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互联网+时代与新媒体环境的迅猛发展,改变了用户信息获取习惯与信息获取方式,推动着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朝着移动终端交互化趋势转变,本文以武汉理工大学图书馆微信平台为例,通过数据统计,从读者关注情况、微信菜单使用情况以及图文推送阅读情况等方面分析武汉理工大学图书馆微信平台服务内容及服务方式,构建移动互联网交互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交互"微"化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2.
文章分析了移动阅读快速发展的原因,阐述了读者差异化与移动阅读的关系分析,对移动阅读对读者行为和图书馆服务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总结,希望对图书馆建设,尤其是对读者定位和个性化服务水平提升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基于读者调研的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的方法,对高校图书馆读者就移动设备的持有情况、手机上网的使用偏好和行为模式、高校图书馆开展移动阅读服务的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调研,在对调查结果分析的基础上,认为高校图书馆读者在移动设备的拥有量和在移动设备上进行学术研究的需求并没有达到大规模普及的程度,高校图书馆应该以读者需求为前提,制定合适的移动阅读服务策略。  相似文献   

4.
基于读者调研的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的方法,对高校图书馆读者就移动设备的持有情况、手机上网的使用偏好和行为模式、高校图书馆开展移动阅读服务的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调研,在对调查结果分析的基础上,认为高校图书馆读者在移动设备的拥有量和在移动设备上进行学术研究的需求并没有达到大规模普及的程度,高校图书馆应该以读者需求为前提,制定合适的移动阅读服务策略。  相似文献   

5.
移动互联网用户阅读寻求行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阅读寻求行为角度对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的阅读行为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当前移动阅读用户主要通过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浏览器和客户端软件、移动通信网络和Wi-Fi等无线网络获取读物,通过随意浏览、导航、检索、社会化推荐和广告寻找移动阅读内容;用户选择的主要移动阅读服务机构是电信运营商和知名传统互联网服务商,出版社、报社、杂志社等传统出版机构和图书馆提供的移动阅读服务也较受欢迎。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应加大推广力度,基于用户的移动阅读寻求行为特征,开发与优化移动阅读服务系统,加强移动阅读服务推广。  相似文献   

6.
随着3G技术普及、移动终端设备的出现和网民上网行为的改变,中国的移动互联网行业正迎来一个全新的时代(参见表1)。2011年8月23日.25日召开的中国互联网大会上,移动互联网成为关注的明星领域与热点话题。众多终端设备制造商、内容提供商以及电信运营商纷纷借力移动互联网,抢占移动阅读市场份额,争夺用户。服务是图书馆人亘占不变并探索的话题,图书馆界是否能搭乘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契机,发挥社会基础服务职能,更好地延伸服务触角,如何将服务内容和形式与读者日益熟悉的移动阅读环境相结合,留守住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话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于2010年课题指南选列了“移动阅读与图书馆延伸服务研究”。  相似文献   

7.
在移动服务和知识服务的智慧图书馆服务环境下,馆配商要转型发展,建设馆配商联盟统一馆配云平台,实现与图书馆微信平台对接,利用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等技术对图书馆馆藏建设、读者阅读行为和借阅情况等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通过强大算法的计算技术,研究读者阅读行为和阅读习惯,智能化向读者推送馆配数据,加强图书购置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提高馆藏图书利用率.  相似文献   

8.
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广东省高校大学生移动网络阅读行为的基本情况进行调研,并在分析总结基础上提出高校图书馆移动网络阅读服务的策略,指出高校图书馆该如何针对大学生的移动阅读需求拓展图书馆的工作内涵,提升图书馆服务的品质.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移动阅读的特点与发展趋势,分析了移动阅读对读者行为以及图书馆服务的影响,提出移动阅读背景下图书馆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0.
读者参与高校图书馆阅读品牌创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意义]探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如何通过对阅读推广品牌化运作及对阅读品牌社群的教育、引导实现高校图书馆价值,试图为我国高校图书馆阅读品牌创建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过程]以湘潭大学图书馆话剧《北鸢》排演为例,就读者参与阅读品牌创建的过程、特征、经验等品牌运营要素进行分析。[结果/结论]高校图书馆阅读品牌创建,首先需要发挥阅读品牌社群的作用,进一步强化阅读推广的品牌化运作,让读者社群成为图书馆品牌的创建者。其次需要强化馆员管理意识,从品牌的设计管理、品牌定位、品牌传播、系统维系等方面进行教育、引导,从而实现我国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层次与水平的提升。高校图书馆阅读品牌创建是基于营销思维下,将公共文化服务按经营管理理念开展的创新服务。在读者参与阅读品牌创建的过程中需要合理审视,由专业馆员与网络技术人员协作,发挥数字社群的作用,利用阅读社群的口碑传播功能实现品牌创建。  相似文献   

