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文章以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的分段标点古典白话小说为研究对象,通过史料梳理,从秉持先进文化理念、认真严谨的编辑作风、一流专家学者深度参与和大力帮助等方面,探讨了“亚东版”品牌形成的原因。文章得出结论:“亚东版”品牌的确立源自亚东图书馆内部出版人和外部专家学者的通力合作与共同努力,其成功经验对于今天的出版企业仍具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向图书广告"发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出版的繁荣,现代意义上的图书广告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单一到多样,迅速进入了出版领域,成为出版流程的一部分,特别是这几年随着出版竞争的加剧,图书广告在图书促销中的地位日益凸显,表现在:出版社不断学习、掌握了大量的图书广告技巧;图书广告从平面  相似文献   

3.
张铭  徐蒙 《编辑之友》2010,(5):106-109
小说林社是一家以出版翻译小说闻名的晚清出版机构,创办人曾朴在经营生意失败之后转而投身于出版事业,于1904年开设小说林社.此后,小说林社得到了很快发展.1907年初小说林宏文馆有限合资会社成立,随后<小说林>杂志正式问世.一年之后,小说林社因为经营问题而被转让,<小说林>杂志也停办.小说林社在其存在的三年多的时间里,出版了大量的小说,其经营的杂志不仅包括著名的<小说林>,还有经常被研究者忽略的<女子世界>,这两本杂志都刊登了大量的广告和告白.  相似文献   

4.
黄芳  张志强 《出版科学》2016,(6):116-119
作为中国近现代出版巨擎,商务印书馆广泛运用各种书刊广告,进行各类图书推介与营销。1928至1938年商务印书馆在《中国评论周报》(The China Critic)上持续发布英文广告,宣传推介各类中英文图书。这些英文广告投放频率疏密有致、设计风格灵活整饬、主题类型丰富多样,体现出商务印书馆独特的图书广告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5.
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现代版权史上最黑暗的时期。国民党政府颁布的修订的《著作权法》,从修订内容看,明显地把它纳入了为维护国民党党义服务的轨道。政府独裁,文网密织,对进步、革命的刊物实行无情摧残和查禁,非但著作权人的著作权益毫无保障,还导致出版界盗版之风盛行。在我国出版中心城市上海和北平,亚东图书馆多种图书本版书如《白话书信》、《少年漂泊者》、《胡适文存》、《独秀文存》等和上海北新书局等多家出版机构销量好的图书大量被盗版。  相似文献   

6.
这一期《出版史料》用了亚东图书馆出版物的几幅封面设计作彩色插页。这几幅书衣,采自学林出版社2006年2月出版的《亚东图书馆与陈独秀》。该书是依据长期在“亚东”从事编译工作的汪原放先生的遗稿整理,于1983年11月出版的,初版书名为《回忆亚东图书馆》;重印时为突出“亚东”与陈独秀的密切关系改现名。至于这些书衣照片的原出处,则是上海图书馆收藏的亚东版图书。  相似文献   

7.
4亚东图书馆与章士钊在汪孟邹的名人朋友中,章士钊是其中之一。从亚东的全期历史来看,章士钊与陈独秀、胡适一样,对亚东的影响至为深远。最突出的一点是,亚东人出版认真,不肯苟且,对读者对社会负责的精神———我称之为“亚东作风”,其形成就有章士钊等人的督促之力。对此,汪孟邹本人也直言不讳。众所周知,章士钊是反对文学革命的主将之一,而亚东在“五四”时期,高奏新文化运动的主旋律,在文言白话孰是孰非、孰优孰劣的争论中,亚东坚决地站在了陈独秀、胡适等革命派一边。在出版领域,亚东首举义旗,充当白话文运动的急先锋,出版了一大批白话…  相似文献   

