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如何确定散文的教学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散文事实上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主导文类:阅读教学以散文为主;写作教学大有散文化趋势;语文测试,散文阅读几乎成为必选项目. 我们姑且不论在语文课程设计层面上以散文为语文教学的主导文类究竟对不对头,也暂且不谈以散文为主导文类究竟会给语文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带来哪些难题.而只从课程实施的角度思考:既然散文在事实上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主力,那么.一线教师的当务之急就是要研究如何把散文教好.如何把散文教得像"散文".  相似文献   

2.
尊敬的纪老师:您好!前次听了您的报告,很受启发。我对教学语言的钻研学习也有一段时间了,过去在温州、金华等地开课,参加全国课堂教学比赛,感到自己的教学语言还是颇受欢迎的。听了您关于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语言改革问题的思考以后,我开始对自己的教学语言进行反思,确实感到我们的教学语言面临着一次新的挑战。这里谈谈自己反思的初步看法,希望得到您的指导。我一直认为,在所有的教学手段中,最重要的教学手段是教师的教学语言。语文教学更是如此。语文教学就是引导学生感受和品味语言,教学生学习和使用语言。语文老师自身的教学语言应该是一种…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干什么?叶圣陶先生说得非常明白:教会学生听说读写的本领.因此,语文教学必须狠抓"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就是语言教学,是途径,是手段;两个基本点,就是语文能力和人文修养,是语文学科的价值所在.提高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是根本,是重点,是显性目标: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是渗透,是融合,是隐性目标.语文教学要提高有效性,应该在"教什么语言""如何教语言""如何评价孩子的语言水平"等核心问题上开展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4.
正作为语文教师深有体会:一篇好的文章,不仅语言优美,写法巧妙,而且我们还可以从作者对人和事的态度上学会做人的真谛,从作者的所处年代学到一些历史知识,从作者所描写的事物中,扩大学生的知识范畴。小学的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经过仔细筛选的佳作,所以我们一定要认真教好每一篇课文,争取通过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一、通过语文教学让学生储备语言材料,提高写作水平从人生的整个过程来看,记忆力的最佳时期就是儿童期,而  相似文献   

5.
马世卫 《考试周刊》2014,(11):13-14
<正>什么是语文?语文教什么?怎样进行语文教学?这些问题一直在讨论中,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答案一直在争辩中。语文教师不能因为没有定论就放弃思考和探索,我们有必要形成自己的看法或者赞同某些观点,在语文教育这条道上坚定地走下去。简单地说,语文就是语言。说的话是口头语,写的文是书面语。语文意义上的语言是民族的语言,就是母语。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一个民族深层的文化心理结构及思维方式会深藏在民族语言之中。所以,中国语文也就是中国人的母语  相似文献   

6.
我们常见到老一辈专家学者引经据典如数家珍,出口成章,下笔成文.原因就是他们在记忆力旺盛的少儿时代,下过一番熟读和背诵的工夫,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材料.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都知道,语文教学担负着积累语言的艰巨任务.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确实,没有积累,就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决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更不能学好语文.但现实的情况是,学生语言积累的薄弱成了他们语文能力持续发展的"瓶颈".因此,怎样让学生的语言积累有效高效,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和努力探索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常常思考的问题。纵观我们目前的语文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教师教得很辛苦,收效却不大。语文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形式,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主要战场,这个战场的胜负决定了我们语文教学的成败,因此,语文教学要走出困境,就必须提高语  相似文献   

8.
我很喜欢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说过的这样一句话:"我们要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我非常赞同他的观点,我认为,语文教学最简单的方法之一就是"背"。当然,我说的背不是有口无心的小和尚念经式的背,而是有思考的背诵。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说说语文教学中的背。  相似文献   

9.
<正>叶圣陶先生很多年前就给"语文"下过定义:口头为语,书面为文。但是放在今天,我们语文教师拿到一篇文章,教什么?怎么教?恐怕一千个语文教师有一千种上法。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鲜明地提出:真语文就是语文;真语文强调回归传统,找回本真。其基本要求是: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活动为主体,以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为目的:语文课一定要培养学生自然、健康的表达习惯,一定  相似文献   

10.
黄萍 《现代语文》2007,(1):104-104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语文教学语言艺术.而所谓语文教学语言艺术,就是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和审美性原则,正确处理教学中的各种关系,把语文知识和信息正确有效地传递给学生的语言技能活动.  相似文献   

11.
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的语文教学到底要教给学生些什么?怎么教学生?都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思考和探索的问题。《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定位于"人"和"人的发展"的层面上,明确指出:"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理论的学习和实践的探索让我们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语文教育,实质就是文化教育。语文教学,实质应该就是习惯教学。  相似文献   

12.
何谓"简单语文"?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认为:"简单语文"就是按照语文教学的规律去做,也就是教学目标简约、教法简洁的语文教学,强调的是读和写.语文课程标准专家组核心成员崔峦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理念.由此可见,"简单语文"从目标到环节,从方法到语言都不蔓不枝、干干净净,教学过程更有条理,以简驭繁、返璞归真.它要求我们:一要摒弃课堂上花里胡哨的东西,减省浮于表面的这模式那模式,要关注学生,实在地教学;二是操作简单,有了真实的读和写,也就有了知识积累、情感升华、人文熏陶等:三是"简单"不等同于"粗糙",更不是"简单化",它追求教学的高境界——真实、扎实、朴实.  相似文献   

