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高校俱乐部式体育教学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郝英 《湖北体育科技》2006,25(3):362-363
通过典型调查、比较、实验等研究方法对中国普通高校教学俱乐部模式的现状及实验效果进行分析,指出其可行性,并提出建设性建议,为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普通高校"传统型"与"俱乐部型"体育教学比较   总被引:47,自引:1,他引:46  
刘志敏 《体育学刊》2003,10(2):78-80
对我国普通高校“传统型”、“俱乐部型”体育教学特点进行比较研究。俱乐部型体育教学是新时期新形势下体育教学改革出现的新事物,实施俱乐部型体育教学模式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体育意识,兴趣与爱好。有利于保持体育教学和课外锻炼的连续性,有利于把大学生的体育教育过程延伸到高等教育的全过程。近几年,我国部分高校结合本校的实际实施了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并收到较好的效果,它必将成为面向21世纪我国高校最具有生命力的体育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3.
普通高校与高中体育课程的比较及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设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庄弼 《体育学刊》2007,14(3):5-8
对全日制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和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比较研究。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已接近大学的体育课程,原来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高校的体育教学改革应建立在高中毕业生体育知识、技能不断提高的基础上,高校体育教学将从有形向无形发展;体育学习内容越来越向就业和终身体育发展;体育教学的任务将由学生体育俱乐部完成;学生体育俱乐部和校外体育俱乐部将更加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4.
宋晓洁 《体育世界》2014,(10):105-106
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因此,体育教学俱乐部将成为未来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发展中的主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方法,以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体育教学俱乐部改革为例,结合高等学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对未来我省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的教学改革提出建议。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是近几年来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下出现的一种新型的体育教学形式。是以自发的形式,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培养正确的体育意识,促进师生间沟通,协作为目的的持续性的体育社团活动。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现阶段我国普通高校3种主要的体育教学模式进行对比,认为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更具优越性,对实施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进行阐述.并从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考核与评价体系两个方面来分析目前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的教学现状.  相似文献   

6.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通过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实验研究 ,提出了加强大学生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以俱乐部形式的体育实践课教学的体育课程模式 ,分析了这一模式的优势所在 ,经过两年的教学实验表明 ,采用这种模式 ,对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 ,掌握系统的体育理论知识 ,指导体育实践 ,建立体育兴趣和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能力 ,效果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教学实验、问卷调查与比较分析的方法,对当前我国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状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以人为本"的体育课程观指导下,以"健康第一"、"终身体育"为基本出发点,从体育教学俱乐部、课外体育活动和运动训练、竞赛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归纳和总结,认为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是适合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一种教学模式,是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和建立终身体育意识的有效途径,也是今后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对辽宁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姜维强 《辽宁体育科技》2003,25(1):46-48,50
采用文献资料法,头脑风暴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辽宁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普通高校的体育课程设置狭窄、模式单一;体育课的授课形式以选项课教学为主;体育课开设的项目主要是竞技运动项目,休闲娱乐项目较少;对体育理论教学重视程度不够;对学生的评价系统不完善。要改变此现状,就必须从高校体育的指导思想入手,转变教育观念,实施素质教育,扩大体育课开设领域,建立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符合21世纪辽宁高校体育发展的新型体育课程设置模式。  相似文献   

9.
高校体育教学的基本形式与模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调查法,分析了高校体育的课程形式与模式、体育俱乐部、体育设施、大学一年级新生体育技术等状况,阐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必须首先更新观念;提出体育课、俱乐部、培训班三种教学形式整合模式的管理与评价。  相似文献   

10.
以我国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高校创建课外体育俱乐部的意义、特征、现有条件、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探索普通高校开展课外体育俱乐部的可行性,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1.
对我省开展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采用更灵活,更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更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树立终身体育观.根据我省高校的各方面情况,对开展课外体育俱乐部的可行性进行充分的分析,并对开展课外体育俱乐部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2.
扩招条件下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高校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严重不适合高校发展现状,突出课程和学科特点的体育教学无法实现学校体育的价值与功能,造成许多负面影响,与素质教育的需求不一致。实行体育俱乐部模式,学生自选教师、项目和上课时间,不仅可以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而且有利于营造生动、活泼、主动的教学氛围,同时有助于缓解目前高校生均体育资源的困境。  相似文献   

13.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的运行机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在分析当前高校体育俱乐部模式基本情况及俱乐部运行机制理论依据的基础上,阐述了体育教学俱乐部的组成结构、管理体系、运作体系、教学形式、学生成绩评定和教师教学评价等。指出:高校体育俱乐部应利用场地及人才资源优势,主动融入社区体育大环境,培养学生社交及社会适应能力,促进体育社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普通高校体育院系建立篮球俱乐部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勇  蒋浩  张建强 《辽宁体育科技》2003,25(5):76-77,81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对高校体育院系建立篮球俱乐部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认为体育院系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充足的场地设施、众多的篮球爱好者,已具备建立“俱乐部”的环境和条件。同时还认为,现行教学大纲中篮球技术教学课时较少与学生的需求相差甚远,不利于学生技术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高校体育课程实施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探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的在校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从学生选择体育俱乐部的情况,学生对新的教学模式的评价,新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体系的调整、教学组织形式的转换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努力使学生在身心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得到更多方面、多层次的激发和提高,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6.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现状调查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体育作为学校体育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复合型人才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通过学校体育如何造就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今体育工作者值得去研究的问题。通过对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现状的调查分析,以点带面,尝试性地构建了体育教学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7.
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的现状与发展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运用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文献资料法,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研究认为: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分为3种类型,具有专项性、终身性、一体性、综合性、科学性等特征,其中课内外一体化模式,更具代表性,是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体育俱乐部在中学体育活动课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活动课是学校体育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通过对体育活动课中体育俱乐部这一概念进行操作性界定,在实验的基础上研究体育活动课中以俱乐部的组织形式进行活动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社会交往等的影响,对于丰富体育活动课的组织开展形式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选项教学以选项课、选修课、教学俱乐部等多种形式存在,作为体育教学的主要模式,已经被我国各高校广泛采用.然而选项教学在授课形式、教学内容、教材教法、考核评价方面均存在着一些问题,提高教师对新项目的教学水平,完善学生的成绩评价体系,是当前体育选项课教学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数据统计等方法,对部分健身俱乐部的发展现状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分析;同时.还对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