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闻媒介在各个国家一直背负着政府喉舌的重任,当国家处于和平时期时,新闻报道暂且体现着自由的属性。然而一旦提及本国参与的战争进行报道的过程中,新闻媒介则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与政府一致的立场。这样导致的后果不仅仅是新闻自由的丧失,而且新闻最重要和最本质的属性——真实性,也会被所谓的爱国主义淡化,这就是战时新闻传播中专业主义和爱国主义的冲突所在。  相似文献   

2.
真实、客观、公正地报道新闻是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但有些记者或媒体在报道时容易充当"裁判员"的角色,戴着有色眼镜或者带有感情色彩,导致报道有失偏颇甚至真实性受到冲击、舆论导向偏激。尤其是对"富二代"、"官二代"等社会特殊群体的报道,容易陷入标签新闻的误区,用抨击性或嘲讽性的标题吸引眼球,却忽视了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其后果严重的会煽动社会不满情绪,影响社会稳定。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从根本上重视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记者和媒体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增强新闻专业主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第七章就国际新闻如何体现它的真实性与客观性进行了一些探讨。文章通过若干事例说明,国际新闻报道片面性的恶果,用简单的政治观点或政治口号来代替新闻报道,必然违背新闻的真实性与客观的原则;新闻报道也要受历史的检验,对历史负责;只有用事实讲话才是最有力量和经得起检验的。文章还指出,要体现新闻的真实性与客观性,必须防止报道简单化和片面性,同时不要搞对国内中心工作的勉强的“配合”。同我国政策有关的事物在国外的反映,报道要实事求是,不要以“我”为主,取其所需,使新闻报道失真或流于片面。文章还分析了客观报道决不是客观主义,国际新闻报道的选题、角度、详略等均反映我们的立场和倾向。  相似文献   

4.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是新闻自身特性的要求,是受众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媒体自身生存的要求.但是新闻的真实性并不表示所有的事实都可以成为新闻,新闻报道必须加以选择.有选择就有倾向.这就引出了新闻的倾向性问题.在认识新闻的真实性和倾向性二者关系时,我们应看到新闻的真实性和倾向性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在新闻报道中,应尽可能增强真实性,减少倾向性,做到客观公正、全面、平衡地报道事实.  相似文献   

5.
媒体责任与民族意识是国际新闻报道中经常会被提及、看似毫无关联的两种报道准则,但从国际新闻的真实性、公正性方面来看,二者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从现象学大师胡塞尔最早涉及主体之间关系、提出认识论领域的主体间性开始,媒体责任与民族意识之间的关系也找到了一个哲学层面的解释.作为二者存在主体的"新闻工作者"和"一国之国民"在国际新闻报道领域中凸显出了强烈的主体间性,这种主体间性也便成了解决国际新闻报道中媒体责任和民族意识发生冲突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6.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会产生巨大影响.近几年随着VR技术的迅猛发展,"VR+新闻"报道在我国也迎来了"高潮".从当前传媒行业发生的一次次巨大变革来看,受众在信息传播体验方面已有了很大的改变,媒体很难再局限于传统的报道方式.不少媒体为了顺应受众的信息需求、市场的发展,而寻找更广阔的领域进行技术革新.作为一种跨行业、多领域结合的新闻报道方式,"VR+新闻"报道模式正逐步渗透国内媒体,并在新闻生产过程中被广泛地应用.  相似文献   

7.
新闻的真实性,指的是新闻报道中每一个构成元素都必须符合客观实际,任何一个组成要素都经得起客观实际的检验。真实、客观是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忽视了真实性和客观性的新闻报道,必然会导致报道有失偏颇甚至真实性受到冲击、舆论导向偏激,影响新闻媒体在受众中的威信和影响力。加强调查研究,将事物的本来面目原原本本地反映给读者,是确保新闻真实性、客观性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中国主流媒体在"马航失联事件"的报道中,频频被国人质疑只会转发、煽情,而无实质上的信息,与国外媒体的逼问马来西亚政府获取重要信息的做法,形成鲜明的对比。本文将马航失联事件发生一个月内的中外主流媒体新闻报道进行对比分析,从中发现在搜集信息的专业程度、访问专家的方式、新闻报道的侧重点、社交媒体信息利用及新闻真实性把关力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和距离。  相似文献   

9.
武瑾  武妍 《今传媒》2012,(5):30-31
本文通过对人民邮电报和央视对于电信联通涉嫌价格垄断的报道进行分析,通过比较两方媒体的报道内容和报道角度,探析新闻事实的真实性,并且提出新闻对于大众的信息判断力和舆论的影响。研究发现,对于新闻的真实性以及引导社会舆论方面需要加强。  相似文献   

