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政务流程再造是企业的业务流程再造理论在政府管理中的应用。政务可以分为核心政务、支撑政务和非稳态政务。政务流程的内涵和特性不同于企业的业务流程,包括有三类政务流程:服务流程、支撑流程和管理流程。政务流程再造带有官僚制组织固有弊端所留下的痕迹,具有自身的再造原则,而且再造方法和推进策略也和企业的业务流程再造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
采用政务流程再造理论,对现有政务工作的业务流程进行改进和完善,能够有效地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分析了当前政府网络社情民意渠道建设的现状与问题,探究了一种基于政务流程再造的网络社情民意渠道整合模式及其实现方式,提出了健全管理体制机制和完善标准规范体系等相关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3.
业务流程再造是组织摆脱困境的重要措施,也是消除潜在威胁、保持组织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作为业务流程再造理论在公共管理领域中的继承和发扬,政务流程再造是各级政府应对信息社会的挑战,改进公共管理与服务方式,提升政府绩效的必由之路。而将政务流程再造与电子政务建设相结合,则是积极利用信息网络技术以实现再造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指出政府部门协调是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整合的基础保障,协同政务是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整合的必然趋势。提出基于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整合的政府组织结构再造,要求厘清政府流程再造与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整合的关系,以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加快政府流程再造,以"大部制"改革推动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整合。  相似文献   

5.
政务管理是科学基金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务管理流程优化再造是实现科学基金精准管理的重要途径。本文立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政务管理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政务管理工作流程优化再造的思路,并对若干流程的优化再造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6.
王学东  赵文军  叶婷 《情报科学》2008,26(3):337-340
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分析了政务流程再造引入知识管理的必要性,分别从知识服务、知识流、价值链和文化再造四个方面,提出了基于知识管理的政务流程再造的解决方案,并构建了政务流程知识的管理框架。  相似文献   

7.
电子政务是当代公共部门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公共管理的集中表现。西方国家“新公共管理运动”普遍推行的电子政务实现了信息技术应用与行政流程再造二者的一体化:电子政务为再造行政流程、实现政府资源整合、形成跨部门的网络化协同办公和改善政府服务质量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动力;行政流程再造是电子政务的重要应用,为信息技术更有效地发挥作用营造了政务环境。然而,我国信息技术应用与行政流程再造“两张皮”的政务信息化建设并没有充分发挥电子政务的作用。因此,根据实践验证的逻辑和理论发展的逻辑研究分析我国基于电子政务应用的行政流程再造的问题和提出具体对策,将有助于调整和正确把握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方向,有助于推动电子政务的深度发展与应用。  相似文献   

8.
基于GPR的电子政务系统规划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锁柱  张建林 《情报杂志》2005,24(3):74-75,73
介绍了政务流程再造 (GPR)的基本概念 ,给出了政务流程再造的程序。在此基础上 ,探讨了电子政务系统规划和GPR之间的关系 ,提出了基于GPR的电子政务系统规划方法 ,并指出了系统业务重构应解决好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理论上系统地阐述了政务流程再造(GPR)的理论,探讨了GPR的内涵、特性、指导思想以及基本原则,分析了GPR实施过程的策略和系统模型,通过对GPR的研究为政务流程再造和电子政务提供理论的支持。  相似文献   

10.
“政务流程再造(GRP)”正在逐渐成为各级政府部门挂在嘴边的一个词。确实,GRP被学术界挫“业务流程再造(BPR)”借鉴过来后,已经从纯学术领域的理论研究变成了政府管理界普遍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