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自由是资产阶级革命上升时期的进步口号。在资本主义建立稳固统治并发展成为垄断资本主义后,便以金钱、权力、法规去钳制剥夺人民群众的言论和新闻自由。然而对社会主义和民族独立国家又动辄以"新闻自由"、"人权自由"等口号,攻击并干涉别国内政,输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乃至颠覆别国政权,充分表现了虚伪的两面性和双重标准。  相似文献   

2.
西方某些国家的学者和官员所鼓吹的“人权高于主权”说,颠倒了人权主权关系中主权的基础地位;违背了公认的国际法中最根本的原则——国家主权原则;颠倒了国家和个人在国际法中的地位。他们妄图以人权的国际保护来否定人权的国内管辖,把干涉别国内政,侵犯别国的主权行为合法化。  相似文献   

3.
主权与人权的关系问题是当代国际人权领域的一个根本问题。从国际法与国际人权实践的角度来说,主权高于人权,维护主权是实现人权的保障,没有国家主权,个人人权就失去了根本保障。在冷战结束,经济全球化到来的国际大背景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从自己的战略意图出发提出诸如“人权无国界”、“人权高于主权”等主张,并在国际社会广泛推行。这些观点成为某些国家干涉别国内政、推行强权与霸权的理论依据。中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强调主权是人权的保障,主张尊重主权、促进人权、反对霸权,并在国际人权实践中加以实施。  一、西方国家…  相似文献   

4.
人权与国权的关系,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人权理论和实践问题。正确分析和回答这一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针对西方一些国家竭力鼓吹的所谓“人权至上”、“人权无国界”、“人权高于主权”等荒谬论调。以及借此干涉别国内政和侵犯别国主权的霸权主义行径,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了国权重于人权的思想。1989年10月,他在会见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时说:“人们支持人  相似文献   

5.
人权问题日益成为国际上霸权主义和反霸权主义斗争的焦点之一,在理论上也表现出不同人权观的较量美国及西方发达和中国及广大发展中国家之间所代表的两种不同人权观的理论分 ,约非学理之急或游戏,人权普遍性与和特殊性的问题,实质上是美国双重人权标准和美国干涉别国内政、称霸世界的强权政治与广大愍中国家维护国家主权,追求公正国际经济秩序、发展和保护自身人权要求之间的斗争。  相似文献   

6.
人权保护与国家主权原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过程中,西方学者不断提出“人权无国界”、“人权高于主权”等论调,西方国家借口人权干涉别国的事件更是屡见不鲜。但是,当今世界是一个主权独立和平等的社会,任何国家都不得借口尊重和保护人权,侵犯他国主权和干涉他国的内政。为此,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人权保护和国家主权原则之间的关系,坚决抵制西方学者的错误观点,反对西方国家的不当行为。  相似文献   

7.
今年3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悍然发动了对主权国家南斯拉夫的侵略战争,他们打着人权的旗号,粗暴干涉别国内政,充分暴露了其强权和霸道的帝国主义的本来面目.因此,对人权问题进行研究,从历史角度比较中西方在人权观念和状况上的异同,认清帝国主义假人权、实强权;假人道,实霸道的真实本性显得极为重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8.
人权问题,是当今世界人民所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以及一切爱好和平与进步的人士,把争取人权作为争取民族解放和人类进步,获得当家作主权利的有力武器。而某些西方国家的反动势力却把人权问题当做干涉别国内政的外交手段,利用人权问题进行侵略、颠覆、渗透,对社会主义国家搞“和平演变”。  相似文献   

9.
人权,是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针对中世纪的神权统治和封建特权提出来的。它的提出,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中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但是,什么是人权?不同的阶级,不同的民族就有不同的解释。当前,西方帝国主义国家把自己的人权标准强加于人,鼓吹人权超越国界,超越阶级,美化自己的人权现实,干涉别国内政,攻击社会主义的人权实践,对此不能不作辨析。  相似文献   

10.
人权已成为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工具。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权问题开始为国际所关注。它不仅促进了人权领域的国际合作,也促进了国际的和平与安全。现代人权不仅国际化,而且在内容上突破了传统人权的局限。自80年代以来,人权问题已成为不同意识形态在国际政治斗争中的重要方面。某些西方国家妄图利用“人权”干涉别国内政,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渗透,推行强权政治。发展中国家为了维护自己的主权,在人权问题上与西方国家展开了尖锐的斗争。  相似文献   

