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8 毫秒
1.
介绍了一种采用STC89C52单片机和L298设计的智能循迹小车控制系统,给出了小车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详细论述了小车控制系统的硬件结构原理,分析了传感模块循迹代码、转向灯和电机的控制代码,给出了小车能够平稳准确循迹的软件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2.
轨检小车作为轨道几何状态的检测工具,运行过程的变形量要严格控制,以减小测量误差。小车运行过程可能发生的变形包括弯曲、扭曲和共振。基于小车这些变形特征,文章采用有限元法分别对轨检小车车体进行静态弯曲、静态扭曲的计算和小车模态提取。在建立有限元模型时,根据小车结构特征,以梁单元和壳单元相结合的方式建模,大幅度地减少了计算量。最后本文给出了小车的有限元法分析结果,同时也指明了轨检小车后期车身优化的方向,为小车车身进一步的改进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利用光线的直线传播特性,通过采样并比较小车各个方向的光强,计算出小车与引导光源的相对方位,达到对小车起、停和运行方向的调整,实现小车的自动寻轨.文章给出了小车自动寻轨系统的数学模型,利用AT89C51单片机为主控芯片实现了该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切实可行,并可降低劳动成本.  相似文献   

4.
正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因为钩码在拉动小车运动时,自身处于失重状态,小车的拉力小于自身重力,所以实验给出了约束条件:在m垲M时,钩码对小车的拉力近似等于钩码重力。而这样的道理只有在学生学习了牛顿第二定律后才能理解和接受。鉴于此,某些教辅材料为使小车和钩码质量关系不受约束条件限制,而在小车上固定了一个弹簧测力计,让细绳一端系在测力计上,一端绕过滑轮挂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一种机器人智能寻迹与迹线分支识别方法,给出了小车寻线过程中错误干扰信息的处理方法。利用小车头部4个红外反射式传感器,读取的导航路径信息经识别后,能够区分十字路口、丁字路口、左直角转弯、右直角转弯、死路以及起始、终点等基本路径信息,实现小车在平面线轨迹地图中的自主导航运动。  相似文献   

6.
车库问题——一堂公开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 请合理设计这样一个车库:将小车看作长为1的线段,进入车库,可以调头再从原出口出车库(小车可以在平面上任意连续运动)。 这个问题与平时研究的其他实际问题有一定的差异,一方面,问题中已经给出了关于小车的假设和抽象;另一方面,对于最后的结果(即模型评价的标准)没有给出明确的要求。在这里,我们首先以车库占地面积尽量小为准则来考虑问题。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一种自动避障、追光和太阳能充电的小车设计,其智能控制系统保证:小车能自动向着光源方向行进,途中遇到障碍能自动绕开并继续前进;车身放置了太阳能板充电系统,太阳能板能自动寻光,在小车行进过程中始终对准光源对电池进行充电,即保持充电功率的最大化,同时对当前的充电状态进行了显示.文中给出了系统的软硬件设计.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一种以STC89C54RD+为核心的寻迹避障智能小车的设计。该智能小车具有自主寻迹、避障等功能。硬件电路主要采用STC89C54RD+及超声波传感器、光电传感器等进行设计,软件编程利用实时操作系统RTX51实现。给出了硬件电路图,并讨论了软件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9.
充足的教育资源是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前提,高校教学实验室建设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支撑。结合创新课程需要,以探索自动避障技术为出发点,利用两驱小车作为实验车,基于ESPDuino单片机作为最小系统,研制了一套自动避障实验小车系统。设计了基于超声波测距传感器的自动避障策略,实现小车自主避障,并能实现对系统的手动和自动两种控制方式。给出了实验小车系统总体设计方案、硬件电路及软件设计过程,包括主控模块、驱动模块、信息采集与处理模块、电源模块以及传感器测距、自动避障策略等设计。  相似文献   

