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1 毫秒
1.
明代的小说批评在当时小说大量涌现的情况下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运用传播学的理论知识来分析明代的小说理论,可重新认识这一时期的文学批评思想(即其所体现的文学传播倾向):通过张扬小说的教育功能、史学价值和娱乐功能来推动小说的传播。这不光拓宽了古代小说批评理论的研究途径,又完善了古代文学传播的理论构建。  相似文献   

2.
明代白话小说传播生态的变迁主要表现为明代白话小说传播外生态变迁、明代白话小说传播内生态变迁、明代白话小说传播新生态变迁等。明代白话小说传播生态的变迁为我们今天重视、构建和营造良好的文学传播新生态环境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3.
明代文言小说总集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说创作发展到明代,已成为白话小说兴盛的时代,言小说创作相对处于不太景气的状态,但言小说总集的编选却出现了异常繁盛的局面,并与白话小说融合为这一时代学的主流。但长期来,研究对明代小说研究的兴趣,多集中于白话小说,研究言小说的,也多注意明代新创作的作品,明代言小说总集的研究基本上处于无人问津的状况,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缺憾。  相似文献   

4.
《世说新语》成书后出现了一大批模仿它而作的“世说体”小说。这些仿书本身既是《世说新语》传播的产物,同时又参与到《世说新语》传播的进程中来。因此,对“世说体”小说的研究是《世说新语》传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清时期现存“世说体”小说共有16部,其中明代10部,清代6部。这些仿作虽然只得《世说新语》之形,而无法企及其神韵,但作为一个小说流派,仍有其不可忽视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5.
在传播学的视野下,以《剪灯新话》《剪灯余话》为对象,考察明代万历朝以前的小说传播过程。分析了这两种小说的作为传播者的作者、评论者和初刻者的特殊身份及其对小说传播的积极影响,创新点是用"两级传播"模式中的"意见领袖"理论阐释明初小说提倡者对小说传播的积极影响;分析了明初小说提倡者对小说的看法及其对小说传播的积极影响,创新点是用传播学的"失调论"阐释这些提倡者对小说的看法;勾勒出了明初小说传播的轮廓,创新点是用传播学的理论解释了明初小说为什么被禁以及为什么不堪一禁。  相似文献   

6.
明代小说理论的建构在一定程度上受经学的影响,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经学的思想理论、价值观念与小说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通之处,使其能够参与小说理论的建构,因而小说理论家总是主动地对经学的思想与材料进行吸收和利用;二是经学的学术宗教地位使明代小说理论家乐于借助经学的一臂之力来提升小说及小说理论之地位.这就使明代小说理论与经学构成了复杂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小说理论家吸收经学的“劝善惩恶”、“裨益风教”等思想观念,进行小说功能价值论的建构;2.力图沟通小说与经学在思想内容方面的共同性,使小说与经学在题材内容上联系起来,从而拉近小说与经学之关系,借助经学之权威来提升小说之价值,努力争取小说正统而合法之地位;3.张扬小说在艺术魅力与审美效果方面的独特优势,凸显读者对于小说与经学的不同接受态度,对比小说与经学接受效果方面的巨大反差,从而堂而皇之地肯定小说的价值意义;4.理论家站在小说家的立场上巧妙地对《六经》展开独特的“阐释”或“改造”,从而使经学更加有效地服务于小说理论.小说理论家对经学的吸收利用,一方面促进了明代小说理论的建构发展;另一方面,经学的价值观念也由此渗入小说理论领域,从而扩大了经学思想的普及与推广.  相似文献   

7.
《剪灯新话》是明代文言小说的开山之作,代表了明代文言小说的成就,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然而从成书至今,《剪灯新话》却遭遇坎坷,关于它的研究更是侧重不一,通过对这一问题进行整理,以期就《剪灯新话》成书以来相关的流传研究情况有一个较为明确完满的答案。  相似文献   

