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临近春节,各种年终奖PK层出不穷,除了送房子、送豪车、送手机等传统年终奖,自然也少不了各种奇葩年终奖。2015年2月3日,广州一家移动互联网公司的老板以及高管们,就为员工送出了一份特别的年终奖--亲手为员工洗脚。  相似文献   

2.
对年终奖的期盼几乎是年末最振奋人心的事情了。辛苦了一年之后,90%的企业员工都可以拿到一定数额的年终奖,老板不发年终奖,员工就会在肚子里面打算盘:明年还要不要在这里?过年的时候看看招聘网站!有机会就挪个地方! 与企业员工有着相似情形的保姆在年终到来的时候当然也会有类似的想法,那么保姆也能从东家那里拿到年终奖吗?面对即将来临的新年,发不发年终奖?怎么发?五花八门的年终奖,哪种更合适?东家们心里犯嘀咕了……  相似文献   

3.
Q.我有一位朋友的劳动合同是在今年年底到期,因为想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所以决定不再续约。我朋友是做销售工作的,今年业绩非常不错,有望拿到一笔丰厚的年终奖。但他所在的公司每年的年终奖是在新一年春节前发放,而且公司有个规定:无论什么原因,凡在发奖金日之前离开公司的员工都无权拿年终奖。所以我朋友要想拿到这笔年终奖,就得与公司续约,他现在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请问,这个问题应该如何处理呢?  相似文献   

4.
《学苑教育》2020,(1):F0003-F0003
她,名牌大学毕业,却找不到工作。好不容易找了份戏剧编剧助理的工作,却发现整个公司除了老板只有她一个员工。累死累活干了三个月,她只拿到一个月的工资,于是炒了老板鱿鱼,开始游荡帮人写短剧、写电影,只要按时收到钱就好。前路茫茫,她希冀着奇迹发生。一次机缘巧合,她应聘到电视台一个节目当了编剧。半年后,在一次制作节目时,制作人不知为什么突然大发雷霆,说了句"不录了"就走了。几十个工作人员全愣在那儿不知怎么办,主持人看了看四周,对她说:"下面的我们自己录吧!"  相似文献   

5.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学“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时,我给学生编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天阿P为了找到一份工作,来到一家私营公司,见到公司老板后,就每月工资与老板进行讨价还价。老板说:每月开工资500元。不过每月工资先减少60%发放,到年底再把你实际的月工资提高60%,差额部分一起补发,你若同意就签订合同。阿P听后,心想:还不是一样吗?况且年底一起发放还可攒一笔钱,于是就和老板签订了使用合同,老板高兴地走了。我让学生想一想老板为什么这样高兴。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气氛中开始了自主探索。试析:500×(1-60%)=200(元)(先降低60%)200…  相似文献   

6.
员工流动率偏高,可能是最令老板们头痛的问题之一,对老板而言,员工离职对公司造成的损失可能是超乎想象的,意味着不但必须重新投资训练新人,也意味着对离职员工的投资无法“回收”,形成双重浪费。根据统计,一半以上员工离职的原因,都是因为与主管或同事不合,在人力成本高涨的今日,如何做好人的管理,发挥人力资源效益,已成为企业降低经营成本不可忽略的一环。人无完人现代人自主性普遍提高,重视追求自我成就,不再愿意为公司卖命,而须有自己的满足感:许多制度健全的公司负责人发现,他们往往耗费极大心力,来解决、处理“人”的问题,因  相似文献   

7.
一个外出打工的乡下人,在某市的一家公司找到了一份负责销售的工作。他热情对待每一位客户,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创下了不菲的销售业绩,为公司带来了很大的利润。不幸的是,半年后,这家公司被市场无情的竞争给淘汰了,生产一落千丈,公司根本无法化解如潮般汹涌扑来的困境。迫于公司财务再也难以继续维持铺面和发放员工的工资,老板只好缩小铺面的经营面积和裁减员工,以减少开支,争取早日渡过这个“暗无天日”的难关。这位乡下人也成了二十多名被裁员工中的一员。在结算工资的那天,老板给每个员工发放了各自应得的工资。当这位乡下人一…  相似文献   

8.
《家教世界》2014,(4):15-15
前不久,我参观了一家叫古早的文化创意公司。公司规模不大,六七名员工,清一色年轻人,公司里陶瓷工艺品尤其别致。老板叫项姗姗,是位85后的邻家女孩,她落落大方地谈起了她的创业故事……  相似文献   

9.
邵丽华 《华章》2007,(12):15-15
由于"人力资源"为公司最重要的资产,企业界对于员工的离职面谈亦愈来愈重视,以期能了解离职的原因,采取适当改正措施,以亡羊补牢,防患于未然.本文从离职面谈的益处,以及如何进行离职面谈方面进行探讨,以便提高企业重视离职面谈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一天,有家公司的老板叮嘱全体员工:"谁也不要走进六楼那个没挂门牌的房间。"但他没解释为什么。员工们尽管很好奇,但都无一例外地选择了服从。数月后,公司新招聘了一批员工,总经理对新员工再次交代不准进那个房间。这时有个年轻人在下面小声嘀咕了一句:"为什么?"老板满脸严肃地回答:"不为什么!"  相似文献   

11.
差厘     
刘渊 《高中生》2011,(3):62-62
约翰和鲍比同年大学毕业后,被同一家批发公司录用。他们工作都很努力。然而,几年后,老板提拔鲍比为部门经理。而约翰还是一名普通员工。约翰再也无法忍受,冲动之下写了一封辞职信,并抱怨老板不会用人,不重用那些敬业的员工,只提升那些奉承他的人。  相似文献   

