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篮球比赛与训练的Player LoadTM及IMA进行分析,探讨Player LoadTM、IMA在监控篮球训练与比赛负荷中的应用。方法:在专项能力提高期以及京津冀男子篮球对抗赛期间,利用Catapult Minimax S4对河北青年男子篮球10名运动员进行外负荷监控,采用Player LoadTM及IMA的计算模式对训练及比赛负荷进行分析。结果:(1)篮球比赛中,第二节运动负荷最高,第三节最低;中锋纵跳较多,可达1.33次/min、而外线球员水平面运动较多;全队加/减速比值为1.45:1、左/右变向比值为1.15:1。(2)一周训练中,周二与周五运动负荷较高;相较于教学比赛及普通训练课,正式比赛持续时间短、强度高、负荷量低;外线球员比内线球员平均每节训练课负荷强度高1.4、负荷量多150;结论:(1)Player LoadTM及IMA能够一定程度上反映篮球运动员实际完成的运动负荷。(2)在比赛时,外线球员在水平面的运动较多,中锋的垂直纵跳较多;各位置球员加/减速、左/右变向的比例出现较大的不均衡。(3)训练与比赛实际负荷特征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旨在结合足球运动项目专项特征的基础上,探索不同形式有球训练方法与手段设计是否能够有效提高足球运动员专项有氧耐力的训练水平. 方法:以12名北京体育大学男子足球代表队队员为实验对象,利用Polar Team2团队心率监控系统,对所设计的结合球有氧训练方法与手段进行科学验证和监控分析. 结果:(1)在4v2移动传控练习中50% -80%强度占总负荷的98. 65%;(2)6v6击垒得分练习中60% -90%强度占总负荷强度的99. 48%;(3)在4v4无方向传抢练习与小场地比赛练习中70%以上强度分别占总负荷的98. 44%与96. 96%,其中90% -100%强度百分比分别占总负荷的74. 69%与69%. 结论:不同负荷强度与训练控制要素下的结合球训练设计能够满足足球运动专项有氧耐力训练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足球比赛统计法、专家访谈法,以英文字母形状为基础设计出足球运动员移动、运球训练方法。移动轨迹有直斜线、曲线和折线,其中直线分为纵向和横向直线,曲线分为“C”字型、“S”字型和两次以上曲向变化的形式,折线分为“V”字型、“Z”字型和两次以上折向变化的形式。字母型移动线路基本涵盖了足球运动员在比赛中跑动的轨迹,培养运动员移动速度跑位的多样性、占据空间位置的合理性和身体素质的专项性。字母型训练法结合比赛场景训练运动员跑动、变向、跳跃、后退、侧跨、专项力量、专项耐力、运球技术等能力,为教师和教练员设计训练方法提供丰富的素材。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实验证明对具备较高运动技能的少年足球运动员进行不同训练负荷和比赛负荷心理适应训练的有效性。方法:采用实验法,将36位15~17岁具有较强运动技能的足球运动员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18人。对照组的训练按普遍使用的心理训练方法进行。实验组则使用笔者研制的在不同训练负荷和比赛负荷下的心理适应训练方法。结论:对不断变化的训练负荷和比赛负荷的心理适应是提高15~17岁有较高运动技能的足球运动员的运动素养的重要因素,将确保改善足球运动员对外部不良因素刺激的应激反应稳定性,集中注意力完成足球运动技术动作,并在与对手对抗时,保持与同伴的运动协同性,等等。评估足球运动员心理适应水平的标准是:足球运动员比赛活动模拟的一致程度,完成训练任务的效果,评价自身临赛状态的准确性,在低紧张程度情况下完成动作的积极性指标。制定的具有较高运动技能的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心理适应训练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我国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赛前生理生化指标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备战2008年奥运会的国家女子自由式摔跤队39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运动员赛前训练过程中血乳酸、血尿、血氨、睾酮及皮质醇等生理生化指标的测试和分析,全面把握和概括运动员赛前训练负荷内容及结构的特点。结果表明:赛前训练常用的实战和模拟实战训练强度是增强专项有氧耐力的有效强度;教学比赛的强度是有效的耐乳酸训练的有效强度;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的一个完整赛前训练在4~6周之间;赛前训练负荷安排总体上呈现训练强度增加,训练量逐渐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下肢运动中减速的定义、目的、生理机制、作用、主要影响因素和训练进行研究,旨在引起我国体育工作者对减速的重视,更深层次地了解竞技体育中的减速.研究认为,减速以不同的类型普遍存在于下肢运动中.减速的主要目的是在最短时间内降低或终止身体动量,并提高随后再起动或变向的运动表现和完成比赛动作.减速的生理机制主要基于拉长-缩短周期和肌肉的离心收缩.减速的作用在于影响着运动员的运动表现和损伤风险.减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减速技术、力量、动态平衡等是影响减速的主要因素.为了提高下肢运动中的减速能力,应该采用更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法进行训练.  相似文献   

