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徐森 《采.写.编》2021,(10):10-11
随着互联网、移动直播平台的不断升级和5G技术的应用,2020年以来,"慢直播"作为一种新的直播形态应运而生并流行起来,央视及地方融媒体不断推出各种慢直播节目,例如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造、北斗三号卫星发射等,给受众带来了全新的直播观看体验."慢直播"是直播模式在新时期的衍生产品,相对于"传统直播"而言,它是一种新闻生态的融合创新.  相似文献   

2.
李悦悦 《传媒》2021,(2):70-72
自2020年1月27日晚开始,"央视频"开通对火神山医院建造过程的实时直播,直播时长达24小时以上,实时在线人数过千万,慢直播的概念进入传媒行业的视野当中.基于实景拍摄的慢直播其发展前景如何,带来哪些积极影响?本文就火神山医院引发网络"云监工"现象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3.
王晴 《传媒》2021,(20):32-34
在全民抗疫过程中,2020年1月27日,央视频推出"两神山医院建造慢直播",这是我国主流媒体在有关新冠肺炎疫情的新闻报道上呈现出一定的突破和创新.中央级媒体首次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报道中引入形式相对自由的慢直播,并获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5G正逐渐改变着传播格局和媒体生态,面对这场变革,主流媒体能否抓住时代机遇,不仅关乎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更直接影响新型媒介格局下主流媒体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4.
朱江丽  郭歌 《中国出版》2023,(12):53-57
从电视问政到直播问政是主流媒体参与社会治理的跨越式发展。媒体直播问政是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与媒体融合创新发展双重要求下的媒介实践,通过“事前”凝聚相关利益群体,“事中”打造公共协商空间,“事后”保持对话与监督落实,助力治理媒介化发展。未来主流媒体要深化治理媒介化,通过提高政治逻辑媒介化水平,深化媒介逻辑媒介化程度,提升用户逻辑媒介化素养,创设常态化社会治理协商氛围。  相似文献   

5.
王建磊  冯楷 《传媒》2022,(3):51-54
网络直播具有成本低廉、方便快捷、互动性强等特点.作为媒介的网络直播注重奇观化的表演逻辑,作为工具的网络直播则强调高效带货的变现逻辑.在5G时代,网络直播平台不断演进和更迭其定位,通过"直播+"战略与电商、教育、演艺、医疗等行业融合发展,成为高效率低成本的公共数字管道,这一工具化属性的凸显,意味着未来的直播可搭载不同的产业模块,作为一种"新基建"设施发挥出更大的公共服务价值,会激发出更大的商业势能.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政务新媒体快速发展,其中政务直播将政务和网络相结合,在推进政务公开、政民互动、公众参政议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架设在政府和公众之间的桥梁,是一种基层社会治理的新手段。但在政务直播实践中也遇到了诸多风险和挑战。建议应从网络平台的规范化、政务公开的全面性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政务直播的多样性、直播方式的常态化等方面着手,让基层社会治理走深走心走实。  相似文献   

7.
李佳宁 《东南传播》2021,(11):149-151
2021年4月份,第四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州召开.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根据当时的直播需求,设计了基于"海博TV"直播平台的网络直播方案,通过直播平台进行了多维度的全网传播,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8.
马宁  阮一婷 《传媒》2021,(10):55-56
当前,以电商、真人秀、游戏等直播为代表的传播形态广受关注,网络直播自2016年"中国网络直播元年"发展至今,用户规模已突破六亿.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直播带货进一步推动了电商直播普及应用,但以主播为焦点的舆情事件也层出不穷.在以直播平台、MCN机构、网络主播、商业企业以及监管机构、协会组织等为主体的网络直播数字文化传播体系下,有效的自律他律已成为网络直播发展需要从数字媒介素养、社会协同共治等方面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9.
邢彦辉  李孟哲 《当代传播》2022,(1):87-89,93
"足球场景"是5G时代足球直播的重要关键词,直播从技术上提供的足球场景价值,拓展了人的连接方式和观球体验,表征着足球比赛"看"的变迁.足球直播符号隐喻着足球的神圣、球迷的狂热与共同体的建构,赋予足球文化新向度、新表征.  相似文献   

10.
直播场域中应有的伦理规则被推翻与重组,符号的虚荣、经济资本的活跃,这些都对用户的社交行为、自我呈现、价值观形成和公共参与度多个方面产生影响,导致直播伦理的本有规范被打破,体现为场域的畸形化、遮蔽化、粗糙化呈现。直播视域下伦理失范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市场的诱导、政治的缺位、文化的稀释。对直播场域主体的多元治理分为三个方面:经济场域需要植入符合理性价值的变现手段,政治场域需要依托法律治理与一体化治理相互呼应,文化场域需要建构直播的文化逻辑和文化伦理。  相似文献   

