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经20多年,49道“减负令”,但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仍然是困扰教育的一大难题。“书包最重的人是我,作业最多的人是我,每天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人,是我是我还是我。”学生还在唱自己创编的儿歌,家长依然在左右为难,人大代表们也仍然在不断呼吁,可是,减负之路到底该如何走?  相似文献   

2.
主持人半山:减负似乎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也提到要“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减负这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是一件复杂的事情。什么是负担?来自何方?怎么减?长期以来,外界“一相情愿”高呼减负。而学校里依然我行我素。其实。减负并不是给学生少布置几个作业那样简单。首先需要我们弄清到底什么是该减的,  相似文献   

3.
目前“减负”的呼声很高。据调查有的地方教育部门为此专门下了文件要求下属小学“减负”:一、二年级不留家庭作业,三年级以上少留作业。减少作业就是“减负”吗?由此引发我对教师留课外作业的一些思考。   毋庸置疑,大量的重复练习确实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  相似文献   

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问题进行了特别强调,减负已成为当务之急。“课业负担”指的是超出学生可承受能力的课内和课外过重的作业;“减负”指的是减掉超出学生可承载的作业,回到学生可承栽的范围。那么,“课业负担”是如何产生的呢?笔者认为:课堂教学质量低效是其根本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教育》2009,(3):29-29
关键词读解 近几年,一道又一道学生“减负令”不断出台,而“补课暗潮”依然汹涌。 “课时多、作业多、补课多、考试多,怎能不累?”一中学生埋怨说。  相似文献   

6.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俨然就是一种历史顽疾。早在2004年7月.教育部专门为此发出了《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之后,每年的教育部工作要点中都可以找到“减负”的字眼。即便如此.学生的实际课业负担依然沉重。“减负”为何如此艰难?值得深思的是,现有过重课业负担中,有没有教育的责任?在这一历史顽疾的治理中。大家是否已被惯性思维裹足不前?教育能否有新的作为?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的做法值得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思考。  相似文献   

7.
25年走出的“轻负高效”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经20多年,49道"减负令",但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仍然是困扰教育的一大难题。"书包最重的人是我,作业最多的人是我,每天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人,是我是我还是我。"学生还在唱自己创编的儿歌,家长依然在左右为难,人大代表们也仍然在不断呼吁,可是,减负之路到底该如何走?  相似文献   

8.
宋月华 《考试周刊》2011,(77):54-54
自“减负”以来,学生书包轻了,作业少了,然而“红灯”却多了,从而“减负增效”已成为教育界热点话题,越来越多的教育人士在思考:如何真正让学生在“减负”的同时学习效率也随之提高呢?我从分析减负后学生学习效率降低原因出发,结合实践提出:课内外结合,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9.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应试教育的产物,广大师生叫苦不迭。尽管“减负”之呼声较高,各地也提出相应的要求及措施,然而教师故意给学生加压,家长因作业等问题殴打孩子的事件时有发生。“减负”已成为最迫切的教改课题。但“减负”工作阻力重重,要真正落实到实处,我认为应当从科学的评价体系、思想观念、教学方式、教育运行机制等方面入手。不折不扣地实施素质教育,彻底改变制约“减负”工作的不利因素,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10.
“减负”是指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减负”是手段,不是目的。“减负”的目的是为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减负”以后如何优化学生的数学作业呢?  相似文献   

11.
涂皓 《教育》2013,(5):24-25
在北京各区县中,家长们一向认为西城区的学校相对均衡、学生课业负担相对也比较轻。但清明节假期的第…天,西城区某名校读初中的王莉雅下午就有“课”,要到培训班参加考试——学校减负,作业少、考试少了,培训机构的课和测试就多起来了。她告诉《教育》旬刊记者:“老师说了,你们如果现在给自己减负,将来后悔都来不及。”不仅培训班的老师这样说,学校的老师也这样说,只不过后者不公开说。王莉雅的母亲、一位高学历的中央媒体工作者直言不讳地说她不赞成“减负”:学校减了,孩子只能到校外培训机构去。  相似文献   

