数再创新高,共计768个,场均进球3.2个;进球最多的区域为3a,其次是3b,第三为7区;进球数最多时间段为61~75min,其次是76~90min,第三为46~60min;最少的时间段为0~15min,下半场比赛进球比上半场比赛进球高出90个;2018赛季中超联赛中,右脚进球381个,其次是左脚进球219个,再次是头球160个,进球方式主要以运动战为主,进球566个,定位球为辅,进球202个;2018赛季中超射手榜由国内球员武磊打破了外援垄断射手榜第一的局面,但国内球员与外籍球员还是存在不小差距,射手榜还是以外籍球员为主,射手榜前20名中,18名外籍球员,只有两名国内球员。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第19届南非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64场比赛的共145个进球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本届世界杯平均每场进球2.27个,上半场进球数较为平均,但是下半场各时段进球数逐渐上升且延续到补时阶段,进球高峰期出现在61-75min时段和临近全场比赛结束前76-90min时段;进球方式主要以脚背内侧为主;另外头顶球已成为本届世界杯高空作战的主要得分手段,平均进球达到16.55%;进球主要区域集中在2区和3区,球门区域以低角度射门为主;传切配合仍是主要有利的配合方式。定位球战术成为本届世界杯不可缺少的战术手段,平均进球26.9%。进球形式大部分是在4次以内的传球配合下完成,各位置进球得分最多仍是前锋队员,平均进球达到59.44%。  相似文献   

7.
2010年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进球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对2010年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64场比赛的145个进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运动员的射门次数逐渐增加,进球数却呈下降趋势;下半场进球数多于上半场,76—90 m in是进球的最高峰期;罚球区中间附近区域是进球的主要区域,射门角度小的罚球区内两侧成为新的得分区域;进球方式最多的是抢点直接脚射,其次是头顶球;4次内传球完成的进球占进球总数的95.86%;前场发动进攻造成的进球最多;中路进攻是主要进攻形式和进球重点方式;球门下方是主要部位;前锋仍是主要得分手,前卫进球逐渐增多且接近前锋。  相似文献   

8.
第17届世界杯足球赛进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第17届世界杯足球赛161个进球特点做了分析,与前四届进球情况对照,发现在本届世界杯比赛中:上下半时前后15min是进球高锋,下半场三个时段进球数相近;短传和长传球是攻入对方三区的主要战术方法;边路进攻和流动进攻战术进球都高于前四届,边路传中进球是得分的主流战术;定位球战术是球队摆脱困境的重要手段;禁区外射门得分高于上届;前锋队员得分呈逐届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对第19届世界杯决赛阶段64场比赛145个进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左半区的进球数比右半区的进球数多,比赛76-90 min是进球的高峰阶段,进球射门以右脚射门为主,抢点射门是主要的射门方式,前锋队员的进球数〉前卫队员的进球数〉后卫进球队员的进球数,前锋队员在27-29这个年龄段进球数最多,前卫队员在24-26这个年龄段进球数最多。射门最佳区域是罚球区内点球点至球门线附近。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2012年欧洲杯足球赛决赛阶段16支球队31场比赛的75个进球特征分析表明:本届杯赛的进球数略低于上届,进球射门区域主要集中在罚球区,球门下部是球进门的主要区域,尤其是从球门左下角区域进球率最高;由前场组织发动进攻进球率最高;下半时的进球数高于上半时,下半时开始后15min是全场比赛的进球高峰;进球方式仍然是以脚射为主,其中抢点直接脚射与头球顶射进球率相等;中路进攻进球数位居各进攻形式之首;进球前经过1次传递后射门进球数最多;经过9次传递后进球数量显著增多;各位置进球数最多的仍是前锋运动员。  相似文献   

11.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调研、观察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第14-20届世界杯足球赛1051个进球的方式、射门区域、及进攻形式等特征进行研究,以探讨现代足球比赛特征与规律。研究结果表明:7届世界杯场均进球数呈逐届下降趋势;比赛下半场比上半场进球率高,反映出现代足球在重视攻守平衡的同时更加注重进攻效率。罚球区2区内外区域是现代足球比赛射门进球最佳区域。前锋进球数最多,前锋和攻击型中场球员区分不再明确,全能型的队员位置职能已成为现代足球位置特征发展规律。现代足球比赛中脚射是最主要得分方式,立体高空头顶球技战术也已成形。随着传球次数的增加而进球明显减少的趋势,“直接打法”战术已成为现代足球进攻战术发展主流趋势。中路进攻、定位球进攻已成为现代足球进攻战术发展主要方向。前场及中前场已成为现代足球最佳有效地发动进攻进球区域。  相似文献   

