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不停地围绕太阳公转”这是本课教学的难点。如果没有直观的感知,学生很难理解,如何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呢?我采用了让学生亲自参与、亲身体验的办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教学时先找两个学生到前面来模仿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在地上画一个圆圈作为地球的轨道,让甲同学站在圆圈的中心扮作“太阳”,再叫乙同学站在圈上扮作“地  相似文献   

2.
谈琦敏 《现代教学》2011,(12):58-58
教师常利用板书,通过文字、符号等形式为学生呈现清晰精练、直观形象的教学内容。课文题目如文章之眸,往往能总领全文、点明主旨、揭示作者情感、表明写作意图。教师在板书课文题目时应该多动脑筋,让精妙的课文题目板书成为教师实施教学的抓手。我在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一些较为实用的板书课文题目的方法,在此选择两种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3.
一、简笔画板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单一的教学方式容易引起学生语言感知上的疲劳 ,学生缺乏兴趣 ,注意力分散。而以直观形象的简笔画板书为切入口 ,将课文语言文字所叙述的事物 ,描绘成鲜活有趣、看得喜人、感受真切的东西 ,语文课堂一下就变得情趣万千 ,充满了勃勃生机。例如 :《雪地里的小画家》就是根据这一特点设计的 ,当课文中描述的小动物及其脚印都形象地画出来时 ,学生的学习热情顿时高涨起来。板书如下 :雪地里的小画家二、简笔画板书帮助突破教学难点板书只是教学中的一种辅助手段 ,而这种手段还会受到课堂某些因素的制…  相似文献   

4.
一、初读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2.让学生说说自己通过学习,知道了些什么,并结合学生的回答,适时板书。3.了解课文主要从两个方面介绍太阳,即太阳的特点、太阳与人类的关系密切。[设计理念:学生与文本自由对话,必然会有自己的收获。此处,让学生自读自悟,然后交流、倾听,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对话氛围,有效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适当点拨归纳,发挥了主导作用。]二、研读课文,培养能力(—)研读介绍太阳特点的部分。1.刚才同学们已知道太阳的特点:很大、很热,而且离我们很远。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介绍这些特征的语句…  相似文献   

5.
《太阳》是一篇常识性课文。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太阳的特点以及太阳与地球、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的思想品质。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一边读,一边想”的读书方法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说明事物所采用的正确方法,并能把这些方法运用到说话和写作中。一、理清文章脉络,掌担课文内容我们生活在太阳下,似乎对太阳很熟悉,其实我们对太阳知之甚少。在学习本课前,可先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对太阳的认识,然后再用课文中关于太阳的传说导入新课.以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1.在学生初读课文后提问…  相似文献   

6.
《太阳》一课介绍了太阳的特点,讲述了太阳和地球及人类的关系。文章条理清楚,结构严谨。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一系列结构关系教学,使学生不仅领会本课的训练重点,还掌握了有关太阳的知识,深  相似文献   

7.
1利用板书,总结全文。在学完本课各自然段后,板书如下:让学生根据板书回答两个问题: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课文写了西沙群岛的哪些风光和物产?学生很容易从板书得到答案,从而明确全文的写作顺序和主要内容,起到了总结全文的作用。2利用板书,丰富词汇。在回答完上面两个问题之后,我在板书中加了不少括号,板书变为:我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在学习中的感受,将括号内填上不同的形容词,由于本课利用了电化教学,学生感性认识充分,同样的“()”内填上不同的形容词,如(美丽的)珊瑚、(千姿百态的)珊瑚、(各种各样的)珊瑚、(奇形怪状的)珊瑚…  相似文献   

8.
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人物性格鲜明,故事情节完整。内容主要是通过刻画法国19世纪末一个普通小市民家庭的日常生活,艺术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纯粹的金钱关系”的主题思想。在设计本课教学时,我大胆采用了以形象板书启动全方位思维的方法。从小说情节入手,构思着眼,设计形象板书,并以板书为思维触角,充分开启学生的发散思维、比较思维、深层思维,使学生于思维中深刻领悟小说的艺术特色和主题内含,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和欣赏的能力,并深切体味小说这一文学样式和社会生活的关系。 首先要学生认真预习课文,熟悉内容大意井质疑,命制5—10道题(提问题),在此基础上,于课堂一开始就出示预先设计好的板书(情节结构图),或当堂将板书绘制在黑板上。  相似文献   

9.
这篇说明文,介绍了太阳的知识以及太阳与地球、人类的关系.板书设计可以采用表格式.教师可从后羿射日的传说说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让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后练习第一题:太阳离我们多远,它有多大、多热?教师在表格左起第二栏板书"远"、"大"、"热".根据学生议论的结果,板书右边各横拦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为小学三年级上学期的学生,他们的思维特点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如果仅凭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小露珠的美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本课借助现代化媒体生动、直观、形象的优势,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让他们入情入境,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设计多种说话练习,促使学生将课文的语言转化成自己的语言,落实语文的工具性。教材分析:《小露珠》这篇课文是  相似文献   