12.
穆仕梅 《贵州教育》2012,(12):4-6,13
尚义小学秉承“让每个学生拥有一个幸福的童年,为孩子的终身幸福奠定最坚实的基础”的教育理想,在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努力探讨“提质减负”的途径和方法。我们深知,只有教师积极参与学习,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才有可能“提质”;只有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只有优化学生作业,才能提高作业的实效性。为此,我校通过着力改变教师、家长的教育观念,运用专项改革及课题研究等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推进“提质减负”工作的落实,切实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把幸福的童年还给了孩子,教师也在“提质减负”中得到了提升,学校也在“提质减负”中得到了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的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负担过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综合治理。一、齐抓共管,力争“减负”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不仅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也阻碍了素质教育的落袄。“减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号角,也是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的动员令。目前“减负”环境仍不宽松。例如,小学课程多,学生自习时间少,体育锻炼和课外活动时间少;教材内容多,难度大,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减负”缺少应有的社会环境,校外教育场所少,家长对“减负”认识不足、因此,“减负”…  相似文献   

14.
一、要处理好减轻课业负担与教师认真履行职责的关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并不意味着教师就要少管学生,少工作,少负责,有的老师可能认为,现在减负是因为我们以前事情搞多了,搞拐了,那我们就少做为佳,少管学生,不自寻烦恼。这是从消极的角度来片面地理解“减负”的...  相似文献   

15.
褚远辉 《云南教育》2001,(19):10-11
“减负”主要是针对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而言的而学生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过重的一个重要原因或直接表现就是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数量多、难度大并且在作业本身的质量和要求上存在着许多违反教育教学规律和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现象。因此科学地设计学生的作业是当前“减负”的一个关键。我们认为下面几种类型的作业设计有助于“减负”。一、分层作业分层作业是与统一要求的作业相对立的一种作业类型。过去教师给学生布置作业往往是“一刀切”即对全班学生提出统一的作业要求规定他们在相同的时间内完成同样数量和同等难度的作…  相似文献   

16.
周毅黎 《考试周刊》2011,(78):76-77
“今天作业真多呀!”在学校的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听到这样的抱怨声。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但减负减负,越减越苦。  相似文献   

17.
教育部、原江苏省教委颁发的关于“减负”的紧急通知 ,引起了各级领导、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师的高度重视 ,各地、各学校纷纷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减轻中小学生的过重负担。但职高生要不要“减负”?对这个问题目前依然是众说纷纭 ,看法不一。一些人认为 ,职业教育是我国中等教育的组成部分 ,职高生尽管没有高考压力 ,但所学课程门类多 ,有文化课、专业课 ,还有技能训练课 ,加之部分学生参加对口高考复习 ,课业负担很重 ,必须要“减负” ;一些人认为,职高生先天不足 ,基础差 ,不加重负担还初中的欠帐怎么行?对职高生不是要“减负”而是要“加…  相似文献   

18.
在没有说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之前,先看一下为什么这段时间把“减负”这个话题炒得这么热,特别是有许多孩子家长忧心忡忡,顾虑甚多。一些家长们说:“过去孩子让作业压的喘不过气来,现在可好,回家没事干就知道玩”。还有的家长说:“孩子不学习,将来能考上大学吗?这不又要耽误一茬人吗?” 这样就提出一个问题,即首先应该对“减负”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这样家庭教育就能很好的配合了。朱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就表明,…  相似文献   

19.
《中学生电脑》2011,(6):4-4
近年来,上海中小学“减负”行动一直轰轰烈烈.但不少学生和家长的直觉却是,作业“一年更比一年多”。反复抄写、机械操练。孩子每天伏案到很晚。作业多少才算适度?  相似文献   

20.
“减负”还能走多远薛国春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业已引起全社会的极大关注。有识之士要求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各地亦相继出台一系列"减负"招数。那么,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现状如何?据《中国教育报》近期报道,上海对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社会调查结果表明:学生仍不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