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21世纪初期,原油价格经历了暴涨暴跌的巨幅波动,中国原油消费量同时逐年上涨,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成为了关注热点。基础工业是发展工业、尤其是重工业的物质基础,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的六大基础工业的发展与原油价格息息相关,研究原油价格对中国基础工业的影响十分必要。本文采用CARR模型和CCF检验法,研究了2005年1月4日至2014年7月31日期间油价冲击与中国六大基础工业的信息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1)中国电力及公用事业、钢铁、机械、基础化工、煤炭、石油石化六大基础工业均显著地受到原油价格波动的影响;(2)中国电力及公用事业、钢铁、机械、基础化工与原油价格存在双向均值溢出效应和方差溢出效应;(3)对于煤炭行业,存在由原油市场到煤炭行业的单向均值溢出效应和单向方差溢出效应;(4)对于石油石化行业,存在由原油市场到石油石化行业的单向均值溢出效应和双向方差溢出效应;(5)从10个滞后阶数的显著性水平分析,中国基础工业与原油市场之间的信息溢出效应并不是十分稳定。  相似文献   

2.
汪冬华  雷曼  阮永平  汪辰 《预测》2012,31(4):46-52
本文按照上证综合指数的走势将2005年6月6日至2008年10月28日的整个样本区间划分为牛市和熊市两个样本子区间,采用样本子区间内的上证综合指数和中债总指数的对数收益率日数据,通过VAR(p)-BVGJR-GARCH(1,1)-BEKK模型实证分析了不同市态下中国股市和债市间溢出效应的异化现象。结果显示,在牛熊市中,我国股市债市间不存在均值溢出效应,但两市场间的波动溢出效应存在着显著差异。牛市时期,两市场间存在双向的波动溢出效应,但一个市场的条件方差对另一市场负冲击不存在非对称效应。而熊市时期,两市场间只存在股市对债市的单向波动溢出效应,且一个市场的条件方差对另一市场负冲击均存在非对称效应。  相似文献   

3.
石油市场波动溢出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采用纽约、新加坡两个石油市场1992年至2003年的价格日度数据,运用GARCH模型和方差间的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分析了两个石油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纽约市场对新加坡市场产生了显著的单向波动溢出,表明全球石油市场已经基本实现了一体化,并且信息传递方向是从纽约市场到新加坡市场.在此基础上,对新加坡和我国油价数据的分析表明,油价波动的信息传递途径是:纽约→新加坡→我国.  相似文献   

4.
非生产性支出是否对企业创新产生挤出效应以及是否存在对其他企业创新的溢出效应,是重要的研究话题。研究发现,企业的非生产性支出显著降低了该企业的创新产出,表明非生产性支出对企业自身的创新存在直接抑制效应;行业层面、地区层面和市场层面的非生产性支出程度越高,企业创新程度越高,即非生产性支出会对企业创新产生正向的溢出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在非国有企业和机构持股比例低的企业中,非生产性支出的直接抑制效应和正向溢出效应均显著存在,在其他组别中两种效应的表现有所不同;反腐运动会削弱非生产性支出与企业创新的直接和间接关系。此外,非生产性支出显著制约了企业创新对市场估值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稳定农产品价格是我国政府长期以来最求的目标,完善信息披露和建立农产品期货市场都是为了降低市场风险、保障企业和个人的收益。为研究我国玉米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运用GARCH模型对两市场间的波动溢出效应检验,研究发现我国玉米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之间存在着波动溢出效应,但玉米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更为强烈,这说明我国玉米期货市场可以起到发现玉米现货价格、稳定市场价格的作用。最后指出加强信息披露是稳定我国玉米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价格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问题备受关注,但现有研究忽略了投资二元边际结构特征的影响。本文借鉴并扩展了LP(2001)的研发溢出测算模型,将ODI获得的总技术溢出效应分解成往期ODI溢出效应和新增ODI溢出效应,新增ODI溢出效应又进一步分解成集约边际溢出效应和扩展边际溢出效应。同时,对不同阶段、不同方式的ODI对母国技术的影响机制进行甄别和阐述,并利用2007-2014年中国30个省域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具有积极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并且往期ODI和新增ODI获得的国外研发资本均对我国的技术创新能力有提升作用,新增ODI中仅扩展边际的投资扩张方式能推动我国技术创新,而集约边际的推动作用不显著。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集约边际;扩展边际;逆向技术溢出  相似文献   

