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告是当代信息社会最具普遍性的文化现象,我们生活在广告的包围之中,广告影响、塑造着我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乃至感受、审美方式。对广告的理解至今众说纷纭。有的学者认为:广告是广告主为了推销其商品、劳务或观念,在付费的基础上,通过传播媒介间确定的对象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1〕而著名广告专家杜莫斯则认为:广告是将各种高度精练的信息,采用艺术手法,通过各种媒介传播给大众,以加强或改变人们的观念,最终引导人类行为的事物和行动。〔2〕尽管对广告的定义不同,但广告作为一种信息传播方式已成为学者们的共识。考虑到…  相似文献   

2.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广告是一种信息传播活动,本文以此为切入点,探讨广告信息传播的作用及在信息社会广告信息传播时所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王慧 《国外情报科学》2004,22(5):537-539,543
从信息流的角度来研究企业的运营问题,涉及到信息的流入和流出两个方面。本文首先借助信息不对称理论探讨了企业信息流出的重要意义。广告作为企业信息流出的一种重要方式,其有效性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广告信息传播的有效性要靠对整个传播过程的全面管理来保证。本文以名人广告为例,对提高广告信息传播有效性的途径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广告应该怎样进行有效的说服。  相似文献   

4.
汪永奇  张佩成 《新闻界》2006,(2):107-108
传播学在长达百年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经典的传播模式,广告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一直有意或者无意地使用这些模式。贝罗传播模式就是其中之一。该传播模式着重描写了传播过程的各个要素的基本特征,提供了一种信息收集、处理、传播的新思路,在广告设计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前大众传播时代的媒介技术与广告传播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媒介作为人类社会的信息传播工具,亦是广告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和手段。媒介伴随传播这种普遍性的社会现象,与人类社会的演进一脉相承,并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显现出越来越高的科技含量,且愈益丰富多样。尽管现代意义上的广告传播是以报刊媒体的大众化为标志,而事实上.自人类诞生起,信息传播与交流就一刻不曾停止,特别是原始社会末期产生剩余产品交换及社会分工以来,具有商业性质的广告信息传播就开始伴随着人类的生产生活实践,媒介即承担起广告信息传播的载体作用,只不过彼时的广告活动直接与人们的生存、生活需要相关联,媒介的存在也更多地依附于人类自身或现实借代物。  相似文献   

6.
郑章飞 《图书馆》2001,(3):79-79
信息学的研究涵盖面宽 ,面向的层次多 ,形成的分支多 ,近年来不断有一些令人惊喜的成果出现。陈能华对广告信息的研究成果就是信息学研究领域新增的一块砖瓦。继《广告信息学》之后 ,《广告信息传播》又面世了 ,这是陈能华从事广告信息研究以来的又一新著 ,为信息学研究领域里又增添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新著《广告信息传播》有如下特点。(1)以信息运动规律来分析、探讨、研究广告信息传播的规律 ,从一个全新的视点对广告信息的运动进行探讨 ,是一种创新研究。(2 )将广告信息传播置于一开放系统中来分析 ,探讨了广告信息运动的每一个环节 ,…  相似文献   

7.
广播广告是声音广告中的一种,属于纯粹的听觉广告。在当今信息传播飞速发展,多家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好的广播广告设计是广告成功的保证,要把广播广告做成精品,广告设计应从以下几方面精雕细琢。  相似文献   

8.
近段时间,名人代言的问题广告炒得沸沸扬扬,并由此引发了一些官司。问题广告是指广告主体(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在进行广告信息传播时,其创意、内容、表现形式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冯艳  黄薇 《河北广播》2005,(4):71-71,73
广播广告是以广播作为媒体,通过语言和音响效果等听觉诉求方式来传递产品或劳务信息的广告。相较报纸广告、电视广告而言,广播广告虽然存在传播手段相对单一及信息稍纵即逝、不能留存等不足,但同时,广播广告也有着其它媒介广告所不具备的特点和优势,下面就谈一谈广播广告的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0.
随着媒介技术的更新迭代,人们进入数字化、数据化、智能化的广告传播时代。短视频、电商直播、场景营销逐渐替代传统的广告传播,从单一、平面、静态、延时的传播形态变成多维、立体、动态、实时的传播形态,实现信息匹配、人机协同。广告传播的新形态重塑着用户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1.
按照信息论的观点,一个完整的信息传播过程可以简单地描述为:信源→信道→信宿,而具体到广告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广告主处于信源的主动地位,受众处于信宿的被动地位,这种信息不对称性使许多虚假广告信息乘虚而入,不仅对受众的物质、身体和精神造成损害,而且间接地对社会的经济和文化层面带来不良影响。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全国广告监管信息系统,既能即时对信源——广告主进行监督和管理,又能对信宿——消费者进行服务和指导,从而有效改善广告信息的不对称状况。  相似文献   

