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军事工业复合体是战后美国出现的一个奇特现象,它对美国国家安全政策的制定以及国内的发展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军事工业复合体得以产生和迅速发展主要是源于二次世界大战,冷战的发生使美国经济的军事化进一步定型。冷战时期,出于全球遏制战略的需要,军事工业复合体迅速成长为美国国内一支活跃的政治力量。军事工业复合体自产生以来对美国国家安全政策的制定过程以及国内的发展都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社会福利是一个与福利有着紧密联系的社会学名词,可以将它看成是"社会"与"福利"的合成词。至于什么是社会福利?对此有多种回答,可以说在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不同场合,有不同答案。大多数欧美国家是从广义的角度理解社会福利的,即将社会福利理解为由政府举办和出资的一切旨在改善人民物质和文化、卫生、教育等生活的社会措施,包括政府举办的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城市住房事业和各种服务事业,以及各项福利性财政补贴。我国则是从狭义的角度理解社会福利的。即将社会福利理解为民政部门代表国家提供的针对弱势老人、残疾人、孤儿和优抚对象提供的收入和服务保障。社会福利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表现为:社会福利能满足社会弱势群体的各种需要;社会福利能促进社会公平;社会福利能缓解初次分配领域的矛盾,保持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3.
"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公民对于二孩生育产生犹豫,出现不敢生、生不起的情况,最大的原因是目前儿童抚育的支出过高,这就需要国家完善儿童社会福利权,切实保护儿童的权益。我国的儿童社会福利权保护模式总体来说还是以家庭为基础的亲权保护模式为主,因此,需要建立以国家义务为主体的保护模式,明确要求政府在儿童社会福利权中扮演主要角色。在具体行政法保障方面对儿童保护机构设置上未有专门机构开展具体工作,形成了仅有政策宣示没有具体实施的儿童福利权保障,从而导致我国目前儿童保护出现了各种社会性问题,政府对儿童社会福利权保护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4.
在西方国家,社会福利是一个含义极为宽泛的概念,它是指国家或社会为提高国民或地区居民的生活质量而制定的一种经济和社会保障制度。就其形成历程来看,现代意义上的社会福利制度是在经过一个漫长的历史演变后才形成的。从内容上看,西方国家社会福利制度既包括正式的社会福利制度,即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也包括非正式的社会福利制度。具有"全面性"、"普遍性"特征的西方国家社会福利制度,在满足国民基本生活需要,降低贫困人口的比重,缓和社会阶级矛盾,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等方面无疑发挥着极大的积极作用;但西方国家现行的社会福利制度也存在不少问题,必须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5.
社区是社会福利制度得以落实的基础,是社会福利服务的最佳载体。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在农村的实现,有赖于农村社区福利服务体系的构建。我国农村社区福利的发展与完善,将在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的框架之内,从目标、政策、保障等方面着手构建社区福利服务体系,以不断改善和提高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为追求目标,走社会化、多层次、适度普惠之路...  相似文献   

6.
社会福利思想是对社会福利制度构建、社会福利对象的确定和帮助有直接影响的理念和价值现,是社会福利制度建立和发展的理论基础.邓小平的社会福利思想即邓小平理论中蕴含的有关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提升人们福祉现点体系.研究邓小乎的社会福利思想,对于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党和国家福利政策的内容和特点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国内因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并最终发展为一场席卷全国的进步运动.1901年西奥多·罗斯福入主白宫,进步主义改革就成为罗斯福时期国内政策的主要内容.本文试图梳理在罗斯福的推动下进步运动的发展脉络,并分析其产生的影响,期望为当今中国社会的转型和政策制定提供某种借鉴.  相似文献   

8.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必然现象.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使家庭养老得到稳步、健康发展;积极走社会福利社会化的道路;推动老年服务业向社会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战后初期,为尽快摆脱战败阴影,重返国际社会,日本选择追随美国"一边倒"的外交战略,在处理与新中国和台湾当局的关系上,实行"扶蒋反共"的反华政策。中日建交后把日台关系限定在"非官方交往"层面。冷战结束后,日本从自身战略利益出发,逐步调整对台政策,不断发展与台湾实质关系。日本始终具有浓厚的"台湾情结",这既有历史、经济等方面的因素,更有安全和战略上的长远图谋。  相似文献   

10.
《出租车司机》作为一部反映越战后美国社会的电影,成功地抓取了特拉维斯·毕克这样一个由越战退伍回到繁荣纽约却无所事事,渴望融入社会却被主流社会拒绝的人物,反映了越战后表面鲜亮的美国社会的混乱、肮脏的社会现实,以及生活于其中的人们的无奈和孤独。马丁·斯科塞斯不愧为电影界的社会家,他准确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呈现给观众一轴永不褪色的社会画卷。  相似文献   

