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基础学科期刊论文被引的分布特点,探究低被引论文区间的界定和评价方法。【方法】 以科学引文索引(WoS)收录的65种凝聚态物理学期刊(CMJ)的被引数据为研究对象,以统计学原理和文献计量学方法,比较分析h指数核心区、被引频次小于篇均被引次数论文,以及最低被引论文的累计被引频次为期刊总被引频次的5%,10%和20%区域内论文的被引特性,以此确定CMJ最合理的低被引区。【结果】 CMJ整体零被引率仅为10%,可视为高质量的期刊集合。最低被引论文的累计被引达到总被引频次20%的区域和被引小于篇均被引次数的区域具有被界定为低被引区的统计学依据。零被引率、低被引率和低被引密度与传统评价指标IF、h指数、篇均被引次数以及可被引论文数、总被引频次不存在强相关性,满足作为独立评价指标的充分条件。【结论】 由零被引率、低被引率和低被引密度构成复合指标Evel {rN0,rN x,rTci x}用于描述期刊的低被引特性;由h指数和特定区域内的篇均被引次数构成另一个复合指标Evel {h,Ci 20%,Ci cipp,Ci h}用于比较期刊的被引结构特征。研究表明期刊被引结构可以构形分类,而评价参数在不同被引区域有可能存在竞争优势;因此评价期刊的低被引情况要以分析被引结构为前提。期刊的综合评价应该使用多参数多维度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数学类中文核心期刊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数学期刊综合水平的提高提供定量参考。【方法】以2013版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提供的8个计量指标数据为依托,采用基于变异系数法的距离综合评价法对《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京大学第六版)刊登的15种数学核心期刊进行分析和排名。【结果】距离综合评价法的排名比总被引频次的排名和影响因子的排名更合理。【结论】利用距离综合评价法评价期刊的学术水平是行之有效的,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z指数在期刊评价中的效果。【方法】 以SSCI收录的信息科学和图书馆学期刊为例,计算分析了目标数据的总发文数量、总被引频次、篇均被引频次、一致性指标η、h 指数、p指数和z指数,实证研究了z指数应用于期刊影响力的评价效果。【结果】 z指数相较于h指数以及p指数更加适合于综合评估期刊学术影响力的质量因素、数量因素和被引分布情况。【结论】 利用z指数评价期刊有助于激励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z指数具有较好的灵敏性和区分度。但z指数在期刊学术影响力评价中存在不能区分施引文献影响力大小等缺陷。  相似文献   

4.
论文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6900种学术期刊为统计样本,分别用统计学方法检验中国科技期刊在载文量与被引频次两个方面是否存在布拉德福定律与二八法则所描述的核心区。统计发现:中国科技期刊在大多数学科并未形成布拉德福/二八法则所描述的核心区,其载文量与被引频次均未形成集中优势,而是呈发散状态;以布拉德福定律与二八法则为理论依据的核心期刊评选方法缺乏说服力。最后,论文分析了中国科技期刊未形成集中优势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国内编辑出版类作者的选题及同行编辑组稿、选稿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以期能对编辑出版类核心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提高有所裨益。【方法】 以7种编辑出版类核心期刊2009年刊发的文章在6年内(2009-2014年)的零被引论文为研究对象,从论文的不活跃性入手,参考相关高被引论文的研究思路,对这些论文的相关文本信息、相关作者信息、主题内容、基金资助情况、论文特征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零被引论文的出现与期刊的H指数、影响因子及其论文的语种、类型、学科分布等有着很大的相关性。【结论】期刊应该减少或避免零被引论文的出现,在注重基础理论的同时,要能够发现那些具有较大创新的优质稿件,提高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我国SCI收录期刊主要文献计量学指标国际对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我国SCI收录期刊的主要文献计量学指标整体水平在国际上排名,为正确认识我国SCI收录期刊的情况提供一定参考。【方法】 把我国(不含台湾省SCI收录期刊)与G7国家(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日本)和新兴国家(韩国、印度和俄罗斯)2013年SCI收录期刊主要文献计量学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2013年我国SCI收录期刊数(162种)位居11个国家中第6位,刊均被引频次位居第8位;我国SCI收录期刊刊均论文数相对较多、自引率相对较高、特征因子和论文影响分值较低;论著篇均引文数位居第7位,而综述篇均引文数位居第4位。【结论】我国SCI收录期刊为进一步提高国际影响力和希望加入SCI期刊可从以下方面努力:期刊出版语言改为英语、减少期刊年均论文数、稿源丰富期刊可缩短出版周期或提高论文录用标准、严格控制期刊自引数量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察出版单位编辑学论文的发表情况,从而探讨出版单位编辑学研究水平与其办刊质量的关系。【方法】 检索CNKI数据库2012—2014年《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和《编辑学报》的文章,对参与发文的期刊出版单位的发文量进行统计和排序,得出发文量排名前10的单位,另外抽样只参与发表1篇论文的期刊出版单位,对二者办刊质量的相关指标,包括拥有期刊数、国内外重要数据库收录情况、影响因子变化、复合总被引频次、复合即年指标、Web即年下载率和总下载频次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这两刊上参与发表编辑学论文较多、编辑学研究水平较高的单位大部分旗下拥有多种期刊,有较多期刊被国内外重要数据库收录,并且旗下大部分期刊近两年的影响因子处于上升趋势,相关评价指标均优于发文较少的单位。【结论】出版单位开展编辑学研究活动可以促进编辑水平提高,促进出版单位建设,促进期刊外部发展环境优化,最终共同促进办刊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8.
