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教育学受到批判与反思之际,现象学教育学作为一种试图改变传统教育根本的教育主张引进中国。然而,作为一种从异域引进的教育理念资源,现象学教育学要适应中国的社会发展和教育需求,就必须解决发展的前途问题:是完全颠覆还是向传统教育学回复,或是与传统教育学进行整合?与传统教育学整合是现象学教育学在中国发展的本土化要求。  相似文献   

2.
现象学教育学作为一种从异域引入的教育理论资源对我国教育改革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因为它本质上是对传统教育学话语方式的瓦解.然而现象学教育学在进一步本土化过程中必然面临一种抉择:是完全颠覆还是向传统教育学回复,或是与传统教育学进行整合?我们认为其出路在于与传统教育学进行整合,这样它才能真正实现它的主旨:走向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3.
我国教育研究的时代境域、理论图景和日常实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现象学教育学研究呈现由引介到初步的独立探索再到平稳发展的脉络,这个中国化的过程需要深入省思。我国现象学教育学研究包含众多次级范畴,具有四个属性:相关研究涵括了引进与评介西方的现象学教育学理论;现象学教育学对我国教育研究具有价值和影响;我国学者应用相关理论与方法独立进行了研究;我国学者对此进行了批判与反思。未来我国现象学教育学研究应当强化中国特色,基于现象学的哲学理论,运用现象学的方法论开展原创性教育研究。  相似文献   

4.
马克斯.范梅南主编的教育学术期刊《现象学+教育学》(《Phenomenology+Pedagogy》)是现象学运动在教育学领域的一种效应,它继承并发展了荷兰"乌特勒支学派"的现象学思想,定位于教育的人文科学探究,以提升人们的教育实践智慧。期刊不仅为相关学者创建了一个现象学学术交流的平台,也为读者呈现了丰富的现象学研究的学术成果与研究发现及大量的研究信息,推动了现象学教育学的学术发展,扩大了现象学教育学在学界的影响。《现象学+教育学》因完成了其使命而于1992年停刊,但是它的精神和传统却持久不衰。  相似文献   

5.
现象学教育学在欧陆和北美教育学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欧陆有深厚的人文主义传统,而北美则以科学主义和实证主义为其主流范式.范梅南将欧陆的现象学教育学介绍到北美,丰富了北美教育学的研究.欧陆的生命哲学引出的以体验为核心的精神科学成为现象学教育学的先声,德国的文化教育学也与现象学教育学紧密相连.现象学教育学的哲学源头要追溯到欧陆现象学运动的不同分支,现象学的哲学思想滋养了现象学教育学的发展,为欧陆与北美教育学的有机结合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6.
范梅南的现象学教育学近几年在中国掀起了一股研究的热潮,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了现象学教育学是什么,现象学教育学的基本理念及现象学教育学对中国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范梅南的现象学教育学近几年在中国掀起了一股研究的热潮,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了现象学教育学是什么,现象学教育学的基本理念及现象学教育学对中国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范梅南的现象学教育学近几年在中国掀起了一股研究的热潮,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了现象学教育学是什么,现象学教育学的基本理念及现象学教育学对中国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现象学作为西方最重要的哲学思潮之一,对教育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由此产生了现象学教育学。本文以现象学教育学为理论基础,通过对传统英语课程教育的反思和对中学英语教学的理解,从现象学视角对中学英语教学进行了梳理和解读。英语教学改革强调师生的双向交流、知识的自主建构等,均体现了现象学教育学的观点,同时也符合现象学教育学对教育的理解非常注重体验、实践和反思,并且强调知识的动态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乌特勒支学派的教育学是现象学教育学的原初样貌.在欧洲大陆情境下,"pedagogy"这个词表达的是教师和家长在养育孩子的日常工作中的一种共同责任,它涵盖了所有大人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成熟和发展而与孩子打交道的事件和领域.在学校教育中,"pedagogy"是一门学科,它针对所有与儿童养育有关的专业人员.在欧洲大陆情境下,"pedagogy"是关乎伦理的,被看成一门人文科学.乌特勒支学派在将现象学与教育学结合的过程中,将现象学作为一种方法和态度;是日常生活现象学,而非哲学现象学.  相似文献   

