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探讨广州市不同社会分层下社区居民的体育参与情况,为居民进行合理的体育参与提供理论支撑。研究方法包括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结果显示,(1)不同社会阶层人员参与体育的目的不同,以健身为目的最多;(2)体育参与项目上,小球类项目、跑步、散步和广场舞最受欢迎;(3)健身房和小区广场是最受欢迎的体育参与场所;(4)体育消费水平与收入存在相关,收入高的阶层人员其体育消费高;(5)对体育重要性的认知上各阶层存在显著差异。提示社区体育需根据不同的社会阶层的居民开展项目、组建场所,不断提高不同社会阶层人员的体育参与,达到提高居民体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城市居民不同人群体育消费水平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社会学调查法,对扬州市区城市人群就各年龄段人群体育消费情况做了相关调查,研究发现:13-17岁的少年人群是城市体育消费人群中非常活跃的群体;18-45岁中青年组城市人群是目前体育消费的中坚力量,是目前体育消费的主力军;45-55岁壮年组及55岁以上老年人群体育消费上主要集中在零消费和低消费区域,是城市体育消费人群里不太活跃组成。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对呼和浩特市居民的体育消费水平、主要体育消费项目、体育消费结构以及影响居民体育消费的因素等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居民对体育的功能和作用有深刻的认识,实物性体育消费占主导地位,非实物性的"健身活动"等消费比较低。居民因经济状况不好、缺乏体育消费环境和没有闲暇时间而导致体育消费水平较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呼和浩特市居民体育消费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采用国民生产总值支出法、因子分析法、多间端等距指标入户抽样调查法.以陕西省和西安市为实证研究对象,对陕西省11个城市52个区县4100户城乡居民家庭、西安市13个区县1390户城镇居民家庭,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居民体育消费统计指标入户记账统计调查.本研究在借鉴现行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方案,消费经济、体育经济和经济统计理论的基础上,以入户调查为手段,通过准确把握不同经济区域体育消费的基本特征和规律的基础上,着力优化我国体育消费统计方法与指标体系.提出建立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消费统计工作机构,成立体育消费统计专家研究机构,制定《城乡居民体育消费统计调查方案和实施计划》等措施来推进我国居民体育消费统计调查制度的建立.  相似文献   

5.
以天水市1600名城市居民为调查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天水市居民休闲体育及其消费水平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研究结果如下:城市居民闲暇时间明显增多,休闲项目选择呈现多元化,城市居民体育消费存在消费水平低、消费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消费结构中以实物型消费为主,用于参与型、观赏型的体育消费较少。城市居民自身的休闲体育观念、经济来源、现有的体育场地设施、社会大众传媒的宣传与导向、门票价格等是影响天水市城市居民休闲体育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社会转型时期我国居民体育行为方式特征的社会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社会学视角,运用历史文献法、逻辑法,阐释社会转型内涵并描述转型时期居民体育行为方式特征。现阶段,我国居民生活方式由生存型、消除疲劳型开始向发展型、享受型方向转化、生活需求层次提高,消费结构、消费模式多元,体育已成为社会成员休闲的主要选择之一,体育行为方式呈多元化趋势。  相似文献   

