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8 毫秒
1.
采用"时间-运动"分析法对中国女子手球队不同场上位置运动员在模拟比赛、4打4训练、6打6训练、半场传射训练中的不同维度负荷进行比较,探讨使用不同训练方法的中国女子手球队运动员的加速、减速、左右变向、跳跃的负荷特征。结果:模拟比赛中运动员的累计负荷与4打4训练相近,而高于半场传射训练和6打6训练。模拟比赛中各场上位置运动员的加速负荷、减速负荷与4打4训练相近,而高于6打6训练和半场传射训练,其中加速负荷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低强度加速上。4种训练方法中各位置运动员不同强度左右变向负荷呈现出模拟比赛高于4打4训练、半场传射训练及6打6训练的特征。半场传射训练的外围运动员跳跃负荷与模拟比赛相似,高于4打4训练、6打6训练;6打6训练中底线运动员和边锋运动员跳跃负荷低于4打4训练、半场传射训练、模拟比赛;半场传射训练边锋运动员跳跃负荷显著高于4打4训练和6打6训练,其中中强度跳跃负荷和高强度跳跃负荷差异非常显著;模拟比赛中底线运动员中强度跳跃负荷最高。各场上位置运动员专项训练时的变向负荷比例较高,但强度较低,高强度变向比重低。结论:参考各场上位置运动员不同强度跳跃、变向、加速、减速的负荷,更接近比赛的训练方法是4打4训练,半场传射训练的外围运动员、边锋运动员的跳跃负荷和底线运动员加速负荷训练上有一定优势,而6打6训练在各场上位置运动员的不同维度负荷的不同强度训练都较弱。建议:要加强高强度变向和加速能力的训练、不同训练方法的组合及精细化训练负荷的监测,明晰4种训练方法的负荷特征,优化中国女子手球队专项技战术训练的运动负荷,以提高中国女子手球队运动员专项训练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法与逻辑分析法,对高校排球运动员比赛心理优势感的理论依据进行概述,探讨提升比赛心理优势感的途径。高校排球课余训练可以通过相关心理学知识的传授、进行比较训练,提升自信心、重视队员身体素质训练,提升协作能力、对运动员进行潜意识心理训练以及加强运动员信息反馈心理调控训练等方法来提升运动员比赛心理优势感。  相似文献   

3.
实力接近的攀岩运动员之间的比赛,其心理品质、心理训练水平对比赛的胜负起决定作用。从攀岩运动的特点出发,结合运动心理学理论和训练实践,对攀岩运动员的一般心理训练和准备具体比赛的心理训练进行探讨,以期能为教练员和运动员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4.
运动员运动损伤的预防应贯穿于运动员的训练阶段、比赛阶段和恢复阶段。以理论为依托,注重可操作性,从心理学、生理学、训练学等视角详细论述了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心理机制,探讨了心理干预在运动员训练、比赛和恢复等3个阶段中的渗透与应用。最后,提出以心理干预为核心手段的运动员运动损伤防护体系的构想由4个核心部分组成,分别为运动员预防运动损伤过程中的调节、监督、反馈与指导中心,训练阶段运动员运动损伤的预防和比赛阶段运动员运动损伤的预防以及恢复阶段运动员运动损伤的预防。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两项研究探讨正念对训练比赛满意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为促进运动员综合发展提供新途径。方法:研究1采用问卷法对269名运动员进行测量,对变量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并采用Bootstrap的方法对运动竞赛焦虑和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研究2采用2(实验条件)×2(时间点)混合设计,将66名运动员随机分配到正念训练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人),在训练前后分别进行心理测量。结果:在研究1中,运动员正念水平与训练比赛满意感显著正相关,与运动竞赛焦虑显著负相关,与运动员-教练员关系显著正相关;运动竞赛焦虑与训练比赛满意感显著负相关;运动员-教练员关系与训练比赛满意感显著正相关;正念水平不仅可以直接影响运动员的训练比赛满意感,还可以通过运动竞赛焦虑和教练员-运动员关系对训练比赛满意感产生间接影响。在研究2中,与对照组相比,随着时间的推移,正念训练组运动员的正念水平、教练员-运动员关系和训练比赛满意感均有显著提高,运动竞赛焦虑水平显著降低;运动竞赛焦虑和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中介作用Bootstrap分析结果与研究1一致。结论:正念既可以对训练比赛满意感产生直接作用,还可以通过运动竞赛焦虑和教练员-运动员关系间接作用于训练比赛满意感。  相似文献   

6.
网球比赛使运动员产生巨大的压力,处理不当则会使运动员功亏一篑。进行网球压力训练的作用研究,可使运动员在日常训练中重视压力训练,挖掘驾驭比赛压力的最大潜能,使他们更好地应付比赛及应对比赛中不断变化的形势,并且使他们的心理、技术、战术及身体方面对抗压力的能力更加强大,经验更加丰富,从而增加运动员取胜的系数。  相似文献   

7.
赛前训练是保证运动员在比赛中正常或超常发挥极为重要的训练阶段.对赛前训练适宜安排的探索需经反复尝试和调整,并根据运动员状态的发展变化而变化.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个案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对国内外部分高水平游泳运动员参加国际性大型比赛以及第十六届广州亚运会游泳比赛的赛前训练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世界高水平游泳运动员赛前训练的时间安排介于2到9周之间,大部分为3周,可通过“赛后赛”反推赛前训练的适宜时间.赛前训练的负荷安排是减量提质,运动员的各种生理迹象是赛前调整成功与否的重要依据.现代竞技游泳更加注重技术细节的控制和追求.高水平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调整甚为重要.赛前训练阶段常用的方法手段有模拟比赛训练、测验比赛及高原训练.  相似文献   