11.
诞生于4G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体直播,在不断的发展中展现出了极强的生命力与发展潜力,同时也暴露出了许多等待完善与解决的问题.对于"5G+"时代下直播的创新与发展进行分析与推测,离不开对现如今直播发展的现状与问题进行剖析、反省,以及对直播新技术实施的可能性进行分析整理,并加以大胆猜测.  相似文献   

12.
5G时代的新技术发展使融媒体新闻传播出现了新的变化,有了新的发展目标。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情况,媒体机构应该立足于市场的发展需要,借助于直播以及新技术方式,来推动融媒体的发展。本文对5G时代融媒体报道的直播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推动融媒体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以前的多点位直播主要利用卫星设备,进行回传。随着4G网络的普及,设备越小型化,轻便化。起初是利用摄像机加编码器进行直播。这种技术最开始使用时,主要是通过"摄像机+编码器"的方式,即将摄像机输出的视音频信号,接入编码器将其编码为H.264格式,通过3G/4G网络向视频接收服务器发送,由后者将IP数据还原为视频信号。[1]而后因为适应随时随地进行的需求,智能手机为电视进行直播连线也成为了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电商行业强势崛起,民众将购物场景逐步往线上空间转移,电商内容建设成为标配,以内容为中心的全场域下的带货模式成主流,以优质内容为基础,吸引直播场域的“流量密码”;主播与用户的双向互动,增强虚拟空间的陪伴与信任感;直播场景唤起观众的集体记忆,强化情感认同和情感共鸣。但也存在诸如内容主播素质参差不齐,为营销牟利而违背公序良俗、挑战道德底线事件频发等一系列问题,因此需要通过基于复杂范式的治理逻辑,强化多利益相关方协同治理,通过构建电商行业内容生态健康指数实时量化评估追踪,最终实现电商行业内容生态健康的价值协同与共创。  相似文献   

15.
电视新闻直播中3G技术的有效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3G网络已在我国大部分地区覆盖,很多电视台开始采用3G技术进行电视新闻的直播。本文试从3G技术在新闻直播中的优势和它的运用方式,以及有待改进之处等方面来分析3G技术在电视新闻直播中的有效运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5G、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麦克卢汉"地球村"的预言早已成为现实,人类相互联系更密切的同时也意味着贝克提出的"风险社会"的到来,媒体逐渐成为社会治理的推动者和重要共建者。笔者通过对杭州文广集团的三档节目《民情热线》《我们圆桌会》《小区大事》的研究,分析媒体参与社会治理的运行逻辑,并在此基础上思考社会治理的创新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7.
文章探讨图书直播模式及其优化路径。通过分析图书直播现状和直播营销效果,以及直播方式、直播平台、直播产品的选择,提出直播流程中的优化建议:直播前做好准备、直播中有效控场、直播后总结分析,从而打造直播品牌,推动图书这一独特的文化产品创造出更好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8.
4G改变生活,5G重塑社会.本研究基于移动通信技术的演进,归纳了不同通信环境技术下代表性的媒介形式,梳理总结出4G及其以前政务新媒体发展面临的问题,结合5G技术特点阐释了其对政务新媒体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认为其将推动人类社会向着"智能时代"深度迈进,但要与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文化、数字生态、数字社会密切配合,智能化作为政务新媒体发展的重要方向,并能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带来了新机遇.  相似文献   

19.
朱颖  吴杨  姚远 《出版参考》2021,(8):52-54
文章分析了出版业在"直播+"过程中复盘的重要性,详解复盘的核心思路,以及如何利用直播余热、新媒体人才建设来提升出版业直播营销.  相似文献   

20.
2016年,移动直播成为整个传媒业的焦点,直播行业用户规模快速增长,市场份额迅速扩张,直播逐渐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直播平台也发展到200多家。与映客、斗鱼TV等直播平台相比,一直播作为移动直播领域的后起之秀表现出了强劲的发展态势。虽然因起步较晚追赶之路稍显艰难,但不论是在多元化内容生产、网络正能量传播还是在内容监管方面,一直播的表现都相对突出。因此,本文以"一直播"作为典型案例,通过实地调研和深入分析一直播这一年的发展情况和突出表现,探讨移动直播行业目前发展的特征、困境和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