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根据《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对法官助理试点工作的布置要求,部分法院对通过公开招考所录取的高等院校毕业生委以法官助理的职务,从而使其直接从事各项审判辅助工作并接受法院系统内有计划的业务培训。就法官初次任职之前从事法律工作所应具备的职业素质即本文所述“前法官职业素质”而言,目前在法院内部对法官助理进行有针对性的、系统的培养模式理所当然应优于社会上自发的、无序和低效的模式。如果充分利用上述专业工作上的优势对法官助理进行系统、全面的培训,当中的优秀人员完全可以成为未来称职法官的储备人才。  相似文献   

2.
成为一名法律人是许多人所向往的事情,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英国和美国的法律职业(legalprofession)。1.律师“lawyer—律师”可能是大多数人对于法律职业的第一反应。在英文中,lawyer的意思其实是很广的,可以包括律师、检察官、法官、法学教师,所以用来指“律师”其实并不精确。事实上,在英国和美国,律师的叫法是很有讲究的。lawyer最常用的称谓,指的是受过法律教育、给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行为上代表他人的人advocate辩护律师,辩护人;[苏格兰]专门律师;[美]律师bar律师职业;律师界(thebar是相对thebench而言的,英语中有onthebench一说,意思是…  相似文献   

3.
诊所法律教育(Clinical Legal Education)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法学院兴起的一种法学教育方法,其产生直接受到美国民权运动的影响.民权运动促使美国律师和法学院的学生注重法律规则在实践中的运用,学生自发地为贫困人群免费提供法律帮助.这一举措使得美国法律界发现了司法体系和法学教育制度中存在的缺陷,思考法律教育在解决此类社会问题中应有的作用,于是法学院设立了诊所法律教育课程.该课程是学生在一个虚拟或真实的"法律诊所"(Legal Clinic)中,在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指导下为处于困境的委托人提供法律服务.  相似文献   

4.
为考核申请法律职业人员是否具备法律职业伦理要求、检验法学职业教育效果和应对律师职业危机,我国在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中设置了法律职业伦理考核。我国法律职业伦理考试是行政机关主导的国家考试,综合考核理论实务,采用多种题型。美国法律职业伦理考试是第三方机构与行业协会合作开发的联考,属于律师资格考试的前置性考试,采用单一客观题形式,考核实际应用。借鉴美国法律职业伦理考试的经验,可从完善法律职业伦理试题库和案例库、改变法律职业伦理考试的形式和计分方式、采用案例分析题并与法学教育做好衔接等方面,逐步完善我国法律职业伦理考核。  相似文献   

5.
"诊所式教育"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法学院兴起的一种法学教育方法,按照美国学者解释,所谓的诊所法律教育是指"在律师或法学教师指导下,在学生从事实际办案的过程中,培训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即职业伦理观念"(1)。本文通过以河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阐述诊所式教育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与发展,并针对存在的困境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法律理论教学与实践的结合——法律诊所教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律诊所教育方法常常被描述为“在行动中学习”,即在教师的监督和指导下,通过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法律实践来开展法律教学活动。诊所法律教育方法的价值表现为促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律师的作用及其工作。这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无法做到的。[1]自从19世纪上半期在美国兴起以后,对传统的法学教育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也可以说是法学教育方式的一次革命。从2000年起,在美国福特基金会的资助下,中国的10所顶尖法学院开设了法律诊所教育课,其对中国传统的法学院法学教育的冲击是不可估量的,并由此在与中国的法学教育相结合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些“水土不服…  相似文献   

7.
诊所式法律教育模式浅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英华 《江苏高教》2005,(2):139-139
一、诊所式法律教育模式的概念诊所式法律教育,英文名为ClinicalLegalEducation,是 20世纪 60年代美国的法学院兴起的一种新的法学教育方法。其创始人是美国著名法律教育家Jerome·N·Frank。他曾是大学教授、律师,在他几十年的法律生涯中,他深刻认识到传统美国法学教育模式的不足,提出了以“实习律师学校”代替法学院的创造性构想。后来Frank教授的思想被耶鲁法学院所采纳,发展演变成为当今美国法学院最具活力的诊所法律教育模式。其特点在于仿效医学院利用诊所培养实习医生的形式,通过诊所教师指导学生参与法律实际运用。它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法治改革进程的发展,法律职业的问题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通过法律职业及其共同体的参与和努力推进司法改革、实现法制现代化,已成为法律界的基本共识。法律共同体是在对于法律事业团体性的研究中,由法官、检察官、律师以及法学家等组成的法律职业群体。群体成员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从而形成一个没有疆域的法律事业共同体、解释共同体以及协作共同体。建立高度专业化的同一的法律职业共同体,是现代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和共同特征。  相似文献   

9.
美国的律师与法学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的律师与法学教育郑友德美国的律师数量庞大,仅每年新进入律师界的人数就有5万多。绝大多数老资格的律师和几乎所有的新任律师,均毕业于美国的法学院。本文仅就美国的法学教育以及法学院毕业生成为执业律师的过程加以述介。一、律师概况据最近统计,美国大约有80...  相似文献   

