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自1979年我国出台独生子女政策以来,社会生活中就出现了这样一个没有兄弟姐妹的特殊群体,我们一般称他们为独生子女。调查发现,由于独特的心理、教育导向的偏差、成人的不当评价等诸多因素造成独生子女对日常行为规范有着特立独行的理解,给学校的养成教育出了一个难题。著名学者钱文忠在《教育,请别再以爱的名义对孩子让步》一文中这样写道:独生子女是自地球上有人类这个物种以来所出现的一个从来没有过的“亚种”,在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兄弟姐妹的人在那么短时间内,有计划地出现在一个国家。针对独生子女在日常行为规范方面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教育和引导。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教育中真正的爱,如何去爱,需要系统梳理和反思。我想,这正是《今日教育》第10期顾明远先生《爱是教育的源泉》一文带给大家的思考。我们目睹了太多在“爱”的名义下酿成苦果的教育现实,却没有拷问自己,我们的爱正确吗?这是教育的爱吗?  相似文献   

3.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9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父母以爱的名义偷窥孩子隐私的行为比比皆是。有父母定期检查孩子的书包、日记,然后对孩子进行针对性的教育  相似文献   

4.
正阅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时间不短了,常常有手不释卷的感觉。我自己教育孩子的体会和心境在书里都有涉及。它让我盲目的教育之路逐渐清晰。每一位家长内心都充满了对孩子无法用言语形容的爱。只是,有时我们并不知道用什么方式去爱,甚至做了以爱的名义伤害孩子的事。我想,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路上,做个有心的家长很重要。一、用爱心营造家庭氛围我们家是五口人一起生活。同为外地人的我和爱人,自然离不开老人的帮忙,再  相似文献   

5.
标准与融合     
正一著名学者钱文忠国学功底很深,对教育也时常发表观点。近期,他在《新民周刊》上发表文章,表达对中国教育的看法。其中说到,"凭什么教育是快乐的,我实在想不通,教育怎么一定是快乐的?教育里面一定有痛苦的成分,这是百分之百的。我们凭什么对将来要接替我们的子孙让步,我想不明白。"钱文忠不但对当下流行的"赏识教育"、"成功教育"不赞同,还大谈惩戒  相似文献   

6.
博客锐评     
《上海教育》2014,(7):7-7
走亲戚时遇到了几个年轻人,他们的孩子都六七岁,听说我是老师,便问起孩子的教育问题。我说,对孩子的教育最要紧的有三条:第一,回家别给孩子辅导,更别请家教;第二,别上什么补习班,如果孩子愿意学琴学画什么的,可找专业老师指导;第三,别迷信学习机,电脑之类的所谓现代化学习工具。——摘自李玉柱的博客  相似文献   

7.
正读了《请给孩子成长空间》这篇文章,又让我想到了某个学生的家长。孩子上六年级了,学校就在家附近200米的地方,她每天准时接送孩子上下学;孩子在学校里受一点小委屈,她总是第一个冲进学校,帮孩子出气;老师每天对孩子的每一点批评,都会招来她的激烈反对;孩子的房间,总是让她收拾得干干净净……问她原因,她总是说,孩子还小,还不成熟,老是受欺负,老是……我眼睁睁地看着,又一幕悲剧以"爱"的名义而生。  相似文献   

8.
杨秀芹 《幼儿教育》2001,(10):37-38
要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提高他们应付挫折的能力,是做父母的有远见、爱孩子的表现。如何恰到好处地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请看下面三篇文章。  相似文献   

9.
“我是个从小在爱的沐浴下长大的人。所以我很感性……”这是我发表于2004年第9期《山东教育》上的文章中的一句话。如今回味起来,怀着深深的崇敬与感恩,叙说我与《山东教育》爱与被爱的故事……  相似文献   

10.
这也许是现代家庭大多数孩子的心声,我替他们说出。我一直认为,我们这个社会大多数家庭都在为子女的教育而累,大多数父母对孩子的"爱"都是疲于奔命,"爱"往往成了控制子女的理由……剖析父母的这种心态,除了人的天性之爱,还有对后代的责任感,以及父母的自私心和虚荣心。父母想让孩子完成  相似文献   

11.
声明     
正鉴于近期有读者来电反映有人以我刊名义联系稿件并滥收费的情况,我们在此郑重声明《贵州教育》编辑部的联系地址为贵阳市浣纱路66号贵州教育期刊发展有限公司,联系电话为0851-5950710。电子邮箱为guizhoujiaoyu@hotmail.com或1404283492@qq.com,请广大读者仔细核对。凡联系方式与上述不同的行为均与《贵州教育》编辑部无关,我刊也概不负责。请广大读者相互转告。  相似文献   

