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秦春华 《教师博览》2014,(12):28-29
由于职业关系,许多朋友希望我能够为他们孩子的教育问题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专业性咨询意见.问题不外乎是上哪所学校最好;是出国读书好,还是在国内读书好;如果要出国,什么时候出去最好,等等.可以看出,每个家长都竭尽全力地想为自己的孩子设计出一条最好的教育路线.其隐含的逻辑是:最好的教育等于未来更大的成就或更好的生活.但我反问的第一个问题往往令他们难以回答:"孩子的想法是什么?"  相似文献   

2.
<正>小学:别为了逃避教育制度送孩子出国到北京出差,和一位朋友聊天。朋友说现在中国的教育制度太糟糕,他不准备让孩子上普通的学校,想送到私塾类的学校读书,到了中学阶段就送到国外读书,想听听我的意见。我问了他三个问题:第一,你自己退休后是不是希望到外国生活?他回答说不愿意,自己已经习惯中国的文化和生活方  相似文献   

3.
《家庭与家教》2006,(11):51
前一阵回老家时,遇到一个姓包的农民,他说他的大女儿考上成都的一所外国语大学,小儿子考上了北京的一所理工大学。我立刻就对这位黑黑瘦瘦的农民充满了敬意,问他“:你在教育孩子上有什么好办法呢?”他笑一笑说“:我的办法和别人不一样,不是我教孩子,而是让孩子教我。”“让孩子教你?”我更来了兴趣。他说“:是呀,我小的时候家里穷得供不起我读书,要指望我教孩子,那只能是笑话,但如果我不管他们,由着他们瞎混,我又不甘心。想来想去,我想了一个好办法——等他们上学读书的时候,我就开始跟着他们一起学。他们每天从学校回来,我都让他们把老师讲…  相似文献   

4.
为逃避教育制度送孩子出国就如同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泼掉到北京出差,和一位朋友聊天。朋友说现在中国的教育制度太糟糕,他不准备让孩子上普通的学校,想送到私塾类的学校读书,到了中学阶段就送到国外读书,想听听我的意见。我问了他三个问题:第一,你自己退休后是不是希望到外国生活?他回答说不愿意,自己已经习惯中国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也喜欢这里的朋友圈子;第二,愿不愿意接受和独生子女远  相似文献   

5.
《海外求学》2004,(3):54-57
本刊经常接到留学生家长咨询,他们想利用休假出国探望他们在国外读书的孩子,不知该如何办理出国探亲的手续?申请探亲签证是否容易?  相似文献   

6.
是什么让中国家长送孩子到国外读书?那么国外的教育水平情况及优势体现在哪儿?留学后是否好找工作?外国留学生政策的调整有何动向?如何促进中外教育交流的健康发展?这些  相似文献   

7.
陪孩子读书     
喜欢读书应该算是一个好习惯了,可是如何让孩子喜欢读书呢?这是许多老师、家长头疼的问题。那怎么办?方法是陪孩子读书。拿我自己的经历来说,儿子小时候并没有上过特别好的幼儿园,在幼儿园也没有学过什么拼音汉字,连儿歌都很少学。直到有一天,孩子从幼儿园回来突然给我背了一首儿歌,我很惊讶,这是没  相似文献   

8.
长久以来,我一直在思考,究竟什么才是我们帮助孩子对抗庸俗的最伟大力量,究竟什么才能引领我们的孩子走向高雅,究竟什么才是我们进行德育最有效的抓手?我想,我能思考出来的最好答案是读书。  相似文献   

9.
<正>什么是中国好教育?党的十八大提出办好中国的教育、人民满意的教育,这就是好教育。现在我们的孩子都有学可上,但要享受好的教育。什么是好教育?我认为应该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回归到教育的本源。教育的本源是什么?就是传承文化,创新知识,培养人才,不要总是把教育当作一种工具。人类要生产、要繁衍、要发展,教育是人类生产、  相似文献   

10.
这次回老家,遇到一个姓包的农民,他的大女儿考上了成都一所外国语大学,儿子考上了北京一所理工大学。我立刻就对这位黑黑瘦瘦但却显得很精神的农民充满了敬意,问他:你在教育孩子上有什么好办法呢?”他笑一笑说:我的办法跟别人不一样,不是我教孩子,而是让孩子教我。”他说:小时候家里穷得供不起我读书,要指望我教孩子,那只能是笑话,但如果我不管他们,由着他们瞎混,又不甘心。后来想了个办法,等他们上学读书的时候,我就开始跟着他们一起学。他们每天从学校回来,我都让他们把老师讲的跟我讲一遍,然后他们在那里做作业,我也在旁边做作业,我弄不…  相似文献   