高被引论文的特征因素及其对影响因子贡献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分析高被引论文的特征因素及测度其对影响因子的贡献度。【方法】以CSSCI数据库中新闻学与传播学领域高被引论文为研究对象,基于文献内容和外部特征,界定论文被引响应时间、研究内容新颖性和研究主题内容等七个影响论文高被引的特征因素。【结果】 60%以上的高被引论文作者具有较高影响力,高被引论文的平均响应时间不到一年,70%以上的高被引论文研究内容不具有新颖性,TOP 5%高被引论文对影响因子的贡献平均为27.12%。【结论】虽然参考文献数量与论文高被引不具有显著关联性,但高被引论文倾向于引用影响力较高的期刊,而且高被引论文对影响因子的贡献度较大。  相似文献   

9.
科技期刊论文低被引情况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从低被引论文所占比例及分布情况出发考察期刊学术质量,呼吁编辑同行做引文分析时可适当关注低被引论文情况,以期全方位认识刊物存在的问题。【方法】 选取零被引率、一次被引率、一次被引率减零被引率、二次被引率减一次被引率4种指标,定量考察光电类期刊、电子通信类期刊、工程技术综合类高校学报的载文低被引情况,同时将其和主流正向指标进行比较,发现二者排名并非一致。【结果】 我国科技期刊普遍存在低被引论文所占比例高的现象,收稿范围越大类别的期刊问题越突出,且反向考察期刊论文低被引情况能对正向指标表征的期刊评价信息予以补充。【结论】科技期刊编辑可从低被引论文所占比例、指标历年变化趋势、被引次数分布等几方面对期刊现状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丰富期刊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一种新的期刊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标-f(x)指数。[方法]以《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2年期刊目录中的34种图书情报学期刊为例,通过CNKI获取各期刊2012年的载文量、篇被引频次,利用excel、c++计算相应评价指标的得分,并根据f(x)指数的得分对期刊进行排名。[结果]与当年遴选出的CSSCI核心期刊相比,评价结果准确率达94.12%;对各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发现f(x)指数与包括影响因子在内的多种期刊评价指标存在较强的正相关。[结论]f(x)指数利用对数函数的性质,考虑了期刊的载文量、总被引、篇均被引等因素,考虑了低被引和高被引论文的差异性,可作为期刊学术影响力评价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异地终审会提高科技期刊学术质量和影响力的效果。【方法】 2015年4-6月,在总结《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8年来异地终审会效果的基础上,通过查阅既往文献,比较异地终审会与本地终审会的差异,以及异地终审会在提高期刊学术质量及影响力方面的优势。【结果】与本地终审会相比,异地终审会专家学科知识涵盖更全面,可减小审稿的地域局限性;减轻本地编委终审压力,调动异地编委审稿积极性;更加强了编辑部与编委的沟通和联系;扩大了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影响力,提高了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结论】异地终审会可以达到提高期刊学术质量和影响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王燕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8,29(10):1048-1053
【目的】 比较研究“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以下简称“影响力提升计划”)对其第一批资助的SCI收录期刊国际影响力水平的提升效果。【方法】 依据Web of Science《期刊引证报告》和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报告》2013年和2016年数据,对2013年11月被“影响力提升计划”资助的非新创办的SCI收录期刊和未受资助的SCI收录期刊进行对照研究。比较其总被引频次(Total Cites,TC)、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国际影响力指数(Clout Index,CI)、平均期刊影响因子百分位(Average Journal Impact Factor Percentile,AJIFP)的变化及分区提升率。【结果】 受资助期刊和未受资助期刊TC、IF、篇均被引频次、即年指标、标准化特征因子、CI、国际他引TC和国际他引IF均显著提升(P<0.05),且受资助期刊被资助后AJIFP同样提升显著(P<0.05)。