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西文化交汇、传统观念和思维方式发生大变革的当今,中国古代的传统治学方法——考据学面临着危机。如何利用现代的知识结构和人类学的世界性视野、文化比较的演绎法去超越考据学的狭隘和局限?本文通过对考据史上的疑难——明堂问题的人类学研究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作者从明堂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入手,探讨了它与神话宇宙观的联系,又从跨文化的角度加以审视,找到了人类神话思维的二维空间观念发生的普遍模式(主体)同早期宗教建筑(客体)结构的之间的对应规则,对明堂制的本质及其起源做出了新的理解和阐释,说明了历代统治者相沿的“天子坐明堂”的礼仪同远古太阳崇拜及传统的天人哲学之间的潜在关联。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历史文化为出发点,从北魏平城时期的遗迹———云冈石窟、北魏明堂、北魏永固陵等入手,研究大同北魏平城旅游开发。提出了以云冈石窟为主体构建北魏平城文化旅游体系;开发永固陵景区、设立北魏文化博物馆,丰富北魏平城文化旅游体系;完善北魏明堂遗址公园的配套设施,提高北魏平城文化旅游的品位;组合资源以突显北魏平城文化旅游的整体格局等一系列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周公制礼     
周公制礼,创立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政治文化。诸如分封亲贵,兴灭继绝,体国经野,威慑不顺,卜都定鼎,明堂朝觐,敬天保民和嫡长子继承,这些周公之法多数用为后来吉、嘉、宾、军、凶五礼和传统政治的基本框架原则  相似文献   

4.
从北朝与北方少数族强敌柔然的战和关系与双方的势力消长看,从北魏平城时期与洛阳时期对柔然军事斗争的情况看,再从明堂制度的变迁以及北朝只有北魏平城末期在平城南郊建成明堂的实际看《,木兰诗》都只能是始作于北魏平城末期迁都洛阳之前的作品。有关《木兰诗》若干零星问题的解读,亦有助于理解《木兰诗》的时代背景和创作年代。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恐怖文化"在中国校园流行起来,并对部分青少年的身心造成不良影响.要阻止"恐怖文化"继续毒害青少年,需要学校、社会、家庭和青少年自身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以“对分课堂”这种新兴的中国本土教学模式为对象的探索与研究显示:该模式与各种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的组合也显示出很大的可行性。OBE理念强调成果导向,而“对分课堂”旨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主动性,留给学生的时间主要是互相讨论、汇报自主学习的成果。因此要达到OBE规定的成果,教师要对学生的自主学习部分进行科学的规划和引导,而不是放任和盲目的学习。本次研究旨在将OBE教学理念与“对分课堂”相结合,探索更加合理的课程设计以及更加高效的课堂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中国体育运动与社会资本研究现状,运用文献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国体育运动与社会资本相关研究议题与成果进行了回顾与梳理.研究发现,中国该领域的研究成果聚焦于体育运动参与与社会资本生成,社会资本对体育运动(参与者)的影响等10个议题.得出了研究成果总体质量较高,近年来成果数量增长很快;定性研究较多,定量研究较少,基本上都是横向研究;部分研究成果运用社会资本理论较为粗糙;研究成果没有较好地反映中国体育运动实践,部分研究议题亟待关注等结论.以此为基础,提出该研究领域未来应该关注的议题.  相似文献   

8.
研究周恩来及其思想,要对周恩来产生重要影响的性格、身世、处境及时代思潮首先要有一个详细的交代与论述,这也是研究周恩来及其思想的必要基础。本文主要从早年周恩来的性格、处境及时代思潮四个部分来论述。  相似文献   

9.
中国体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中国体育现代化是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固本强基。虽然中国体育现代化有着与各国体育现代化共有的特点,但体现中国国情体情的特色更加凸显,是建成体育强国的形象表达。研究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体育现代化的本质内涵明白中国体育现代化是什么,探索中国体育现代化的战略路径知道要干什么,找准中国体育现代化的价值意蕴懂得传承什么。要在研究中国体育现代化本质内涵、战略路径和价值意蕴上取得新进展、新突破,无论是强化党的领导,丰富体育战略支撑,拓展建设体育强国实践路径,破解中国体育发展难题,还是激发全民健身的动力活力,都能使体育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更加鲜明、优势更加彰显、前景更加光明。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地理区域分析部分内容的教学要从区域条件、问题、区域发展方向、策略等视角构建教学内容框架,要注重各区域地理事象间的内在联系,建立整体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相似文献   

