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文教学不仅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那么,如何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激活学生的思维,唤起学生写作的激情呢?长期以来,教师教作文难,学生写作文也难。作文难,究竟难再何处?总结过去,笔者认为,作文难固然有写作本身的原因,但在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也存在诸多其他方面的原因。首先,  相似文献   

2.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笔者通过反复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一、积累素材许多学生都说:“作文难”,那么,究竟难在哪里?据我了解,难的根本问题是无话可说。因此,我在作文教学中着力寻求解决学生“无话可说”问题的途径,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终于摸索到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3.
作文教学不但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而且是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难点.长期以来,教师教作文难,学生写作文更难.探其原因,笔者认为,一是多年的"教师命题--学生作文--教师批改--学生看分"的教学模式抑制了小学生写作文的兴趣,因而学生无话可说,无话可写;  相似文献   

4.
一直以来,作文一直困扰着教师和学生,也影响了教师教学的效果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作文难,究竟难在哪里呢?难在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抒。如何提高农村学生的写作水平,使他们愿意写作、乐于写作呢?《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  相似文献   

5.
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怕作文,不愿写作文,"作文难、作文难,提起作文心就烦."作文课上,学生个个抓耳挠腮,冥思苦想,写的作文也就是三言两语,无话可说.怎样才能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呢?笔者认为,只有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更好地调动其写作的积极性,才能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呢?笔者在自己的作文教学实践是有几点实际体会.  相似文献   

6.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一个难点。每到作文课,许多学生愁眉不展,而且作文完成以后,内容空洞、病句较多。学生为什么不喜欢作文呢?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缺乏作文素材,感到无话可说。那么,如何开掘学生的写作源泉,使学生做到作文言之有物,并在作文中说真话、抒真情呢?下面,笔者就此谈几点看法。一、融入生活作文是生活的产物,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平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做个有心人,多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进而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难,作文教学更难.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人们.教师愁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这种现象普遍存在.因此,作文教学是一个永远必须探讨、内容异常丰富的课题.笔者认为,让学生有话可说是作文的前提,有话会说是作文的目的,而多写多练是作文的途径.那么,如何让学生做到有话可说、有话会说呢?  相似文献   

8.
陈丽服 《学周刊C版》2014,(8):166-167
写作是语文的“半壁江山”.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长期以来语文教师都非常专注于写作教学.尽管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写作教学整体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学生写作积极性不高.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写出来的文章内容空洞、语言匮乏、千篇一律、生编硬造。对于学生来说.写作并不是一件乐事,而是一种负担、一种折磨,他们普遍认为作文难写。而教师只是反复讲、反复强调.但学生依旧写不出优秀的文章来.“作文难教”是绝大部分教师对语文教学的感慨。  相似文献   

9.
正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当前,对于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来说,更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不少学生认为写作文难,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它也是小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那么,如何进行小学作文的教学,扭转这一局面呢?通过对《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结合我几年的语文教学经历,我认为小学作文教学应注重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0.
顾海云 《小学生》2013,(9):24-24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但学生往往"谈写色变",一铺开稿纸,便茫然失措,无话可说,有话不知怎样表达,即使教师进行了写作技巧指导,也难见一篇好的文章,其中,"语言匮乏、枯燥"是学生不喜欢也不愿意写作文的一个重要原因,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写出精彩、感人的文章呢?下面我结合作文教学谈几点做法。一、排除学生消极情绪,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爱因斯坦说过:"我认为: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确实,兴趣作为一种带有积  相似文献   

11.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有些学生一写到作文就“头痛”,作文成了学生难以攻破的“堡垒”。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学生作文难的是素材的搜集,总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如果这个问题能够解决,学生写起作文来就不会犯难。那么,如何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呢?一、在生活中积累素材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要想使学生有东西可写,就要创造条件让他们到广阔的大自然中去阅读大自然,吮吸大自然的乳汁,在大自然的七彩阳光中寻找写作素材。每年不同的…  相似文献   

