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郭静 《职教论坛》2018,(2):64-69
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和难点。从政策文本看,"双师型"教师政策经历了概念提出、内涵深化、系统培训三个发展阶段;从政策执行看,综合运用了权威、能力建设和激励工具等政策执行工具,并取得积极成效。与此同时,"双师型"教师政策目标有待进一步明确,政策内容有待进一步健全,政策监管有待进一步落实,制度配套有待进一步完善。应从明确政策标准、完善政策文本、加强政策落实、优化制度环境着手,健全"双师型"教师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2.
政策目标的实现有赖于政策工具的合理使用.研究者以我国1999-2020年间的95份国家层面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文本为对象,从政策工具和培训管理要素两个维度对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结果 表明,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工具使用存在明显的不均衡性,能力建设工具过度使用,激励性工具和象征劝诫工具使用不足;政策工具在培训管理要素上存在配置差异.为更好地发挥政策的工具性价值,提升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的执行效果,建议适当调整政策工具结构,扩大成果转化政策工具供给,加强培训规划和效果评估政策供给,并保持政策工具运用的统一性与连续性.  相似文献   

3.
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是推动教育健康有序发展的前提.研究基于《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文本,运用内容分析法,从政策工具和政策内容两个维度对我国新时代教育评价政策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新时代教育评价政策工具组合呈现结构失衡样态,政策内容分布突显决策偏好指标,政策工具与政策内容配置具有差异性.建议采取调整政策工具结构、优化政策工具组合,聚焦核心评价主体、加强政策工具供给等措施,优化教育评价政策的制定,完善新时代教育评价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57份地方层面中小学政策文本的内容分析,对政策工具视角下师德师风建设政策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包括增加师德师风建设政策工具使用频次、均衡考虑师德师风建设政策内容要素、合理适配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政策工具和政策内容。  相似文献   

5.
将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体系,打破“唯分数”桎梏是新高考改革的重大突破。本研究通过构建政策工具、政策要素和政策时间三维分析框架,运用内容分析法对已发布实行新高考改革制度的21个省市综合素质评价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提出以下研究展望:合理优化政策工具组合;合理创新政策要素维度的开发;进一步深化政策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幼儿教育“小学化”严重阻碍了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而政策是进行幼儿教育“小学化”治理的重要工具,需要进行不断优化以保障幼儿健康全面成长。对各省27份“小学化”治理政策文本的分析发现:当前政策工具结构失衡,合力发挥有限,施策主体缺乏协同;机构建设不够完善,政策保障有待加强;教育督导力度不足,质量保障仍需提升。进一步推进幼儿教育“小学化”治理需要动态升级政策结构,加强主体协同联动;规范机构建设发展,强化法制保障功能;加大教育督导力度,完善质量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7.
选课走班逐渐成为新高考改革下普通高中教学的主流形式。研究运用文本分析法,从政策内容、政策工具等方面,对我国19个省份的36份关于"走班制"政策文本进行分析,发现有关"走班制"的政策内容包括执行新课程标准、加强学生指导、创新教学管理制度、强化教育资源保障、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强化监督检查等。总体上,走班教学实践先于政策出台,但国家层面政策支撑力不足,政策工具使用全面但各类工具使用不均衡,具体措施系统但部分政策缺乏可操作性。因此,需要尽快出台国家层面走班制专门政策文件,完善相关管理细则,均衡使用政策工具,提高"走班制"政策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8.
高质量教材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是推进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抓手。基于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部颁布的有代表性的中小学教材建设的25份政策文件,就其中有关我国中小学教材建设的政策内容,展开横向X政策工具维度和纵向Y政策内容维度二维分析。研究发现:第一,命令性工具使用过溢,整体结构失衡;第二,重教材选用,轻编审和出版;第三,政策工具和政策内容的组合存在一定差异,结构有失偏颇。基于此,首先,突破对命令性工具的依赖,实现多种政策工具的综合运用;其次,合理分配政策注意力,优化政策内容结构;再次,适配政策工具和政策内容,提升子工具的协同效力。  相似文献   

