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在前人理论基础上,科学提出人的本质思想,认为劳动是人的本质、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发展的、社会的、实践的。这一思想基于现实的人的辩证关系,发挥出一定的可能性意义,不仅理论上实现对人本主义的超越,更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的社会建设思想即社会发展理论。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一切优秀成果.从人是社会发展的主题和实质出发,科学地揭示了人类发展的一般规律、动力、核心等问题,提出了科学的社会建设理论。找到实现人自由全面与解放的钥匙。在今天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马克思的社会建设理论对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以人为本"不动摇。这是方向。人的发展既是一切发展的目的,又是一切发展的根本。人的发展高于一切,人的发展重于一切。首先,人是目的,不是手段。马克思自始至终、一以贯之地强调"人类的彻底解放与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墨学的中衰就其根本来说是由于自身价值目标体系的内在缺陷。墨家过分强调人的生存需要 ,排斥、甚至否定人的其他社会需要 ;价值目标实施中把希望寄托在君主的高度自我约束上 ,方法上的平均主义、价值典范的可望不可及、实施中的模糊性以及“兼爱”、“尚同”中太多的超现实成分 ;服务对象的不确定性 ;所有这一切从根本上导致了墨学的中绝。  相似文献   

5.
"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与人类中心主义都把人作为价值的起点和归宿,但人类中心主义具有历史、逻辑的局限性。而"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具有明确的价值主体、实现途径、价值标准和价值目标,它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科学的、适应社会需要的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6.
人类一切活动都不能离开对价值的追求,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开展理应有它的价值所在。本文针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在智育、审美、情感等方面对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价值探讨的同时,还重点阐述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对其它学科学习的促进价值,并提出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不但要追求艺术的"本体"价值,而且还要重视挖掘艺术教育的"外沿"价值的重要作用,只有这样才符合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7.
滨州特校音乐课程改革立足于本校实际,着眼于视障学生的发展,以人为本,坚持"为了一切人的发展,为了人的一切发展"的原则,尊重视障学生发展的多样性,创造了适合于视障学生的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人是社会动物,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现实的社会关系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实践揭示了人的本质特征,构成了人的存在发展方式。人是社会的主体,人所追求的社会进步归根到底在于人自身的发展,它的最高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普适价值问题之所以引来诸多争论,甚至怀疑或否定,源于现代价值理论不能为其提供最终的解释依据与理由.因为现代一切价值理论都是效用理论,这种效用理论局限于生存论平台而考量"一物对一物的需要和一物对一物之需要的满足的使用价值".而普适价值得以成立的最终解释依据与理由,只能是存在论的.在存在论平台上,凡价值,其自身具有普遍指涉性,这种普遍指涉性根源于生命存在本身:生命存在本身才是最高价值,才是一切价值之源,才是一切普适价值之根本,才赋予了生命价值以生态品质,才为"价值生态"概念诞生提供了土壤.价值牛态乃价值之一般规定、一般特性、一般要求,并由其自身之生成性与关联性、过程性与整体性、历史性与未来性的境遇性整合,构成了普适价值诠释的基本视域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的文化危机实质上反映的是人类的生存境界(意识)的危机.人类应该创造条件,"在社会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由本能境界的生存走向生态境界的生存.批判资本主义的利己主义和占有性,针对国际技术统治鲜明地提出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应以人为本.建构一种恪守"富有同情心的公正原则"的"公共领域",是适应人类进入生态境界生存的需要.全球化时代现实发展的这种趋向,要求文学的价值应以审美的形态,把人的一切方面的存在整合为一种向生态境界生存发展的新状态.  相似文献   

11.
价值判断的合理性在20世纪的西方思想界受到了普遍的诘难,笔者认为,价值判断的合理性是存在的.价值判断以事实判断为根据包含着客观因素;价值判断在一定层次上有共通的标准;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是一切价值判断的最高准则.  相似文献   

12.
教育是人类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在人的一切有目的的活动中,都要对自身行为的结果或达到目的的程度进行检测和评价。可见,评价存在于人的一切有目的活动之中。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认为,教育评价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必要组成部分,并且随着教育的发展而发展。  相似文献   

13.
教育是人类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在人的一切有目的的活动中,都要对自身行为的结果或达到目的的程度进行检测和评价。可见,评价存在于人的一切有目的活动之中。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认为,教育评价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必要组成部分,并且随着教育的发展而发展。  相似文献   

14.
体育价值是关乎体育事业能否良性发展的重大基本理论问题,直接决定了体育角色定位、利益关系协调、处理价值冲突等现实困境。随着旧有价值关系被打破,当代中国体育价值秩序和价值内涵迫切需要进行相应的诠释与研究。中国体育价值正处在以人作为手段向着以人作为目的的方向转化。恰当把握和理解中国体育价值变化的时代动因、价值秩序重构机制和价值内涵建构取向,是保障中国体育事业发展和实现个体人文关怀的先决条件。研究认为,中国体育价值人化转向的时代动因包括:世俗观念的启发、“经济人”角色的成熟、个体需求的释放、多元主体的容纳和国际体育政策的引导。中国体育价值的秩序重构正在面临:多方向的体育价值生成路径、需求引导的体育价值秩序选择和疏导性的异化价值防范。中国体育价值的人化转向正在朝着:人之存在的保障性自然价值域、人之发展的规范性社会价值域和人之超越的引导性审美价值域共同协调发展。人化体育价值在促进价值主体自然性和社会性发展的同时,还将引领个体的审美性发展导向。通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进而实现现代体育基于个体和社会的现实存在。  相似文献   

15.
论师生交往与人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的问题是当代哲学关注的主题。人的自由、全面充分的发展 ,只有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才能实现。由于教学交往理论的缺失 ,导致现实中的师生关系被异化为“人—物”关系 ,严重影响人的全面生成发展。因而 ,我们必须把人从一切束缚发展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构建一种人对人理解的新型师生交往关系 ,以便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以人为本新发展观的提出,为现代管理理论的变革提供了历史的契机和理论依据。主张在发展观与管理观的统一中、人的最高目的与管理的最终目标的统一中思考管理观变革的问题。认为现代管理理论在主导精神上仍然是以物为本的。提出只有不仅把人作为手段,而且作为目的,作为管理价值的最高追求,一切依靠人,一切为了人,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管理观才是真正以人为本的管理观。  相似文献   

17.
人性问题究其实质是关于人的本质之本源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认为实践是决定人的本质之本源,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就为人的全面发展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本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全面深化,而社会经济的发展则为人的本质的全面深化提供了必备之物质条件。  相似文献   

18.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的终极理想,也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与应然追求。在马克思哲学体系中,人的全面发展是最高的哲学范畴,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核心命题。所以,应当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考察人的全面发展在社会主义体系中的价值地位,探索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全面发展的生成路径。本文以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为理论出发点,从发展愿景、现实图景、生成路径三个维度分析了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人的全面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的音乐教育应义不容辞地担任起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的任务。转变观念,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全新教学观念,是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前提。在今天这个多元文化并存的社会中,流行音乐作为多元文化中的一部分,其社会功能、审美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日益显现。流行音乐作为大众音乐文化组成部分,与我们的音乐教学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20.
人的可持续发展与素质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身心和谐、全面、持久的、不停顿的发展过程 ,是一切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也是所有发展的目的。素质教育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精神 ,是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