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网络课程学习过程评价形式单一的问题亟待解决。因此提出一种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多维评价方法,对学生学习事件进行持续跟踪和统计,运用隐马尔可夫模型识别隐含在学习事件序列中不同维度学习状态序列,将其作为网络课程学习过程多维度评价结果。实验表明,该评价方法准确率、精度和召回率分别平均达到 0.64、0.75 和 0.80。基于 HMM 模型的网络课程学习过程多维评价结果可有效反映学生学习状态过程性变化。  相似文献   

2.
沈澄 《职教通讯》2017,(9):43-47
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发展,是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必然要求。"双轨课程"即课堂的教学资源与网络课程同步教学,网络课程在课前,课堂教学在课上,e-learning在课后。实践表明,基于网络的信息化教学已显示出独特的优势。数学课程网络辅教,更有利于优质教育资源的互补、增进专业与基础的协调和整体系统间的相互联系。针对双轨运行下学生数学课程的学习效果,采用案例驱动学习行为导向与命题施测的研究以及对同期学科的回归分析,基于职高生与普高生学习评价的对比,提出"目标管理、自我监控、合作学习、教育跟踪"的教育应对举措。  相似文献   

3.
当前网络教学中存在教学过程评价难以量化、课程教学进度安排缺少数据支持等问题。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网络学习行为分析已经取得较大进展,但学习内容的跟踪与评价还比较缺乏。将知识跟踪嵌入网络课程,及时跟踪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将有助于教师发现学生学习问题,调整教学策略;同时也可引导学生将学习的关注点聚焦在知识内容的理解上,而不是分数上。贝叶斯知识跟踪(BKT)模型是一种以知识点为核心构建学生知识模型的方法,具有简捷、预测准确、易于解释的特点。基于BKT公式改进的网络教学跟踪评价模型,可用以课时估算和学习成绩预测。实证分析数据显示,该模型的预测准确率和精确度较高。在实际应用中,BKT知识跟踪功能可单独开发应用,也可与教学平台集成使用,亦可支持线下教学。  相似文献   

4.
网络教育为在职教育硕士的学习提供了极大便利,但网络课程学习评价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以"生物学教育原理与方法"为例,在分析目前网络课程学习评价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构建基于在职教育硕士的网络课程学习评价体系,并从评价主体、评价内容以及评价实施三方面详细阐述了该评价系统的具体内容,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6,(1):164-165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文进行了对该课程混合教学模式的探索,尝试课程内容自主学习与面授学习混合、课程内容教学法与实践运用混合、"网络交互式"学习与"网络探究式"学习混合、"期末考试评价"与"网上学习评价"混合。通过混合式教学研究的开展,加强对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使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课程建设更完善。  相似文献   

6.
使用Wiki技术实现网络学习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学习评价应该是过程性的,而非终结性的.作为社会性软件,Wiki具有开放、易用、平等、共创、共享的特点,具有操作简捷的"历史跟踪"、"版本对比"功能,为实现网络学习过程性评价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本研究以"教育大发现"社区为例,探讨了Wiki网站在网络学习评价中的应用.研究表明,使用Wiki技术进行网络学习评价,不仅可以有效促进评价方式的多元化,而且能够促进学习者协作建构知识,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7.
非学历教育网络培训质量保证体系包括培训目标、培训资源、培训平台、过程监控、效果评价与跟踪反馈等环节。保证网络培训质量要围绕培训目标建设优质的培训课程资源,优化培训平台以确保学员在线学习操作便捷顺畅,强化过程监控并以优良的支持服务保障在线学习质量,建立质量评价与跟踪反馈机制以加强效果考核。  相似文献   

8.
为了检验网络课程反映教学法的有效性程度,本研究选择利用"教学临场感"对网络课程进行评价,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对网络课程的教学临场感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网络课程的教学临场感具有清晰的结构特征,包括课程内容组织、指导教学、学习评价、教学活动组织、促进对话等五个因子。进一步采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学生的教学临场感水平与学习绩效呈现显著相关性,但教学临场感的五个因子对学习绩效的预测能力存在明显区别,其中课程内容组织、学习评价因子对学习绩效的能力因素影响达到显著水平,它反映了远程教育实践中教学活动的基本状态。教学临场感评价模型有助于揭示网络远程教学和学习活动的本质,为教师选择和建立有效的教学策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网络课程中的行为目标是以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形式加以陈述的课程目标,在本质上体现了学科中心课程观.行为目标导向下的网络课程是以学科为中心展开设计的,在"内容-媒体"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网络课程中学习资源、教学策略、学习支持系统、学习评价和教学活动等要素的设计.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当前中职网络课程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作者自主开发的"E-Online在线网络课程制作平台"应用,提出了中职网络课程建设的改进思路;通过网络课程的资源建设和教学实践,分享了网络课程建设过程中如何建设学习资源,如何运用动态交互学习、即时评价、即时测验等信息化教学手段,如何组织实训周教学等经验;强调网络课程资源建设的同时,也要创新和探索网络课程教学教法。  相似文献   

