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毕生倡导和致力于平民教育,因为平民教育的普及会带来国民素质的提高,进而推动国家的强盛。陶先生还有一个教育理论,就是不要求受教育者都去做人上人,而要傲“人中人”,有所为,有所不为。陶先生的理论是否有其针对性,不敢妄加断言,但苦苦追求“天降大任”、做“人上之人”,于我们却是千年一贯。  相似文献   

2.
站在事业的新起点.人们习惯于通过回顾“曾经之事”和规划“将做之事”来盘点过去,展望未来。笔者以为,这还不够,应该在关注“事”的同时,多关注一下“人”。尤其是做教育的人,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更当重视对本体的审视、追问与设计。因此,我首先想到的是怎样做“清醒”的教育人。  相似文献   

3.
王慧敏 《山东教育》2005,(23):37-38
陈教授您好!我在2003年10月15日中国幼教百年纪念大会上聆听过您关于“陈鹤琴先生对现代中国幼教的开创性贡献”的专题报告,深深地被陈鹤琴先生赤诚为国家,倾心办教育,一切为儿童的精神所感动,更为陈先生“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的教育思想和伟大人格所折服。近二十年来,您为抢救、整理、保存陈鹤琴先生创造的宝贵教育文化遗产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非常感谢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您作为陈鹤琴先生的女儿,从小生活在先生身边,您认为先生对您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相似文献   

4.
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迎来了“德”、“赛”二先生,中国出现了“平民文学”、“平民政治”、“平民教育”等口号。早年在长沙上学的毛泽东,就深受“平民教育”思想的影响。他在一师办起的“工人夜校”为“平民学校”;他办起的湖南自修大学,“为一种平民主义的大学”;在他指导下编出的课本为《平民课本》;他办起的通讯社叫“平民通讯社”。所以当年任湖南省教育委员会委员长兼湖南第一师范校长易培基对人说:“毛泽东将来要当平民天子”。本文不拟泛淡毛泽东早年平民主义种种,只侧重探讨毛泽东早年的“平民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5.
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作为教师,最大的责任是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有健全人格的,有责任感的现代公民。“师德兴则教育兴,教育兴则民族兴”,教师的素养直接影响到全体学生的素质乃至整个民族的素质。  相似文献   

6.
开栏语:新年新气象.新栏目“教育叙事”跟大家见面了。我们曾刊载了李润洲先生的“叙事研究,改变教师的教育生活”。本期.我们又推出刘良华先生的“如何做教育叙事”。希望能为广大教师做教育叙事研究提供一些从理论到操作层面的帮助.并在这块平台上看到您的“身影”。[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我国近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批判地继承了他的老师、美国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从做中学”的教学法理论,创立了“教学做合一”这个“生活教育”理论体系中最富建设性、最具有可操作性的分支理论。陶行知在“教学做合一”中的创造,主要表现在:第一,批判了杜威的主观唯心主义,提倡实践出真知;第二,批判了杜威的经验论哲学,提倡“接知如接枝;第三,继承和发扬杜威的注意儿童思维,提倡解放儿童创造力;第四,继承和发扬杜威的改善师生关系,提倡“以教人者教己”。由“从做中学”到“教学做合一”,我们可以看到陶行知先生为创造中国新教育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今天重温“平民教育”的精神,首先是要坚持面向平民的教育,坚持面向大多数人、面向农民和弱势群体的教育公平价值。不久前,温家宝总理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到了平民教育。他说:“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是平民,平民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整体国民的素质”,“要使教育成为面向平民的教育,从  相似文献   

9.
张洁 《早期教育》2002,(10):37-37
陶行知先生在他的生活教育理论中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思想。这里“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没有“做”就没有“学”,也没有“教”。当前,在幼儿园中进行的开放式区域化学习活动正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这一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0.
陶行知先生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关注、组织平民教育,认为平民识字的终极目标是“做新民”,平民识字教材应该“使人起而行”;他还提出并运用“帮助大众认识汉字”的一整套方法。学习、研究、借鉴陶行知平民识字教育理念和实践,对于推进素质教育、造就现代化社会所需要的一代新人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教学做合一”.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创造性地提出的教育命题。在陶先生看来.“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教”与“学”之所以能统一.就是统一在“做”上。只有在“做”上教的才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才是学生。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  相似文献   

12.
教师要做教育的“多心人”黑龙江省北安农校贾永清,李彩红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义务。作为一名教师,要出色地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和义务,必须努力做一名教育的“多心人”。一、忠心。即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国家的昌盛、科技的...  相似文献   

13.
陶行知先生作为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卓有成效的人民教育家.毕生致力于人民教育事业.创建了改造社会的生活教育理论。“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学做合一”是生活现象的说明.即教育现象的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中的三个方面.而不是三个各不相关...  相似文献   

14.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教育家,其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是新世纪中国教育改革与实践的瑰宝。他大力推进平民教育运动,创立了生活教育思想体系,大力倡导"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对中职专业课课堂教学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教育家陶行知视“教学做”为一体,“做”是核心,主张在“做中教”、“做中学”,强调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上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上说“做便是学”。笔者认为,中职数学教学也应该做到“教学做”合一,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陶行知先生在上世纪40年代曾告诫青年学子,要“有健康的身体”、“有独立的思想”、“有独立的职业”,“要做一个整个的人”;又告诫欲做好校长的人,要做“整个的校长”,“要用整个的心去做整个的校长”。作为一名特教一线教师,我们应时刻激励自己:努力做“整个的”特教教师。  相似文献   

17.
“做中学”理论的源远流长,始于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学派提出的实用主义思想,陈鹤琴先生汲取外国教育思想中的精华因素,又受到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思想的影响,根据中国国情创造出“做中学”方法论。陈先生提出的“做中学”方法论是指“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他认为“做”在活教育体系中,具有两个关键性的意义:一是只有做,才能体现和保证幼儿在整个学习活动中有主体地位;二是只有做,才能使幼儿获得真经验和丰富的感性知识,为全面探索真理,获得更全面、更完整的科学知识打好基础。陈先生强调的“做”,可以使幼儿获得探索世界的一种学习方式,有利于幼儿活智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教学做合一一”的涵义是:“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教、学、做三者,做是中心。他曾多次强调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教学做合一”是培养具有创造性才能的一代新人的正确途径,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光辉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9.
怎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本人认为最切实有效的办法就是像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身体力行,躬身实践——扎扎实实沉下去“做”,带着“真心、爱心、细心、耐心”去做。  相似文献   

20.
陶行知先生在创造教育方面作出了难能可贵的实践与探索,提出了独特精深的“教学做合一”等创造教育思想。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强调以“做”为中心,要求教师“在做上教”,学生“在做上学”,“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从而使“教学做”在“做”的基础上统一起来。他还认为,“教学做是一件事的三个方面,对事说是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