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媒介融合时代的传统出版业:焦虑与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图书出版业与网络出版、数字出版、手机出版等新业态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竞争中相互促进。如何在媒介融合的冲击下找到自己的位置,是传统图书出版面临的一大挑战。本文通过对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图书出版面临挑战与机遇分析,依据媒介与图书出版的互动关系,探讨图书出版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数字出版是媒介融合时代图书出版业的大势所趋,在它的冲击下,传统纸质媒介呈现出全面放缓甚至停滞、下滑的发展态势,但纸质图书出版却成为纸质媒介中唯一能够连年保持稳步增长的领域.本文在概述我国图书出版业数字出版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图书出版稳步增长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其未来应对数字化挑战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3.
由图书出版主权利衍生出来的附属版权虽然并非正式概念,但它在出版产业中具有较高的产业增值价值。媒介融合的趋势使得各媒介界限日益模糊,资源共享成为可能,凭借媒介融合趋势提供的机遇以及高新技术的发展,深度、立体、多元开发附属版权可以充分开发图书版权,拓展"大出版"概念,拓展出版盈利渠道,整合出版价值链,对进入微利时代的图书出版业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出版深度融合是出版业适应数字内容市场供需态势作出的重大战略转向,也是媒体融合与出版融合相关政策推动下实现数字出版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文章从出版媒介角度考察出版深度融合内涵,指出其是初步融合、再分化、共存等阶段渐次展开又并行发展的复杂过程,将重构包含出版业在内的媒介与内容产业新格局和新生态,推动出版业成功跃迁至数字出版新阶段。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面向数字出版的深度融合本质上是一个再媒介化过程,出版业可通过迁移、改进、重塑、吸收等多种再媒介化策略推进深度融合,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5.
周洁 《出版广角》2018,(6):25-29
2017年,我国新闻出版业全面进入跨界融合新常态,媒介融合向纵深发展,出版企业与泛娱乐、泛文化、泛金融进行深度对接,知识付费不断拓宽数字出版领域.经历行业洗牌的自媒体"二八效应"明显,顺势而为的传统媒体需要继续探索转型之道.出版业仍存在图书去库存有待改善、图书价格保护体系亟待建立等问题,已成常态的复合型书店也需考虑如何在转型中坚守书店本质.数字信息技术和跨界融合发展仍是未来行业风向标,新闻出版业需要把握时代发展趋势,积极构建图书全版权运营生态链,继续优化数字新媒体版权保护体系,根据消费需求不断提升出版供给水平.  相似文献   

6.
白林 《出版科学》2016,24(1):34-38
技术发展推动媒介融合快速发展,不断发展形成“大媒体产业”:传媒业内部界线模糊,外部边界不断扩大,呈现融合式发展,深刻地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和阅读的方式,对出版业未来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媒介融合理论为基础,研究媒介融合对出版产业的一般影响,进而研究对出版业的生产核心——内容编辑体系带来的影响和变化。  相似文献   

7.
白林 《编辑之友》2015,(1):34-37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各种媒介界限逐渐模糊,呈现出融合发展的趋势.以数字技术为共同基础将各种媒体串联起来,深刻改变着人们获取信息和阅读的方式,改变整个传媒生态环境.这些变化,都极大地渗透和影响到图书出版行业的发展.文章将在梳理媒介融合理论的基础上,分析其对图书出版业所带来的影响和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8.
孙平 《现代出版》2011,(6):36-39
媒介融合的推进给传统出版业带来了产业转轨的机遇,手机出版应运而生。我国的手机出版目前仍处于起步期,面临出版内容单一、产业链不完善、赢利模式模糊等发展瓶颈,需要从内容融合、技术融合和产业融合三个方面吸纳其他媒介可为所用的特点,构建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传统出版业逐渐与数字出版、网络出版等联系在一起。读者可以通过计算机、手机、电视等传播媒介获得信息,并使消费者的观念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转变。以手机、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凭借其超时空性、内容海量性等特点给传统图书出版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传统图书出版的研究者,应在压力中寻求图书出版业的出路,变新媒体的冲击为动力,在探索中找到传统图书出版业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儿童图书市场一直以来是出版业重点关注的领域,而美国学乐出版社(Scholastic)是著名的儿童图书出版商和发行商,也是儿童教育领域的技术领头人。随着互联网和各类移动终端的发展,图书内容的传播媒介不再局限于纸质图书;对于儿童来说,单一图文结合的纸质书远不如声效画面结合的电脑等有吸引力。本文就学乐出版社将图书出版、游戏开发以及教育产业相结合的跨媒介平台进行分析,试图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探索儿童出版的跨媒介经营新出路。  相似文献   

11.
数字内容产业具有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低能耗等特点,随着新兴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发展,数字内容 产业在我国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从数字内容产业链出发,对产业链的主体和数字内容产业模式进行了分析,并从产 业融合的角度对数字内容产业中新兴行业的产生与传统行业的重新定位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试论电信业与传媒业的融合与结构转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论述了电信业和传媒业如何融合为大传媒产业,以及大媒体产业的形成对我国产业结构转型产生的多方面影响。  相似文献   

13.
产业融合对传媒产业边界产生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产业融合使传媒产业内部以及传媒产业与相关产业之间的技术边界逐渐消失。在产业融合的推动下,不同媒介之间的业务出现更多的交叉互补现象,传媒产业内部各子产业之间以及传媒产业与相关产业之间的市场边界趋于模糊,整个产业结构体系将发生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王松茂 《出版科学》2007,15(4):41-43,47
产业融合导致出版业规制的边界、范围和内容出现较大变化,出版业规制权力因融合而分散.我国亟需构建基于产业融合的出版业规制体系,包括规制框架平台化、规制机制动态化和完善现有出版业规制功能.  相似文献   

15.
当前,虽然越来越多的传统出版单位认识到融合发展对自身的重要意义,却都没有找到推进融合发展的思路和举措.文章根据出版业融合发展现状,从宏观思维、突破方向和保障举措三个方面提出传统出版单位推进与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媒体汇流下的数字电视产业内涵与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鉴 《新闻界》2009,(1):140-141,144
本文就目前我国对"大传媒"推广情况进行分析,认为要加快我国数字电视发展,推动我国进入数字电视时代,就必须重新认知数字电视产业的内涵,并以此重新定位数字电视.  相似文献   

17.
数字出版产业跨地区融合是出版业健康繁荣发展的需要,也是媒体融合发展战略核心主题之一.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内在需求和外部环境,诠释了跨地区融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但同时跨地区融合存在资源要素流动呈现负向性、区位选择失衡形成创新孤岛、跨域协作僵化导致管理矛盾频现等风险,需依托产业资源增量流动、区位梯级规划、协作管理创新等举措予以应对,以推动我国数字出版产业跨地区发展步入融合2.0时代.  相似文献   

18.
2014年被称为我国的“媒体融合改革元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的《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表明媒体融合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新一轮深化改革即将开启.适应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新形势,新闻出版领域有六大改革任务:新闻出版审批制度改革、放宽新闻出版准入制度改革、新闻出版监督与服务体制改革、完善新闻出版市场体系改革、高质量的新闻出版集团化改革、新闻出版对外开放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