11.
在线学习是一种师生分离的自主学习,对学习者的学习行为进行监控,能提高在线学习效率。利用电子学档对学习者的在线学习行为进行监控,不仅有助于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反思、激发学习动机、开展更为有效的学习,而且有助于实现对学习者学习行为的全面监控。基于电子学档的在线学习行为监控模型一般包括行为信息的提取模块,整理和分析模块,成果及评价模块,反思模块,行为标准制定模块等五部分。采用这个模型,可以实现对在线学习行为的全面监控。  相似文献   

12.
Coursera作为开放在线课程的佼佼者,其教学成功之道无疑值得我们去思考与研究。该文通过跟踪学习"混合学习"课程,对其在资源、教学、学习及评价等方面的特点进行分析,挖掘梳理Coursera在教学方面的成功之道,并探讨其对我国在线课程发展的启示。研究得出为使我国在线课程迅速发展,在根据我国学习者特点和现有技术支持的前提下,其资源设计应满足在线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教学上应提供完善的课程学习支持服务,学习上要打造空前开放的学习共同体,评价上需制定灵活多样的评价机制,进而开发出"本土化"的在线课程。  相似文献   

13.
The introduction of online delivery platforms such as 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s (LMS) in tertiary education has changed the methods and modes of curriculum delivery and communication. While course evaluation methods have also changed from paper-based in-class-administered methods to largely online-administered methods, the data collection instruments have remained unchanged. This paper reports on a small exploratory study of two tertiary-level courses. The study investigated why design of the instruments and methods to administer surveys in the courses are ineffective measures against the intrinsic characteristics of online learning. It reviewed the students' response rates of the conventional evaluations for the courses over an eight-year period. It then compared a newly developed online evaluation and the conventional methods over a two-year period. The results showed the response rates with the new evaluation method increased by more than 80% from the average of the conventional evaluations (below 30%), and the students' written feedback was more detailed and comprehensive than in the conventional evaluations. The study demonstrated the possibility that the LMS-based learning evaluation can be effective and efficient in terms of the quality of students' participation and engagement in their learning, and for an integrated pedagogical approach in an online learning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4.
成人网络学习评价是运用教育评价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网络环境中成人学习者的学习行为、过程和成果测定、衡量,并给以价值判断的过程。网络教学和成人学习者的特征决定了它具有目标的灵活性、方法的多元化和手段的智能化等特点。由此,在成人网络学习评价中,应特别注意遵循客观性和整体性原则;过程性原则和连续性原则;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原则。  相似文献   

15.
在混合式教学模式基本流程、在线开放课程学习质量评价逻辑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数据驱动的在线开放课程学习质量评价体系。评价体系从课前学情预测、课中迭代监测、课后反馈提升等维度,对影响学习质量的14个因素进行了深入挖掘分析。最后将本评价体系应用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研究结果表明:投入度高的学习者其学习参与度越高,学习成绩越好;学习能力强的学习者其创新能力并不一定强;在线开放课程中实施混合式教学对学习者顺利完成学习目标具有重要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网络环境中不同媒体对学习者学习行为的影响,该研究使用眼动实验采集网络学习者的学习行为数据,测验其学习结果,分析所得实验数据,利用信息加工理论和认知负荷理论分析不同媒体构成的网络课程学习者的学习行为特点,比较不同媒体对学习者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的影响,为网络课程的设计开发和网络教学设计提供参考,为远程学习者的在线学习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在线学习投入评估模型以及评估模型的具体度量指标,通过聚类K-means算法对国家开放大学样本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线学习投入与学习绩效的关系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在线学习投入与绩效关系的分类,有利于了解学习者学习投入特征,为开展个性化学习提供支持服务,为学习者提高学习质量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网络课程的学习评价设计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网络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在于监控学习、保证学习质量、促进学生发展。网络课程的学习评价设计以学习目标为依据,以关注学习过程、多元评价、评价手段网络化和人文化相结合等为原则,使评价融于课程,实现以“评”促学。在此基础上,本文论述了网络课程设计中学习评价设计的一些要点及策略,重点描述了学习目标,非量化评价指标,学习档案以及评价方式的设计。  相似文献   

19.
高洁  赵波  海静 《成人教育》2019,39(5):26-31
在线学习归属感是衡量学习者在线学习情感投入的重要指标。基于此,通过分析在线学习归属感的影响因素并构建了指向学习者归属感的在线学习社区模型,利用文本挖掘、协同过滤、可视化等技术进行了深入的阐释,就研究模型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为增强学习者在线学习归属感的后续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时代,在线课程平台已经成为大学生课下自学的重要平台,但在线课程也正面临着高辍学率等问题。为了研究大学生在线课程的持续学习行为,本文基于期望确认理论从平台和用户双重视角构建研究模型。通过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利用SPSS和Smart PLS进行统计分析和假设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学习氛围、课程质量和教学质量以及自控能力显著影响用户的持续学习行为,而期望确认通过感知有用性影响学生的持续学习行为。研究结果对于提高大学生课下在线课程持续学习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