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动态生成性资源是教师与文本、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等双向和多向互动时产生的资源。。教师与文本的互动就是教师的自学,主要是阅读,教师阅读时会产生困惑与灵感;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的互动就是彼此间的交流,相互交流时会产生问题与顿悟,会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学习和交流中产生的困惑与灵感、问题与顿悟、思想的火花都是动态生成性资源。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是教师、学生与文本多重对话的实践过程。作为其中“物”的因素,文本意义既有其确定性又有其生成性。在生成性语文课堂中,立足学生对文本的不同的阅读需要,文本意义便可能呈动态生成。笔者认为文本意义可以在体验中生成。  相似文献   

3.
动态生成性资源是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等双向和多向互动时产生的教学资源,它主要存在于教师、学生、文本三者的互动之中。动态生成性资源很多,很杂,但它们往往处于潜伏的状态,因而需要教师去自觉激活,去伪存真,有机利用,使之成为真正的教育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4.
生成性资源的理解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指资源形成的过程是生成性的;二指资源作用的结果是生成性的、有生命力的。本文倾向于第二种理解,主要指真实的课堂教学情境中,通过师生的动态教学活动过程而产生的、能够推进教学的各种条件和因素来源。它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动态生成的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和课堂教学优化的资源。它是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等多向互动时产生的资源。  相似文献   

5.
中国有句古话“风流不在谈锋健,袖手无言味正常”。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有良好的倾听习惯,更要有细致入微的观察力,这样才能抓住课堂上稍纵即逝的、极具价值的动态生成性资源。首先,用心倾听,能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由此可见,在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教学活动中,用心倾听,就是关注学生的个性体验,从而促使其形成个性化阅读,真正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平等的对话交流。学了《夸父逐日》这一课后,学生灵机一动…  相似文献   

6.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的阅读本身具有一种自我生成的内在机制。随着阅读的深入,学生与教师、文本与生活之间实现着多维度的融通。  相似文献   

7.
生成性教学强调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互动,即学生在原认识的基础上,通过与教师、文本的对话交往,实现意义的获得和提升。同样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一个相互对话的过程。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坚持生成性教学,能够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交流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以《繁星·春水》为例,在具体的阅读教学过程中,通过这种生成性的教学,使学生在问题的生成与解决中加深对作品内涵的理解,同时也提升了阅读理解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阅读是主体和文本、作者交流的生成性过程。小学高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但理解能力还不高,这就需要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多加引导,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内涵。所谓有效的阅读教学,实质上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对文章的有效理解。要做到有效,阅读教学中就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循序渐进地进行引导。一、创设情境,引入阅读  相似文献   

9.
一、阅读策略 阅读文本是高质量问题生成的关键环节.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问题能力,首先必须提高阅读质量,对文本进行结构化阅读.教师要做好以下工作:(1)让学生明确阅读目标,指导学生运用"读、思、划、写、记、练"等方法进行结构化阅读.(2)让学生做好阅读笔记,梳理出概念性问题、原理性问题和训练性问题.(3)指导学生填写"学生自我问题评价表".  相似文献   