12.
对2011年第六届女足世界杯决赛阶段32场比赛中86个进球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本届女足世界杯决赛阶段总进球数和场均进球数较往届比赛有较大幅度减少;进球的时间特征基本与第五届相同,进球方式以直接脚射、接球调整脚射和头顶球三种方式为主,个人运球突破射门进球数逐步下降;罚球区内是射门进球的最佳区域;前锋进球所占总进球数的比例正在逐步下降,前卫进球比例逐步升高;中、前场抢断和前场任意球是本届女足世界杯赛进球前攻方获得球权的主要方式,后场抢断和前场守方失误则是进球前获得球权不可缺少的方式;进球前助攻以中、前场的流动进攻为主,前场定位球助攻是不可忽视的助攻方式;每10个进球中有9个进球是凭借6次或更少次数的传球获得的。  相似文献   

13.
第十八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进球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第十八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32支球队64场比赛143个进球的主要时段、射门得分区域、进球进攻形式、进球方式、射门部位及进球队员的位置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本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比赛场均进球数较往届相比呈下降趋势;下半时进球数高于上半时,尤其是临近比赛结束阶段进球数最多;进球射门区域主要集中在前场中路罚球区内;中路进攻和定位球进攻是创造进球的主要进攻形式;进球方式以直接射门为主;射门部位大多是脚射,特别是右脚;前锋队员是主要得分选手。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对2012年欧洲杯足球赛决赛阶段31场比赛的76个进球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进球总数为近4届最低;进球方式以脚射为主;进球进攻形式以阵地进攻为主,中路传切渗透配合是进球最多的进攻方式;由中场组织发动进攻进球率最高;前锋队员进球数最多。  相似文献   

15.
我国足球甲A联赛进球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2000年我国足球甲A联赛14支球队182场比赛中的进球总体特征、主客场因素、时间、区域、方式及外籍球员进球情况的统计分析,探明了该届甲A联赛进球数多于上届,进球多发区域是罚球区,临比赛终前15分钟内进球数量多,外籍球员进球数占三分之一等特征。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统计法、比较分析法等对第六届德国女足世界杯足球赛中的32场比赛、86个进球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女足世界杯进球特征。认为:世界女足的整体实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差距并不悬殊,各队门前把握机会的能力也有了显著的提高;大部分射门区域选择了守门员及防守队员反应和出击最难判断的B区;进攻方式采用中路与边路相结合的多样化进攻方式,并充分利用定位球战术;多采用稳固防守和快速反击的战术打法,进攻更加灵活、锐利;进球阶段主要集中于上、下半场开始和结束前的15min。  相似文献   

17.
对第18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64场比赛的147个进球特征进行统计,结果表明,每场平均进球仅为2.30个,进球主要区域仍然是在罚球区内,进球方式是以脚射为主,其中抢点直接脚射进球所占比例较高。定位球发动进攻成为进球主要形式,各位置进球数最多的是前锋运动员,后卫和中场球员的进球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8.
2004~2006年中国足球超级联赛技术运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法对2004~2006年中国足球超级联赛各项常规技术指标运用情况进行统计、对比和分析,研究发现:1、2004~2006赛季中超联赛平均每场射门次数与平均每场进球数呈递减趋势;中超总的进攻态势由原来的先稳固防守、稳中取胜的战略方针逐渐向加强进攻、先下手为强的攻势战略思想转变;罚球区内的进球数呈逐年下降趋势,罚球区外的进球却呈上升趋势,罚球区内的命中率较高,相当于罚球区外的4~5倍,罚球区内仍是各队争夺的重点区域;2004~2006三个赛季的进球方式以传切配合的进球数量为最多,但通过传切配合进球的数量有逐年下降趋势,任意球进球百分比却呈明显上升趋势;各队的防守技术运用能力有所加强,攻守趋于平衡;在高强度、高对抗以及队员对比赛结果过分看重的情况下,防守技术运用的合理性下降,但队员们的大局意识还是有所提高,恶劣行为逐年减少。  相似文献   

19.
第十一届欧洲足球锦标赛进球情况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观看电视实况和录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第十二届欧洲足球锦标赛的进球数、射门方法、区域、进球方法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进球率高;技术性球队进攻欲望强烈;边路传中和中路的传切配合是得分的重要途径;定位进球进攻仍是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选取2006年世界杯足球赛147个进球战例,对导致进球局部进攻战术配合进行研究,得出:本届世界杯足球赛有126粒最终是通过局部进攻战术配合觅得射门得分机会的,主要通过斜传直切、斜传斜切局部进攻战术配合推进至1区或2区最终获得射门得分机会的,其他局部进攻战术配合形式导致的进球数较少、运用效果一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