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国际法双语教学有助于培养既懂法律专业知识,又具有语言交流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目前还存在缺乏适合教材、高质量师资、外语使用环境和教学方法等诸多问题。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海量的信息资料、大量的公开课程和互动性强的参与模式,能够改善国际法双语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推动其进一步走向完善。  相似文献   

2.
双语教学的现实语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为融入国际经济大循环,我国需要大批熟练掌握外语和专业知识的能进入国际竞争市场的复合型人才。加入WTO,中国经济和全球经济联系日趋紧密,市场对既懂外语又懂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大量增加。在这种经济导向下,从幼儿园到各高校都兴起双语教学的热潮。的确,双语教学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但是,在欣喜之余,我们还应对双语教学的现实问题进行冷静思考。  相似文献   

3.
国际法双语教学有助于培养既懂法律专业知识,又具有语言交流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目前还存在缺乏适合教材、高质量师资、外语使用环境和教学方法等诸多问题.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海量的信息资料、大量的公开课程和互动性强的参与模式,能够改善国际法双语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推动其进一步走向完善.  相似文献   

4.
经济全球化迫切需要懂国际会计规则、懂外语和懂专业的复合型会计人才,会计双语教学是会计专业应对国际竞争、加快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有效策略.文章提出了建设高素质的双语教师队伍.鼓励引导学生自觉参与双语教学、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教材、建立灵活有效的管理制度、塑造有利的教学环境的对策,以期提高会计双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推进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44,自引:1,他引:44  
一、对双语教学的基本认识 双语教学是用两种语言进行学科教学的活动,一般是指在用母语进行部分学科教学的同时,用非母语进行部分或全部非语言学科教学的教学模式,其最终目标是学习者能同时使用母语和非母语(一般指英语)进行思维,能在这两种语言之间根据交际对象和工作环境的需要进行自由的切换,成为既懂专业又懂外语的国际性人才。 通过双语教学,能促进学生结合专业知识强化对第二语言的学习和实际运用,进而拓宽学生专业学习和交流的界面,满足社会对专业双语人才的急需;通过双语教学,还可以更好地贯彻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增强学生的创…  相似文献   

6.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双语教学的实施与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加入WTO,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合,进一步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全球开放观念的确立。21世纪教育改革创新的模式就是双语教学模式。所谓双语教学,就是通过两种语言系统、语言文化的联系和对比来促进教学内容实施的一种教学方法。《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应该与时俱进的实施双语教学,培养出既懂进出口业务又懂外语的复合型专业人才。笔者阐述了《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的必要性,提出了实施的基本思路,并针对实施中遇到的几个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对既懂专业又懂外语的复合型双语人才的需求日益扩大,培养和造就一批基础理论宽厚、专业知识扎实、外语交流畅通的复合型人才,正成为我国高校的主要目标。为适应这一需求,在国家教育部的倡导下,各高校正积极探索双语教学这一新的教学模式,但在探索阶段出现了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8.
论高校双语教学面临的困境与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语教学是指利用汉语与外语两种语言进行学科专业教学的活动,其目的是培养既懂专业又懂外语的高素质国际性人才。目前在国内高校的双语教学中还面临着许多难题,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9.
随着外向型经济贸易的发展,大中型企业对外进行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也愈加频繁,外语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桥梁作用。培养大批既懂专业又懂外语的高素质复合型双语人才,是目前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目标的新要求。校企联合复合型双语人才培养模式无疑是实现双语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2001年教育部明确要求各高校将法学专业列为优先开展双语教学的专业之一。而在教育部所陈列的所有14门法学主干核心课程中,国际法学科基于自身的高度国际化和国际性特征使得其成为近年来我国各高校法学专业中优先开展双语实验教学的学科。然而,国际法实施双语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的顺利开展和实施必须要有一个恰当而科学的教学模式,以提高国际法双语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否则,所谓的双语教学将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和效果。  相似文献   

11.
《国际结算》课程双语教学方法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加入WTO后,对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素质的外向型、复合型贸易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因此,作为国际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国际结算》课程的双语教学势在必行。分析了该课程实行“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国际结算》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方法,指出了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过加入WTO,许多领域与国际接轨,金融业在国际上的竞争日渐激烈,金融机构对人才的需要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迫切需求高层次、国际化的人才。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校将双语教学体现到国际金融课程中,来提高金融专业学生的外语程度,专业水平,为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培养具有国际交流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合适的教材和正确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加入WTO后,我国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对新型国际化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而以培养一流国际化人才为使命的宁波诺丁汉大学则为我国培养具有国际化思维与视野的高层次人才提供了支持.其"以学生为中心"的独特教学理念和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研究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为目的的创新性教学组织形式犹如注入我国高等教育的一股新鲜血液.通过对宁波诺丁汉大学的分析,以期引起教育界对WTO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创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我校国际贸易专业教学改革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入世”的临近,外贸形势的发展,市场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我校国际贸易专业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对如何搞好专业教改,培养合格的为社会所用的人才,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国际间交往日益频繁,因而,英语作为国际间的交流工具,已成为每个中国人必须要掌握的一门语言,那么大学生如何学好外语呢?英语教学方法的优化选择和综合运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经过多年的研究,笔者总结出三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语言点教学法、语篇教学法和重视写作教学法。  相似文献   

16.
法律思维培养是法学研究生教育的主要目标,包括WTO案例在内的案例教学法对于法学研究生法律思维的培养有莫大的助益。其中WTO案例内容丰富、数量充足、说理性强且易于获得,是研究生法律思维培养的宝库。对于WTO案例在教学当中的使用,首先应当在法学全部二级学科当中进行推广;其次应当注重经典案例的积累;第三应当鼓励通过模拟WTO争端解决的辩论赛的方式进行浸入式的双语教学。通过更好地在研究生教育中使用WTO案例,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维护国家利益的法律人才。  相似文献   

17.
大学本科阶段实施双语教学的创新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体制,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育方式方法需要随着全球化进程进行改革和创新。尤其是加入WTO之后,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日显迫切。考虑到我国改革开放对于国际化专业人才的需求,作为教学改革的内容之一,我们以全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运用全员参与教学法,在大学本科阶段尝试了双语专业课教学,探索出了一套双语专业课教学的通用模式。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加入WTO,国际商务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着改革的契机。根据对全国近150所中等职业学校国际商务专业设置情况的调查,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国际商务专业教学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国际商务专业教学整体改革与建设的思路与方案。  相似文献   

19.
开展双语教学既是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的要求,也是生物工程专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以注重强化学生实际应用的技能、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建立了“过渡型教学模式、多元化教学方法、阶段性强化实践”的生物工程专业课程双语教学体系,并取得了一些成效。  相似文献   

20.
国际贸易专业课推行实践教学有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目前推行实践教学存在师资力量的培养问题,学生的素质问题,实践教学配套设备不健全,实践教学实习基地不健全。提高国际贸易专业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的策略:开展认知实习,实施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参加职业资格考试,撰写毕业论文,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