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学界关于广告诉求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方面的相关研究有几个方面,有学者从物进行分析,转到广告的符号消费;还有学者专门探讨了潜意识广告或广告诉求.而对恋物癖的根本--"阉割情结"挖掘不多.当代中国的广告批评虽然指出了后现代广告的潜意识诉求问题,但并没有弄清楚广告和潜意识到底是什么关系.  相似文献   

2.
一、从欣赏到参与--观众地位变迁的轨迹 在娱乐节目的传播机制中,观众是不可或缺的受传者,如果没有观众的消费,娱乐节目的生产是没有意义的.做观众喜欢的节目,一直以来都是电视娱乐媒体的出发点和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3.
汤劲 《今传媒》2004,(1):16-17
理性诉求晓之以理,感性诉求动之以情,两者相结合,具象与抽象并存,实与虚和谐相生,能产生较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次将费孝通先生的"差序格局"概念引入到中国的健康/安全传播中,研究了它的作用及边界条件.依据差序格局,中国社会中的每个个体都生活在一系列的圈子当中,每一个圈层都意味着不同的"他人".最近的圈层/他人通常是家庭成员,与个体有着最强的连接.最远的圈层/他人则是陌生的社会成员,与个体的连接最弱.本文先引入戒烟和反酒驾两种情境,结果发现:戒烟广告中"破坏与近圈层/他人的连接"诉求主题,比"破坏与远圈层/他人的连接"主题,更具说服力;反酒驾广告中不同差序的诉求效果却没有显著差异.酒驾瞬间致死,吸烟却是慢性死亡.后果严重性感知是差序格局起作用的一个边界条件.在反酒驾情境中,凸显出差序格局,远近圈层的诉求主题又会呈现出不同的说服力.关系显著性感知是差序格局起作用的另一个边界条件.本研究发现对中国社会的健康/安全传播或有新的启迪.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一个女性角色迷群——"艾琳·艾德勒"迷群为研究切入点,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解析她们的理想自我和性别诉求.研究结果显示,"艾琳·艾德勒"迷群的形成是基于迷群内部成员对电视剧的意义建构,并且坚持迷群内的文本阐释规则.她们心目中的理想自我是成为一个智慧、独立的女性,凸显了这一群体的女性独立意识,并且她们的性别关系诉求是一种在互相超越的过程中维持的势均力敌的性别平等.  相似文献   

6.
高颜值和"书店+"的复合式经营是当下实体书店的主流模式,该模式中的体验设计缺乏鲜明主题和创新,附着了浓厚的商业色彩,淡化了实体书店的复合文化空间功能,故无法解决顾客忠诚度降低、利润率下滑的现实问题.通过对实体书店的体验进行微观考察,发现体验在构建消费者和书店的强连接关系时逐渐式微,从组织认同的理论视角出发,结合国外实体书店运营的典型案例,提出中国实体书店的"重做"模式.以实体书店良好的形象诉求、独特的价值诉求和经营行为为着眼点,实现从总体战略到职能战略自上而下的整体性"重做".  相似文献   

7.
随着民众主体意识的增强和对知情权诉求的越来越高,媒体在危机事件中.如一味地"说教",忽视民众的态度和视角,媒体的舆论引导效果会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8.
刘鑫婷 《今传媒》2016,(3):39-40
亲子类真人秀作为电视真人秀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丰富了我国的电视荧屏,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带来了受众的追捧.在此情况下,更多的节目进行跟风、复制,忽略参与者的节目制作情况常有发生.亲子类真人秀的"热"下,广电总局出台"限娃令",引发各界讨论.笔者就亲子类真人秀节目制作、商业运作、价值诉求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在问题中思考出相应对策,在优秀节目中寻求出更多的有益方法.  相似文献   

9.
作为体育文化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中国当代传媒推动并建立起一个具有典型中国特征的"明星体育"文化机制.在这一机制中,明显存在着三种不同的媒介叙事策略.这就是娱乐叙事、英雄叙事和反思叙事.通过对这三重叙事策略的考察,可以充分揭示出中国当代体育传播中所包含的商业主义诉求、意识形态表述、民族身份认同、国家形象塑造等多重文化内涵,进而揭示出中国当代大众传媒的复杂文化生态及其弊病.  相似文献   

10.
后"厚报时代"大众传媒的"注意力经济"逐渐进入分化节点,一方面受众面对众多媒介选择其信息来源晕多元化趋势;另一方面快速消费社会下受众单次"注意"凝视时间大幅减少,对信息的匹配诉求度提高.在此语境下,科技报道是坚守科技精英化小众化报道模式,还是讲求经营策略自觉贴近大众,既是一种业务操作问题,更是报道价值本位问题.  相似文献   

