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岑嵘 《大学生》2015,(5):54
在每一年的年末,各大券商都会发布明年的策略报告,同时还会推出下一年度最具投资价值的"十大金股",不过很快,人们就发现这件事很狗血,这些所谓的"金股"常常连平均收益水平也达不到,称之为"废铜烂铁股"还差不多。有个脍炙人口的故事说:1980年代末期,《华尔街日报》出面组织了一场历时数年的著名公开竞赛,一方是当时华尔街最著名的股票分析师组成的若干专家组,一方是一头会掷飞镖的猴子。结果还是猴子赢了。那么真的发生过这个故事吗?猴子能战胜专业分析师吗?  相似文献   

2.
正关于"我讲了8遍学生还是不懂"的猜想日前,一位新教师向我抱怨:"校长,这个问题我都讲了8遍了,可学生还是不懂啊,怎么办?"我笑了笑,和他作了一些探讨。事后,教师的话始终萦绕在我耳旁,让我思索了很久。讲了8遍肯定有点夸张,但讲了多遍一定是事实。为什么教师讲了多遍学生还是不懂?到底是谁的问题?不妨来一个猜想。先说教师:1.教师在讲到第三遍的时候(尽管不是连着讲3遍),态度一定发生了变化,表情不再那么和蔼,一  相似文献   

3.
参加小学数学教师"国培"关于课程标准的专题时,"几何直观"就曾引起我的关注,几何直观是否就是数形结合?是新词旧义吗?有专家说"几何直观是一种思维活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及其关系的一种直接的识别或猜想的心理状态。"这给了我一种理念上的拓展,即几何直观不只是事物的形象化呈现和形式化演示,还是一种思维方式。教学中,如何把几何直观内化为学生的思维习惯?  相似文献   

4.
王金娟 《成才之路》2010,(18):30-31
猜想是人们依据事实,凭借直觉所作出的一种大胆的假设,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数学上有许多事实都先有猜想后被证实的。比如,由《周髀经》上的"勾三股四弦五"的记载,能归纳猜想"勾方加股方等于弦方";又由"勾股定理"归纳猜想,  相似文献   

5.
正《第36个故事》这样一部典型文艺小清新风格的电影,无论从音乐到画面,还是从构思到情节,甚至连演员和画面内扫到的所有物品都带着一股扑面而来的清新,让这部文艺片充满清爽的薄荷味。整部影片围绕着大大小小、虚虚实实的"交换"展开故事情节,并给了观众思考的机会:如果同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将如何选择?而除了影片里明晃晃地提出的问题之外,更有一些意味深远的选择等着你去品味。一样还是不一样  相似文献   

6.
姚金红 《初中生》2002,(1):58-59
你问我是谁?我就是回文数.你看:22、383、5445、12321,美不美?不论是从左向右顺读,还是从右向左倒读,结果都是一样,我还是我,这就是"回文数王国"的特征.许多数学家着迷于我的对称美,对我孜孜以求,提出许多美妙的猜想.  相似文献   

7.
杨密芬  武广庆  武洁 《海外英语》2013,(16):139-140
译入还是译出?这曾经是一个问题。按照国际惯例,译者应当只译入,不译出。之前,中国译者秉持一个约定俗称的观念:译者应当译入,而不是译出。这样的观念便于接收外部文化,却制约自我文化的推介,束缚了中国文化的传播。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国家鼓励"对外"翻译,向世界介绍中国。越来越多的中国译者开始投入到"对外"翻译活动中。是"译入"还是"译出"?这已经不再是个问题。只要译者具备基本的道德及语言素质,就可以从事"译入"以及"译出"活动。  相似文献   

8.
数学猜想就是运用非逻辑手段所得到的一种数学假设,是学生依据已有数学知识和经验,凭借直觉而作出的预测.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猜想能力,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因此,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当十分重视和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 一、紧扣教材内容,拓展猜想思路 教材是学生获得数学知识和进行数学能力培养的主要资源,充分利用好教材中可能进行猜想的因素,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利用教材中的"想一想",启迪猜想.如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42页中奇妙的宝塔:1×1=1,11×11=121,111×111=12321,1111×1111=? 11111×11111=?……教师可利用这个宝塔算式启发学生猜想,你能回答问号代表的得数吗?你还能继续写出这样的算式吗?  相似文献   

9.
孩子,清澈的双眸、温暖的微笑、童稚的呼唤、简单的爱。我还是个孩子,给我个拥抱好不好?都说女儿是父亲上辈子的情人,可为什么在父亲眼中,我没看到过那深情呢?随着年龄的增长,那些骑在父亲脖子上的岁月、赖在父亲身边撒娇的时光,都渐行渐远。一股怅然若失的潮湿漫上心头。爸爸,我还是个孩子,我没有处变不惊的作风,所以,涉世不深的我偶尔会被突如其来的状况吓到。您可不可以拍拍我的脑袋,给我个拥抱,微笑着告诉我:"孩子,不怕,有爸爸  相似文献   