除即年指标和标准化特征因子的增幅在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受资助期刊上述指标的增幅及分区提升率均显著高于未受资助期刊(P<0.05)。不同资助额度的受资助期刊间影响力指标的提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资助期刊在资助前后可被引文献数增加并不显著(P>0.05),降低幅度超过10%的期刊共6种(14.6%)。但未受资助期刊可被引文献量降低幅度超过10%的期刊占35.8%。【结论】 “影响力提升计划”1期资助效果显著。大部分受资助期刊影响力指标提升显著,但个别期刊影响力指标不升反降。受资助期刊的可被引文献量增加并不明显,有些期刊可被引文献量下降明显。不同资助额度对期刊影响力指标的提升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期刊评价研究产出中的马太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索我国期刊评价研究产出中马太效应的成因,提出促进期刊均衡发展的对策建议。【方法】 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使用Cite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对检索于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近10年的文献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产出文献的计量,发现我国期刊评价研究中的马太效应现象主要存在于发表期刊和研究方向中。【结论】揭示了期刊评价研究中的马太效应,认为我国期刊若要实现均衡发展必须完善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我国SCI收录期刊影响因子相关自被引率(SCR-IF)的状况,进一步解读自引在影响因子中的作用,以利于我国办刊人掌握期刊的发展方向。【方法】 以2015年版SCI收录期刊为研究对象,计算中国和G7国家(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意大利、加拿大)、有代表性的新兴国家(韩国、印度、俄罗斯)期刊自被引率(SCR),同时计算各刊的SCR-IF、非影响因子相关自被引率(SCR-NIF)及二者比值K,对各国期刊的SCR-IF、SCR-NIF、SCR、K值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各国期刊SCR-IF的均值均大于SCR-NIF和SCR,K的中位值为1.502~1.889;我国SCI收录期刊的SCR-IF、SCR-NIF均小于韩国和俄罗斯,但高于其他8个国家;我国SCI收录期刊中,SCR-IF为0的期刊占比为3.28%,小于各国均值6.21%;我国K>2.0的期刊占比为34.97%,小于各国均值37.19%。【结论】 SCR-IF较SCR更能准确反映期刊自引对影响因子的实际作用。我国SCI收录期刊SCR-IF相对较高,但仍有部分期刊的自引对影响因子没有任何作用,且我国SCI收录期刊的自引较少有人为操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H5指数评价中国材料类SCI期刊的适用性,从而为我国材料学期刊的健康发展,尤其是更好地提高其国内外影响力提供参考。【方法】 以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和Google Scholar Metrics(GSM)数据库收录的14种中国材料类SCI期刊为样本,对H5指数评价中国材料类SCI期刊的适用性进行研究。【结果】H5指数与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IF)、5年影响因子(IF5)具有很强的相关性,能够从期刊的论文数和总被引频次的角度来评价论文质量与学术影响力,并且兼顾了期刊生产力和影响力。H5指数主要是对期刊的持续影响力进行评估,IF是对期刊近两年影响力进行评估。【结论】合理采用H5指数和IF两种评价体系对我国材料类SCI期刊进行综合评估才相对全面和客观。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我国SCI收录期刊国际合作出版情况及实行国际合作出版后期刊影响力的变化。【方法】 选取2007—2016年与国外出版商有过合作出版经历的151种SCI收录期刊为研究对象,以期刊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和分区等作为期刊影响力指标,对样本期刊的国际合作出版情况进行统计,探讨我国国际合作出版期刊的影响力变化。