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众科技》2008,(4):9-9
日本大阪大学研究人员近期报告,基因疫苗增强免疫系统的关键是能够激活白细胞的双链脱氧核糖核酸(DNA),而与之前认为的碱基序列无关。 基因疫苗指将编码某种蛋白质抗原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直接注射到动物体内,使外源基因在活体内表达,产生的抗原激活机体免疫系统,从而诱导特异性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2.
抗精子抗体测定及其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育不孕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免疫学因素的参与和某些不育不孕的发病有密切联系。在男性或女性患者体内都有可能出现抗精子抗体(AsAb),AsAb对精子有细胞毒作用及制动作用,在患者体内检出AsAb,有助于对不育不孕的诊断。早在1899年,Methnikoff及Landsteiner发现〔2〕,将异体动物精子注入机体可产生抗体。1年来,Methnikoff证实豚鼠在注射自体精子后,血液中有抗精子抗体的存在。1 精液抗原〔1.2〕人类精液抗原相当复杂,目前已知精液中含有30余种精子抗原,其中精浆抗原达1…  相似文献   

3.
《大众科技》2007,(12):9
赛诺菲巴斯德——赛诺菲安万特下属疫苗事业部近期公布了一项临床研究结果,数据表明:其最新研制的含佐剂流感大流行疫苗,在抗原含量最低时,对H5N1病毒依然可以产生高水平的免疫应答。该疫苗应用了赛诺菲巴斯德专利佐剂技术,也是迄今为止含H5N1抗原剂量最低的疫苗。  相似文献   

4.
检测了项目组制备的4批牦牛大肠埃希氏菌病灭活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效力,并疫苗对免疫动物进行检测抗体和免瘴攻毒保护试验.结果表明,家兔和西藏牦牛接种疫苗后精神、食欲、粪便、体温、心音、呼吸均章常,疫苗安全性良好,当机体体内抗体效价达到1:128时,可使免疫机体产生可靠的免疫力,抵抗牦牛大肠埃希氏茵攻击.进行免疫攻毒后,对家兔保护率为80%;对牦牛保护率为95%;而对照家兔和牦牛全部死亡.因此,接种牦牛大肠埃希氏菌病灭活疫苗是预防牦牛大肠埃希氏菌病最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适合的蛋白纯化和病毒灭活工艺,制备静脉注射用人SARS特异性免疫球蛋白。方法:采用低温乙醇和离子交换层析相结合的工艺进行分离纯化,在分离纯化过程中对血浆进行S/D病毒灭活,对原液进行纳米膜过滤去除病毒。对产品的SARS抗体效价、灭活剂残余含量进行检测,对血浆S/D病毒灭活工艺进行验证。结果:产品的各项质量指标符合静脉注射要求,产品中SARS抗体效价经ELISA法检测为1:83,产品中灭活剂TNBP和Triton-X100的残余含量均〈5.0ug/ml。病毒灭活方法经验证可以有效灭活指示病毒。结论:本蛋白纯化工艺可操作性强、产品质量稳定,为从突发病毒性疾病患者康复期血浆中小规模提取特异性免疫球蛋白提供了一种适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医学上,生物工程综合技术的远大前途莫过制备和传染病作斗争的疫苗和其他医药产品。用生物工程控制疾病有几种方法,它们包括使用重组DNA和单克隆抗体技术,人工疫苗合成,原生质体融合制备新的抗菌素。 现在使用的大多数疫苗是由该疫苗所要防治的特定疾病的致病生物体构成。杀死这些生物(病原体)或经减毒处理使它们的毒性减小,将杀死或减毒的混合物注射到要接种的人体内。按照设想,被接种者的免疫系统对疫苗进入作出反应,产生出和疫苗生物体上的特定的分子(抗原)结合的抗体,且能识别它们,以便由免疫系统的其他成份消灭之。被接种者产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SARS流行与非流行期间深圳东门市场从业人员SARS冠状病毒血清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于2003年5月和2005年1月对东门市场从业人员,用ELISA法或免疫荧光法检测SARS冠状病毒IgG和IgM抗体。结果2003年东门市场从业人员SARS冠状病毒IgG阳性率为6.16%(88/1429),2005年IgG阳性率为1.5%(7/466),SARS流行期抗体的阳性率显著高于非流行期;2003年和2005年野生动物档、三鸟档和屠宰档三类人员的SARS-CoV IgG抗体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五类人员,但2003年这三类高危人群SARS-CoV IgG抗体的阳性率显著高于2005年;且SARS-CoV IgG抗体可以维持1年零8个月的时间;2003年东门市场从业人员中SARS冠状病毒IgM抗体阳性率为0.69%,其中一例SARS确诊病例SARS冠状病毒IgM和IgG抗体均为阳性,2005年SARS-CoVIgM抗体均为阴性,结论2005年东门市场从业人员未出现新近SARS病毒感染者。2003年SARS流行期间,东门市场存在SARS病毒感染者和隐性感染者,且与野生动物密切接触人员为SARS冠状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支持SARS病毒来源于动物的推测。  相似文献   

8.
看清毒物     
《科学与文化》2006,(5):20-20
自然界充满有毒的物质。空气、水、食物这些普普通通的物质,如果我们未能正确利用或过分吸收,都将不可避免地引发中毒症状。如若人体内所含盐分增加到正常值的10倍,就会导致机体死亡;一次饮用过多的水,会导致体内缺钠。当然,各色毒素对于人类而言显得更为危险。其中最为人熟知的要数自然界中的汞、铅、镉、砷和硫元素,它们常以化合物形态顾在于各种矿物中,并常被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甚至用来制药。[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对多种检材细菌学和血清学调查、从猪、鼠以及污水中检到37株Y.e.菌.鉴定结果血清型别达13个之多,而人类常见的O:3、O:9血清型均未检出.对人血清及部分动物血清Y.e.菌凝集抗体测定结果表明,本地区人群有那氏菌感染,猪、鼠是主要传染源.37株Y.e.菌中发现2株能产生VW抗原、自凝性阳性的菌株,其血清型别是O:7.8与O:6.30.来自猪、鼠回盲部材料。  相似文献   

10.
1983年,一种双羔疫苗“Fecudin”由澳大利亚联邦科工组织首先研制成功,这是免疫学在家畜繁殖方面的首次应用。这种免疫技术利用一种人工合成的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新物质——一种甾类-蛋白质化合物作为免疫原,将其同一种辅剂一起注入母羊体内,刺激母羊机体产生抗体,以拟制母羊体内的一种“天然”激素,其结果是有2个卵泡发育成熟,排出两个卵子,提高了双羔率,因而提高了畜群的产羔率。十几年来,这项技术在我国的青海、新疆、甘肃、黑龙江、内蒙等省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双胎率均在10%-20%左右,甘肃细毛羊最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