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论现代民法中的诚信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民法中的诚信原则既是当事人进行民事活动的行为准则,又是法官享有自由裁量权的依据。它标志眷立法方式从追求法律的确定性到容忍法律的灵活性的转变。城信原则将城实信用的道德准则上升为法律规范,兼有法律调控和道德调节的功能。其法律功能有:对权利行使和义务履行的指导功能;对法律行为的解释、评价和补充功能;对法律的解释、补充功能;制定或修订法律的准则功能。为了充分发挥城信原则的积极功能,应对其适用范围进行必要的限制。  相似文献   

2.
诚信原则与市场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诚信原则发展的四个历史阶段看,诚信原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作为民法基本原则的诚信原则,则是现代市场经济道德准则的法律化,也是二十世纪立法技术发展的结果.诚信原则对市场经济的法律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对民事主体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年前调整作用,对民事法律行为的解释、评价和补充作用,对民事法律的解释和漏洞填补作用,限制私权绝对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诚信原则是人类道德或人类理想在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体现,也是变动的自然法的缩影。现代意义的诚信原则是在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和当事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关系中实现平衡。现代诚信原则的价值基础是由市场环境、市场主体、立法--司法模式等影响其本质变化的因素所决定。其价值判断包含社会妥当性、实质正义、公法手段介入私法合理化等价值标准。  相似文献   

4.
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的各个阶段,甚至在合同关系终止以后,当事人都应当严格依据诚信原则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合同法基于诚实信用原则确立了先合同义务、附随义务及后合同义务;诚实信用原则成为情事变更原则的理论依据并成为合同解释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我国1999年3月15日施行的《合同法》规定了缔约过失责任.确立了其独立于违约、侵权责任之外的民事责任地位。缔约过失责任是在缔约过程中.致害人对相对方信赖利益造成的损害所应承担的赔偿责任。关于缔约过失责任的理论基础,学者们有以下四种观点:侵权行为说、法律行为说、法律直接规定说、诚信原则说,其中诚信原则说是一种较为合理的理论根据。信赖利益损害赔偿应包括财产损害和非财产损害赔偿,以进一步明确损害赔偿的范围.保护交易双方当事人的利益.促进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陈健聪 《文教资料》2006,(12):70-71
诚信原则原本是商品交易中的一种道德规范,后来此种道德规范被法律采用,上升为法律原则,而且其适用范围不断扩大,不仅适用于契约的订立、履行和解释,而且最终扩展到一切民事权利的行使和民事义务的履行,成为民法的基本原则。一、诚信原则的基本内容我国《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即诚信原则,是道德观念的法律化。诚信原则在私法特别是在民法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多数国家的民法典都明确规定将诚信原则作为其基本原则,也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帝王规则”。何为诚信原则呢?诚实信用原则是要求人们在民事活动中应是讲…  相似文献   

7.
定式合同自身固有的缺陷容易导致不公正条款的产生。在现阶段,我国立法规制与行政规制等方式存在严重不足,加强司法规制十分必要;法院在具体案件中,应当依据诚实信用原则,通过对法律和合同的解释、对定式合同条款的效力评价等途径,消除不公正条款的影响,以平衡当事人之间的利益。  相似文献   

8.
债权人代位权性质及行使效力之法理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债权人代位权是法律赋予债权人的依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的权利而所得利益直接归属债务人的一项权利,它并非纯粹的形成权,而是以行使债务梭权利为内容的管理权。它的行使要求及行使效力对有关当事人均有不同。  相似文献   

9.
作为民法基本原则的诚实信用原则可适用于民事审判的全部环节。无论是案件事实认定、适用法律的选择还是法律解释还是漏洞补充,抑或是裁判规范的援引与司法社会效果的衡量,都必须遵循诚信原则,受诚信原则规制。民法诚信原则是市民社会道德准则的法律化,司法为诚信原则的实施提供国家强制力保证。司法具有明显的社会导向功能。针对我国目前诚信严重缺失的社会现实,诚信原则的有效适用,可有效防止诚信滑坡,有力推进我国社会诚信建设。  相似文献   

10.
区分原则.就是把因合同所生的债权变动的法律效力与因物权独立意思表示加以确定并以登记交付为标志所生的物权变动的效力区分开来的原则,该原则彻底理清了物权变动的原因(债权的变动)与结果(物权的变动)之间的关系。在民法实践上,区分原则不仅在合同生效但物权变动未能成就的情况下,充分肯定有效成立的合同的效力,保证合同当事人债权请求权的行使。从而维护合同当事人的利益;而且在第三人取得物权而合同当事人只享有债权的情况下。更利于保护第三人的正当利益,从而维护社会整体的正常交易秩序。  相似文献   