12.
广告的本质是营销,形式是传播。广告本身就是一种传播文化,是向更广泛的公众告知的以反映经济信息和其他社会内容为目的的传播形式。在人类的传播活动中,广告是大众传播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广告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广告已经从简单的信息交流逐渐发展  相似文献   

13.
邢彦辉 《新闻界》2007,(5):155-156
本文对广告传播中生态保护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广告传播中信息生态保护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谭成兵 《今传媒》2011,(4):142-143
二级传播理论及多级传播理论问世后,人们对广告传播活动中广告作品常规传播及包涵其中的广告信息的二级传播或多级传播早已知晓,而对于优秀广告作品的再传播则关注不多。论文主要从传播者、传播媒介、传播类型、受众、是否付费、传播效果等几个方面论述了优秀广告作品的再传播的特殊性及给广告公司和广告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谭成兵 《报刊之友》2011,(4):142-143
二级传播理论及多级传播理论问世后,人们对广告传播活动中广告作品常规传播及包涵其中的广告信息的二级传播或多级传播早已知晓,而对于优秀广告作品的再传播则关注不多。论文主要从传播者、传播媒介、传播类型、受众、是否付费、传播效果等几个方面论述了优秀广告作品的再传播的特殊性及给广告公司和广告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维吾尔族信息传播活动的基本形态大致有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三种类型.新疆维吾尔族所处的特殊地域环境,以及新疆维吾尔族特有的民族文化使这三种信息传播的基本形态,产生了具有强烈维吾尔族个性的广告现象.  相似文献   

17.
张鑫  肖诗荣  张均 《新闻前哨》2013,(10):63-64
植入式广告又称为“隐性广告”或“嵌入式广告”,是针对“显性广告”而言的。所谤隐性广告,是指广告传播一改往日单纯依靠说教和推销的营销策略,将产品或品牌及其代表性的视觉性符号甚至服务性内容策略性地融入电影、电视剧或其他电视节目及其他传播内容中。使观众在接受传播内容的同时,不自觉地接受到商品或品牌信息,继而达到广告主所期望的传播目的。  相似文献   

18.
郜铭 《东南传播》2017,(12):140-142
第三次技术浪潮带来了数字媒介,也带来了广告传播方式的巨大变革。网络媒体由此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路径,其自身特性使传播模式呈现出"碎片化"。置身于新的传播形态中的人们,如同将自己包裹在"信息茧房"之中。在网络外部性与受众对媒体的选择性接触的共同作用下,使得广告的传播与接收路径日趋集中与单一,最终形成传播的路径依赖现象。  相似文献   

19.
杨海军 《新闻界》2008,(2):130-132
广告场是指由广告信息交换所引起的各种关系的总和。广告场根据其信息的承载程度,可以分为单体广告场和群体广告场。涉及到场时、场强、场域三个要素,关系到广告传播过程中的技术、精神、利益三个层面。广告场理论所关注的核心是在新传播模式下广告传播活动中多角关系的利益冲突与利益共享、相互牵制和和谐发展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信息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广告正在以其不.可阻挡的迅猛之势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我们知道,广告的核心是创意。所谓创意,指的是为了表现广告主题而进行的新颖独特的、带有创造性的构思。而创意是通过广告文案得以实现的,所以广告文案是整个广告创作的基础,它直接影响着广告功能的发挥及广告效果的好坏。被称为“第四代广告”的整合营销传播理论成了当今人们讨论的话题。如何把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在广告文案中体现出来,是当前广告文案撰写人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