12.
【案例】 1.两年前,任芳菲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化工公司,在公司总经理办公室任秘书。工作第一年,小任感觉到工作中有许多不适应,也有许多东西要学习。公司领导看她有一股积极向上的工作热情,所以除让她参加公司内的新员工培训外,还专门给她安排了一班外出培训的机会,一年后小任基本熟悉了自己的工作内容、程序,但她的工作热情随之下降,越来越觉得自己的工作没有意思,对公司提供的薪酬也不满意,所以.小任向公司提交了离职报告,准备寻求另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低到尘埃里     
《初中生》2013,(7)
一位留美的计算机博士,毕业后在美国找工作,结果好多家公司都不录用她.思前想后,她决定收起所有证明,以一种"最低身份"去求职. 不久,她被一家公司录用为程序输入员.这对她来说,简直是"高射炮打蚊子",但她仍干得一丝不苟. 不久,老板发现她能看出程序中的错误,非一般的程序输入员可比.这时,她亮出学士证,老板给她换了个与大学毕业生对口的专业.  相似文献   

14.
名牌大学毕业,却找不到工作,好不容易找了份戏剧编剧助理的工作,却发现整个公司除了老板只有她一个员工,累死累活干了三个月,只拿到一个月的工资,于是炒了老板鱿鱼。开始游荡,帮人写短剧,写电影,只要按时收到钱就好,前路茫茫,她希冀着发生奇迹。一次机缘巧合,她应聘到电视台当了某节目的编剧。半年后,一次在制作节目时,制作人不知为什么突然大发雷霆,说了句:“不录了!”就走了。几十个工作人员全愣在那儿,不知怎么办,主持人看了看四周,对她说:“下面的我们自己录吧!”机会只有三秒钟,三秒钟后,她拿起制作人丢下的耳机和麦克风,那一刻,她清楚…  相似文献   

15.
冯淑华是星铵企业及溪头风景区小溪头乡村饭店的总经理,身材娇小,面貌甜美,看不出女强人的架势,但她确实是白手创业,凭个人毅力开创前程的新生代企业家。 中文系毕业的冯淑华,原先只是一个小学的音乐老师,她跨入房地产业,还有一段有趣的小插曲。冯淑华有一个朋友在一家从事土地买卖建设的小公司担任会计,因远嫁他国而必须离职,冯淑华自告奋勇要接替她的工作。应征时,老板看她娇嫩的模样,以及大学学历,认定她一定受不了苦,很客气地拒绝了她。但冯淑华愈想愈不服气,走出办公室后就打一个电话给老板,请老板用她一个月且不须付薪水,之  相似文献   

16.
现今,留住人才已成为企业长远发展的关键之一。以A公司为实例,对员工离职原因统计分析发现,导致员工离职主要是因为公司薪酬福利低、工作岗位配置不合理、公司环境差、缺乏晋升空间等,另外还有员工自身的一些原因。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以提高薪酬福利为主,优化工作条件、开辟晋升通道和提高管理水平为辅的留人策略,以期降低A公司离职率。  相似文献   

17.
高校教师年终一次性奖金纳税筹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充分调动高校教师教学、科研的积极性,高校一方面按照国家政策逐步增加教师的工资收入,另一方面也通过在年终发放一次性奖金来提高教师的收入水平。但是,年终奖的计算过程具有特殊性,一是首计算方法全年只能使用一次,二是虽然年终奖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所得计算纳税,但在计算过程中速算扣除数全年也只能使用一次,从而导致年终一次性奖金发放存在无效区间,在此区间内发放年终奖会造成“多发不如少发”的矛盾现象。针对这种情况,应结合高校教师年终奖的发放特点确定年终奖合理发放方式,进行科学合法的纳税筹划,降低高校教师的税收负担,最大限度地保障高校教师的实际收入。  相似文献   

18.
休完春节长假返回单位上班,很多员工重新回到工作岗位,投入到工作中。可是,有的员工却没有这么幸运了。春节前后又进入了一个离职纠纷的高发期,不少劳动者因离职引发的法律问题而烦恼。针对几起员工咨询的典型案例,法律专家就发生各类离职纠纷如何维权为大家支招。飞机晚点未按时投标员工遭单位索赔千万元春节刚过,2月18日,在某建筑公司工作6年、从普通员  相似文献   

19.
陈军 《现代企业教育》2014,(18):382-383
目前,核心员工流失率过高问题已经成为国内房地产企业尤其是非一线房地产公司认真思考和解决的一大问题。过去的核心员工离职对策大部分讨论都集中在“留人”的基本思路。但是,对核心员工离职一方面要“留人”,另一方面也要关注“留住人的知识”。本文通过HQ公司的知识管理实践证明知识管理对于降低核心员工流失对公司运营负面影响的管理思路是可行的,丰富了员工离职管理的管理工具库,对于同类型的企业有一定代表性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家教世界》2014,(7):15
正前不久,我参观了一家叫古早的文化创意公司。公司规模不大,六七名员工,清一色年轻人,公司里陶瓷工艺品尤其别致。老板叫项姗姗,是位85后的邻家女孩,她落落大方地谈起了她的创业故事……项姗姗是科比的铁杆粉丝。知道科比要来杭州,她突发奇想,要为科比设计一款陶瓷战靴作为礼物,并当面送给他。因为每年科比的鞋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