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是一切学科的基础,也是一个人启蒙、成长和能力培养的基础,因此语文教学非常重要。《课程标准》要求致力于课程内容的革新,强调课程的现代性和创新性,强调从课程的特点出发实施语文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重视加强创新教育,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头脑灵活机敏,具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造能力的个人”。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钱薇 《学周刊C版》2010,(8):123-124
传统的语文教学,语文教师起“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所以,教师是知识与价值的垄断者与传播者。面对教育信息化浪潮,如何在新环境、新形势下使我们的语文教学焕发勃勃生机,成了很多语文教师颇为关注的问题。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在教育教学上的广泛应用,使传统的教育方式受到冲击,也为现代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3.
新一轮课程改革明确了语文课程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不仅强调了语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而且强调了语文课程在育人方面的特殊功能,表明了语文课程目标所追求的语文教育目标是语文文化,而不是单纯的语文知识。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改变传统教学中过于注重知识与技能传授的状况,在知识与技能的习得中让学生得到情感的熏陶感染,感受到语文教育的价值,提高表达、交往、沟通的能力,彰显人文内涵。要达到这一要求,语文教育必须借助四个方面的研读:  相似文献   

4.
周建 《考试周刊》2010,(40):65-66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教学中的“一支粉笔”“一本书”“一言堂”“满堂灌”已经落伍。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法像和煦的春风,吹绿了教育大地,给语文教学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像一股股清澈的山泉,滋润着每一位教师的心田。  相似文献   

5.
钱薇 《学周刊C版》2011,(2):80-81
传统的语文教学,语文教师起的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所以,一本书在手,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教师是知识与价值的垄断者与传播者。面对教育信息化浪潮,如何在新环境、新形势下使我们的语文教学焕发勃勃生机,成了很多语文老师颇为关注的问题。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在教育教学上的广泛应用,使传统的教育方式受到冲击,也为现代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6.
隐喻是人类一种重要的认知世界的方式.隐喻在语文教育中具有多重价值.它对丰富教师的语言、诗歌作品的解读、认知模式的建构、文化内涵的挖掘、人际关系的润滑等都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语文教师要加强隐喻能力的培养,复兴隐喻的价值和功能.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教学是语文教学金字塔最坚实的基础部分,如果夯实这个基础,无疑会使整个建筑更加稳固。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这是体现学生语文水平的试金石。但是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现象,教师高高在上,学生只能被动地“听”,被迫地“读”,被强制地“背”。这种方式并没有真正提高学生的词汇、说话、朗读、概括和思维等能力。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作文教学的重要性将日益凸显。福建师范大学的潘新和教授在《语文教师专业化的聚焦点》一文中指出,“明天的语文教育,目标是指向言语表现的……语文教育能力层面,其终极目的是言语表现”。他在对读写听说四能之关系作了精辟而独到的剖析之后,指出,“语文能力的最高呈现是写,  相似文献   

9.
新课标强调: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谓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就小学语文教学来说实施创新教育势在必行。传统的教学,教师的教学手段僵硬化和单一化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热情。  相似文献   

10.
加强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修订的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提高思想认识、道德修养、人文品位和审美情趣。”新教材改革的一个显著特色,就是强调语文教育所具有的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和通过经典文学作品了解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新的语文教材在选材上突出了人文性,这也对当前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必须从审美的角度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语文教学过程。本文试图就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利用新教材蕴涵的人文因素加强审美教育这一问题提出一点粗浅看法。一、利用课文中再现的“自然美…  相似文献   

11.
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现状不容乐观:讲台上教师讲得头头是道,讲台下学生听得兴味索然。语文教学究竟怎么了?古人云:“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只有“善教”才有“乐学”。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实践活动,在语文教学中遵循语文教育规律,强调实践性、培养动手能力,是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在德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这是由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决定的。语文既是一门基础工具性学科 ,同时它又具有思想教育性。语文教学中的这种思想教育性教学是教师借助教材中的思想品德形象有意识地对学生施加影响 ,促进他们思想道德认识、情感意志及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发展的教育活动。语文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始终联系在一起 ,“授业”和“传道”不能脱离。学生通过学习语文既能提高能力 ,又能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思想品德教育既符合语文教育本身的特点和规律 ,也能促进素质教育的开展。语文教材…  相似文献   

13.
作为母语教育的语文课程,与社会生活、学生的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有着天然的联系,在这一点上,大家已经达成了共识,并由此而衍生出“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命题。语文教学生活化,即强调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的过程中,能密切联系现实生活,自然而然地在语文教学中注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提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具有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这些都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方向,也奠定了审美教育的基础.曾经因为应试教育,而过分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忽略了语文的人文性.著名教育家夏沔尊所说:“教育不能没有情感”,足以看出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李景和 《广西教育》2007,(4A):20-21
教育部规划课题“小学语文发展与创新教育”全国第六届(遵义)研讨会上,全国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天津师范大学田本娜教授,全国著名教育专家、中央教科所原副所长滕纯研究员,分别在开幕式和闭幕式上作的学术报告,对语文教学改革和教师专业化成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此,本刊记者撰写了《滕纯研究员谈大众科研与教师专业化成长》一文,并敬请田本娜教授赐稿,田教授特为本刊撰写了《加强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训练》一文。[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中学生的语文素质主要包括:丰富的语文基础知识、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过硬的心理素质、健康的审美情趣、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首先就要打破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局面,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其次,实施“大语文”教育,扩大学生的语文视野;再次,多读少讲,培养学生的语感;最后,加强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水平.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语文学科既是人文学科,又是工具学科,这使其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审美教育具有特殊的价值。因此在中学语文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一、研究背景 在知识经济与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教师仅仅是恪尽职守、传道授业已经不够了,日寸代呼唤着具有更多的知识渊博、眼界开阔、思维活跃、人格健全、专业扎实、实践能力强的专家型的教师,教师专业化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关键是提高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能力。教育部于2005年启动了“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明确教育技术能力是所有教师都必须具有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前,语文教育的基础阵地仍在课堂教学上,教师追求“建设高质量、高效率的语文课程”,这要求语文教师具备全面深入的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20.
语言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主要能力培养目标 ,也是检验语文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语言能力培养成功与否 ,在表现上有很长的“潜伏期” ,就是说 ,要看学生走上社会、走上工作岗位以后的表现 ,而不能仅仅着眼于目前。所以有人提出在语文教育中要实现人的发展 ,注重远效。这种观点既肯定了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人的发展 ,又强调了语文教育是“人文教育”的语文教育观。近年来 ,随着素质教育的研究深入 ,语文教育的观念也在发生着深刻转变。这种转变主要表现为 :以学科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向整体化知识教育观念转变 ,以发展智力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向智力和非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