11.
饶红群 《中国德育》2007,2(9):69-70
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现代家长在教育独生子女时到底该如何去做?1.关爱而不溺爱。很多学生从小到大,除了会读书以外一无所能。很多父母完全不明白对于孩子一生的成功和幸福,到底什么是最重要的。他们为孩子把一切都准备好,做饭、洗衣、打扫房间、接送上学、甚至帮孩子把铅笔都削好,就是忘了最重要的东西:  相似文献   

12.
希望孩子成为国际性的人才,想办法让孩子出国留学,如今已经成了很多中国家长的梦想乃至行动。什么时候出国好?什么年龄是留学的最佳时期?同样的问题,我被人问了无数遍。依我看,不同的人应有不同的答案。这没有固定答案,简单的回答是不科学的。近几年来,我和小至13岁,大至20多岁的留学生有着近距离接触,我得出的结论是:孩子什么时候出国与其年龄无关,而主要是看他的个体情况。有些年龄小的孩子来美国,最后发展得很好;有的年龄较大的、20多岁来美国读研究生的留学生,却过  相似文献   

13.
正谈起孩子的教育,我真有些不知从何说起。感觉这应该是很温馨和轻松的话题,同时也是很严肃和认真的问题。孩子是父母的宝贝,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出类拔萃,将来有所作为。总想将最好的东西给予孩子,想尽可能地满足孩子所有的要求,可是孩子也许并不这样想,他们需要的是什么呢?在伴随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发现他们的要求是很简单的,用简单的方式也可以让他们快乐成长。积极参与孩子的快乐游戏  相似文献   

14.
正今天有幸来这里,从师范大学的视角谈谈基础教育国际化的问题。我在师范大学工作,常有家长来找我,说你看我的孩子是送出去读书还是在国内读书。以前好像要到了大学阶段才考虑这个问题,现在高中阶段甚至年龄更小的明显增多。有些家长说,孩子走不完高考这条路,就不想让他走下去,早点出国算了。有些家长非常纠结,说自己  相似文献   

15.
成功的教育     
<正>记得小时候,"吃饭!写作业!"是家长最多的指令,却很少问我们:"今天开心吗?"我们是时代的产物,后遗症就是懂得克制隐忍,却不擅长大胆表露心声。但是,这种忽略表达的教育方式,好吗?我一个亲戚的女儿,从小学习优秀,酷爱读书。后来,她拿到全额奖学金到国外读书。出国后,她发现自己只是会读书,完全不会跟人相处,很苦恼。她发现最受欢迎的同学不是学习最好的,往往是乐观开朗、健谈幽默、有组织能力、  相似文献   

16.
我提出童年人生设计的理念以后,有人质疑,孩子那么小,他们懂得什么?他们怎么知道长大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学什么,不该学什么?他们知道学法律、当律师是怎么回事?你让你的孩子当律师,她快乐吗?幸福吗?这就是她想做的吗?  相似文献   

17.
薛廉珍 《小学生》2012,(9):29-29
语文课后,孩子们怎么做?我告诉孩子们,读书的孩子最美丽!老师永远会在书中等他们!我给他们印发必背古诗文和推荐书目,给他们编制课外主题阅读手册,带领他们开展课外阅读交流会……我和他们一起同欢笑,共感动,齐成长……一、培养读书兴趣,让学生爱读书兴趣是阅读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孩子读书的欲望虫子蠢蠢欲动,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才能开发心智,主动去了解、研究,在了解和研究的过程中,渐渐培养学习的持久性,提高读书能力,我抓  相似文献   

18.
有的孩子喜欢读书,有的孩子不喜欢读书。这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我留意那些爱读书的孩子,发现他们读书时,时而会微笑着点头,时而会蹙眉叹息。我想:他们是不是仿佛看到了什么,  相似文献   

19.
家里经常会因为小孩子的教育问题,四个大人意见不一致。小家伙就会钻大人的空子,找那个最好说话的庇护自己。而且由于工作的原因,孩子不得不由老人日常照看。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相似文献   

20.
当前,家长们都愿为自己的孩子争取"最好的……"他们给"最好的"赋予多种含义:有些家长把孩子进入教学等条件优越的托儿所视为"最好的";有些家长把给孩子提供最好的衣服、玩具及经验等视为"最好的";有些家长则认为"最好的"意味着"我的孩子应拥有我不曾拥有的一切".总之,不管家长们如何理解"最好的",他们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找到某些将影响他们为孩子们所确立的短期或长期目标的因素,那么,在当今不断变化着的社会中,家长们所面临的问题是什么呢?孩子们如何受其父母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所影响呢?家长们应该认识到,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确实在影响着他们的孩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