13.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可见,语文教学,首先是语言文字的教学,即教学生学会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那么,我们在语文实践中,如何利用语文课堂的主阵地,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呢? 一、评析好词佳句,感悟语言真谛 语文教材中的每篇课文本身的语言文字就各具特色,有的活泼生动,有的美妙绝伦,有的质朴纯真……许多课文都是文学中的经典之作,是语言学习的范本,是可以用来发展语言的好资源.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找到契合低年级学生学习语言的点,细细阅读,反复品味,感悟语言的魅力.  相似文献   

14.
在马清泽家的客厅,我们谈论中小学语文教育,从下午三点谈到傍晚六点,语言一直是我们的主题。马清泽不是语言学者,言谈里没有诸如语言与人、语言与文化之类的理性思辩,他所谈的是中学教材中的课文语言、中学课堂的教学语言与中学生的作文语言。他的思想与智慧集中体现在如何引导孩子去感受、理解与运用语言。马清泽谈起语文教育中的语言因素教学,就像一位“把酒话桑麻”的农夫,没有凌空蹈虚,没有装腔作势,没有哗众取宠。浮华汰尽,留下的只有质朴与深刻。他对语文教育的独特体验与独立思考不是夜空里绚丽的烟花,而是阳光下舒展的常青树、泥土里孕育的落花生。教课文:扣紧字词句课文怎么教?也许,这是一个优秀语文教师终其一生的追问。追问意味着不断地思考与探寻,意味着有迷惘,有清醒,有徘徊,也有坚定。在长沙市一中语文讲台上摸爬滚打了25年的马清泽,深信“脚板底下出思想”,实践当中长智慧。他从不相信那些飘浮的言辞与虚华的架构,他特立独行的思维里始终保持着返璞归真的纯正与质朴。他说,教课文,就要扣紧字词句。只有扣紧了字词句,语文课才有“语文味”;只有扣紧了字词句,语言因素的教学才会落到实处。学习语文的目的是什么?从语言的角度看,就是要学会感受语言,理解语言...  相似文献   

15.
话题组织:江苏省昆山国际学校、凤凰语文母语网(www.xxyw.cn)话题发起:陆友松周芳话题背景:语文教学历来让许多教师感到身心俱累,甚至教了一辈子语文,到头来还发出“不会教语文”的感叹。语文怎么教,怎样教好语文芽近年来,语文教学的改革层出不穷,新的理念,新的观点,新的教法频频亮相熏但实际上语文教学还是“涛声依旧”。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经这样评价我们的语文学习:“十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都用来学习本国语言,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苏教版主编张庆先生也大声疾呼:“学习语文无非就是八个字,‘读读写写,写写读读’罢了选”…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 我常想:一个语言贫乏、干涩的老师是教不好语文课的。因为,语文教学本身就是以声音、并辅之必要手势来作为传播知识手段的。所以,语言灵活多变、词汇丰富就成了语文教学的重要问题。我要求不论上什么形式的语文课都力求用语简洁、生动、灵活多变,该简的地方只用一个字,该繁的地方不惜洋洋洒洒。我们的学生平时看书较少,作文  相似文献   

17.
一、现实的思考 对于当今的语文教学,学生多有腹诽,家长颇有微词,而作为语文教师,则几乎普遍地将语文的难学、难教、难考归咎于“指挥棒”的变幻莫测,无所适从。然而,当我们对语文教学的现状作一番冷静的思考后,则不难发现,影响语文教学质量提高的根源除来自学生及其它方面的因素外,许多语文教师本身存在的若干不良教学行为无疑也是重要的原因。 二、不良语文教学行为的若干表现 1.重“知”轻“感”。 王力在《中国语法理论》中指出:西洋的语言是法治的,中国的语言是人治的。也就是说,必须重视作为学习主体的人的认识、情感等心理因素,必须重视阅读主体对语言客体的体味、领悟。我们知道,文学类的语文教材,一般都是作家运用语言表情、达意的典范的言语作  相似文献   

18.
正很多语文老师在教学说明文时,常常感到困惑:稍有不慎,说明文教学似乎就变成了知识课、科普课,缺少"语文味"。这里有两个最关键的问题需要我们深入思考:那就是说明文教学该教什么?该怎么教?这两个问题搞清楚了,那么说明文教学就能够溢出浓浓的"语文味"。  相似文献   

19.
在语文教学这块土地上,我已辛勤耕耘二十八个春秋,默默地、执着地沿着一条学习、思考、实践、求真的道路而不断地探索着语文教学的真谛。学习是艰苦的,古今中外只要有利于教学者皆“拿来”为我所用;思考是痛苦的,不破旧无以立新;实践是辛勤的,周期长需要韧劲与耐心;求真是冒险的,但“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的信念却又是不可动摇的.这中间有失败的懊恼,也有成功的喜悦,两者交替着、深化着,慢慢地似乎也形成了自己的一些教学特色.这就是:语文教师要教书育人,为此授以学法,培养习惯,铸造人格是一条有效的途径;不管是听说,还是读写,语言训练同思维训练不可分割,必须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20.
<正>经过了多年的语文教学,笔者不禁思考:到底语文应该教什么?语文是什么?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由此可见,"语言"就是语文的本质。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点注意自己的语言,使语言散发自身的魅力。教师的语言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使学生能够感受语言之美,受到美的熏陶。那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