10.
论美国法律教育的职业化取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律师为主体的法律职业阶层在美国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并对美国法律教育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职业性成为美国法律教育的显著特征。美国职业性法律教育突出表现在法律教育的目标与功能、法律教育的体制、内容与方法、法律教育的管理与评估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论法律职业伦理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职业伦理教育应当是法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但在我国的法学教育中对法律职业伦理教育一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法律职业伦理教育对于培育法律专业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法学专业学生中加强法律职业理论教育,对于提高法律专业人才素质,改善我国法治环境,促进我国法治国家的建立都有重要的意义。法律职业伦理教育关键是要实现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的功能与目标,在法学专业教育教学中要全方位引入法律职业伦理教育,不断提高教师素质和更新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2.
法治实践要求执业者具备法律职业伦理,律师职业伦理的缺失凸显法学教育与法律实践的脱节。具体再现为法学教育中"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的培养目标、相关课程设计、法律职业的准入机制与法律职业伦理塑造相互脱节。因此,重塑法律职业伦理教育必须确立职业伦理教育在法律卓越人才培养中的地位,构筑合理的教育方案和科学的教材体系,完善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的评估机制和法律职业准入机制,根植法治理念以孕育法律职业伦理的成形。  相似文献   

13.
行业组织的形成有其历史必然性,对美国法学教育产生的影响是深刻久远、历久弥新的。在市场主导机制作用下,美国律师协会和美国法学院协会在共同互动、相互监督中,从法学院招生、办学、教学到毕业就业,都提出了具体的标准要求,且持续强化,促进了法学教育专业化,也提高了法律人才培养质量,逐步控制了美国法学教育的入口和出口。行业组织对美国法学教育的影响是全过程、全方位的,并且持续贯彻、落到实处,推进了行业自律,也为美国法学教育卓越做出了巨大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4.
律师被认为是一个高收入的职业,但是如果忽视从事这一工作所面临的风险,有可能引起很多法律责任。为刚进入律师行业的从业者分析了律师职业法律风险,探讨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一、法律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活动 法律教育,是以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法律角色为主要目的.法律角色,是指从事与法律有关工作的人员的总称,主要包括法律家(法官、检察官、律师)和法学家(法学研究人员和教师).法律角色对于实现法律所蕴含的"自由、平等、人权、民主、正义"等代表人类情感与信仰的价值在社会体系中的实现具有主导作用.因此,法律教育既具备一般意义上的教育活动的特征--以人为本,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同时作为一门特殊的以法律为教育内容、以培养法律角色为目的的教育活动,它以追求自身的人文价值为主要宗旨.  相似文献   

16.
近年,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法学院的诊所法律教育被引入中国后,在中国化的实践过程中遇到了学生身份、经费、师资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从中国传统法学教育的环境和条件反思性地看待诊所法律教育的特点和要求,认真研究和解决诊所法律教育中国化过程中的问题,以实现诊所法律教育的多元化意义。  相似文献   

17.
模拟法庭教学效果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我国法学本科教育的定位,历来争议较大。有人认为,我国法学本科阶段主要是通识教育,法学本科毕业生不能直接从事法官、检察官和律师等法律职业,而是需要经过法律职业界所举办的职业培训和统一司法考试。①另一种观点认为,法学教育应立足于培养法律职业者,实质上就是一种高等职业教育。本科法学教育,目标在于让学生获得多种法律职业都必须具备的能力,所以,本科法学教育只能是职业教育。②有权威人士认为,法学教育具有通识教育和职业教育的二元性特征。法学教育既包括通识教育,又含职业教育;通识教育和职业教育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大学本科…  相似文献   

18.
论高职高专法律类专业人才培养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学教育的目标应当根据教育层次的不同而有所区别。高职高专的法律类专业应当定位于辅助性法律职业教育。高职高专的法律类专业毕业生应当从事为法律职业人提供辅助性法律专业服务的职业或者从事基础性法律事务。如书记官、律师助理、基层司法所工作人员、社区法律服务人员。辅助性法律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就是实践性。法律技能培训应成为高职高专法律类专业教育的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19.
士兵个人职业发展教育是面向士兵退役后的个人素质和再就业的教育。美国历来非常重视对士兵的个人职业发展教育,制定了完善的法律和制度来保障士兵学习回归社会后所需的文化知识,以培养它们进入社会的个人素质和从业能力;考察美国通过法律和制度来确保士兵个人职业发展教育的做法,对于如何提高我国士兵转入社会后的个人能力与从业能力有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郭剑平 《高教论坛》2020,(11):10-14
我国法学教育面临法律人才培养目标模糊、法科毕业生与法律职业相脱节、课程体系与课程设置不合理等困境。这些困境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源于我国法学院校对法学教育目标定位没有达成共识。在新时代背景下,法学教育是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基础上的职业教育这一目标定位已成为我国法学教育的共识。法学院校在践行这一目标定位的过程中提出了“三位一体”的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模式通过优化课程结构体系、加强学生法律技能训练、补足法律职业伦理教育、丰富教学方法等教学改革来推进,从而为建设法治中国提供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的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