11.
【设计说明】一、板书设计符合课型特点《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一篇略读课文,重点是学生自学中指导运用和实践本单元学到的读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这样的课文应让学生充分自读、讨论,板书的重点应是学生讨论的问题和得到的结论,尽量体现学路,给学生以指导。进行该板书设计时我注意抓住重点词句,并由学生讨论总结出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这种读书方法的同时领悟到了表达方法。二、板书设计要力求简洁明快在设计时我抓住了能体现“父爱”的重点语句“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和体现儿子有足够信心的语句“你总会跟我…  相似文献   

12.
板书设计是教学设计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备课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直观性、概括性和艺术性等特点,板书设计将教学内容形象、精练地呈现在黑板上,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教学中,我们应运用多种形式,直观展示知识要点;浓缩知识要点,概括课文主干;发挥创造性思维,艺术地展示要点。以此,更好地体现板书的特征,发挥板书提纲挈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学习目标1.认识“挂、街”等13个生字,会写“园、因”等6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感悟作者通过画太阳要表达的心愿。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生字卡3.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太阳知识的资料。第一课时教学重点趣味识字词,读通课文,整体感知。品读课文,感悟理解。感情朗读课文,指导书写两个生字。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学生交流搜集到的有关太阳的资料。师播放太阳与人类和地球关系的课件,让学生直观感受太阳是地球上万物的生命之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2.师板书课题。学生读题,提问…  相似文献   

14.
课前组织学生观看录像《狼和小羊》、《小羊咩咩》等童话故事片 ,在学生脑海里留下狼狡猾、凶恶 ,羊善良、老实的形象 ,激发情感 ,引发学生迫切要学习本课的浓厚兴趣 ,为教学作好铺垫。本课两课时 ,下面说的是第二课时教学程序的设计。上课一开始 ,我便用简笔画将一只老山羊与狼对比地分别画在黑板的左上角与右下角 ,这会立刻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激起学习兴趣 ,把学生带入课文的特定情境中去。使学生产生求知的欲望。一、创设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课文第一段是故事的关键部分 ,为了让学生迅速地了解故事的起因 ,感知故事的中心 ,我准备以此为切…  相似文献   

15.
陈兵 《成才之路》2013,(36):71-71
一、设计理念 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地球运动是宏观宇宙知识,其抽象性强,时空跨度大,不能直观感知,因此我在设计本课时,特别注重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空间思维局限性双重困难的解决:一方面我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精心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来辅助课堂教学,通过三维动画和图片再现地球公转场景,突破时空跨度,使枯燥的学习内容充满情趣,更为直观、准确地呈现地球公转与季节的变化;另一方面,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以探究为中心,以活动为主线,为学生创设研究氛围,创造参与机会,分组合作交流,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其智慧得到启迪,其潜能得到发展,使他们真正成为地理课堂的主人。  相似文献   

16.
教学理念 本设计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学目标,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课文。为丰富内容,我制作了精美的课件。这样使学生学得十分愉快;同时增加了课堂容量,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7.
课堂板书教学的特点是直观形象,能将复杂的课文内容以生动活泼的方式将其课文知识结构体系以及教学重点和难点凸现出来,以引起师生教学的重视或加深教学的印象。因此,课堂板书是教师传授知识和学生理解知识的一种很重要的教学手段和形式,是教师教学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历来都被人们所重视,大凡有一定教育教学经验的老师都比较讲究课堂板书的设计和教学。但至今有一部分老师特别是年轻教师不太重视课堂板书的设计和教学,总有一些人上课时在黑板上随意的写写画画,满黑板内容杂乱无章,让人不得  相似文献   

18.
Ⅰ."世界的陆地和海洋"教学构想(人教版)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学生认识地球、认识世界的开始,从地球和地图知识引入世界的陆地和海洋,为将来学习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打下基础,让学生建立起世界海陆分布的空间概念.从教材内容来看,本课从海陆分布开始,带领学生认识地球表面七分海洋、三分陆地的特点,从大陆、岛屿、大洲、海峡等一些基本概念到七大洲、四大洋的特点和分布,内容前后连贯,结构清晰,并配多幅插图,形象直观.  相似文献   

19.
语文板书教学以形象直观而又简明有序的板书图示来显示课文的结构提纲、脉络顺序、逻辑联系、思想内容、写作特色等,诉诸学生的视觉感官,使学生易于掌握课文的要旨,加深理解,增强意义识记,而且会加快教学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教学这篇课文时,我按作者的写作思路,与同学一起边读、边画、边理解、边记忆。词在画中解释,情在画中抒发,意在画中揭示,背在画中完成。画面上体现的是:课堂上则体现了朗读之乐、图画之乐、背诵之乐,一篇优美而又充满诗情画意的文章,就是在乐中让人领悟到了它的语言美、意境美、主题美、人物美。一句话:文章中的艺术美,就是在一幅简洁、直观、形象而富于情趣的粉笔画中得以体现《醉翁亭记》趣味板书!河北@张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