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9 毫秒
1.
2.
3.
郭伟 《编辑学报》2016,28(5):470-473
作为学术不端行为的一种,“一稿多投”被诟病已经.在编辑实践中,通过知网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的“稿件追踪”平台能够及时发现疑似“一稿多投”稿件,利用平台提供的4个追踪参数,结合与作者、送检单位沟通的方式,可以确定是否存在“一稿多投”行为.统计分析86篇疑似“一稿多投”稿件的追踪参数,总结多次送检稿件的检测规律,尝试提出“一稿多投”行为的辨析策略,并就在稿件追踪、“一稿多投”辨析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给出建议,以期能够利用“稿件追踪”平台为编辑出版单位防范、辨析“一稿多投”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陈宏宇  郝丽芳 《编辑学报》2020,32(1):97-100
优质稿件是期刊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约稿是中文科技期刊争取优秀稿件的主要方式。通过梳理《生物工程学报》近10年来的约稿实践,总结约稿的策略,以期为编辑同人提供参考。本文结合作者约稿工作的实践和效果,列举并总结了约稿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认为选择恰当的约稿主题、约稿对象,采取灵活多样的约稿方式,及时提醒约稿对象交稿等是成功约稿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AMLC检测医学论文的特点及期刊的应用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的成功开发和免费推广,为学术期刊抵制学术期刊中的学术不端行为提供了锐利的武器;但在多种学术不端行为中,AMLC仅能检测一稿多投(或多发)、重复或抄袭、不正当署名等.本文检测了178篇来稿和2期共55篇已发表论文,发现约有40%的医学论文存在或多或少的文字重复现象,其中重复文字比>30%者达16.7%.分析发现,医学论文"方法"和"讨论"部分重复文字较多、AMLC对数字和符号不敏感等,也发现了一些较易重复的论文或项目.提出了AMLC的一些改良建议和期刊编辑部在使用过程中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6.
白娅娜 《编辑学报》2014,26(4):351-353
通过统计《洁净煤技术》2010—2012年退修超过半年未回稿件的情况,说明作者无法修改、不满意刊用栏目、稿件处理周期过长、转投他刊或一稿多投、作者忘记修回或无法联系,是造成稿件超期未修回的主要原因。通过认真送审,缩短审稿周期;了解作者,做到因人而异;发挥专业优势,发掘文章新意;仔细检查修回稿,适当使用修改权等措施从主观上促进了编辑主动性的充分发挥。通过明确修稿时间,建立催修机制;借助技术手段,防止一稿多投;开展网络办公,优化编辑流程等措施从客观上完善了编辑部的稿件退修流程。通过以上措施,2013年《洁净煤技术》稿件修回率达到98%,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期刊质量的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7.
在稿件的审编流程中,《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编辑部(以下简称“编辑部”)一贯秉持高质、高效的工作准则。在不断总结并优化工作流程的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从2017年7月起,编辑部就稿件的初审环节进一步进行了改变,实行了定期的编辑部集体分层初审制。实施1年有余,收效显著,明显缩短了稿件的初审周期,提高了送外审稿件的质量,同时也提高了后期同行评议以及稿件编修处理的效率,节约了人力和物力成本。  相似文献   

8.
于红艳 《编辑学报》2020,32(5):522-526
多学科交叉稿件的出现对科技期刊编辑遴选“小同行”审稿人提出新的挑战,仅依据一级学科选择审稿专家将难以满足精准审稿的需求。本文以图像处理这一多学科交叉研究方向为例,从专家与稿件研究方向匹配度的角度出发,通过详细阐述稿件送审实例,总结归纳多学科交叉稿件的送审技巧,包括:查作者信息、查参考文献、通读来稿全文内容、借助送审工作总结库、间接途径匹配专家、多送2个多学科专家,并提出送审前的准备工作,如梳理学科框架、及时做好已送审稿件的归纳总结、要求作者标出所涉及细分学科方向等,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9.
陈珺  张彤  刘彦东 《编辑学报》2012,24(5):474-475
分析退稿工作质量对编辑部长远发展的意义,通过追踪退稿论文的状况说明退稿的价值以及为退稿服务的意义。通过分析总结常见的审稿专家退稿意见,阐明针对不同类型退稿意见的操作方法,形成科学的编辑部退稿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0.
高校学报内稿率是学报办刊过程中形成的重要指标,反映期刊录用本校稿件来源的比例.文章通过研究2014年《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发布的数据,采用方差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等量化研究方法,分析了72家高校社科类学报的内稿率对期刊质量的影响.文章得到以下结论:(1) 社科类学报的内稿率对期刊质量具有显著性影响;(2)30%的内稿率是社科类学报的警戒值,高校学报发展过程中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调整内稿比例,通过内稿率的高低展现学报特色.  相似文献   