9.
香港中小学课程教材政策处在不断变革之中,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时代驱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迫切需要加强国民教育;另一方面是问题驱动,完善教育制度体系,需要优化课程教材。政策变革的举措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以国民教育统领课程目标,助力香港青少年建立国家观念;以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一体化课程设置,将爱国主义思想贯穿基础教育全过程;以加强行政管控力度为出发点,不断优化教材管理手段;以培养爱国爱港教师为旨归,提升教师职业使命感。构建完善的、符合教育需求的课程教材体系是香港基础教育的发展趋势,要实现这一发展趋势,关键在于在治理方位上构建与“一国两制”相适应的课程教材体系,提升对课程教材的规划管理能力,发挥好社团组织的教育治理功能,优化教材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0.
“双减”政策旨在进一步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双减”政策的出台给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有助于丰富教师专业知识,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并增强教师专业情意。但是,“双减”政策也给教师专业发展带来新的问题,教师专业理想与信念有待加强,教师激励与管理机制有待完善,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的科学规律有待探究。为此,在教师心理层面要激发教师的内在动力,提高其专业发展自主性;在学校管理层面要加强管理激励,赋予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权;在教育政策层面要发挥政策导向,完善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保障;在理论研究层面要加强科学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引领。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我国中小学教材政策经历了规整摸索、停滞倒退、恢复重建、初步探索、健全体系和创新发展六个阶段,而且不同阶段教材政策的重点不尽相同。分析70年来的中小学教材政策演进历程和特点,可以推演出未来的改进取向,即:要健全教材多样化体制,取向教材特色化;教材内容要彰显新时代气息;要优化教材管理,健全教材管理机制,以便更好地立足新时代中国教育的特色和人的发展需求,形成符合本国国情的中小学教材建设制度。  相似文献   

12.
基于政策工具视角,采用内容分析法,以政策工具为横向维度,以高校教师考核评价构成要素为纵向维度,构建“政策工具—考核评价构成要素”二维分析框架,对1982—2022年间我国54份中央层面的高校教师考核评价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发现:我国高校教师考核评价政策工具使用结构不合理,命令型工具使用过溢;考核评价各构成要素覆盖面广,但政策工具供给不均衡;政策工具与考核评价构成要素二维匹配性不足,关联度有待增强。未来,应调整高校教师考核评价政策工具使用结构,优化政策工具组合配置;综合改革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关键构成要素,均衡政策工具供给;改善政策工具与政策要素的二维匹配性,增强政策工具使用适切性。  相似文献   

13.
基于政策工具和人力资源管理手段构建中小学教师编制政策的二维分析框架,对我国中小学教师编制政策进行计量研究.中小学教师编制政策对命令性工具依赖性较强;对规范管理和规划配置手段运用频率高;政策工具的选择往往对教师人力资源管理手段的运用与分布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为完善教师编制政策体系,在双维度搭配使用或单维度运用过程中,应减少工具主义霸权,力求政策工具优化组合;积极使用系统变革工具,合理利用鼓励性工具,增加教师编制政策的灵活性和现实关怀;发掘人力资源管理手段的优势,在编制政策文本中与政策工具打好"组合拳".  相似文献   

14.
教学能力是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能力,而评价对其具有重要的牵引作用。基于政策工具理论,对我国有关高校教师教学能力评价的58份政策文件进行分析,探究政策工具的使用偏好和评价要素的关注程度。研究结论:以命令型工具为主导,明确“师德为先”“教学为要”的评价导向;以能力建设型和劝诫型工具为引导,强调教学复合型能力;政策数量增多、协同增强,但存在重培训、轻评价,政策工具与评价要素契合不够等问题。政策优化建议:以问题为导向,优化高校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政策顶层设计;以评价为牵引,加强政策供给促进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选择与优化政策工具间的组合,多维协同提升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用好系统变革型工具和用足激励型工具,发挥靶向撬动作用;提升政策工具与政策目标、政策内容的契合度,保障执行效果。  相似文献   

