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是部编六年制第一册教材的重点之一,也是学生学习多位数计算的基础。这一单元的复习,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自己整理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规律,寻求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初步理解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记忆的方法,从而能熟练计算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连加、连减。通过复习,使学生不但掌握表格式应用题的结构,能正确解答求和、求剩余的表格式应用题,而且能学会口头表述简单加减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相似文献   

2.
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数的读写和十以内加、减法计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讲一位数加一位数得数超过10的进位加法以及相应的退位减法。教学要求是: 1.使学生正确、迅速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2.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应用题的结构,会解答求总数和求剩余数的加、减法应用题。 这一部分内容是多位数四则计算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必须练好的基本功之一。 教材中还出现少量的十几加几的不进位加法和十几减几的不退位减法的练习题,这是为了进一步  相似文献   

3.
一、本单元知识点,及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本单元知识点包括:20以内的进位加法计算,求总数的加法应用题和求剩余的减法应用题。20以内的进位加法,也就是一位数加一位数得数超过10的加法,包括:9加几、8加几、7加几、……2加几。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20以内退位减法和多位数计算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必须练好的基本功之一。如果学生对这一部分内容没有学好,以后继续学习口算和多位数笔算时就会遇到很大困难,甚至跟不上课程进度。因此,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切实给学生打好基础,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  相似文献   

4.
“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是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的重点,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是学好数学必须练好的基本功之一。我在教学中采用口诀法进行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初步的思考我首先考虑到,采用“凑十法”进行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计算,要分三步走,学生的计算心理过程比较复杂。如果简化步骤,既能减少心理过程,又可算得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5.
9加几     
本节教学内容为9加几(教材第78~80页例1~4),第1课时,新授课。 20以内进位加法是小学计算教学的基础,它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学生对20以内进位加法掌握的程度如何,将直接影响以后学习20以内退位减法和多位数的加减法。“9加几”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起始课,亦即“凑10法”的入门课。在这第一课时的教学中,让学生通过直观操作活动,启迪思维、领悟为什么要“凑10”,怎样“凑10”,发现基本规律,逐步形成技能。起步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小学数学第一册教学内容,以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为重点,这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根据教材编写意图,加法采用“凑十法”,减法运用加减互逆关系,一般称为“想加法,算减法”,即“互逆法”。前者意见比较一致,但对采用“互逆法”  相似文献   

7.
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教法分析杨法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五章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进位加法,是讲一位数加一位数得数超过10的加法及相应减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也是学习数学必须练好的基本功之一。本单元重点...  相似文献   

8.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多位数减法的基础。这里,介绍几种退位减的计算方法。一是“想加法,做减法”。这是教材中所采用的算法。在学习进位加的同时,根据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的关系,利用进位加法的口诀求减法的结果。它的优点是,突出了加。减法运算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进行运算。教学时,要注意直观演示,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掌握“以加算减”的计算方法,即“因为6 5=11,所以11-5=6或11-6=5”这一思维过程。  相似文献   

9.
10以内数的认识和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是小学数学第一册的基本内容,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知识。只有使学生正确地完整地获得数的概念,  相似文献   

10.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在学生掌握 20以内进位加法和理解加减法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学习两位数及多位数减法的基础,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一个教学难点。教学本单元时,应注意下面三个问题。   一、突出重点,适当开放   1.突出用加法算减法的计算方法。从教材的编排意图来看, 20以内的退位减法只是相对 20以内的进位加法而言的,教材没有表示出“退位”的含义,也没有出现退位的标记,是在进位加法的基础上,利用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关系,用加法来算,即“做减法想加法”。因此,本单元的教学,就要重点引导学生掌握…  相似文献   

11.
20以内的进位加法退位减法是学习多位数计算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好数学必须练好的基本功之一。如果这部分内容掌握得不好,计算起来不准确,那么就会给计算多位数加减法带来困难。 20以内退位减法在小学数学第一册教材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小,思维方式简  相似文献   

12.
1.20以内加减法的复习。 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尽管第二册已学到了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为了检查学生20以内口算的熟练程度,建议再复习一下加法表和减法表。教师可以让学生顺次说出得数是11、12、13、14、……的加法并作板书。即: 进位加法表  相似文献   

13.
问题二十二:怎样组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也是数学中最基础的知识,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也是以后学习多位数四则计算的基础.多位数加减,就是由若干步20以内加减计算组成的,能否正确、熟练地计算20以内加减,将影响以后的学习.所以《标准》对这部分内容,提出了明确的目标,除了要求正确计算外,还提出了速度的要求:在第一学段结束时,学生应达到每分8~10题.  相似文献   

14.
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要凭借20以内的进位加法来思考。沟通加减法之间的联系,掌握“想加算减”方法是教学的重点。20以内的加减法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应予充分重视,切实教好。一、掌握教材编排特点,整体把握知识结构为了便于学生学习用进位加法算退位减法,本单元采用与进位加法相应的编排方法,先出现十几减9,然后出现十几减8……最后出现十几减5、4、3、2。教学大体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十几减9”和“十几减8”的计算,主要通过教师直观演示和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建立起“想加算减”的直观表象;第二层次是“十几减7”…  相似文献   

15.
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这一单元的学习内容有两个:一是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口算,二是运用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与20以内进位加法同等重要,它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多位数的计算知识的重要前提,也是理解运算的意义,逐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也是小学数学第一册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一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20以内进位加的方法一、凑十法。法则是拆小补大凑成10,然后加上被拆数余下部分。例如:  相似文献   

17.
马娟 《山东教育》2010,(7):75-76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1-20各数的认识”及“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是20以内退位减法和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将对今后计算的正确性和速度产生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8.
【课例简析】“9加几”的计算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起始内容,是“20以内退位减法”和“多位数加,减计算”的基础。通过“9加几”的计算教学,让学生掌握“凑 法”的计算过程,是“20以内进位加法”教学的关键。教学“9加几”的计算,可注意新旧知识结合,让学生通过比较。去发现和掌握“凑 ”计算规律。【导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相似文献   

19.
钻研小学低年级数学教材,要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特别注意发掘教材中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慧的因素。第一,钻研教材的内在联系,教给学生规律性的知识。“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学习20以内退位减法和多位数加法的基础,是低年级数学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必须让学生切实学好。而这部份内容是在学习10以内数的组成分解、10以内的加法与10加几的基础上来学习的。教材由具体到抽象,层层深  相似文献   

20.
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是多位数四则运算的基础,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基础的内容,必须让学生学好。现就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谈几点看法,供老师们参考。 (1)在“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中突出以“十”作为计数单位,为学习计算方法打基础。计算加法要凑“十”,计算减法要破“十”,这就要求我们在“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中,必须突出“十”这个计数单位。对于入学只一个多月的小孩来说,要建立这一概念并非易事。根据学生年龄小、知识面窄和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教学中应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