11.
田纳西·威廉斯是战后美国戏剧界出现的杰出剧作家。其作品中颇具代表性但又为人们所忽视的两位南方绅士———《玻璃动物园》中的温菲尔德先生和《欲望号街车》中的艾伦 ,是庄园制度下人们对理想的男性的一种定位。他们在时代的变迁下抛弃了原先社会赋予他们的角色 ,开始寻求属于自己的空间 ,并为此付出了代价。他们的产生、发展与消亡与美国南方的庄园经济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2.
体育公共产品是以社会全体成员为服务对象,实现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为目的,面向体育产品消费环节的概念;而体育产业是提供体育公共产品的一种生产方式,是面向体育产品生产环节的概念界定。体育产业是我国在现有的财政收支能力下为满足社会全体成员的多样化体育需求所做出的切合实际的选择。厘清体育公共产品与体育产业的关系,对于构建体育公共产品的多元化供给格局,进而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化的体育需求,具有基础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二战结束前夕,美国联邦政府根据战时的经验试图建立一个独立的联邦科学政策机构,以资助美国的科学研究和制订美国的科学政策。但战后爆发的冷战致使美国形成了由多个联邦机构组成的多元性科学政策制度。这一制度对美国大学科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它为美国大学科学研究提供了多渠道的经费来源,加剧了科学资源在美国大学之间分配的马太效应,极大地促进了美国大学研究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人们对于社会福利的需求也不断提高,我国现行的"补缺型"的社会福利制度的弊端日趋显现,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进行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迫在眉睫。本文介绍了两种不同类型的社会福利制度,结合我国国情提出社会福利制度转变的必要性,从社会改革所面临的问题和改革的思路两个角度来思考这种转变所带来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分四个时期对葡萄牙体育政策的发展进行梳理:(1)带有强烈军事服务目的的葡萄牙体育政策的起源时期;(2)两次世界大战时期的葡萄牙体育政策发展;(3)冷战时期和战后和平时期的葡萄牙体育政策发展;(4)对葡萄牙体育政策的发展进行展望。研究认为,当前的经济危机使得葡萄牙体育领域公共投资和私人投资变得困难重重,刺激投资由于贫富差距加剧,说明葡萄牙体育政策需要满足富裕和健康两个维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应用弹性经济学理论,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出发,分析了我国在迈向21世纪中社会经济发展对海运需求的相关关系。同时,借鉴某些国家在达到中等发达程度时发展交通运输的做法,预测我国90年代及21世纪初期的海运需求的弹性系数,并依此推算出适应我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海运需求的发展规模,可供政府部门制定海运政策时参考。  相似文献   

17.
美国文化的基础与文化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美国的文化政策的历史和指导思想。美国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来,就逐步从文化"熔炉"理论慢慢向多元文化理论转变。在强化构成美国身份的象征和形式,保持自治观念的基础上,美国的文化政策二十世纪也徘徊于对私人部分的尊重和庞大的联邦文化项目之间。战后的文化政策可以看做是整个国家向"客户国"转向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在越来越意识到文化生活重要性的同时,也面临着文化标准评价的问题。"质量"、"标准"、"杰出"是政策管理者的利剑,用来削弱那些质疑主导文化价值观的力量。  相似文献   

18.
"现代社会福利思想"这门学科的产生和发展深受人文社会科学的影响,具体而言,相关的学科包括经济学、政治学、伦理学和社会学。从这些学科与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关系可以看出,人文社会科学为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及社会福利思想的发展和嬗变提供了深厚的学科基础。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受众对体育新闻的精神品位的需求为基点,对体育新闻以及他的精神品位和受众者的需求进行逐步的研究和分析,在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上表明,在当代社会,体育新闻要想发展,必须要满足受众者的需求。受众对体育新闻的需要,在本质上就是一种精神需要,提高体育新闻的精神品位,应该及时把握和满足受众占主导地位的需要,准确定位,以个性化、人性化的报道制作出体育新闻精品。通过研究体育新闻其精神品位与受众需求的基本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总结出现代体育新闻的发展方向,改善体育新闻此目前的发展状况,希望国家能够制定出相关的政策增强其自身的发展力,进而促进体育新闻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美国是当代资本主义强国之一,在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对外贸易政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不容忽视.美国在外贸政策上大力鼓吹自由贸易,俨然是自由贸易的倡导者和保护神,但从其实际执行的政策上看并不尽然.一、美国“公平贸易”原则提出的背景及其主要内容战后初期,美国实力处于鼎盛时期,在对外贸易政策上大力鼓吹自由贸易.以此加紧对国际市场的占领.1947年,美国的出口总额占资本主义世界出口总额的32.5%,但随着其它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美国在世界市场上的优势地位开始逐渐下降.从1970—1987年,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出口中所占的比重从15.4%降到11.5%;而同期,联邦德国则从12.2%升到13.4%,日本从6.9%升到10.5%.从七十年代起,贸易逆差问题就开始困扰着美国经济,到1984年,贸易逆差首次突破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