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塞尔是现象学的开创者和主要代表,胡塞尔现象学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探索过程。胡塞尔通过批判心理主义,萌发了现象学的思想,逐步提出了现象学的还原、悬搁、意向性理论、本质直观、先验还原、生活世界等内蕴丰富的现象学方法和原则,这些对现代西方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胡塞尔现象学的中心任务就是在寻求何为纯粹意识.他的现象学心理学向先验现象学的转变,就是被这一目的决定的.在先验现象学中,胡塞尔对纯粹意识作出了正确的阐明.对理性有限性的断定是其先验现象学可能的前提条件;理性与实践的统一是先验现象学的内在脉络;语言交往是理性与实践统一的现实途径.总之,先验现象学是可能的,不过对这种可能性的断定要在新的思维方式背景之中才能得到确认.  相似文献   

3.
在胡塞尔的现象学中,处于悬搁背景下的意识的意向性是其核心内容.而在此后,受其影响的解释学,虽然从表面上看抛弃了意识的意向性,但是从更深层次来说,意识意向性的核心内容仍然被保留着.解释学的意向性思想是对胡塞尔意识意向性思想的某种深化.  相似文献   

4.
狄尔泰以描述心理学而不是以先验现象学作为他的认识论的基础,这是他与胡塞尔在哲学思想上的戏剧性的联姻与激烈争论的关键所在。胡塞尔认为狄尔泰的立场势必导致相对主义和怀疑论,而狄尔泰从来不接受这一评语,反对胡塞尔的先验唯心主义,坚持自己的“实在论的或批评地客观导向的”哲学研究。  相似文献   

5.
休谟为了找到确定的知识,彻底地贯彻了经验论,将知识奠基于经验之上。他将知觉分为印象和观念,感觉印象是直接呈现于我们心灵中的,"观念"来自于感觉印象。这样他就找到了最确定、最基本的能够作为一切知识之基础的东西。不仅如此,他还悬置一切实体,将认识从关注外部实在回到自我意识中来。胡塞尔现象学倡导"面向事情本身",要求面向直观呈现现象,回到纯粹意识。于是,休谟拒绝在现象之外看到非现象的态度与胡塞尔"面向事情本身"的纯粹意识,产生了理念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6.
20世纪哲学的现象学运动已经波及中国哲学,对中国哲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本文回顾了近年来中国哲学家运用现象学方法研究中国哲学的情况,阐述了中国哲学与现象学相互亲近的机缘,并分别叙述了现象学与道家哲学、儒家哲学和佛教哲学的"对话"或"相互诠释".文章试图揭示出现象学对未来中国哲学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胡塞尔认为哲学从一开始起就要求成为严格的科学。严格性是哲学的本质特征 ,它把哲学同其他一切科学区别开来。作为严格科学的哲学就是先验现象学。胡塞尔是在对相对主义的批判中确立严格科学的哲学理想的  相似文献   

8.
特殊体育的跨学科性质为现象学的理论和方法打开了大门,以现象学思维态度分析特殊体育是对其现有研究范式的超越。通过大量查阅国内外文献,发现现象学这一术语已为特殊体育的研究者所熟悉,但是,在特殊体育专业实践方面,目前的研究更习惯于把现象学作为方法论。鉴于此,从解释现象学和特殊体育出发,结合现象学作为哲学的三个核心概念,阐释现象学作为教学法在特殊体育中的应用和发展,以探寻现象学与特殊体育研究的相关性为旨归,在此基础上提出现象学对特殊体育研究的意义,这对深入认识特殊体育研究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现象学哲学在20世纪以来的教育教学领域产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影响。随着语文教育语用观的提出,现象学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影响逐渐显现。本文以现象学的理论范畴来审视语文教学的变革,阐述语用教学的根本原则、核心要求、实践场和基本立场,尝试梳理当代语文教学范式的隐微变化,为推进语用教学实践提供参考。毋庸置疑,语用教学的现象学阐释必然是基于“生活世界”“回到事情本身”的一种理念传达和体现。  相似文献   

10.
用现象学"本质直观"、"先验还原"法观照健身气功教学的审美要素及价值。认为:"本质直观"健身气功教学的技术特征为"心息相依,意形相随,动缓息长",其技术本质是蕴涵美的"情感性";"先验还原"教学过程则体现"行气"之原初性,即要经过腹式呼吸之纯粹意识,以上两个教学环节则是产生审美之要素。在此基础上,才会使练习者感知健身气功是现象中的一种独特审美对象,通过教学练习带来"立象以尽意"的审美意象,凭借"三调合一"这个直观的审美经验来感受,最终实现"舞"与"导"的具有"现象学美学"特征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1.
从对象与研究方法的适切性角度来分析和理解现象学研究方法,认为生活思维作为连接现象学方法与教育存在的共通点,为我们在教育研究中运用现象学研究方法提供了方法论根据。同时,由于教育存在自身的特征,我们在运用生活思维来重新理解和研究教育时,必须要注意它的使用边界。  相似文献   