11.
1研究方法1.1文献资料法查阅国家图书馆、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以及中国期刊网、中国体育资源网等相关文献及著作。1.2访谈法对部分健身俱乐部高管人员、北京体育大学部分教授进行访谈,深入地了解了普拉提项目原则相关理论。1.3实地调查法通过与国内外知名教练、俱乐部管理人士学  相似文献   

12.
摘要: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人民身体健康提出,从“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到要做身体健康的民族,无一不诠释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组成部分健康中国的要义,这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无疑起到了战略定位与方略引领作用。基于此,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系统地阐述了健康中国的释义、源起与意义。研究认为:健康中国的来源既有理论来源、实践来源也有历史来源,即: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新发展、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使命感召、历代思想精粹的集成。健康中国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赋予了重要的历史意义:树立全民健康,弘扬国家健康的大健康观;推动全民健身,掀起体育健身消费热潮;形成全民参与,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将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深刻的影响。对政治经济学来讲,我们不仅要对该学科的研究对象、主要观点、难点进行研究和突破,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学,更要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奠定体制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为对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研究中研究对象飘移现象进行分析,采用逻辑分析法与内容分析法等,认为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研究中的研究对象飘移是搁置研究对象的明确框定而实施研究的思路和行文状态,具体体现为研究对象替代、研究对象隐匿和研究对象归一。该现象的出现主要源于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具有一定的社会共识基础;“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的上位概念不清晰;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致因的复杂性。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是中国政府为了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而出台的具有普遍约束意义的文件、法律、法规等,根据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的作用可分为“测量政策”和“促进政策”;从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内容维度来看,包括体育、教育、卫生、营养和睡眠等。在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研究过程中,要明确研究对象的构成,不能无视概念范畴而进行研究。在后续研究中,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研究应从总体描述转向特定领域。建议对青少年体质健康术语的使用要规范化。  相似文献   

15.
音乐教育和音乐文化是不能分开的,两者之间必须协调发展才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首先要把一些民族音乐、民俗音乐和流行音乐充分的引用到音乐教育中去,在音乐课堂上,这些关键的音乐文化都要充分的体现出来,这样学生不仅仅能够学习到音乐方面的教育,还能促进她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认知,激发她们强烈的爱国之情,能够感受到中国音乐文化深深的内涵,这样才能更有效的加强音乐的教育和音乐文化的共同发展。部分学生只是对一些流行音乐感兴趣,而对我国传统的音乐完全不感兴趣,所以要在音乐教育中让学生体会到中国传统音乐的博大精深。在音乐教育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要能够用创新的教学方式把我国的音乐文化充分的融入进去,加强学生对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6.
结合北魏京郊的祭祀活动可以看出,北魏平城时期的礼制性建筑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祭祀神灵或祖先的场所,如郊天坛、圜丘、祖庙;二是皇帝召开会议、朝会万国、宴请群臣的场所,如天文殿、太华殿、板殿。明堂作为平城后期兴建的礼制性建筑,其主要功用有祀天、祭祖、布政、观天象和敬养三老五更。礼制性建筑近百年的兴建过程,也是平城礼仪制度嬗变的历程。  相似文献   

17.
摘 要:艺术体操编排的创新,是艺术体操项目发展的动力。从2003年起艺术体操规则中有关独创性加分的建立与完善,为创新提升了广阔的空间,加强对艺术体操成套动作编排创新的研究对于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实际的意义。研究认为:在我国集体项目中除国家队在成套动作编排中体现了中国特色外,其他整体的编排缺少风格与特点,而世界优秀队伍大多数均有自己的显著风格特征。在音乐方面,演奏方式、演奏的乐器、音乐的结构和节奏上我国与世界优秀队伍均无创新出现。艺术体编排的主要内容和辅助关系要共同创新,追求独创性加分是艺术体操发展趋势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18.
系统比较研究中美两国母语课程标准小学写作部分,有助于修订完善中国语文课程标准,改革创新中国小学母语写作课程并提高其实效。综合梳理我国这方面现有文献,对其作简要评述,并归纳出已有成果的特征,总结其存在的不足,对继续深化研究提出了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9.
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内容体系创新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世纪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内容体系的创新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原则,坚持意识形态性与科学理论性、政治性与学术性的统一,社会需要和主体需要的统一,对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和学科体系进行教育教学体系的改造。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内容体系应该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比较、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传播史等四大部分。  相似文献   

20.
正态总体方差的假设检验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航 《职大学报》2008,(2):94-95
在生产实际及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现象量的变化是呈非线性正态分布的.而对有些正态总体问题的研究,在不可能利用总体的全部数据进行分析时,要采取从所研究的总体中随机抽取部分样本,然后通过对样本数据的分析推断总体现象的情况.并对不同研究方法及假设所产生的差异进行检验.文章论述了正态总体方差的假设检验方法及部分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