11.
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中国一开始就是“进口”而来的,人们形象地称它是“舶来品”。教育学的引进与教育学的中国化几乎是相伴而生的,教育学中国化经历了六个阶段。解决教育学中国化问题,应注意中国的教育实际,使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正确处理学术研究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提倡教育学原创性研究,正确处理传承民族文化教育传统与借鉴国外教育理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下半叶苏联教育学各学科在中国的引进有着不同的启动时间。20世纪下半叶苏联教育学在中国的引进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以模仿为目标的引进;以教育学“中国化”为目标的引进;以批判为目标的引进;以学术研究为目标的引进。20世纪下半叶苏联教育学在中国的引进,不仅确立了马列主义在中国教育学中的指导地位,影响了中国教育学学科体系的构建,而且提供了编写教育学教材的参考模式,拓宽了中国教育学研究者的视野。20世纪下半叶苏联教育学在中国的引进给我们提供了以下重要启示:引进要处理好政治、意识形态与学术的关系;引进要与研究外国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相结合;引进要与继承本国传统相结合;引进要与建设中国教育学相结合。  相似文献   

13.
教育学教材编写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学教材编写是一种科学研究,只有以科研的方法与精神去编写教材才能确保教材质量。教育观的变革是教材创新的根本,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与思维方式是教材编写的灵魂。高师教育学教材编写应强调学术性,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借鉴、吸收、整合西方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成果,重视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和特色,立足国情,在科学深入认识教育学的学科性质、任务及其体系的基础上,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  相似文献   

14.
教育现象学有两种涵义,一种是现象学教育学,它是现象学方法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这类研究试图通过现象学还原和现象学直观的方法研究教育实践中的个体体验,解释其中的本质意义。我们通过分析现象学方法自身的缺陷,论证了现象学教育学研究不可能是现象学的。教育实践需要另一种涵义的教育现象学,它是一门以教育系统为研究对象,以教育现象为研究内容的科学。这里教育系统被定义为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多个主体之间的信息流动网络;教育现象被界定为教育系统内部的信息流及其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15.
教育哲学在现象学哲学的观照下,衍生出了现象学教育哲学。现象学教育哲学在教育、教育学、教育哲学层面对传统发起问难。现象学教育哲学给教育带来了新气象,同时也需要不断克服发展困境,真正引领教育走向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16.
教师知识增长对于技术与教学有效整合来说,既是动因又是结果。所以,伴随着信息通信技术与课目教学整合实践的深化发展,技术性课目教育学知识概念逐步兴起,继而网络化课目教育学知识概念得到凸显。技术性课目教育学知识,是由作为基础成分的课目知识、通用教育学知识和技术学知识整合而成。而网络化课目教育学知识,则是师生在信息通信技术融入的真实教学活动中,通过统合技术学知识、通用教育学知识、课目知识以及学习者知识,并凭借情境经验知识加以转化而生成的一种新型知识体系。网络化课目教育学知识从整合到转化的生成原理进化,为教师教育课程开发和教师教学设计提供了一种力量强大的操作性框架。  相似文献   

17.
构建中国教育学,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建设教育强国的理论需要。中国教育学的三大支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和国教育实践和数字技术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中国教育学文化品格以中国魂;共和国教育实践特别是新时代的教育实践赋予中国教育学知识生产以实践脉;数字技术发展赋能中国教育学同步发展以动力源。构建中国教育学,亟须明确其总体定位、核心概念、重大命题和基本范畴,重点是坚持以人的发展为微观逻辑主线,以教育的社会功能实现为宏观逻辑主线,形成微观教育学和宏观教育学的基本雏形。在方法论上,需要处理好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思想继承与理论创新、本土化与国际化、学科立场与跨学科借鉴等关系。  相似文献   

18.
教育实践需要这样一种教育学,它是一种以教育系统为研究对象,以系统的构造、系统的内在规律和整体特征为研究内容的知识体系。这个知识体系由三个分支构成:教育技术学、教育现象学和教育价值学。其中,教育技术学关注教育系统的构造,教育现象学关注教育系统的事实性效应,教育价值学关注教育系统的价值性效应。对于这种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教育哲学等学科不是教育学的组成成分,而是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现象学的基本精神和方法影响了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我国教育学界受到现象学的影响后,出现了三种学术形态:学科学形态、教育学形态、哲学形态。"学科学"意义上的研究只是介绍"现象学教育学"或"教育现象学"的内涵、特征、方法、范围等,并不直接利用现象学资源开展具体的教育研究;教育学形态的研究是接受现象学的基本结论,以此为前提开展教育研究,可以命名为"现象学教育学";哲学形态的研究是直接操持现象学的方法开展教育研究,可以命名为"教育现象学"。  相似文献   

20.
在中学进行体验式教学是一种迎合当代发展的教育方式,它较为开放,基本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文章将会从实际出发,系统地分析现象学教育学体验观下的中学语文教育,对中学语文学的体验式教学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