12.
现象学哲学理论颇具方法论的意味,它使社会人文科学研究范式在传统的自然实证主义盛行的情况下发生了重要转向。因此,从这一全新的视角重新解读中学英语教学,初步探析把现象学教育学的方法论运用于中学英语教与学动态过程的模式,对于探索英语教与学的本质,研究教师和学生的"生活世界",促进师生双方和谐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体育本质的现象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试从现象学的视角探讨体育的本质,目的不在于体育本质究竟是什么,而是试图通过“面向体育本身”和人的主观意识,而使体育呈现异彩纷的局面和更加走进“人的生活”。  相似文献   

14.
认知-现象学嫉妒理论是现代心理学六大嫉妒理论之一,也是一种实用的咨询与治疗方法。这一理论在理论建构上具有现象学具体事件描述分析与认知心理学主体和情境评估的双重特点,在研究方法上强调分析人在面对嫉妒事件时的认知过程,在评估策略上注重建立合理的认知-现象评估模式。对该理论的研究和评价不仅可丰富现代心理学嫉妒理论,也具有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高校毕业生逐渐转变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也体现了我国大学毕业生教育从就业型向创业型的转变。西方重要思潮之一现象学认为高校学生创业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企业家精神,关注全体大学生,采取"个体化"和"对话式"教学让学生成为知识和教材的支配者,从而为创业教育发展谋求全新的出路。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以参加马拉松跑的25名大学生为访谈对象,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探究大学生参加马拉松跑过程中独特个人体验,以寻求成就背后的现象学体验及对其本人的意义.研究结论:(1)马拉松跑过程中的情绪体验主要分为3个阶段:跑前阶段、跑中阶段和跑后阶段.跑前阶段情绪体验的自我表征主要体现为兴奋与紧张,跑中阶段情绪体验的自我表征主要体现为撞墙期与流畅感,跑后阶段情绪体验的自我表征主要体现为放松与成就感;(2)跑前阶段的情绪体验具体体现为兴奋、期待、担心、紧张等;跑中阶段的情绪体验具体体现为积极体验、分离与反思、时间体验失真、坚持与放弃的博弈、流畅感体验、挑战成功;跑后阶段的情绪体验具体体现为苦乐参半和个人成长;(3)跑中阶段的情绪体验复杂多变,是马拉松跑情绪体验的核心阶段.跑后阶段与跑前阶段情绪体验的描述相似,但情绪体验程度较跑前阶段更强烈.三阶段主题之间并不是完全独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17.
历经百年的现象学运动,经历了从“纯粹”到“不纯粹”的哲学转向,具体体现为从“理想本体”走向“生活世界”、从“独白”走向“对话”、从“超历史”走向“历史”等。可以说,现象学的这种理论转向也在西方现代其他各派哲学中得到了体现和回应。发人省思的是,无论是“纯粹哲学”还是“不纯粹哲学”都有其深刻合理性,因此,这场看似完全相悖的哲学“纯粹性与不纯粹性”之争,实则会通于一种相反相成的对话关系之中。这种对话关系的形成,完全依赖于一种能够真正消解所谓“权力话语”的“公共领域”的确立,而这将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刻不容缓的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从人之为人的自明性及其自我救赎的本质上看,王阳明“心学”与MaxScheler的精神直观现象学在哲学思辨路径、知识观、楷模层次类型等方面都显现出许多相似点。但是,比较研究中要避免陷入“比附论”论的泥潭。  相似文献   

19.
生态美学审美经验的本质是一种家园意识。生态美学的家园意识是人类的一种存在方式,是人类与自我和解的方式。它来源于现象学对人的有限性研究。生态美学将自然视为人的有限性的原因。对话将这一原因内化为此在的意识。对话的基础是对自然构成人类限制性条件的理解。在生态美学的对话中,对话的过程可分为人与人、人与他人及人与自然的对话。对话是解决生态美学困境的方法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亚威农少女》是立体派绘画的开山之作。沿着塞尚的足迹 ,非自觉地本着“回到事实本身”的现象学精神 ,毕加索深刻面对了人类真实的生存荒谬。以立体派特有的手法《亚威农少女》呈现了叛逆拆解的多重意味。在具有否定了传统空间构成而成为形体塑造技法的里程碑这一种意义外 ,更高的肯定则在于它不仅促动着现代派画家的叛逆浪潮 ,且透露了半个世纪后的后现代大师对欧洲逻各斯中心论的全面批判清理的信息 ,开一代风气之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