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鉴于缺货时产品间存在需求替代性情况,研究存在鲜度惩罚成本的生鲜品生产排程.将降低保质期损耗、失销成本、替代成本和库存水平等目标统一到企业利润最大化中建立目标函数;考虑生产准备、生产切换和生产批量等因素,构建生产约束、排序约束、资源约束和库存约束;在典型并行设备生产排程的基础上构建有保质期约束的生鲜品生产排程的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通过某生鲜品企业的生产数据进行验证,运行Gurobi 5.6.3软件进行求解.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有效地制定出企业的生产排程计划,提高企业利润;产品需求替代率对生产排程、成本和收益产生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基于新鲜度和配送成本的易腐食品配送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企业在制定易腐食品配送计划时难以权衡配送总成本与交付产品的新鲜度的问题,建立以配送总成本最低和交付产品平均新鲜度最大为目标,带时间窗的易腐食品配送路径规划模型。采用自适应差分进化(differential evolution,DE)算法求解模型,通过数值算例验证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与基本DE算法和基本蚁群算法的求解结果进行对比,自适应DE算法的求解结果更优,收敛速度更快。求得的帕累托解集表明配送总成本与交付产品平均新鲜度相悖,增加少量的配送成本可以使交付产品的平均新鲜度得到大幅提升。对易腐食品保质期、时间窗宽度和车辆装载量进行灵敏度分析,为企业在不同配送情景下在配送总成本与交付产品的平均新鲜度之间的权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考虑到生鲜品的易腐性、高时效性和对运输环境要求高的特点,为减少生鲜品配送企业的配送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在车辆载重、时间窗、生鲜品保质期等约束条件下,提出将配送总成本最小化和生鲜品新鲜度最大化的多目标车辆路径优化模型。利用改进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Ⅱ,NSGAⅡ)对模型进行求解。求出满足配送总成本最小和生鲜品新鲜度最大的相对较优解,证明模型的有效性。该模型在大规模配送和客户地理位置分布较为分散的情况下,对生鲜品新鲜度的优化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考虑货损和碳排放的生鲜产品配送路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减少生鲜产品运输过程中的价值损耗和碳排放量,考虑生鲜产品易腐性和冷链物流高排放的特点,对货损和碳排放来源进行细化分析,发现货损主要包括物理损伤、呼吸作用引起的腐败损失和冷藏车开门导致生鲜产品加速腐败的损失,碳排放主要由车辆行驶和制冷机组在运输和卸货过程中运行所消耗的燃油产生。以固定成本、货损成本、燃油成本、碳排放成本和时间惩罚成本之和最小为目标,构建生鲜产品配送路径优化模型,并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算例分析表明,当总成本在可接受范围内变动时,物流企业可以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电商订单取消行为导致的配送资源浪费问题,根据消费者对时隙价格的偏好建立Logit模型,通过机会成本确立时隙运能超售点,采用强化学习结合时隙运能分配特点研究订单取消行为下的时隙运能超售策略。模拟结果证明:强化学习能使订单运能均匀分配;相比传统方式,采用超售策略能够提高总收益,在最优超售点下总收益最大。利用该模型可得出不同订单取消率下的最优超售点以及收益增加率,为商家制定相关销售和运输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供应链系统动态性能,建立基于先进计划系统(Advanced Planning System,APS)的供应链系统仿真模型,研究生产厂与3个分销渠道在无需求信息共享、有需求预测信息共享和有订单信息共享状态下的供应链系统生产性能.提出采用联合预测的集成APS生产计划模型,并用牛鞭效应、供应链系统生产性能及库存成本等参数验证该模型对提高供应链系统动态性能的作用,同时仿真模型也证明供应链系统中共享信息的不同运用对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碳排放约束下区域能源分配的Pinch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虑新能源开发利用的高额成本和碳排放约束,建立总碳排放约束和各自碳排放约束下使用最少零碳排放燃料的能源分配模型,以实现在碳约束下能源供给与需求的均衡.提出将Pinch分析方法应用于碳排放约束下的能源分配中,把模型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合成在同一坐标系中,形成能源需求、供给合成曲线,在合成曲线上找到实现所有地区能源供给与需求均衡的Pinch点.通过算例分析,将Pinch分析方法求解模型的结果与线性规划求解模型的结果进行对比,验证Pinch分析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为优化易腐品供应链运作,降低总成本和碳排放,建立易腐品损坏函数,将多配送中心选址、车辆路径和库存管理策略相结合,提出考虑客户随机需求的易腐品供应链选址-路径-库存联合优化模型。设计两阶段启发式算法求解这个大规模问题。对单位碳排放价格变动和服从正态分布的客户随机需求波动进行灵敏度分析。对模型和算法进行算例分析,并与相关文献对比,结果表明,模型和算法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B2C环境下网络零售商根据客户订单要求提供相应的配送时隙服务问题,基于收益管理的思想,针对客户选择的时隙效用不同的特点,引入效用函数,建立基于多项Logit模型的选择概率公式,并对客户进行相应的分级.在价格折扣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客户订单服从泊松分布,并对客户进行等级分类;引入0-1变量对时隙选项以及折扣替换选项进行约束,并对选择概率公式进行变形;考虑由客户的选择行为产生的差异化定价以及折扣激励,建立新的折扣模型.通过算例分析时隙效用对价格和折扣的影响,以及不同等级客户的价格差异.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通过配送能力的调整,证明了差异化定价和折扣激励对时隙的短期规划有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0.