8.
对网球比赛中影响运动员成绩的心理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运动员如何在比赛中达到最佳的心理状态,从侧取得更好的运动成绩。研究认为,开设运动员心理训练课程、制定目标设置训练、自我调节训练、进行模拟训练、集中运动员注意力等,对提高网球运动员良好的心理素质,使运动员发挥出最好的技战术水平,获得优异成绩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9.
在当今的体育竞赛中,运动员心理训练的实施,其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在紧张激烈的竞技场上,往往运动员心理状态的好坏,决定着竞争的成败。笔者利用参加全国重大比赛的机会,对参加比赛的各省市及高校的优秀跳高教练员、运动员进行关于比赛中紧张焦虑等内容的访谈,并结合自己多年来带省专业队跳高运动员进行训练和比赛的经验,对当前我国跳高运动训练比赛中出现的紧张焦虑问题及应用心理技能应对等问题的现状进行研究,并结合个案研究对运动员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和采用的训练手段及效果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0.
台湾柔道运动员训练和模拟比赛的生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测定柔道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时血乳酸、血红蛋白、血清肌酸激酶、血尿素的变化 ,探讨柔道比赛时能量代谢特点 ,以及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的身体机能状况。  相似文献   

11.
希腊职业篮球俱乐部组织比赛前的季前训练,无论是国家队还是俱乐队都多次在欧洲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季前训练包括基础训练、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比赛的必胜心。通过跟踪训练和巡回参赛,运动员的个人素质和球队的整体素质都得到进一步提高。文章探讨了参加季前训练、教练员为提高运动状态、运动员个体素质和整体素质所采取的措施,指出季前训练的重要性和效果。  相似文献   

12.
现行的培养短跑运动员的比赛能力多是心理和比赛经验等方面进行训练,采用以大型田径比赛的赛制规律作为构建训练小周结构,以连续强度负荷与恢复相结合的课间训练节奏,来提高高校短跑运动员的比赛能力,可以达到良好的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13.
准确的掌握运动员身体机能状况和水平是教练员实施训练的前提。通过对训练和比赛期间血清肌酸激酶和血清尿素氮的测试,掌握聋人足球运动员血清肌酸激酶和尿素氮的变化。以评定运动员训练或比赛时的身体机能状况,为集训期间合理安排运动员的训练负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乒乓球运动员进行训练的目的,是要提高比赛水平。因此,要使运动员能充分发挥技术、战术水平,首先必须深入研究比赛规律,然后使训练、教学工作符合比赛规律的要求,达到战术配套、风格突出、练赛一致。  相似文献   

15.
乒乓球运动是一项复杂多变的运动项目,心理因素对比赛成绩的影响比较大。我国乒乓球运动员的技术、战术训练和比赛都有很高的水平,心理训练也一直倍受重视,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的心理表现和心理素质水平还有尚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拟就江苏省乒乓球运动员心理训练现状以及心理训练方法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影响武术套路运动员比赛情绪的心理训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自九运会以后,全国各运动队对武术优秀运动员心理训练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其重点是武术运动员心理训练与自我调整过程以及运动员的思维特点与训练水平的提高.从比赛过程看,运动员的情绪变化是有鲜明特点的,武术套路运动员的赛场情绪也会直接影响到比赛成绩.为此,提出武术套路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使运动员在比赛中能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发挥出最好的技术水平,从而取得最好成绩.  相似文献   

17.
赛前短期训练已成为当今高校大学生运动员参加田径运动会比赛的一种主要训练形式,第8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女子甲组七项全能冠军赖新明的赛前短期恢复训练计划是个成功的范例。短期训练阶段的正确划分是保证运动员赛前恢复训练有序进行的重要环节,通过合理的划分准备期、比赛期的训练阶段和训练小周期,将运动员竞技水平的恢复和比赛能力的提高贯穿于整个训练过程中,训练体现小周期结构微型化、训练节奏赛制化、训练内容针对化、训练负荷强度集中化和恢复训练调理化等。特别对集训阶段采用与大赛接轨的微型小周期训练结构,使赛前训练的负荷与恢复达到协调有序,保证训练超量负荷与超量恢复,收到短期恢复运动员体能和提高运动员比赛能力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略论篮球运动员比赛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篮球运动的特点,结合运动员篮球比赛意识形成的过程,对篮球运动员意识的培养进行探讨。认为比赛意识的形成是一个较为复杂、细腻的,需要长期学习、培养的连续性的过程,是通过反复训练和比赛逐渐形成的。在对运动员进行篮球技术、战术训练的同时,必须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比赛意识的科学训练和培养,并使之贯穿于整个训练过程中,使比赛意识与身体素质、技术、战术培养密切结合,并有效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训练、比赛期间运动损伤特点的调查,分析该项目在青少年群体中运动损伤发生的机制、原因,运用KazemiM的损伤调查问卷,对123名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男运动员70名,女运动员53名)进行问卷调查为青少年业余跆拳道运动员训练、比赛过程中预防损伤发生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后能不能迅速地得到恢复将直接影响到再训练、再比赛。因此恢复的问题,在训练或比赛当中就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