7.
文中利用实证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新三板市场对主板市场的冲击效应。研究表明:新三板市场在波动性和流动性方面对主板市场并无显著溢出效应,即新三板的推出并未加剧主板市场的波动,也未显著分流主板市场的资金;在研究的上海和深圳2个证券市场中,只有深圳证券市场对新三板市场有波动性溢出效应,且沪深主板市场对新三板市场无流动性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吸收了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成为我国吸收外资最多的城市之一。本文利用北京市制造业2001—2004年产业面板数据,对制造业外资的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总体上外资进入的挤出效应大于溢出效应,但外资对国有企业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内外资企业的技术差距可能能够促进外资的溢出效应。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利用外资对于本地产业发展可能是一把双刃剑,地方政府既要看到外资积极的一面,也要注意防范风险。  相似文献   

9.
白银市场与黄金市场收益率波动溢出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银和黄金投资日渐成为投资者的重要选择,也是金融领域研究的重点。在总结其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基于2006年10月31日到2010年12月31日的日数据,建立相应的ARCH族模型对白银和黄金两种责金属收益率的波动性、波动的非对称性及其波动溢出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两种贵金属均具有显著的方差时变性及新息对波动冲击的持久性,且白银的整体的波动性大于黄金;GARCH(1,1)模型能够很好地消除其ARCH效应;两种贵金属均存在明显的非对称性,且都是利好消息引起的波动大于同等利空消息引起的波动;两种贵金属存在相互影响的双向波动溢出效应,但黄金对白银影响大于白银对黄金的影响。研究结果对投资者采取合理的投资策略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我国股市频繁出现各行业股票同涨同跌和轮动异象,社交媒体中活跃的投资者行为可能加速、加剧行业间的风险传染。因此,厘清社交媒体中的投资者行为对股市行业风险的影响及其传导性是防控股市行业风险传染的基本前提。本文以2019—2020年我国A股19个行业下的153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在行业层面实证检验了社交媒体中投资者情绪和投资者关注对已实现波动率的影响,探究了行业情绪溢出效应的存在性及其传播路径,并进一步讨论了新冠疫情后的溢出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投资者情绪及关注的高涨和投资者意见分歧的扩大化均会显著加剧行业波动;而投资者情绪及关注的大幅变动,则会抑制行业波动。整体来看,市场中存在经由投资者行为的行业间风险传染现象,投资者情绪溢出效应的理论假说被证实,具体表现为7对显著的情绪溢出关系,且溢出方向单一明确。后疫情时代,存在情绪溢出关系的行业降为5对,并表现出溢出强度变大、影响范围缩小且存在连续路径的新特征。本文揭示了相对隐蔽的跨行业情绪溢出路径,扩展了投资者行为溢出的研究内容,对后疫情时代下市场高度不确定情境中的金融实践具有重要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1.
综合考究本土外资知识溢出、逆向知识溢出和本土内资知识溢出对新兴经济体的系统性影响,有助于深度认识知识溢出体系在国内创新升级中所扮演角色,发现创新拐点。文中通过构建理论模型论证了三重知识溢出的整体关联性,并在异质性样本条件下实证了该整体与我国创新升级之间的内在关联。结果显示:整体视角下,三重知识溢出对国内创新升级的总效应、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表现为正向促进作用;分视角下,源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外资知识溢出和本土内资知识溢出组合在总效应方面正向促进国内创新升级,但本土外资知识溢出的直接效应以及逆向知识溢出发挥的间接效应与国内创新升级表现为负相关;来自非沿线国家的三重知识溢出总效应对国内创新升级同样表现出正向促进作用,但逆向知识溢出的直接效应表现为抑制作用;此外,所有样本检验结果均表明知识溢出方和知识接收方之间技术差距有益于促进国内创新升级,但双方的人力资本差距与国内创新升级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尹建华  周鑫悦 《科研管理》2014,35(3):131-139
在考虑技术差距对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影响的基础上,建立面板门槛模型,运用中国2003-2010年间的省际面板数据开展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1)技术差距在逆向技术溢出中确实存在影响,通过LM检验及自举法,技术差距对逆向技术溢出的影响存在两个门槛值,据此将我国按技术差距分为低、中、高技术差距三类区域;(2)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在中、高技术差距区域存在逆向技术溢出,积极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主要存在于高技术差距区域,而中技术差距区域的技术溢出效应为负;(3)短期内,国内研发存量没有对技术进步产生促进作用,从长期来看,仍需进一步加强国内研发。  相似文献   