12.
"作文难写,难写作文"几乎成了学生的口头禅,这简单的话语中流露出的是学生们对作文的普遍心态;"作文难教,难教作文"近乎成了教师的心病,暴露的是教师们对作文教学的畏难情绪。漫漫三年的初中作文教学中,如果老师把立意取材、谋篇布局作为同等的要求,眉毛胡子一把抓的话,那么出现这样的心态,这样的情绪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我想,作文教学应该有一个序列,能由浅入深,由易而难。而七年级的学生应指导他们关注生活,链接生活,善于挖掘新鲜的材料,让他们在作文中有话可写。  相似文献   

13.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里的一块"硬骨头"老大难",而且作文在语文考试当中都扮演着"重头戏"的角色,也是学生最为头疼的事情:害怕作文,不知道从哪里下笔,感到无话可说,或者写出来的文章死板没有新意.有的是心里虽然有很多话要说,但是不知道怎样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还有的学生只会写记叙文,不会写议论文、说明文、命题作文等.尽管上述问题不是所有学生都共有的问题,但是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却是非常重要的难题.仔细分析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既有学生的原因.又有老师的原因,而且老师教不得法占主要的责任.  相似文献   

14.
叶圣陶说:“作文是生活的需要”。作文与学生的生活密不可分,教学中,凡是写得较好的作文,都是学生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然而许多学生一提到作文便唉声叹气,不会写,不爱写。似乎作文难在无话可说,无情可写,无情可抒。究其原因,是学生作文远离了生活实际。怎样才能改变这一状况呢?  相似文献   

15.
现阶段大多数学生作文的通病是千篇一律,有一句顺口溜“作文难,难作文,下笔无言难成文;你也谈,我也谈,谈来谈去都白谈”,道出了学生对作文的恐惧,作文对他们来说就是一场折磨,他们要么觉得无话可说,要么人云亦云,按图索骥。其实,现代中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他们可以通过各种现代化的传媒和视听手段,轻而易举地拥有大量的生活信息,他们的视野之广,阅读面之宽,是过去任何时代的学生都无法比拟的,怎么会出现“无话可说”呢?关键是缺乏创新思维,不能从广博复杂的生活表象中找出生活的本质特点,即便是找出了特点,也不能从一个新颖独特的角度谈出自己的感受,所以大多数学生只好说空话,人云亦云。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有这样一种现象,学生往往视作文为畏途,怕作文、恨作文、不爱写、不会写。提到作文,许多学生唉声叹气。作文难,难在哪里呢?难在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抒。那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的写作水平,消除对写作的恐惧心理,使他们愿意写作、乐于写作呢?  相似文献   

17.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长期以来,大多数教师觉得教作文难,学生觉得写作文难。作文难,难在哪里呢?为什么难?我认为原因有三个。其一,多年的"教师命  相似文献   

18.
教师认为作文难教,学生认为作文难写,这似乎是普遍现象。习作时,学生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抒,假、大、空现象严重,而且缺乏个性。要改变这一现状,我认为在作文教学中要注重让学生感受生活,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鼓励学生在习作中张扬个性,只有这样,学生的作文才能鲜活起来。  相似文献   

19.
正写作是语文的"半壁江山",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长期以来语文教师都非常专注于写作教学,尽管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写作教学整体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学生写作积极性不高,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写出来的文章内容空洞、语言匮乏、千篇一律、生编硬造。对于学生来说,写作并不是一件乐事,而是一种负担、一种折磨,他们普遍认为作文难写。而教师只是反复讲、反复强调,但学生依旧写不出优秀的文章来,"作文难教"是绝大部分教师对语文教学的感慨。新课改提出,要让学生学会用文字来抒发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20.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这样一种现象,学生往往视作文为畏途,怕作文、恨作文、不爱写、不会写。提到作文,许多学生唉声叹气。作文难,难在哪里呢?难在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抒。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消除对写作的恐惧心理,使他们愿意写作、乐于写作,是每一个中小学语文教师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