7.
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数据统计等方法,时江西省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江西省城市居民的体育消费水平还处于比较低的阶段,体育消费结构分布不合理,消费观念、经济条件、闲暇时间等是影响江西省居民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苏南富裕乡镇居民体育消费特点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社会学研究方法,对江苏南部富裕乡镇各年龄段居民体育消费情况进行了总体调查,研究发现富裕乡镇居民人均月体育消费水平低于10元,中青年人为当地体育消费主流人群,老年人的体育消费水平极低;在体育消费内容上,居民直接性和观掌性体育消费比例偏小,体育服装消费占很大比重,消费结构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体育消费目的上,健身是绝大多数乡镇居民体育消费的目的,年轻人群注重消费的娱乐健身目的,中青年人群的体育消费目的较为均衡。对此提出了引导富裕乡镇居民正确体育消费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采用调查法、文献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湘、鄂、渝、黔边区少数民族居民2003年的体育消费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影响该地区少数民族居民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是经济收入和体育环境,提出了促进该地区少数民族居民体育消费的建议,逐步缩小我国贫困地区和发达地区居民体育消费的差距,从而推动全民健身计划在贫困地区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法,就广东潮汕三市居民体育消费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体育消费已成潮汕三市大多数居民家庭和个人生活消费中的一部分,但相对于经济发达地区,总体消费水平偏低。无时间消费、本人经济问题、消费品缺乏选择以及体育消费观念问题是影响潮汕三市居民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议,为提高体育消费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我国城市居民体育消费水平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1  
运用社会学调查方法,对我国大城市居民体育消费水平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旨在为21世纪体育产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提供理论依据;为我国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研究提供示范和参考;为提高我国城市居民体育消费水平提供一些有利的措施,引导居民体育消费,促进体育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吉林省城镇居民体育消费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运用调查法,对吉林省城镇居民体育消费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吉林省城镇居民对体育消费态度是积极的;健身和娱乐是吉林省城镇居民所选择的主要体育消费动机;体育消费已在家庭体育消费中占有一定位置,影响吉林省城镇居民体育消费的重要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3.
武陵地区少数民族居民体育消费现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调查法、文献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武陵地区少数民族居民2003年的体育消费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影响该地区少数民族居民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是经济收入水平、体育环境、体育人口以及受文化教育程度和地方习俗等.提出了促进该地区少数民族居民体育消费的建议,逐步缩小我国贫困地区和发达地区居民体育消费的差距,从而推动全民健身计划在贫困地区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4.
苏北地区城镇居民体育消费现状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资料、社会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苏北地区城镇居民体育消费水平、结构和影响因素等问题进行了详细地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苏北地区城镇居民体育消费总体水平较低,消费结构不合理,实物性消费占主要地位,影响居民体育消费的因素包括居民收入、价格、观念等方面。初步探讨了苏北地区体育产业和体育市场的发展前景,未来该地区居民体育消费方向。  相似文献   

15.
青海省城镇居民体育消费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体育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从促进青海经济发展出发,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座谈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以青海西宁、格尔木、德令哈、海东地区为主的城镇居民进行了调查,对他们的体育消费水平、体育消费结构以及影响居民体育消费的因素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青海省城镇居民的总体体育消费水平较低,消费结构不合理,实物性体育消费仍占主要地位,影响居民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有经济、观念等,并提出了以青海自身的要素禀赋为依托,建立外向型为主、集约化的体育产业和体育消费市场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河北省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的态度进行了调查,并进行了性别、职业、年龄和地区之间的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河北省城市居民的体育消费态度在性别、职业、年龄及地区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小城镇居民体育消费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法等对城镇化下河南省小城镇居民体育消费现状进行调查,调查发现:河南省小城镇居民体育消费水平普遍较低;小城镇居民体育消费以实物性消费为主,观赏性体育消费比例过低;强身健体、娱乐享受、朋友或邻居影响等因素是居民体育消费的主要动机;经济条件、缺乏组织与指导和缺乏体育设施是影响居民参与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就提高河南省小城镇居民体育消费提出相应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河北省11个地区城镇居民的休闲体育消费现状进行调研。结果表明,河北省城镇居民休闲体育消费的态度比较积极,消费动机多元,消费项目多样,但是整体消费水平不高,结构不够合理,消费时间短,次数少。建议加强宣传,提高非实物体育消费比重;加大各项政策扶持力度,提高居民的体育消费水平。  相似文献   

19.
运用ELES模型比较分析了2017年失地农民与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结构。结果表明:失地农民体育边际消费倾向低于城市居民,需着力提升;体育消费市场仍然存在增量空间,但消费投向差异明显,需区别对待;体育器械、体育旅游、体育资讯、体育鉴赏、体育棋牌等将成为失地农民与城市居民未来共同消费的热点,需积极开发;体育资讯和体育鉴赏在失地农民与城市居民增量结构和实量结构中比重都很小,需正确引导;各项体育消费支出与可支配收入呈极显著正相关,需增加收入;除城市居民体育服装外,其它各项体育消费需求都属于价格弹性,受价格影响大,需合理定价;失地农民收入水平低、对未来收入预期不明、勤俭节约、健康意识淡薄等,需积极破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