13.
基于行业特征的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分析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在流入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FDI)中有近2/3左右流入制造业的情况下,本文检验了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制造业的溢出效应,比较区分了产业内和产业间的溢出效应,并对影响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的行业特征(如内外资企业技术水平差距、资本密集度差距和东道国国内市场竞争水平)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当内外资企业差距较小或中等,且外资企业相应能力水平较高时,溢出效应才易于发生。  相似文献   

14.
中石化原油进口成本降低途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石油企业进口原油需求量的大幅度增加,国际石油市场油价的不断变动,进口原油的各种影响因素给国内原油需求及石化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如何加强对进口原油的成本控制、节省资源、优化成本构成,已成为许多石油企业面临的重大问题。结合中国石化集团进口石油的采购成本近几年持续增高的现状,对影响其价格变化的因素进行分析,指出其降低成本的途径,以期达到控制进口原油成本,规避市场风险,增加企业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张晨  刘宇佳 《软科学》2017,(2):130-135
以能较好地刻画碳价随机波动特征的DGC-MSV模型为基础,考虑碳价尖峰厚尾特性,采用t分布修正模型,选择国际碳市场典型产品EUA为对象,将碳市场溢出效应研究拓展到碳现货、期货、期权三市场中.研究发现:均值溢出方面,EUA现货、期货、期权三市场间呈现高度时变正相关.现货与期货、现货与期权市场时变关系波动剧烈但波动持续性较低,期货与期权市场则反之;波动溢出方面,EUA现货与期货、期货与期权市场间均有显著且双向为正的风险传导现象,但仅存在期权对现货市场微弱的正向溢出.期权与期货市场相比信息量更丰富,是主要的风险溢出源.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能源价格波动溢出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世进 《资源科学》2013,35(4):690-696
本文利用相关数据及燃料、动力类购进价格指数,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VAR和DCC-GARCH模型,分析了国际能源价格波动对我国能源价格平衡的影响.通过研究,表明国际能源价格与我国能源价格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协整关系和双向波动溢出效应,短期内国际能源价格对我国能源价格的平衡存在着单向价格引导关系.最后从能源立法、加强消费国间的能源合作、推进能源衍生品、期货市场建设等几个方面提出建议,以保证我国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付莲莲  邓群钊  翁异静 《资源科学》2014,36(7):1418-1424
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国内农产品价格不仅有直接影响,而且有间接传导效应。借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家统计局等提供的数据,在控制农业生产成本、货币供应量和城镇居民收入3个变量的条件下,本文构建了通径分析模型,测算出2000年1月-2013年6月国际原油价格对国内农产品价格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大小。结果表明,国际油价和国内农产品价格的相关系数为0.896,呈显著正相关,但国际原油价格对国内农产品价格的直接作用很小,仅为0.046,这意味着两者之间存在间接传导效应。其间接传导主要是通过农业生产成本和货币供应量两种途径来实现,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475、0.372,国际原油价格通过城镇居民收入传导给国内农产品价格的影响不明显。农业生产成本对农产品价格的直接影响在四个变量中最大,农业生产成本不仅是影响农产品价格的重要直接因素,也是国际原油价格通过其影响农产品价格的主要间接因素。这意味着,要严格控制农业生产成本的上涨,防止国际油价带来的成本增加而过度推高国内农产品价格。  相似文献   

18.
刘磊 《科学学研究》2019,37(10):1786-1796
本文利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的数据,分别测算了中国制造业总体及16个细分行业的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以及国内技术含量,并实证分析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国内技术含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全球价值链嵌入能够有效促进国内技术含量提升,并且全球价值链嵌入与国内技术含量存在非线性的倒U型关系。全球价值链嵌入通过中间产品效应、行业竞争效应以及大市场效应促进国内技术含量的提升。国内自主研发和国外技术引进都可以促进国内技术含量的提升,但国内自主研发对国内技术含量的作用要大于国外技术引进。从行业异质性来看,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劳动密集型行业的促进作用要大于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以及高技术行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