10.
一、广播连线报道真实性受到质疑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坚持新闻真实性是新闻工作的起码要求,也是传媒公信力形成的根本基础.真实性是新闻工作的第一重要原则,也是新闻工作的基本操作规范.坚守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原则,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是新闻报道真实可信的保证.  相似文献   

11.
主题报道,一直以来都是主流媒体的优势。时政新闻报道作为主题报道的"重头戏",其所承载的信息,代表了党和国家对重大问题的看法、主张和方针、政策,从普通百姓的生活到整个国际社会,无不受到影响,从而集重要性、时效性和广泛性于一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正面宣传,要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要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既准确报道个别事实,又从宏观上把握和反映事件或事物的全貌。对于时政新闻而言,如何出彩出新?  相似文献   

12.
新闻报道的过程就是新闻选择的过程,新闻选择是媒体在特定的传播环境下,根据新闻价值、新闻政策、媒体自身定位,受众构成及其需求对于新闻事实的内容、主题、角度、报道方式进行取舍和处理。  相似文献   

13.
新闻的生命在于真实。确保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是对新闻从业者的基本要求。然而,这些年来,媒体虚假报道层出不穷,《新闻记者》杂志每年都会评选出"十大假新闻",这从侧面反映了虚假新闻的泛滥与影响。 虚假新闻不仅会对记者职业生涯、媒体的公信力产生严重负面影响,而且在社会矛盾集中出现的当下,还可能带来严重社会后果,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因此,杜绝虚假报道不仅是新闻行业的职业要求,更是媒体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4.
新闻报道中引用的数字,绝大多数都要求准确无误.如新闻"五要素"中涉及的数字,新出台的政策、规定、文件中的数字.涉及职工、家属切身利益的新闻中的数字,一般性报道中的数字等,都要求准确如实报道.通过真实、具体的数字来报道新闻事件,读者觉得可信、有权威性.一旦数字模糊,再好的新闻也会打折扣.  相似文献   

15.
真实性是新闻报道坚持的基本原则,要求新闻从业者客观描述事物、报道事实真相,充分发挥新闻报道的社会舆论导向作用。然而近年来,虚假新闻现象常有发生、屡禁不止,给社会带来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严重制约了新闻媒体的健康持续发展。本文对媒体虚假新闻的危害、成因及法律责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媒体通过设置新闻议程以达到影响受众的目的.传统媒体时代,议程设置权力掌握在媒体手中,不同媒体的新闻议程虽有差异,但基本不会产生议程冲突,尤其在国际新闻报道中更是如此.数字媒体时代,自我赋权把议程交到用户手中,其议程设置与传统媒体存在显著差异,甚至直接导致"冲突议程"的产生,这一现象在国际新闻报道中日益增多,已经引起越来越多新闻学者的注意和重视.  相似文献   

17.
假新闻像假冒伪劣商品一样,是近年来新闻报道中经常出现的、令媒体和受众深恶痛绝的一种现象.不仅在我国存在,就是在新闻管理和职业道德规范比较完备的西方国家也时常发生.假新闻的恶劣影响主要在于其传播的广泛性和易使人被蒙骗的迷惑性.但现在有一种非常奇怪的现象,就是假新闻的转载率非常高,传播的时效非常快,有的在短短的几日内就被全国数家媒体转载,甚至有些还传播到国外,真让许多人大跌眼镜.假新闻的恶劣影响往往都是在媒体相互转载中被逐渐放大的.假新闻对媒体的负而影响非常巨大,它会使受众对其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产生高度怀疑,从而使媒体在受众中失去公信力.  相似文献   

18.
"接地气"的新闻报道,不仅受众喜欢,还能增强新闻的引导力和影响力,是任何时代媒体宣传的需要.采写出"接地气"的新闻报道,需要记者深入基层一线"抓活鱼",从平民视角出发、用百姓喜闻乐见的语言和形式讲述故事,这样读者才会喜欢和共鸣,新闻报道也更具活力和生命力.  相似文献   

19.
新闻报道经常会有这种情况:一个言之凿凿的消息或一个被疯狂转载的新闻,翌日就会被证实"是误读"。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被误读的消息就不是新闻,甚至是假新闻,从而危害媒体的公信力。误读为什么总是发生,证实为何如此之快?误读,实际上是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认知现象,表现为对事物有意或无意的错误理解和评估偏差。新闻误读,实际上就是错误理解和评估偏差进入了  相似文献   

20.
随着近几年房地产市场的"过山车"行情,房地产市场的新闻报道日益成为各媒体争夺读者的重要新闻.作为房地产行业的一名记者,笔者发现,不少媒体在报道楼市时,常常带有"硬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