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感觉统合训练对孤独症儿童的疗效.方法:对50名36岁的孤独症儿童进行6个月的感觉统合训练,在训练前、训练3个月和训练6个月后,分别采用孤独症儿童行为检查量表和感觉统合评定量表对孤独症儿童的临床症状和感觉统合失调状况进行评估,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6个月的感觉统合训练,孤独症儿童的前庭失衡、触觉过敏项有较好改善,本体感项次之,学习能力不足项较差;孤独症儿童语言、交往、感觉和躯体运动能力等障碍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而对自理能力的改善较差.结论:感觉统合训练对治疗儿童孤独症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2.
孤独症儿童中,有很多孩子语言发展迟缓、停滞,存在严重的语言障碍。本文主要以一位近五岁名为帅帅的孩子为例,阐述了孤独症儿童在语言训练中,是如何从一个没有任何有意义发音的孩子,训练成有仿说性语言的孩子的。此文详细论述了训练孤独症儿童语言的三个步骤,一是要科学拟订训练计划;二是要科学运用训练方法;三是要科学评估训练结果。着重强调的是,在科学运用训练方法中,主要论述了要想让孩子开口讲话,就必须对孩子进行四个方面的训练,即:指令接收训练、模仿技能训练、模仿转移训练和口型及发音训练。如果这四个方面能做的好,孩子肯定能向无语世界说"再见"。  相似文献   

3.
感觉统合训练对3~6岁孤独症儿童体质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孤独症儿童的体质状况并探讨感觉统合训练对孤独症儿童体质的影响情况,对50名孤独症儿童施以6个月的感觉统合训练,训练前后对他们的体质进行测试.结果表明:1)3~6岁孤独症儿童身高和体重与全国相同年龄正常儿童相比无无显著差异;而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小球掷远、双脚连续跳和走平衡木等素质类指标则显著的差于全国常模.2)50名孤独症儿童各指标测试平均值训练前和训练后相比,除身高、体重和坐位体前屈三个指标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余指标均有显著差异.说明:孤独症儿童的体质状况较差,感觉统合训练是改善孤独症儿童体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在对孤独症儿童进行心理康复训练中,需要用爱心唤醒孤独,用耐心和真诚与孤独症儿童建立亲情,获得他们的情感依赖;利用音乐疗法、绘画疗法等控制稳定他们的情绪,以"激发兴趣"、"关注闪光点"、"信息刺激"等方法来培养他们的交流愿望,并综合采用多种方法对孤独症儿童进行康复训练。旨在促进孤独症儿童的心理康复,消除刻板行为,使其早日回归主流社会。  相似文献   

5.
孤独症、阿斯伯格综合症与智力障碍都是因脑部神经系统问题引起的疾病。了解它们的区别,有利于对孤独症、阿斯伯格综合症与智力障碍儿童进行系统的个别化教育康复,有利于提高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中小学(随班就读)教师对这些儿童的认识,有利于对这些儿童教育康复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课堂教学实践,探讨运用歌谣培养孤独症儿童语言能力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7.
对幼儿园中孤独症幼儿的感觉统合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孤独症是发生于儿童早期的一种涉及感知觉、情感、言语、思维和动作与行为等多方面的发育障碍。目前已有许多孤独症幼儿进入普通幼儿园或孤独症幼儿园中接受早期教育。本文探讨在幼儿园对孤独症幼儿进行感觉统合训练的意义,并重点介绍了感觉统合训练的内容,以及在训练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8.
大多数孤独症儿童都有着严重的进食问题,如挑食、厌食、拒食、不进食、对食物不感兴趣等。这些常见的进食问题如果长时期得不到矫正和治疗,不仅会降低嗅觉和味觉的正常功能,还会影响他们的认知能力、自理能力,滋生出各种各样的进食心理情绪和心理障碍,直接影响到孩子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如何让孤独症儿童养成正确、良好的进食习惯,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是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所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目前,在孤独症儿童的教学方法中,最有效果的要数回合式教学法。但因为孤独症儿童的千差万别,造成老师即使掌握了回合式教学法的要领,如果不能准确分析孩子在每个回合中的表现会导致教学方法的进一步运用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影响教学效果。本文通过几个具体的回合式教学案例,详细分析了孤独症儿童行为背后的秘密,为教师更深的了解孤独症,有的放矢地设施教学计划找到了一把金钥匙。  相似文献   

10.
运用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中的节奏练习,以节奏训练为核心,将语言与节奏相结合,儿歌与节奏相结合,激发孤独症儿童参与活动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节奏感觉,使他们能够集中注意,提高了他们参与集体活动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儿向语是儿童主要照顾者(一般为母亲)对儿童的简易化使用域,它是儿童语言习得过程中主要的语言信息输入。综合国内外语言学家在儿向语研究中所采用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以及相应的研究结论,其中对儿向语的语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儿向语在儿童早期词汇习得中的作用以及儿向语中是否存在名词或者动词倾向性等问题的讨论,对儿向语的进一步研究多有启示。  相似文献   

12.
Ⅰ .Thefactorsaffectingfirstand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Thereisagreatdifferencebetweenchildrenandadultsintheperspectivesofmaturationofbrain ,cognitiveabilityandaffectivefactors ,hencethedifferentcharacteristicsbetweenchildren’sfirstlanguageacquisitionand…  相似文献   

13.
老缅人作为一个跨境族群,分布在中国、泰国、缅甸、老挝四国的边界区域。中国境内主要以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竹塘乡的老缅大寨和勐海县勐遮乡的老品寨为主要聚居地。跨境民族语言的语言接触研究成果相对较少,而以老缅语中的汉语借词作为研究对象尚属首次。文章以老缅大寨为调查点,从老缅语中的汉语借词研究老缅语与汉语的语言接触。通过对语言接触中汉语借词的总结,分析借词的构词规则,从而得出汉语借词对老缅语的影响,揭示其语言接触过程中的必然性及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14.
幼儿期是发展语言的关键期,加强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在幼儿园教育中尤为重要。该文通过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进行词汇教学,游戏中学习语言,以及在日常生活中渗透语言教育等方面来介绍发展幼儿语言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全国小学普及英语教育的要求,本文试图通过回顾有关二语习得与年龄的关系的文献,阐明年龄对儿童学习外语的优势所在。同时,就这些优势对外语教学的启示也做了些探讨。  相似文献   

16.
传统外语教学的主要特点和现代社会对外语教学的要求决定了现代外语教学应具备的主要特点,我国外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导致的后果.现代外语教学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亦应注重语言技能即交际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