10.
以智能小车作为远程控制对象,使用嵌入式Linux系统作为智能小车的操作系统,建立远程控制系统的基本模型,构建无线网络通信平台、智能小车软、硬件平台,分析智能小车与PC机服务器之间的通信和循迹,实现了基于WLAN通信的智能小车应用。  相似文献   

11.
利用STM8L152以及AMR传感器,对车辆检测技术做了一定程度的研究。介绍了该系统的硬件组成和软件实现,尤其是低功耗方面的设计。经过试验表明,该系统可以对车辆对磁场的扰动进行检测,同时功耗也基本能够达到使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PID控制器是一个具有反馈环节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它普遍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智能汽车是指能自动识别路径,并能在规定路径上自动行驶的汽车模型。在探讨PID控制器结构与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提出智能汽车车速PID控制器系统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3.
双层连续箱梁桥是一种新型结构体系,如何评价车辆撞击箱梁内部造成的结构损伤对于这种新型结构的广泛运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计算机仿真技术研究各种工况下车辆对箱梁桥内壁撞击引起的结构损伤情况,得出混凝土损伤部位以及程度,分析影响混凝土损伤的敏感因子,为双层桥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较复杂的车载CAN网络通信软件设计中.传统的前后台软件结构难以同时满足系统在实时性、稳定性和可靠性方面的性能要求.本文讨论基于μC/OS-Ⅱ嵌入式操作系统的车载CAN网络通信的解决方法。通过实验.证明该方法较大程度地提高了车载CAN网络通信的实时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汽车自燃事故的数量持续上升。汽车自燃直接危及到乘车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并对汽车本身造成毁灭性的损害。为此,对汽车自燃事故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设计出一种新型车用自燃抑制系统,并重点介绍了它的组成、工作原理及效果。  相似文献   

16.
在原传统内燃机汽车基础上进行了并联式Plug—in混合动力系统结构设计和主要参数的匹配.提出了一种混合动力汽车设计方案,建立了混合动力主要部件和整车的Simulink模型。并在中国城市公交循环工况和CYC_UDDS循环工况下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的各项指标均达到了设计要求,混合动力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均比原车型有明显改善,表明设计方案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7.
As hybrid vehicles introduced the motor, the vehicle structure has a significant change in the power matching. Adriver-vehicle-road closed-loop semi-physical simulation system, which makes real driving parts together with the simulation car,will bring convenience to the new car design. We used the computer software to simulate the road with a slope, curve and someother features based on the actual road condition, and analyzed the whole road scene in addition to geometry and physicalcharacteristics. Analyzing and constructing the vehicle dynamics basic template, appropriate changes to the template can obtainthe desired vehicle dynamics model with an external device to control the model vehicle. It combined the physical operation system with visual display, which gave us real driving feelings and increased the vehicle design predictive accuracy.  相似文献   

18.
汽车侧碰乘员保护及胸臀一体式侧气囊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侧碰中对乘员保护的研究包括车身结构耐撞性研究和乘员约束系统研究。本文基于对某两门轿车三次碰撞试验的分析,介绍了侧面碰撞车身结构耐撞性研究的思路,阐述了胸臀一体式侧气囊的原理和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汽车连锁企业各经营网点分布在同一城市的不同地区或不同城市的特点以及汽车进销存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分析,设计了基于C/S结构的汽车进销存管理信息系统,详细讨论了系统的总体设计与系统的实现。该系统使用Visual Studio 2005.NET作为前台开发工具,SQL-Server 2005做后台数据库设计实现的。  相似文献   

20.
基于工业总线的车内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工业以太网总线标准和特性,进行车内自动控制系统的需求分析,选择基于CAN总线作为车内控制系统的通信标准,据此设计该自动控制系统的总体结构和框架,对各组成部分进行功能分析,并给出详细的实现方案。重点研究该控制系统的内部实现流程,以及基于该处理器的嵌入式系统开发关键技术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