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贵州是开发较晚的省份,对于易学的研究,直到明代才开始出现研究学者,如王阳明、孙应鳌、李渭等.到了清代,贵州的易学研究达到繁荣,当时全省所辖的各个地方都涌现出一批有相当研究功底的易学人才.仅民国时期编撰的<贵州通志·艺文志>载,贵州明清的易学研究专著就有43部,成为贵州文化史上的一道奇观.  相似文献   

2.
从宇宙生成论、天人关系论、发展变化论等方面分析 ,《淮南子》具有浓厚的易学思想。它对易学的推衍以及以“易”论理 ,推动了易学在汉代的发展 ,从而确定了《淮南子》在中国古代易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专家访谈法、考古实物推测法对我国现象象棋中折射出的"象数易学"文化进行分析,让大家认识到象棋中的"象"的由来,并不是以前一些学者认为象棋中的象,是因为印度产象,所以象棋起源于印度。笔者研究发现,象棋中的"象"应是"象数易学"中的"象",它是高度浓缩古代中国人对宇宙万物,以及对天道、人道、地道的深刻的理解和把握,使象棋具有了边韶《塞赋》所描述的易学的占卜功能和社会功能、伦理功能等。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王弼的身世、学术传承,以及王弼所生活的时代特征,说明青年才俊王弼在魏晋玄学乃至在中国哲学发展史中的重要地位;并结合王弼的传记材料,初步介绍王弼的三个重要哲学问题:(1)有无问题;(2)圣人有情无情问题;(3)“大衍义”的问题。这三个问题是了解王弼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第二部分探讨王弼的重要著作之一《周易略例》,对该书的内容进行详细解读。该书是了解王弼易学的纲领性材料,指明王弼易学的基本特征,并说明王弼对中国易学乃至中国哲学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陆贾《新语》是汉初易学发展的重要开端。陆贾继承和发展《周易》的“天地人一体”观,并以“仁”、“义”为最高范畴来阐述其政治学说,显示了其以“仁”、“义”说易的特点,客观上发展了易学。他在阐述自己的政治观点的过程中,显示了其说易重义理的特点,首开汉初学者重义理以说易的风气。陆贾《新语》虽然不是易学专著,但对易学问题有不少论述,客观上促进了汉代易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阮籍是魏晋时清谈及玄学的代表之一 ,这是勿庸置疑的 ,而其思想中有名教与自然的双重矛盾冲突 ,也有颇多著述。然而阮籍在易学方面的思想建树多为后人所赞许与疑惑 ,探讨其中的深层原因 ,才能解释他行为之诸多矛盾之处  相似文献   

7.
毛奇龄提出易有变易、交易、转易、对易、移易,演《易》系辞用移易,并证之以经文。他从《系辞传》"乾坤成列"、"刚柔相推"、"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出发,整合了易学史上以卦变为核心的易象说,提出移易说,以此详细推演了六十四卦之间的关系。毛氏的移易说以全新的易学象数视域解读《周易》经文和《易传》,从中提炼和抽绎出"移易"、"聚卦"、"分卦"等概念,进而解构和重建六十四卦符号系统,以此探索卦与卦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形成与以往卦变说不同的、以移易为核心的符号系统。他以移易之象和其他象解《易》,成为清初复兴汉易最重要的标志。同时,他运用考据的方法对于宋代图书之学进行全面的检讨和批判,开清初考据学之学风,对于清中后期乾嘉学派形成和汉易鼎盛产生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从王阳明“玩易”到孙应鳌“谈易”,其间的思想脉络和理路,多有共通传接之处。这首先从总体上表现为,他们都依循以心学释《易》和以《易》证心学的治《易》模式;具体而言,他们在体用观上、方法论上以及对《易》宗旨的理解上,都有许多相近类似的地方。这表明孙应鳌易学与阳明易学间具有承接渊源。同时也体现了孙应鳌易学对阿明易学的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禹倬是第一个将《易》在高丽传播的高丽大儒,受到朝鲜半岛的敬仰。禹倬为了在高丽传播朱子学不遗余力,除了钻研易学之外,还倡议建立礼法和教育新体系,甚至不惜白衣持斧,贬斥君王,以维护伦理纲常,他为朱子学在高丽的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清代吴地藏书家校勘学家惠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惠栋是清代著名的藏书家、校勘学家、经学家,吴派经学的创始人。惠栋学术思想承沿顾炎武,一生治经以汉儒为宗,在文字、音韵、训诂、辩伪、辑佚、校勘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对清代及后世古籍整理产生极大影响。他的主要成就表现在对汉代易学的整理、保存和研究上、  相似文献   