11.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促使读者阅读方式从纸质图书阅读向移动阅读转变.介绍了碎片化阅读的概念和成因,分析了碎片化阅读的利与弊.目前高校图书馆面临巨大挑战,为应对碎片化阅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服务创新:利用微博、微信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学科馆员引导深度阅读;数字资源有效整合;利用移动图书馆进行个性化信息推荐;开展MOOC专题服务.  相似文献   

12.
高校图书馆云服务的应用加快了数字阅读的推广。文章从高校图书馆的电子资源储备、云服务平台构建以及云服务在线虚拟人力资源三方面对高校数字阅读推广进行了分析,并构建了新型云阅读服务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多元化的移动数字阅读推广策略,包括塑造移动数字阅读品牌、为读者提供规范化和长期的阅读推荐、实现移动网络互动的个性化知识服务,让读者随时随地获得高质量的阅读资源,推进云服务下移动图书馆的建设等。  相似文献   

13.
信息时代的读者阅读文献要求新、快、稳,网络阅读、移动阅读成为高校读者阅读主流。从高校读者群阅读目的、阅读习惯、获取文献途径入手,分析不同群体信息需求,探索"量身定制",基于读者需求建立品牌服务,以品牌服务提升高校图书馆存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碎片化阅读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碎片化阅读有其优势,但必然也存在不足.文章以太原理工大学图书馆为例,通过对近年来图书馆接待读者数量以及读者借还书数量的明显变化,读者对图书馆网站的访问量以及读者对图书馆数据库点击量的统计分析,指出碎片化阅读冲击了高校图书馆的传统服务.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人们的信息需求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已从阅读纸质图书和PC网络查询转变为移动阅读和移动查询。移动信息服务将逐渐成为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主要发展趋势,面向移动终端的图书馆信息服务探究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图书馆移动阅读用户接纳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意义]移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消费的发展为图书馆移动阅读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研究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的用户接纳行为影响因素对推动图书馆移动服务功能建设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基于TAM和ISSM,构建图书馆移动阅读影响因素模型,运用问卷调查法和结构方程法,针对典型用户群体发放问卷,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结论]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信息有用性、内部环境质量、外部环境质量均对移动服务阅读使用态度产生正向影响,信息时效性对用户采纳态度不产生影响;用户移动服务阅读使用态度对移动服务阅读采纳行为产生正向影响。分析结果可为我国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了解移动阅读中的用户行为特征,采取相应的转型升级策略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网络阅读日益成为主流阅读方式,这无疑给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带来严峻的挑战.本文从概述高校“新生代”读者的阅读特征入手,通过对高校图书馆服务管理现状的分析,从如何加强网络阅读的导航服务、提升图书馆的网络知名度和创建服务新方式等三方面探究了高校图书馆面对网络阅读所带来的冲击而采取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8.
针对当下高校移动图书馆服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文章以高校移动图书馆用户使用行为作为切入点,基于劝导理论之动机、能力、触发三要素,剖析高校移动图书馆用户使用痛点和潜在需求,并通过劝导式设计提出设置多维触发机制、优化在线阅读工具、联结线上线下服务、及时反馈行为结果、构建互动共享社区、关联用户使用场景等高校移动图书馆服务优化策略,以期提升高校移动图书馆服务用户满意度和持续使用意愿。  相似文献   

19.
高校图书馆运用大数据思维开展读者行为数据统计、分析和深度挖掘工作,可为其业务决策和服务创新提供数据支撑和有益参考。文章解读了《2019年湖北经济学院图书馆阅读报告》,基于相关读者数据分析了大学生的阅读行为特征,针对用户画像、资源配置、平台、空间布局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高校图书馆精准化阅读推广服务路径,以期推动书香校园建设。  相似文献   

20.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高校图书馆工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只有创新服务,才能提升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介绍了美国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在服务理念、服务方式与服务内容三个方面的创新实践,为我国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