10.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中出现了许多新的教学方法,"猜想"就是这些新的教学方法中的一种.现在走进课堂经常会听到老师这样对学生说:"请同学们猜一猜……",这是教师在应用"猜想"的方法进行教学,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如何把"猜想"很好地应用于课堂教学?如何使"猜想"在教学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下面就"猜想"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正>《第36个故事》这样一部典型文艺小清新风格的电影,无论从音乐到画面,还是从构思到情节,甚至连演员和画面内扫到的所有物品都带着一股扑面而来的清新,让这部文艺片充满清爽的薄荷味。整部影片围绕着大大小小、虚虚实实的"交换"展开故事情节,并给了观众思考的机会:如果同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将如何选择?而除了影片里明晃晃地提出的问题之外,更有一些意味深远的选择等着你去品味。一样还是不一样  相似文献   

12.
安伯怀孕时,她和丈夫约翰每天都会猜想一百遍:孩子到底能长多高呢?安伯身高只有1.22米,约翰和她不相上下。如果孩子和他们一样高,生活肯定会有许多不便;如果孩子比他们高,会不会嫌弃自己的父母?一直到孩子出生,两个人的猜想才尘  相似文献   

13.
角谷猜想     
"角谷猜想"又称"冰雹猜想".它首先流传于美国,不久便传到欧洲,后来一位名叫角谷的日本人又把它带到亚洲,因而人们就顺势把它叫做"角谷猜想".其实,叫它"冰雹猜想"更形象,也更恰当.为什么叫它"冰雹猜想"呢?顾名思义,这首先要从自然现象——冰雹的形成谈起.  相似文献   

14.
王芳 《师道》2007,(11):31-32
德育是什么?是一次次絮絮叨叨的说教,还是一回回空空洞洞的灌输,亦或是一个个白纸黑字的规定:不能怎样,应当怎样?在道德素质严重滑坡的今天,这个问题应该作为亟须解决的问题摆上教育的"议事日程"。作为一名一线的德育  相似文献   

15.
<正>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的欲望,是科学课的灵魂所在。关于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兴趣的方法很多,我在课题研究和校本教材《昆虫小世界》教学中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激发培养学生探究科学兴趣的。一、假设猜想,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如何调动孩子的思维,让他主动地投入思考中、探究中呢?采用假设猜想,我觉得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方法。如在教学我校的校本课程《昆虫小世界》中的中的"形形色色的昆虫"中的天牛这一章节时,先让学生猜猜"天牛是益虫还是害虫?"你能否画获写出天牛生长的路线图。接着我就引导学生探究"你猜想的依据是什么?从而因势利导让学生查资料、找证据,最后统一认识。整个课堂教学活动,气氛热烈,学生讨论,争论的热火朝天,学习兴趣十分高涨,达到了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正板块一欣赏佳句:心理描写师:现在,周老师正式和大家一起上课!首先欣赏一句写内心猜想的句子。我心里十分着急,心想:难道我做的方法不对吗?是勺子放得太高了,离火焰太远了?还是糖放得太少,不容易看出变化?——张盟师:请张盟读一读。(生读句子)你当时实验不成功,你就开始——生:猜想原因。师:(点击课件出示内心活动的句子)写作就应该这样,把内心一刹那的猜想写下来,要——(点击课件:听得见自己跟自己说话。)(板书:猜想,生齐读。)  相似文献   

17.
<正>【主持人语】学校特色建设成为当下基础教育的一股热潮,甚至不谈特色建设的学校好像就落伍于时代的发展,跟不上教育的发展节奏,尽管也不一定知道这究竟是"哪门子"的节奏,笔者猜想是功利主义的节奏。特色建设越是成为显学越需要冷静思考,过去的千校一面固然可怕,真出现千校完全不一样可能是一件更令人担忧的事情。教育发展有没有永恒的东西?学校成长有没有共性规律可言?他校用过的  相似文献   

18.
一轮如明镜般的月亮高高地悬挂在半空中,就像爷爷送我的悠悠球,又大又圆而且光彩明亮。"爷爷,爷爷,你见过桂花树吗?它是什么样子的?有你高吗?叶子是绿的还是青的?花儿呢,黄的还是红的?身子粗吗?"我偎依在爷爷怀里,看着半空中的那轮明月和爷爷  相似文献   

19.
<正>提到古诗教学,许多教师就觉得头疼,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让老师们对古诗望而却步的问题主要在教学目标的适度性、教学资源的选择、学生呈现的生命样态等几个方面。笔者现以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小儿垂钓》为研究载体,对古诗教学中学生呈现的生命样态问题进行案例研究并加以阐述。一、案例呈现第一次设计实录:师:(出示"侧坐莓苔草映身")"莓苔"是什么?什么部首?和什么有关?看图猜想一下。课堂反响:学生一开始的猜想还是从词的意思入手,知  相似文献   

20.
9月份,周迅主演的《画皮》和《李米的猜想》登上银幕,10月初,又一部周迅电影《女人不坏》跟观众见面。三部作品,无论题材、风格还是角色都千差万别,一个美艳狐妖,一个执著寻爱的女司机,一个古怪老处女,哪一个是周迅?周迅说:"每个都不是我,但每一个都是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