12.
户学梅 《教师》2014,(13):46-46
爱是教师之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真理。教育的前提条件之一是对孩子的爱,这是师德;但仅仅靠爱是远远不够的,英国诗人雪莱说:道德中最大的秘密是爱。我们说,师德最大的秘密是教育爱,而教育爱是需要智慧的。从教二十多年来,我深深地认识到,真心爱学生、让学生真正懂得老师的爱是需要技巧,需要智慧的。上课铃响过,我已经开始讲课。一名学生迟到了,我很生气,脱口而出:"没听到上课铃声吗?  相似文献   

13.
朱老师: 您好。关于您谈到的爱一山教育,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很有意义和价值的问题。要不要对孩子进行爱心教育?应该如何对孩子进行爱心教育?要回答这两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明白:爱与爱心是怎样在儿童身上发展起来的?儿童在何时开始表现出爱?他们会表现出什么类型的爱?  相似文献   

14.
《教师博览》2013,(9):63
<正>《教师博览》(原创版)2013年第9期要目【博览人语】别拿学生荣誉做交易陈松信【叙事】学生阿勇鲁小宁兄弟,抱一抱梅洪建我的小小孩沈清越有生如此杨晓斌爱的蝴蝶许淑娥校长,你真帅叶书权一封学生来信王梁【人物志】我的教育人生里的正能量武宏伟【征文】从"将军"到"士兵"周智雄教育写作的三次转身齐加全特殊"作业"车美丽悠然转身,做一个明媚的女教师赵春燕我的"麻辣转身"徐华【关注】教育思考:回归课堂的教育研究  相似文献   

15.
做教育工作多年,经常遇到困惑的家长,他们说对日渐长大的孩子无能为力。是啊,我们对孩子的培养教育不遗余力,用尽各种方式方法提高孩子知识素养、文化素养、艺术素养、生活品味,可是我们是否在不经意间忽视了对孩子关于爱的教育与培养呢?我是一个教师,也是一个妈妈,我想谈谈我的体会。  相似文献   

16.
声明     
正近期接到举报,有人以《江西教育》的名义从事组稿、采编、培训等活动,严重损害我单位的社会声誉,为此我们严正声明:《江西教育》从未与任何个人或组织机构合作开展组稿、采编、培训等活动。如接到有关活动通知,请与编辑部联系,联系电话:0791-86765957。欢迎广大读者监督或者提供线索举报。  相似文献   

17.
声明     
《贵州教育》2015,(2):1
鉴于近期有读者来电反映有人以我刊名义联系稿件并乱收费的情况,我们在此郑重声明:《贵州教育》编辑部的联系地址为贵阳市浣纱路66号贵州教育期刊发展有限公司,联系电话为0851-85950710。电子邮箱为guizhoujiaoyu@hotmail.com或1404283492@qq.com,请广大读者仔细核对。凡联系方式与上述不同的行为均与《贵州教育》编辑部无关,我刊也概不负责。请广大读者相互转告。本刊选用了部分国内外图片,敬请著作权人与本刊联系,以便敬奉稿酬。  相似文献   

18.
声明     
《贵州教育》2013,(19):1
鉴于近期有读者来电反映有人以我刊名义联系稿件并滥收费的情况,我们在此郑重声明:《贵州教育》编辑部的联系地址为贵阳市浣纱路66号贵州教育期刊发展有限公司,联系电话为0851-5950710。电子邮箱为guizhoujiaoyu@hotmail.com或1404283492@qq.com,请广大读者仔细核对。凡联系方式与上述不同的行为均与《贵州教育》编辑部无关,我刊也概不负责。请广大读者相互转告。  相似文献   

19.
郑可菜 《中国教师》2012,(20):70-72
<正>任教的第七个年头,我又接手了一个新的班集体,仗着班主任经验的积累和足够的热情,我胸有成竹、信心十足。然而,自碰到陈小刚(化名)这名学生,我才认识到自己的想法多么简单。因为我们的工作对象是有性情有心灵的"人"而不是"物",教育是心与心的交流,所以教育绝非"工作经验"可以成就的。这个上进心强、有毅力的学生因为班长的任免,前后行为发生极大的变化,当我以"爱"的名义管理、关注他,他却愈发逆反,反倒是一个小小体育课代表任职扭转了师生之间的僵局,转变了他的思想行为。这其中蕴涵的"教育意味",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20.
《初中生》2011,(13):64
如果你够关心《初中生·博览》,是她的铁杆"粉丝",请别吝啬你的热情与智慧,来参与我们特别组织的有奖调查吧;如果你刚接触《初中生·博览》,请别隐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