15.
高等学校是解决国民经济重大科技问题,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生力军。选取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府发布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政策103份,以政策文本内容分析法,采用唐纳尔(McDonnell)和艾莫尔(Elmore)政策工具的分类,从政策历史发展脉络、政策工具使用情况以及“政策工具—主题”二维框架等多角度展开分析。研究发现,国家日益重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相关政策从无到有,可以划分为探索过渡、改革发展和深化提升三个阶段,从解决“可以做”的问题转向“做得好”的问题,但高校科研人员激励制度与成果转化政策实施细则应受到更多关注。三个阶段中各工具配合使用、有所侧重,构建高校科技工作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的顶层设计。在“政策工具—主题”二维框架下,政策工具与人员管理、资金管理、科技成果管理、机制氛围塑造、机构设施完善等政策内容要素结合,呈三级阶梯式分布,表现出命令工具频繁使用,能力建设工具、激励工具相对频繁,而劝告工具、系统变革工具使用不足的特点。未来,政策工具组合有待改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和组织资源还需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16.
职业教育教材建设是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选取新时代以来国家层面颁布的18份职业教育教材政策文件作为样本,基于构建的政策工具和政策内容二维分析框架对其中有关教材建设的内容展开分析。结果发现,我国职业教育教材建设政策工具使用多样,但存在结构失衡;政策内容覆盖全面,但关注程度不一;政策工具与政策内容的配置存在一定差异。为推动新时代我国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高质量发展,建议优化政策工具配置结构,发挥多重工具组合效能;改进政策注意力分配结构,完善政策内容供给体系;增进政策内容与工具的耦合性,提高政策执行效力。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基于政策工具理论建立“政策工具—建设要素”二维分析框架,对2000年至2021年我国关于少先队建设的21份政策文本进行内容分析。发现我国少先队建设有关政策工具呈现以下特征:建设要素维度注重辅导员队伍、少先队理论体系及学科以及活动课程体系建设,政策工具维度呈现权威型政策工具使用过度化,激励型政策工具、象征和规劝型工具使用不足,学习型政策工具使用边缘化以及薄弱环节政策粗疏化等问题。研究提出优化政策工具的使用结构、加强“政策工具—建设要素”二维关联等政策工具调整建议。  相似文献   

18.
政策工具是联系政策目标和政策执行的桥梁。系统分析我国职业本科教育政策工具使用情况,有助于更加有效地完善政策、促进实践。政策文本的确定从时间、层次和内容三方面考虑,最终整理出40份。对政策文本的分析,是在X-Y二维分析框架基础上,借助Nvivo 12 plus软件编码、分类和统计完成的。我国职业本科教育政策工具选择的成效包括权威工具成效显著、象征与劝诫工具成效初现、能力工具开始有限运用;同时,还存在政策工具结构有待优化、政策内容要素发展不均衡、政策工具与政策内容要素配置不协调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可以通过合理规划政策工具布局、精准定位政策内容要素、加强政策工具和政策内容要素的契合、提升利益相关者对职业本科教育政策的认可度等途径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9.
以12个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基于罗斯维尔、泽福尔德的政策工具和职业教育改革试验的基本要素,构建了二维分析框架。以分析框架构建、文本内容编码、统计分析为主要研究线索,结合内容分析法,分别从X维度、Y维度、X维度与Y维度交叉效应等三个方面,对职教改革试验区建设政策进行了研究,发现职教改革试验区建设政策的工具使用存在失衡、笼统、不足、短视等问题。据此提出未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建设政策建议,即深虑政策工具的环境;优化政策工具的组合;注重政策工具的持续;强化政策工具创新性。  相似文献   

20.
毛婧  祁占勇 《高教发展与评估》2023,(2):7-19+119-120
应用施耐德和英格拉姆政策工具分类方法,构建政策工具、政策要素、政策时间的三维分析框架,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研评价相关政策文本进行编码和量化统计分析,研究发现:在我国科研创新能力发展不同阶段,科研评价政策要素配置、政策工具使用以及政策文本的高频词和热点不同,总体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初步规范、从初步规范到调整完善再到深化改革和进一步优化完善,从关注评价方法到关注评价内容、从评价导向和内容并重发展到既关注评价导向又关注内容和方法的新阶段。未来可通过协调政策工具结构、完善细化政策要素内容、提升政策权威性来保障政策更有力地落实落地,为我国科研创新工作持续健康发展保驾领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