7.
对周伟采用“递进负荷”训练法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递进负荷”训练法是指短跑专项训练过程中采用负荷量恒定、间歇时间固定、负荷强度逐渐增大的训练方法。“递进负荷”训练法的供能特点与短跑比赛的要求更加接近,有利于选手在比赛中发挥机体能力,并可以充分调动运动员训练的主动性。该研究从理论上进一步论证了“递进负荷”训练法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8.
中国优秀女子手球运动员形态与机能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中国女子手球运动员身体基本形态与机能特点,对中国队和地方队队员的身高、体重、体脂百分比进行测定,同时对北京奥运会参赛队伍的基本形态特点进行分析;对中国队不同优势手运动员上上肢和下肢的围度、上上肢和膝屈伸的最大力量和爆发力进行了测定。研究发现:1)中国女子手球队运动员比地方队身材高大,体脂百分比低,与欧洲强队有相似的身高和体重特点,比世界强队韩国队身材高大。身高和体重应与手球运动员攻防竞技水平相适应,就某一个成年手球运动员而言,要提高专项移动对抗能力,应使肌肉含量尽量高。2)边锋比内卫、底线、守门员身高低、体重轻,而内卫、底线和守门员身材相似,中国女子手球运动员位置身材特点与世界强队相似。不同位置手球运动员身材特点不一样,以适应各位置攻防特点需求。3)优势手上上肢肌肉含量高于非优势手,对侧下肢屈伸的最大力量比同侧大,推测长期的手球运动对不同优势手运动员肢体形态、机能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
运用调查法对我国3000m障碍跑优秀运动员林向前第11届全运会赛前1个月的训练计划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林向前的赛前训练始终保持较高水平的训练负荷.同时,训练强度每周均有一个强度高峰,在最后2周负荷强度超过比赛强度,相对前2周的负荷强度呈台阶式上升;在训练过程中始终坚持以速度训练为核心,高度重视无氧训练、高混氧与低混氧训练相结合;在训练方法与手段上,主要采用短距离间歇训练和重复训练方法相结合的跨栏技术训练.林向前的赛前训练体现了当代中长跑训练新理念,但在训练负荷不断增大的背景下,所采用的训练结构和恢复手段存在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通过实验研究对游泳运动员在训练测验和比赛两种负荷条件下,血乳酸、心率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旨在研究不同性质负荷对游泳运动员机体的影响程度。实验结果表明:比赛条件下游泳运动员机体承受负荷最明显的表现是,负荷后对机体的影响要比测验负荷大;比赛和测验负荷后,血乳酸和心率两项指标的变化并不呈同步趋势。在超过最大强度负荷的情况下,血乳酸指标能较准确地反应游泳运动员机体承受不同负荷的变化特征;比赛负荷和测验负荷,受心理因素的影响很大。训练负荷达到比赛负荷要求的关键是提高心理负荷强度。  相似文献   

11.
现代篮球运动与所有现代竞技运动一样,运动成绩与两个因素密切相关,即训练负荷的强度和运动员机体恢复过程的速度。也就是说恢复得越快越好才能加大训练的运动量、强度和密度,训练负荷越大,比赛的承受力越强则越容易提高运动成绩。因而,研究和掌握加速恢复运动员机体能力的手段和方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男子手枪慢射项目优秀运动员的训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男子手枪慢射项目特点的认识,对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和心理训练方法的研究,运用科学的训练手段及比赛前的调控训练和心理素质的培养,能有效提高运动员的综合竞技能力。  相似文献   