11.
从稿件本身入手准确遴选审稿人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傅佑丽 《编辑学报》2009,21(4):338-339
阐述综合性科技期刊编辑针对一篇具体的来稿选择审稿人的方法。从稿件的题名或关键词、作者信息、参考文献等方面入手,分析利用网络选择审稿人的特点及注意事项,以期解决"送审"这一编辑工作中的难点问题,提高审稿质量。  相似文献   

12.
编辑活动中稿件客体状态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编者和稿件,是编辑活动过程最基本的主体和客体。至今对客体稿件的全面认识和对其在编辑活动过程的作用和变化尚未认真讨论过。本文引入“稿件品级”、“稿件价值”和“加工难度”三个标准,企图给稿件客体以形象、深入、准确的描述,并进而从一个侧面探讨、揭示编辑活动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3.
14.
王静  冯学赞  马宝珍 《编辑学报》2013,25(6):553-555
为了提高科技期刊约稿的质量和成功率,在约稿时应做好准备工作、实施约稿和后续工作。准备工作主要包括:编辑对学科发展有较好的认识和理解;物色合适的作者;制订合理、有效的约稿方案。实施约稿过程主要包括:编辑应具有聪慧的头脑,投入真诚情感;编辑应具有较好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对约稿过程中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后续工作主要包括跟踪调查成功约到的稿件,推广优秀稿件,回访约稿作者,以利于再次约稿。  相似文献   

15.
贝叶经是一项重要的人类文化遗产,具有历史、宗教、文化和科学等多方面的价值。由于制成材料、保存环境等原因,如今贝叶经正处于严重濒危状态。对贝叶经进行数字化、构建贝叶经数据库对于保护与传承贝叶经具有积极的意义。结合贝叶经的特点,借鉴国外有关贝叶经数据库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对我国贝叶经特色数据库建设的相关内容,如资源选择、信息采集、数据加工和提供检索等方面进行了讨论,突出了该数据库的三维立体呈现和提供全文检索与多种语言检索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期刊编辑处理稿件的质量和效率,设计了一种基于VBA的Word稿件编辑工具。该工具可以线下和在线编辑稿件规范信息,建立和不断完善稿件规范数据库;在Word软件中调出工作界面,通过大小栏目选择或检索功能,快速找到相关编辑规范问题,可以方便、快捷地在Word稿件中进行插入、替换、批注等文字处理。经试用发现,该工具不仅提高了稿件处理效率,而且可以方便地整理规范信息,积累编辑稿件处理经验,建立和完善编辑个人的知识系统。  相似文献   

17.
吴红光  贺天忠 《编辑学报》2004,16(6):410-411
通过编辑实践总结出科技文稿编辑的一些实用方法,如沿题索文法、依点索证法、互证法、数据库检索法、资料核查法、参考文献衡量考查法、综合考查法.  相似文献   

18.
针对《陆军军医大学学报》近期发现的4起同一稿件不同单位不同作者多次投稿行为(一稿多卖)进行分析,并追踪其2017年10―12月来稿中代投论文退稿后的发表情况。结果显示,截至2022年8月,93篇代投论文退稿后在CNKI数据库中能检索到有41篇正式发表,其中有6篇发表论文署名作者及单位与退稿稿件署名不同,提示存在一稿多卖。医学期刊编辑应重视对此类稿件的甄别和审查,注意辨别稿件的真实性;建立医学期刊学术诚信平台,鼓励论文数据共享;加强对作者的教育和警示;建议国家制定对第三方中介的惩处政策,严格防范第三方买卖论文的学术失信行为。  相似文献   

19.
中华妇产科杂志审稿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8,自引:6,他引:12  
潘伟  游苏宁 《编辑学报》2002,14(1):29-31
为探讨科技期刊审稿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及解决对策,抽取200份中华妇产科杂志2000年审稿单及60篇论著类文稿的144份专家审稿意见,分别对审稿时间和审稿质量进行分析.除去初审退稿外,外审时间最短7 d,最长206 d,平均42.7 d,一篇文稿从来稿到刊出平均最快要7个月;60篇论著类文稿的专家审稿单144份,共提出审稿意见263条,最少1条,最多7条,平均1.83条(两审意见重叠时,按1条计算).建议:1)根据来稿总量调整初审退稿比率;2)建立标准化审稿程序;3)完善和扩大审稿队伍;4)建立专业副总编评审制度;5)提高编辑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20.
科技期刊组稿与审稿在因特网上的实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结合《地球科学》编辑部的实际工作,阐述科技期刊利用因特网策划选题、组织稿件的方法及网上审稿的实现过程和方法。利用网上审稿可大大缩短科技期刊的稿件周转流程,从而可提高稿件的质量和刊物质量,有利于科技期刊面向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