现代物流管理是目前企业内部管理提升的主要发展方向,无论是精益生产、销售库存及在途商品的管理都属于物流管理的范畴。本文从江钻股份公司的销售、生产实际出发,重点分析工厂存货标准、产能与订单关系及提升产能考虑解决的问题,得出工厂库存管理标准、精益生产改进等标准。  相似文献   

11.
海上溢油事故应急响应初期应急物资调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降低海上溢油事故应急响应初期调度方案不合理造成的危害,减少经济损失和保护海洋环境,结合海上溢油事故应急响应初期应急调度特点,通过引入灰色白化上下限函数,构建供应充足条件下物资延误总时间最小模型和供应不足条件下实际到达物资数量和时间双目标总体最优模型,并给出算例进行验证。算例结果表明:在供应充足时,所有应急物资实际到达时间比目标值提前了59.8 h;在供应不足时,总体满意度最大为30.758 6。两种调度方案能为应急物资调度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针对集装箱码头岸桥调度问题,以集装箱箱组为切入点,综合考虑岸桥干扰约束及作业单元优先顺序约束,以最小化船舶作业时间以及岸桥作业时间为目标,建立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利用多种算法进行求解对比,并针对新颖的萤火虫算法进行研究,提出两种改进的萤火虫算法以克服其运行时间较长及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陷.实例分析表明,两种改进后的萤火虫算法能有效解决岸桥调度问题,其相关理论对提高岸桥的作业效率以及集装箱码头服务水平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虚拟库存管理及实施问题,根据供应链和库存管理的相关理论,构建3级供应链的结构模型;实现基于信息共享的虚拟库存管理和3级供应链运作;从零售商的角度剖析3级供应链库存成本模型,并进行优化.算例表明,通过理性选择库存控制策略和制定订货计划,可有效集成和合理配置级库存资源,减少库存积压, 实现3级供应链库存总成本降低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交叉销售分析是CRM中的主要分析内容之一。提出了一种前件固定、后件受约束的关联规则快速挖掘算法,该算法的挖掘结果可以帮助企业利用销售情况好的产品促进其他产品的销售;同时提出了一种后件固定、前件受约束的关联规则快速挖掘算法,该算法的挖掘结果可以有效地帮助企业利用交叉销售方法为新产品开拓市场。仿真结果表明,这两种算法能够帮助企业快速准确地得到所需的信息。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煤炭出口码头作业效率和服务水平,对装船作业调度进行优化。在考虑装船机联机作业的前提下,以最小化煤炭出口码头作业线运行能耗成本和船舶在港时间成本为目标,综合考虑作业流程约束和泊位、垛位和作业线的作业唯一性约束,建立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并设计基于仿真解码方案的遗传算法求解。用实例验证模型的可行性和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研究成果可为具有工艺流程复杂、装船机联机作业等特点的煤炭出口码头装船作业调度问题提供较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不确定环境下模糊应急物资库存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通过定量化的方法研究不确定环境下模糊应急物资库存管理问题,结合应急物资的需求特性,以不确定环境下应急物资为研究对象,运用模糊、随机等理论和方法,建立在一定的库存服务水平下离散单周期、单物品的应急物资库存模型,得出需求随机、需求模糊随机、需求随机且成本模糊的应急物资库存模型最优订购策略表达式.由算例分析得出,应急物资的社会性和弱经济性对应急物资最优订购量的影响;增加对模糊集范围预测的准确性可降低不确定环境下最小损失期望值与确定性环境下最小损失期望值的偏差,有利于应急物资库存管理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