13.
组合力量训练对篮球运动员垂直跳跃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天津市体校少年甲组男子篮球队12名队员为研究对象,运用实验法、对比法、数理统计法,对组合力量训练和大负荷力量训练对篮球运动员垂直跳跃能力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组合力量训练的训练效果优于大负荷力量训练.是一种既安全又有效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低氧暴露不同模拟高度对优秀男子散打运动员强度的影响,讨论散打运动员进行低氧训练的有效负荷强度及其适宜的模拟高度。方法:以8名优秀散打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跑台和功率自行车为运动器械并固定负荷,通过调整不同模拟高度观察急性低氧暴露时运动员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随高度递增乳酸-负荷曲线、心率-负荷曲线、RPE...  相似文献   

15.
采用姒刚彦等编写的《中国运动员应对量表》,对参加2004年全国女足锦标赛小组赛的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研究表明:女足运动员因水平、场上位置、年龄和训练年限的不同,在应对方式的使用程度上存在一定的差异。针对女足运动员比赛中应对方式的特点,提出提高我国女足运动员比赛中应对方式的培养思路。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国内外专项速度耐力训练方法的归纳、提炼,通过调整不同负荷因素设计出不同的实验对比方案,选取U19、U17年龄段俱乐部足球运动员进行测试,结合生理生化指标的检测,观察了解身体机能的变化,为高水平青少年教练员提出正确合理的建议。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得出如下结果:在套路练习中,两种形式在乳酸值上并没有明显的差异,通过增加练习持续时间(形式2)训练强度明显增加;1v1小场比赛中两种形式在心率和乳酸值上没有明显的差异,但4 min的间歇时间能使运动员恢复更加充分;4v4区域转换中,形式1的心率和血乳酸值均高于形式2。最终得出结论:套路练习2种形式均适合于最大乳酸生成训练,但形式2的训练强度高于形式1,同时更有利于建立队员快速回防的意识;1v1小场比赛中,1:4的间歇比率(形式1)能使队员在间歇时能够更加充分的恢复,更有利于进行无氧速度耐力的最大生成性训练;4v4转换区域传抢中,1:2的间歇时间(形式1)适合于无氧速度耐力最大乳酸生成性训练,1:1的间歇比率(形式2)适合于乳酸耐受性训练。  相似文献   

17.
排球防守训练固定强度负荷模型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建立排球防守训练固定强度负荷型模型对研究对象进行训练,尝试在运动训练方法上作进一步探讨.实践应用研究表明,固定强度的负荷模型训练法使排球防守训练的过程更优化,对运动员防守能力的提高作用较明显.  相似文献   

18.
我国高水平篮球比赛负荷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全面理解和把握目前国内高水平篮球队比赛负荷的特征和规律,进而有针对性地指导我国篮球运动训练,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解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2005-2006赛季CBA决赛以及2006年CBA球队夏训教学比赛的负荷进行系统研究,结果显示:CBA联赛的比赛负荷表现出显著的间断性特征;CBA主力队员整场比赛移动距离在3 700~5 500 m之间,单位时间(每分钟)内的移动距离平均在117~135 m之间,而且不同位置的运动员存在显著性差异;内线队员活动范围要远远小于外线队员;运动员的下半场比赛中体能明显下降;CBA教学比赛的对抗性不强,负荷强度较低等。  相似文献   

19.
现行的培养短跑运动员的比赛能力多是心理和比赛经验等方面进行训练,采用以大型田径比赛的赛制规律作为构建训练小周结构,以连续强度负荷与恢复相结合的课间训练节奏,来提高高校短跑运动员的比赛能力,可以达到良好的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20.
优秀拳击运动员教学实战与比赛后血乳酸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掌握拳击比赛和教学实战的血乳酸情况,以我国备战世锦赛的24名优秀拳击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在比赛和教学实战后检测血乳酸浓度,其结果显示拳击比赛的强度较大,比赛对运动员无氧能力要求高;运动员对于教学实战的重视程度以及比赛强度没有达到比赛的要求,教学实战的训练效果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目的;大级别拳击运动员专项耐酸能力训练方法及教学实战的质量有待改进与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