11.
司马迁与屈原均以宏文名垂千古,但屈原之“志”为“存君兴国”,即通过君王来实现其“美政”理想,把楚国的事情办好;司马迁之“志”是撰著《史记》,以期名垂后世。屈原“无我”,司马迁“为我”;屈原无心插柳柳成荫,司马迁则是有意栽花花盛开。  相似文献   

12.
蒋礼鸿先生的《敦煌变文字义通释》是我国敦煌变文词汇研究乃至近代汉语词汇研究的里程碑著作,探讨该书的释义贡献不仅可以明确该书的价值所在,对近代汉语词汇的研究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孟喜为汉易的一大家,属于今文学派。然而许叔重在《说文序》中却称孟氏《易》为古文,笔者认为这一“古文”乃指“古文字”。从许慎之易学所宗;许慎所见孟氏《易》与古文易差异甚微;现今残存之孟氏《易》中含有古文字这几个方面来论证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彝族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彝族人民在夏朝就自行创制了"十月太阳历",而且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彝族学生学习英语有自己的优势与困难,如果其优势得到很好地发扬,困难和不足得到克服,再加上政府给予彝族教育更多的重视,彝族地区的英语教育一定能够得到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宜州  杨虹 《职大学报》2014,(2):43-45
一方面,11年间安徽省整体经济发展效率处于上升趋势;滁州市、宣城市和马鞍山市经济发展效率一直保持DEA有效;合肥市、芜湖市、铜陵市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效率仍存在提升空间;六安市经济发展效率长期未达到DEA有效水平。另一方面,考虑径向和角度的CCR模型比非径向、非角度的SBM的测评效率值高,存在一定程度高估偏误。与理论相符;同时SBM模型测度经济效率长期变化的波动幅度明显,而CCR模型对经济效率的波动有一定程度的掩盖现象。  相似文献   

16.
家规与家风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周易》的《家人》卦便向我们展示了中国早期家庭的一种有代表性的家规与家风,即:男外女内、忧患意识、和谐是福、敬祖善奴。这为我们研究中国家规、家风的起源与演变提供了一个范例,对当今家规、家风的建立与养成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前,对《晋书》及《晋书音义》校勘整理较好的版本当为中华书局1974年第一版的繁体点校本,该版在《晋书》原文之后附了《晋书音义》,并且对其作了相应的点校,这无疑是具有重要价值的。但遗憾的是,在对《晋书音义》的校勘中,点校本还是存在不少问题的,这其中音切用字失校的情况要多一些。综合利用音韵学、文字学、辞书学、文献学等知识,参考《晋书音义》的不同版本,对《晋书音义》存在的传抄失误与编纂失误进行校补。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中国神话学研究存在两大弊病 :一是在进化论理论支配下视神话为人类早期历史的写影 ,视神话创作为野蛮人的专利品 ;二是神话解释上滥用清儒开创的音韵训诂之学。我们认为研究中国神话理应用中国文化来解释中国神话 ,而把域外文化仅作为启发和参考。语音文字不可不注意 ,但应禁绝无边无际的任意通转。只有这样 ,中国神话学研究才能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战国时期形成的“羿杀凿齿”、“羿射十日”神话及汉代出现的“嫦娥奔月”神话都是几个文化因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人为综合而成的 ,根本不存在一个“神话历史化”的过程 ,支配 2 0世纪神话学者研究工作的理论和方法是值得认真反思的  相似文献   

19.
彝族历史悠久,建筑文化丰富,在适应自然的过程中不断形成、吸纳和创造了适合自己生存空间的一整套独特的建筑观念,体现出浓郁的民族文化特征。彝族民居是彝族文化中重要的物质文化符号,沉淀着彝族的精神文化内涵,是彝族精神与物质文化的统一载体。从彝族的历史文化渊源、传统建筑类型、观念以及建筑的传承方向等方面对无量山乡彝族民居的建筑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20.
戴震在其思考中表达了对作为意识形态的程朱理学的反抗以及对个体生命深切的关怀,本文试图通过对"以情挈情"的分析,去感受与揭示处于"前近代"中的儒者在面对道德上自我主宰与政治上个人绝对不受侵犯的纠缠时所作的应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