11.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避免使用武力的原则一直是世界秩序和国际法的核心内容.当前对利比亚的武力干预,是对避免使用武力原则的又一次冲击.现实证明,对主权国家动辄使用武力并非解决危机的有效途径.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东北非国际干预的双重标准暴露出,打着人权民主的旗号干预主权国家的内政,越来越成为它们获取自己战略利益的重要工具.人权、民主属于软实力的范畴,从实行双重标准的角度分析,美国在中东北非地区的影响力,继它的经济、军事影响力均下降之后,软实力也将下降.  相似文献   

12.
美国的人权外交是美国国际总战略的一部分,是美国对外进行侵略扩张、干涉别国内政,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和平演变的一种手段。人权是具体的,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标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人权状况得到根本性好转。  相似文献   

13.
从1 7世纪到今天,西方人权学说的演变已经历了三个阶段。这种变化是与西方近现代的经济政治形势的变化相适应的。但是西方国家大都强调人权的绝对普遍性,并主张以西方国家的人权模式为检验其他国家人权状况的标准。我们必须认识到,尽管源自于西方的人权观念正在得到普遍的接受,但是在任何社会中,人权观念都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本社会的文化传统与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而任何人权标准的实施都不能无视这种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从国际法看“人道主义干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道主义干预”是美国等西方国家在冷战结束后大力提倡并广泛实施的政策,其实质在于妄图使以军事手段干涉别国内政的做法合法化,是霸权主义的恶性膨胀;它以“人权高于主权”、“人道主义干涉”的思维指导其行动,鼓吹保护人权和防止人道主义灾难比维护国家主权重要,粗暴干涉别国内政,是对国际法的基础——国家主权原则的公然违背,因而冲击着当今国际法体系,不利于建立和平稳定的国际新秩序。  相似文献   

15.
如何看待西方“人权外交”张史传美国和一些西方国家,自70年代以来打着保护人权的幌子,大力推行“人权外交”,将人权问题政治化。意识形态化。美国“人权外交”的中心思想,就是在保持强大军事力量和核力量的前提下,把人权作为美国外交的基石,把对别国人权状况的判...  相似文献   

16.
人权问题是当今世界上的一个热门话题,也是近代政治和法律思想史上一个理论和实践问题,同国内外的政治斗争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人权问题既是某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和平演变的战略手段,又是某些资本主义国家干涉别国内政,实施世界霸权的借口。一些鼓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也以维护人权为借口,进行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宣传活动。致使国内一些人,特别是青少年对这一问题感到迷惑,看不清资产阶级人权理论的虚伪性,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除了西方某些国家蛊惑人心的宣传之外,我国人权理论建设不够、宣传不力,民主和法制建设还不够完善也是一个重要原因。面对资产阶  相似文献   

17.
人权是国际上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产生于 1 7、1 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 ,起初只是国内管辖事项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随着世界格局的转变 ,注入了国际人权和集体人权的观念从而使人权包含了国际管辖的内容。以人权内容反映的法律关系划分为国内人权和国际人权 ,相应人权保护可分为国内保护和国际保护。西方一些国家主张“人权无国界”“人权高于主权” ,实质是利用人权干涉别国内政 ,损害正常的国际关系。现代国际关系首先应是主权国家的关系 ,国家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是任何个人无法抗衡和取代的 ,人权不能成为现代国际关系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不久前,“东突流亡政府”在美国华盛顿宣布成立。尽管美国政府在9·11事件后一直在大喊反恐,并且将“东突”组织列为恐怖组织,但却又默许他们在美国成立“流亡政府”,凸现了美国在反恐这个重大问题上的双重标准。 其实,美国在对待许多重大的国际问题上,如人权问题、核武器问题等等,都是采取了“只准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的双重标准。在人权问题上,美国每年都对世界各国的人权情况发表所谓“人权报告书”,把自己当作人权标准的化身对许多国家的人权状况说三道四,要求其他国家遵守国际人权公约,自己却置国际人权公约于不顾,从来不正视自己…  相似文献   

19.
人权与国权的关系,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人权理论和实践问题。正确分析和回答这一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针对西方一些国家竭力鼓吹的所谓“人权至上”、“人权无国界”、“人权高于主权”等荒谬论调,以及借此干涉别国内政和侵犯别国主权的霸权主义行径,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了国权重于人权的思想。1989年10月,他在会见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时说:“人们支持人权,但不要忘记还有一个国权。谈到人格,但不要忘记还有一个国格。”(《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31页)同年10月,他在会见坦桑尼亚革命党主席尼雷尔的谈话中批评某…  相似文献   

20.
美国"人权外交"的实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在与别国的关系中,美国不断地打出"人权外交"的牌子.正确认识美国"人权外交"的实质就显得非常必要.美国"人权外交"的实质就是其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