10.
<正>文本解读从"一元解读"到"多元解读"、从"普适阅读"到"个性化解读"、从"他者解读"到"自我解读"、从"认知性解读"到"体验性解读",阅读教学从教师独白到师生对话、从教师讲解到学生体验、从教师预设到互动生成、从注重倾听到自由言说、从结构性教学到后结构教学,这里凸显几个关键词:文本解读、动态生成、语文素养、学生成长,这几个词,冲击着我的思想,叩击着我的心灵。为着培养学生的阅读方法和能力,解读文本应该实现立德树人,即是阅读立人。一、解读文本的关键是直面文本,走进文本,深入主题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关注课堂动态生成性资源。但由于开发或利用不当,本应彰显学生灵性的课堂资源,最后却有可能伤害学生的思维,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效果。从反思的角度预设是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多元价值的过程性目标,预设时要充分利用文本,采用挖掘文本内涵和裨补缺漏等方法,以实现对课堂动态生成资源的掌控和优化。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是指在教学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与文本对话等活动即时产生的资源,包括互动、对话中产生的问题、情境或行为等信息。有些教师为了体现新课标精神,刻意追求“生成性”的课堂教学,反而常常被课堂上一些错误信息资源和毫无意义的生成性问题分散精力,甚至为求“生成”而迷失了文本、迷失了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3.
阅读教学应是对学生的情感、审美的熏陶,在诵读教学中要凸显学生对文本阅读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对文本的初阅读,而不是在教师预设下的牵引阅读,甚至是教师的代替阅读。但诵读教学并不是不需要教师的干预,而是要我们给学生的诵读有效生成创造一个"支点",以此"支点"来撬起文本的阅读价值,进而打造高效的诵读课堂。那么,在诵读教学中如何创造这个"支点"呢?一、预设诵读,提高生成的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今社会价值多元的实存背景之下,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因教学文本和过程互动而使学生德性成长的资源愈加丰富,学生通过课堂教学从道德价值资源中获得个体意义的过程也更富生成性。文章从教师与教学文本、学生与教学文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等多种关系视角考察了课堂价值资源与道德意义生成的若干问题,指出文本的价值解读、过程的多向互动、教师的价值引领,都是学生道德成长所必需。文章的最后以提问的方式表明,相对于价值的强灌输、硬牵引和“贴标签”而言,教师在价值问题上的“不作为”同样是“不尽责”和“不道德”的。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对思品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要会利用网络、图书馆、阅览室等课堂资源,还要重视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即通过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与文本对话等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教师及时捕捉并有效运用课堂生成性资源,对提升课堂教学品质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十分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积极倡导个性化阅读。但不可否认在个性化阅读实践中存在不少观念上的误区和偏颇。笔者认为:要真正演绎个性,放飞心灵,实现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教师要为其提供路标,指明方向。一、个性化阅读的根本——尊重文本在教学实践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现象:有些教师为了“珍视”学生多元的感受、体验,使课堂生成精彩,对学生游离文本、曲解文本的知识“生成”或不置可否,或大加褒扬,忽视对文本价值取向的引导,导致文本的失落。尊重文本是个性化阅读的“根”和“本”…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动态生成"的教学理念不断冲击着我们的课堂。王尚文先生在《"入侵"与"生成"》一文中提出,生成是一种教学方式,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互动,即学生在原认知的基础上,通过与教师、文本的对话交往,实现意义的获得及自我主体的建构,是学生、教师与文本三者通过对话共同进入一个新的境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每个教师都"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对课堂上的一些资源因素进行巧妙把握,充分关注语文教学的生成性,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  相似文献   

18.
岳寒梅 《考试周刊》2007,(12):73-74
随着课改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关注课堂动态生成性资源。但是因为开发或利用得不当,使得这一挥洒学生灵性的课堂资源有可能变成戕害学生思维、荒芜教学课堂的有害生成。本文试图从反思的角度,提出预设对学生发展具有多元价值的过程性目标;预设内容时应充分利用文本,采用“挖掘文本内涵法”和“裨补缺漏法”,以实现对课堂动态生成资源的掌控。  相似文献   

19.
文章围绕"学导创"等阅读策略,阐述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自主研读文本,掌握文本知识,生成阅读素养,提高阅读课堂实效。  相似文献   

20.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之一,教师想要提高教学质量,优化学生的阅读学习结果,就需要定位于学生阅读核心素养的生成,打造智慧型、能动型课堂,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情感文化素养和语文思维。打造的课堂应当突出情境智慧性、文本智慧性和教学阶段的智慧性。具体的策略则应当放在教师教学理念、教学素养深化方面,教学方法与阅读核心素养对接方面,智慧型阅读评价方式在课堂的应用以及对学生阅读素养的引导生成方面。本文以上述理论和实践研究为基点,为进一步打造小学语文智慧阅读课堂的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