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郭之文  徐忠 《传媒观察》2007,(12):52-54
主题报道,历来是新闻报道的重点和难点。一方面,尽管我们强调新闻报道的客观性、真实性,但新闻报道有其不可避免的政治色彩和意识倾向,有时这种政治倾向还特别强烈;另一方面,主题报道是新闻报道中的重要内容,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一个媒体,都不能完全脱离开主题报道而生存。作为主流媒体的主流版面、主流频率、主流频道而言,主题报道往往是家常便饭,总是要照面,总是要进行,所以对主流媒体来说,主题报道往往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每逢重大时政出现的时候,主流媒体总是事先策划一些能够体现“主题”的选题和报道方案,以免到时措手不及。从被动式的报道,到媒体对主题报道的主动介入,是媒体搞好主题报道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周万安 《视听界》2009,(1):98-98
作为主流媒体,做好主题报道,充分发挥舆论引导功能,是当然的、不可推卸的职责,也是媒体水平与实力的体现。在当前的传媒生态环境下,主题报道已经成为主流媒体的“四季歌”、“家庭作业”。近几年来,笔者参与策划并组织实施了不少主题报道,初步积累了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3.
王二龙 《新闻前哨》2005,(2):100-101
2004年雅典奥运会报道对国内媒体是次大考,更是北京奥运会报道的一次预演。从本次国内媒体雅典报道的成效上看,提升媒体奥运报道的关键,在于提高媒体的专业性报道质量,而聘用昔日奥运冠军做记或主持人的方法,则是提高奥运报道质量的一种成功的尝试。  相似文献   

4.
国内媒体对体育的关注,是和中国体育走向世界的步伐紧紧相联的。改革开放之初,中国体育冲出亚洲,走向了世界。最初,媒体出于弘扬民族精神的考虑,也跟着走向了世界。在世界体育竞技场上,弱小的中国传媒得到了参与国际报道的机会,领略到体育报道市场的无限风光。在世界级大赛上与强手面对面的接触,使中国媒体看到了自己和西方媒体的差距。差距是压力也是动力,西方媒体激烈竞争的体育报道,为中国媒体的发展提供了参照系。正是在这种差距的激发下,中国体育报道不断走向成熟,并逐渐向国际先进水平靠近。中国电视媒体对大赛的转播,开…  相似文献   

5.
赵士林 《新闻界》2004,(4):58-59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当前中国正处在“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同时也进入了新一轮的危机高发期。危饥报道是现代社会中国媒体的一个重要课题,2003年发生的SARS危饥使中国媒体危机报道的许多传统观念受到挑战,正确认识媒体危机报道的功能是中国媒体危机报道改革进一步深化首先要解决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6.
成就报道作为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地贯穿于媒体日常报道中。多少年来,媒体虽对如何做好成就报道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报道程式化,落入俗套;工作性强,面孔生硬;就事论事,缺乏深度等文章仍时常见于报端,导致读者不爱看、不认可的现象多有发生。如何进一步破解这一难题,目前仍是各类媒体,尤其是各级党报需要认真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王钢 《青年记者》2007,(24):73-74
“深度报道”现在是各家媒体的时髦的话语,可什么才是真正的“深度报道”昵?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深度报道”是和舆论监督报道划等号的。1994年,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开播,在短时间内取得了极大的成功,焦点访谈式的深度报道也被众多地方媒体所认同和仿效。  相似文献   

8.
姚娟 《新闻实践》2011,(7):42-44
食品安全问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也是近几年媒体报道的热点。近段时间,“瘦肉精”、“染色馒头”、“塑化剂”等事件再次把食品安全报道推进公众视野。由于我国食品安全信息传播模式的不完善,媒体在食品安全报道中处于尴尬地位,社会公众和专家既肯定媒体的积极性、建设性作用,也批评媒体的“炒作”、报道不科学甚至失实等不规范行为。媒体该如何正确面对食品安全问题?本专栏的几篇文章作了分析与探讨,其中一个共识是:成为让公众信服的食品安全信息传播载体,应是媒体在食品安全报道中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9.
随着媒体的日益多样化,目前我们的新闻写作相对来说已比较落后了。媒体的多元带来的新闻报道也应该是多元的,但我们媒体现在实在是太单一,报道的角度和视野都打不开。因此.我认为目前我们的报道理念、报道的模式一定要有新变化。我总结了一下.有三大报道理念、三种报道模式和四种新闻写作的笔法。  相似文献   