【结果】 我国SCI收录期刊的国际合作出版商主要有Springer、Elsevier和Wiley-Blackwell;一直是国际合作出版的期刊共118种,一直是国内出版的期刊共28种,国际合作出版期刊与国内出版期刊的影响因子分别为2.01±2.04和0.91±0.52(P<0.001),即年指标分别为0.39±0.45和0.35±0.41(P=0.039),总被引频次分别为1566.3±1845.0和1335.8±1376.4(P=0.620),仅期刊总被引频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国际合作出版与国内出版的Q1区期刊所占比例分别为24.6% 和0,Q2区期刊所占比例分别为21.2%和13.8%,且由国内出版变更为国际合作出版的期刊共27种,其中数据较全的10种期刊里,5种期刊影响力提升明显,1种期刊影响力提升幅度较小,4种期刊影响力略有下降,但幅度较小。 【结论】 与国外出版商合作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显示度和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基于被引频次的sc指数和基于下载频次的sd指数在多学科期刊评价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利用中国知网数据库,以2011—2015年理、工、农、医、社会科学五大学科期刊的下载频次和被引频次为基础,构造期刊sd指数与sc指数,比较2011—2015年不同学科样本期刊的sd指数、sc指数的相关性变化情况以及与其他期刊评价指标的关系。【结果】 与h指数相比,s指数更适合综合评价期刊的影响力;2011—2015年理、工、农、医学科样本期刊的sd指数、sc指数相关性高于社会科学,各学科在2013年和2014年相关系数波动较大;除社会科学学科外,2011—2015年其余学科样本期刊的sd指数、sc指数与其他期刊评价指标的相关性相差不大。【结论】 s指数作为期刊评价指标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在期刊评价中需要考虑不同时间、不同学科期刊的下载频次和被引频次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F1000与传统文献计量学指标(总被引频次、期刊影响因子)评价文献的相关性。【方法】 以医学信息学和糖尿病为主题,检索2010年发表文献的F1000总分以及文章发表至今的总被引频次和所在期刊的影响因子(IF),采用Spearman检验分析新的检索方式和计算方式下文章F1000总分与总被引频次、F1000总分与期刊IF的相关性。【结果】 2010年发表并被F1000推荐的医学信息学主题的文献共259篇,糖尿病主题的文献共169篇。2个主题文献的F1000总分与总被引频次、F1000总分与期刊IF均呈显著低度正相关(P<0.01)。【结论】F1000与文献计量学指标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F1000与文献计量学指标都有自身的局限性,应将两者相结合进行多维度的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19.
基于WoS和CSCD的肿瘤类高被引文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WoS和CSCD数据库中1000篇肿瘤类高被引文献的特点进行分析,以期为杂志组稿约稿提供依据。[方法]分别检索2005-2014年间WoS和CSCD数据库中年被引频次前50的肿瘤类文献,分析其第一作者、总被引频次、发表后1~5年内被引频次、文章类型、作者单位、基金情况、学科分布、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等,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WoS数据库中高被引文献的被引频次远高于CSCD数据库[(29218.5±16693.9)次vs. (552.3±308.7)次]。高被引文献中,论著类文章占比重较高(72.8%),且在文章发表后5年内,年被引频次波动不大。流行病学研究、大型临床多中心试验研究、指南类文章以及知名专家述评是被引用的热点文章。[结论]国内外文献学术质量仍存在较大差距。杂志组稿应从流行病类文章、知名专家述评以及多中心临床试验入手,以提高整体被引频次以及学术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改进现有百分位数指标在揭示期刊载文量特征方面的不足,构建基于被引频次与载文量双重分布的期刊评价指标PRC。【方法】 以2016版《期刊引证报告》生物学学科的85种期刊为研究样本,通过二八定律筛选核心论文样本集,利用布拉德福区域分析法设计基于文献密度分布的载文量权重,利用百分位数建立基于被引频次分布的引文指标,构建期刊综合影响力评价指标PRC。比较PRC与其他文献计量指标的相关性,验证指标评价效果。【结果】 PRC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影响因子的内在缺陷,也能合理揭示期刊的出版规模效应,很好地均衡了相对值和绝对值两类指标,改进了百分位数指标的评价效果。【结论】 PRC指标兼顾被引频次和载文量双重分布,从数量和质量两个维度衡量期刊影响力,可用于评价科技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