11.
恐惧诉求是广告中最常见的诉求方式之一.研究者们重点探讨了恐惧诉求的作用机制,恐惧诉求所能达到的传播效果及影响其传播效果的相关因素.这些研究对实践者创意广告均有启示.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中村问题进入学者和公众的关注视线也已时间不短。但随之而来的,往往是暴力拆迁的肆虐,以及盲目追求建设速度而导致的忽略公民个体权益。很多时候,在急功近利的城市建设观念的指导之下,动辄举起公共利益大旗而屡试不爽,几乎根本无法顾及单个公民个体的利益诉求哪怕这样的诉求是多么的正当、合法和必须。  相似文献   

13.
金林  高志顺 《采.写.编》2017,(5):55-57,69
近些年,各级党委政府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要求,借助网络开展各项工作.主流媒体的网络问政栏目,发挥前台聚合诉求、后台稳定运转、平台注重实效等优势,助力党员干部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成为党和人民群众的"连心桥".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传播学、政治学与社会学角度出发,以最近上海"钓鱼执法"事件为切入点,考察社会事件网络真情的生成过程及其强大社会舆论引导力的形成根源.研究发现:社会转型中公民诉求与利益多元化,网络传播的"低成本",传统媒体的"高局限"等是网络媒体在设置媒体议题、引领社会舆论等方面有所作为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5.
将"制造真实生活的幻觉"这一戏剧表演理论运用于商业广告创作非常不好,这种通过广告模特逼真地表演得出的"体验"是不足为信的,转述给消费者的是一种非真实信息.这种貌似针对性、实用性和刺激性极强的"体验"式广告诉求,容易使具有"乌合之众"特性的受众上当受骗,继而损害受众利益并违背广告传播的本源目的.因而,广告创意应摈弃"制造真实生活的幻觉",才能在信息充盈的当下既有经济效果又有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6.
网文"断更"风波是网络时代"书商之战"的历史重现,是媒介充裕环境下资本化平台与作家之间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究其原因在于版权主体地位失衡,优势地位向平台资本倾斜;版权利益分配不均,作者职业生态急剧恶化;版权管理制度不完善,顶层设计缺失等引发的一系列争端.要想在平台与作者之间建立新的平衡,实现行业生态化发展,则必须重塑版权精神:以版权促创新,尊重作者成果,关注内心诉求;以合作谋共赢:重构版权合作关系,建立生态化发展模式;以制度补短板:落实作者权利保障措施,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7.
推开热闹的"艳照门",笔者看到了隐藏其后的"传播门"--媒体是此次"艳照门"事件扩大化的重要推手.本文在分析明星、经纪公司及媒体三方面的利益诉求的基础上,揭示媒体报道中明星"隐私辈出"的深层原因和表现形式;通过反思媒体在此次"艳照门"事件中的不当传播,呼吁媒体理性冷静地面对娱乐炒作并提出了面对恶性炒作媒体可选择的一些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8.
郝博文 《视听》2022,(5):19-22
"百姓代言人"机制是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融媒体中心贯彻群众路线的创新实践,也是推动基层治理向纵深发展的一份积极有益的探索样本.一村一名"百姓代言人"组成新型通讯员队伍,借助"百姓议事厅"和"问题整改"微信群,最大限度地帮助老百姓的诉求得到妥善处理.该中心从保护隐私、人员构成合理化和传播渠道融通等方面提升"百姓代言人"机制...  相似文献   

19.
"公共领域"的网络视景及其适用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学界对网络"公共领域"命题的讨论大多集中于博客、网络论坛和网络时评等视阈内,且嘉许有余,反思不足.在用"公共领域"概念的传统核心价值范式检视当下中国网络媒体基本状貌之后,本文认为,所谓的网络"公共领域"既不是哈贝马斯理想中的公共领域,也不是他所批判的伪公共领域,而是一种"半公共领域"形态,其现实境况与理性公共领域之诉求"相去甚远".  相似文献   

20.
后现代广告的诉求方式既不属于理性诉求,也不是情感诉求,而是针对受众的潜意识进行诉求.现代广告的信息传播过程是意识--潜意识--意识,后现代广告的信息传播模式是前意识--潜意识--意识.两种传播模式的最终目的都是要使受众在大脑中建立起广告所传播的产品、服务、观念或品牌等的相关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