11.
亲子鉴定技术在法律上的应用应受到一定限制。在子女最佳利益原则指导下,亲子鉴定是否进行应考虑子女最佳利益:亲子鉴定的提起场合在诉讼中应仅限于生父确认之诉和婚生否认之诉;委托人的范围应仅限于法院,个人不能提出鉴定委托。此外,法律还应规定法院决定是否决定进行亲子鉴定的考虑因素,如诉讼中至少有一方提出鉴定请求、现有的证据、对家庭稳定的影响、保护有关当事人的人权及隐私等,而子女最佳利益应作为其他因素的限制。  相似文献   

12.
高师地理科学专业地球概论课程--月相变化规律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月相变化规律是高等师范学校地理专业《地球概论》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内容。针对月相变化规律在学生理解、老师讲解方面所面临的实际困难,本文提出了一种易于理解,化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的讲解方法。把月相变化规律概括为三个方面的内容:月亮圆缺变化规律,即月相;月亮出没的时间及方位规律以及亮面朝向规律。  相似文献   

13.
着重从强化当事人举证责任的角度来探讨我国民事审判方式的改革。我国未来的民事审判模式——以当事人主义为主,职权主义为辅,要求法官在诉讼中居于超然、中立的地位,同时要充分地发挥当事人作为诉讼主体的作用,调动其推进诉讼、保护自身权益解决纷争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14.
私法自治原则作为全部民法的基础,其统摄着合同、婚姻、遗嘱等意思表示的领域,其不是无限制的意思自由,而是在法律限制之内的自由。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世界各国刑法基本原则之一的罪刑均衡经历了古典学派的一元均衡,实证学派的一元均衡,发展到一体论的二元均衡。罪刑均衡的内涵随着刑法价值观念的发展变化也逐步演进并更加合理。我国现行刑法确立、贯彻体现了罪刑均衡原则,成为以报应为基础,兼顾功利的二元罪型均衡的刑法典。当然,在一些微观层面上的不足,也是以后的刑法立法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国际私法上的“意思自治”原则与民主法上的“意思自治”有着很大的区别 ,不能简单地将其价值追求归结为追求个人自由与尊重当事人意志 ,其更大的价值在于能更好地维护国际交往利益 ,因而不似民法上的“意思自治”那样与国内经济及政治思想的自由共兴衰 ,它的产生、发展与兴衰更多地反映的是国际交往利益的需要 ,那么 ,其能在民法上的意思自治走向衰落时在国际私法领域拓展出更大的空间  相似文献   

17.
“仁”字从“人”从“二”,从字形结构来看,讲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所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两种———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在处理这两种关系时,人与人之间难免会存在利益冲突,这就需要有一种原则来协调这种关系,而孔子的“仁”学思想恰恰就是这样一种调节和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根本原则。从这一根本原则出发,我们不难找到处理各种现实关系的关键所在:在处理家庭关系时,要从孝悌之义中汲取有利因素;在处理社会关系时,要从忠恕爱人的原则中汲取精华;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要遵循天人合一的思想原则。只有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才能有利于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证据共通原则在民事诉讼中的适用有利于证据资源的有效利用与案件事实的最大发现。证据共通原则在民事诉讼中的适用,包括对立当事人间的证据共通与共同诉讼人间的证据共通两种形态。为保障程序的正当性,防止发生突袭性裁判,在法官决定适用证据共通原则之前,应当有一套有效保障当事人权利的程序。  相似文献   

19.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历史启示主要包括:国家、民族的利益是必须遵循的最高原则;顺应形势、顺乎民心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国共积极努力转变政策是维护国家、民族利益的正义之举。第二次国共合作对台湾回归、祖国统一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今天台湾回归、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是任何阶级、政党不可违背的大原则,维护者兴、逆之者亡;当今,中国共产党与台湾当局只有通过双方政策的积极转变,才是谋求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民间调解中的民间法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解是一种民主协商的纠纷解决机制。这就决定了民间法进入调解的途径必然是通过当事人的选择。然而,当事人对民间法的选择不能违背、规避国家法的强制性规定,不能违背公序良俗、损害国家和第三人的合法权益。除此之外,民间法在调解中的运行可以变更甚至取代国家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