10.
蔡万麟  刘钦 《中国广播》2007,(12):18-19
在媒体的激烈竞争中,影响力是衡量一个媒体的重要价值标准。影响力既有赖于日常报道一点一滴的积累,也需要集中的展示和提升。对于媒体来说,重大的战役性报道无疑既是对影响力的一种检验,也是展示影响力的机会。所以,每遇重大战役性报道(尤其是重大成就和重大会议报道),各媒体都纷纷使出浑身解数,以期在竞争中占得优势,获得更高的社会认同感和社会公信力。  相似文献   

11.
鲍璐茜 《新闻实践》2005,(11):30-32
继今年春天“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型系列主题宣传第一轮报道活动后,全国媒体从7月初起又启动主题为“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第二轮报道活动。高温下的供电紧张、日渐紧缺的水资源、节节攀升的燃油价格等,使媒体的节能报道在今年盛夏持续升温。通过对各种形态媒体节能报道的解读,笔者归纳其主要特点是:引导、监督、互动。 一、引导 在这次节能报道中,媒体首先很好地发挥了舆论引导的功能,紧紧围绕报道主题,作了精心的策划、解读和强化。 1、精心策划,形成浓厚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12.
王崴 《记者摇篮》2005,(9):53-54
战役性报道作为一种报道方式运用在我国新闻工作实践中由来已久。近些年,这种报道方式更是越来越多地被媒体在宣传实践中所采用,成为媒体宣传中常用的词汇,是媒体宣传集约化、规模化、报道题材重大化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3.
综观调查报道类新闻,其重头戏在于揭露性或者批评性,不过,由于揭露性报道的急剧增多,媒体出现了揭露性报道泛化的现象,一些媒体过度热衷于寻求刺激性的新闻题材。本文暂且不论及媒体负责与新闻人责任的话题,而是从经营媒体的角度来探讨揭露性报道正负两方面的效应,进而阐述处理揭露性报道应该把握的“度”以及媒体做揭露性报道时应遵循的原则。[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类型媒体经济新闻报道内容逐渐增多。但是,许多媒体在报道内容和形式上存在弊病:即把经济新闻时政化,媒体成了企业或部门的“发言人”,缺少贴近普通百姓的通俗化阐释。近年,不少媒体在选题角度和作品风格上另辟蹊径,即关注民生,服务民众,体现人文关怀。笔者认为,经济报道民生化是大势所趋,做好“民生化”经济报道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刘毅 《传媒观察》2007,(12):23-24
节假日报道是媒体日常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许多媒体对节假日报道感到束手无策,总感到没有什么新闻好报道,因此,相对于工作日的报道来说只好减少报道的内容和版面。然而,节假日报道真的不能突破吗?日,否!关键是要转换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怎样转换?回归节假日的本真——休闲!在以休闲为主题的基础上实现报道方式和报道竞争策略的组合。  相似文献   

16.
一年一度的高考报道是各媒体间展开竞争展现自己实力的重要机会,对于这个永不褪色的题材和话题,怎样做好相关的报道策划,是各家媒体必须思考的问题。在高考前后,各种各样的高考报道铺天盖地,报道的优劣势也一览无余。  相似文献   

17.
吴献举 《新闻窗》2006,(5):25-26
新闻媒体与报道对象之间的侵权纠纷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媒体报道与公民、法人人格权之间的纠纷;另一类是媒体批评报道与国家机关所谓的名誉权之间的冲突。法院在审理这两类案件时,除少数涉及刑法的之外,适用的都是民法,特别是后一类案件,由于媒体在举证方面的不利地位,绝大部分以败诉告终。这不仅挫伤了媒体对国家机关监督的积极性,而且助长了一些公共权力机关的违法行为,在社会上造成恶劣的影响。鉴于此,笔者认为,我们应重新审视媒体批评报道与国家机关名誉权冲突的性质及法律适用.通过积极推进宪法司法化,保护媒体对国家机关的批评报道权,促进国家机关的清正、廉洁。  相似文献   

18.
李茜 《新闻窗》2005,(4):53-53
深度报道是近年来新闻界流行的报道形式,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都给这种报道留出了专门的版面和时段,比如有的媒体称之为“焦点”,有的称为“关注”,有的称为“调查”等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篇幅长、题材大、牵涉的方面多,文章结构较—般的报道复杂。  相似文献   

19.
在融媒体时代下,大量新媒体快速发展,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共存融合,广播媒体要想在众多媒体中占据有利地位,有效提升自身公信力与权威性,就必须发挥广播深度报道优势,通过移动收听、形象说理以及声情并茂优势在众多媒体中占据一席之地,向社会大众带来有深度、有温度、有态度的广播报道。本文对融媒体时代广播报道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探讨融媒体时代下广播如何做好深度报道。  相似文献   

20.
经济报道是媒体的重头戏?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通过媒体的经济报道来关注经济现象,学习经济知识,解读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