8.
周丹 《编辑学刊》2021,(3):91-95
20世纪20年代被西方世界称为"咆哮的20年代(Roaring Twenties)".这是一个经济、文化持续繁荣的时期,它所涵盖的激动人心的事件数不胜数,因此,也被称为"历史上最为多彩的年代".中国共产党便是在这样一个时代应运而生的.文章通过回溯100年前,即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图书出版,主要是音乐图书出版的状况,希望为音乐图书出版的未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小说新报》是1915年创办的月刊,近现代小说家李定夷先生为主编,由国华书局出版发行.其出版时间长达八年之久,共载8卷94期,除连载文学作品外,更有丰富的图书广告.文章从图书广告的视角,分析《小说新报》图书广告的类型、技巧、特征及其时代写照,探析当时的文化思潮和社会风貌.  相似文献   

10.
历史出版门类,本应相对冷门,至少在畅销热度上,是不能与小说、青春读物、财经金融等板块媲美的.但是近几年来,大众历史门类却突然崛起,在出版市场上不断掀起热潮,在图书领域接连创造出令人刮目相看的畅销业绩.借助电视传媒发力,易中天的《品三国》一时洛阳纸贵,上下两册相加,销量超过百万,靠网络论坛积攒人气,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创造了白话历史书的销售巅峰.本是冷门,却为何成为一匹黑马,且能繁盛八年?本文将对这一出版现象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1.
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问题,多年来众说纷纭,笔者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了图书馆的双重职能:“服务历史职能”和“服务现实职能”,主张图书馆学应该围绕这两项职能进行研究,认为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有二元性,即“服务历史研究”和“服务现实研究”。  相似文献   

12.
文献计量学方法在网络资源开发实践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的信息资源极其丰富,是名副其实的信息的海洋.面对茫茫大海般的网络信息资源,如何进行有效的开发利用,如何在互联网上准确、快速地查找信息资源,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亟待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13.
14.
文章提出,重庆抗战历史文献中心以罗斯福图书馆的保护利用和重庆图书馆及全市收藏的抗战文献的保护开发为基础,搭建共同体系,展现抗战历史文化的立体形态,传递和表达抗战遗址与抗战文献所蕴含的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社会文化信息,将它们融入现代社会发展进程和社会民众的日常生活中。以此加强社会民众对抗战遗址和抗战文献的认识和了解,从而达到抗战历史文化的普及,抗战革命历史的传承,民族抗战精神的永续。  相似文献   

15.
独立学院图书锗建设的瓶颈及突破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独立学院得以迅速发展,然而独立学院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日益突显,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独立学院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文章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析了制约独立学院图书馆建设的瓶颈,探究突破制约独立学院图书馆建设瓶颈的对策,以保障其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研究型大学视野下的图书馆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建设研究型大学视野下提出了建设研究型图书馆的课题。阐述了研究型图书馆的内涵,建设研究型图书馆的意义,着重讨论“211工程”重点高校在现阶段如何建设研究型图书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清末民初以来的图书馆在建造发照过程中,竖立过不少碑刻,这些碑刻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另外这些图书馆碑刻还具有补史之阙、正史之谬的重要作用。近代图书馆与以往的藏书楼有很大的不同,在民国碑刻中主要表现为藏书思想、藏书种类、受益对象的转变,其中一些碑刻还详细记载了图书馆经费的来源,这些对历史学、图书馆学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变革时代的心态对图书馆学研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化进程中知识分子的心态基本上是积极、健康的,但其非主流倾向可能干扰学术研究.结合社会文化背景,剖析图书馆学研究中上述因素可能产生的影响,就克服不良心态,促进学科健康发展陈述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9.
李明 《新闻界》2008,(1):49-51
本文在回顾新闻报料人产生背景的基础上,从主动失实和被动失实两方面分析了新闻报料失实的原因,并提出通过过滤、核实和制度保障三方面对新闻报料的真实性进行检定。  相似文献   

20.
论档案馆社会功能的拓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档案馆具有两大基本功能:一是本体功能——存储、保管功能;二是社会功能——利用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信息、网络和虚拟技术在档案工作中的运用,档案馆的本体功能在内涵扩展的同时走外延拓展之路,实现保管主体的分层次化和多元化;同时保管客体(对象)开始由传统的“实存”形式向现在的“实存”与“虚拟”形式并存方向发展。档案馆本体功能的发展,也必然推进档案馆的社会功能的不断拓展和深化——由信息管理与服务向知识管理与服务拓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