8.
在传播学视野下,以《剪灯新话》、《剪灯余话》为对象,考察了明代万历朝以前的小说传播现象。用两级传播模式中的"意见领袖"理论阐释了明初小说提倡者的特殊身份以及他们的态度对小说传播的积极影响;勾勒出了明初小说传播的轮廓,用传播学的理论解释了明初小说为什么被禁以及为什么不堪一禁。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历史上,除了得到官方认可的儒释道等宗教外,还存在着各式各样的民间宗教,它们对广大民众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也波及到文学创作领域.本文以明代小说<平妖传>为研究对象,对这部小说与民间宗教,尤其是弘阳教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论述了民间宗教在传播过程中的某些特征,以期引起对有关研究领域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明代中叶吴中地区形成了以沈周与都穆为中心的文言小说作家群,他们相互交往密切、客谈风气浓厚,为文言小说的创作提供了良好环境;他们好奇尚怪的心理催生了一大批志怪小说;互相延誉、互题序跋的热情促进了小说的传播;对吴文化的认同使得小说带有明显的地域色彩。他们的文言小说成了明代文言小说最重要的一部分,在文言小说发展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小说序跋是研究小说理论的重要形式,文中选取了明清阶段的小说序跋为研究对象,从明清学者的小说序跋中小说概念和小说特点理论出发,分别探讨了我国古代小说的传统目录学定义和散文体叙事学定义,从小说类属与小说定义方面探讨了明清时期的小说本体观点。  相似文献   

12.
《金瓶梅词话》的写作素材来源众多,相较于其它长篇小说,在征引诗词上的数量尤为可观,就目前已发现者来说,有90%以上集中在《水浒传》、宋元话本、元明文言小说、元明戏曲、历代诗词之中。统计其数量分别为:引自《水浒传》65首、宋元话本28首、元明文言小说28首、宋元戏曲21首。  相似文献   

13.
明代禁毁小说的文化伦理诉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明一代是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高峰,也是古典小说理论发展的一个奠基阶段,然而对于古代小说的禁毁同样开始于这个时期。明代禁毁小说的背后,不仅隐藏着直接的政治经济的原因,也有潜在的文化伦理方面的诉求和冲突。  相似文献   

14.
在晚明男风的影响下产生了大量的白话同性恋小说。中国古代同性恋本是一种歪曲的性取向,加之晚明社会纵欲风气影响,同性恋小说与性欲关系非同一般。但仔细斟酌,小说中不但有"情"存在,而且有近现代意义上的同性恋情。  相似文献   

15.
从明代小说和戏曲的作者人数、作品题材、主题价值取向等方面分析了明代科举制度对文学的影响。认为科举举人、进士参加小说和戏曲的创作,对提高小说、戏曲的社会地位,推动明代俗文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最后,文章还对科举八股考试文体对文学和社会文风的影响进行了探讨。认为八股作为辅导读物的推广,一方面增加了社会读物的种类;另一方面也助长了考生投机取巧的心理和社会华而不实的文风。  相似文献   

16.
《隋炀帝艳史》,明代齐东野人编著。作品大量参考唐宋的笔记小说,并参照正史和其他史料,记录了隋炀帝的一生,揭示了一个封建王朝的兴衰,并借古讽今反映了明代的社会现实,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其人情化倾向对后世小说尤其隋炀帝系列历史演义小说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典小说的分类历来多以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中的说法为主,即认为明代大都为单向型的。文章认为明以后,尤清代小说多为"多向型"。作者分析了《绿野仙踪》为代表的这类"多向型"小说,指出其成因、特点及存在之必然。  相似文献   

18.
公案题材的作品在中国历代作品中都有所涉及,但直到宋代公案才作为小说的一个门类被正式命名.就从宋代开始,详述宋元、明、清三代最具代表性的公案小说文体和作品:宋元公案话本及文言公案小说;明代公案小说集及拟话本公案小说;清代侠义公案小说及<聊斋志异>.并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相结合展现了公案小说在不同时期的不同时代特征,将公案小说...  相似文献   

19.
黄人在一九0四年至一九0七年编撰的<中国文学史>初稿,破天荒地将古代小说纳入文学史的书写范畴,不以"小道"视之,可谓别具慧眼.但是近百年来,一直未受到小说研究者的注意,十分可惜.其实,黄人的<中国文学史>除了可以对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作出一些修正外,仅就其"明人章回小说"一节而言,在小说的论述方面已卓然成一家之言,并且在小说分类学、小说目录学上具有极重要的贡献与价值.因此,有必要对黄人的<中国文学史·明人章回小说>加以考证论述,并予以高度的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