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随着广播事业的不断发展,作为广播新闻家族中的重要成员,录音报道日趋成熟。在录音报道中,录音素材的主体地位日渐突出。 所谓录音素材,也就是记者根据一定的报道思想和新闻事实,在新闻事件现场以录音形式采集,而尚未经过整理提炼的现场音响的原始材料。在录音报道中,除使用录音素材外,还使用记者语言。当记者语言以文字表达形式与录音素材相结合时,录音素材应占录音报道中的主体地位。 文字与录音素材相比,后者居主。在录音报道中,记者语言有录音素材不可取代的作用,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但是,记者语言与录音素材在录音报道中,在数量上不是平分秋色的,也不可能形式模式或  相似文献   

2.
通讯播音     
对通讯体裁的把握,及对具体通讯稿件的理解、感受、表达,是播好通讯的几个重要方面。在播音实践中,这些方面本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分割的总体体现。为教学方便;我们分三个问题讲授:把握通讯体裁感;通讯播音的准备;通讯播音的表达。这里我们着重谈谈通讯播音表达方面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一、什么是“兴奋点”? “兴奋点”是我借用的术语。在录音通讯的采编、播音、制作过程中有意识地把作品中的某一场景、某一画面、某一细节乃至某一种情绪、氛围等等,通过音响来加以强调、渲染,从而使整个作品显得  相似文献   

4.
录音报道是受欢迎的一种广播新闻形式。我们广播记者都在为搞好录音报道而努力。但是,在实践中,我们碰到许多的问题。特别是对某些问题的看法目前很不一致。所以,我们希望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以便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实践。这里,我想就我们经常碰到的有关录音报道的几个问题谈一谈自己的粗浅的意见。一、录音报道的构成及形式录音报道是广播新闻中的一个样式。录音报道这个样式与消息,通讯等样式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它是运用录音素材来进行报道的。  相似文献   

5.
广播是以声音为手段传播新闻的媒体,广播语言因新闻体裁的不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特色。录音报道中的记者语言,就具有鲜明的与录音素材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的特色。录音报道中的记者语言,是录音报道的组成部分,是录音素材之  相似文献   

6.
录音素材在录音报道中的主体地位,历来是从事广播新闻采访工作的记者编辑以及从事广播研究的专家学者探讨的一个重要话题。其目的是充分发挥广播的优势和特点,提高广播节目的质量。当然,随着广播新闻事业的长足发展和录音报道的日趋成熟,录音素材在录音报道中的主体地位日渐突出,运用的录音素材成为录音报道成败的关键所在。要正确认识录音素材在录音报道中的主体地位,首先必须弄清楚录音素材的基本概念,给它下一个比较准确的定义。其定义是:录音素材是以录音形式采集的新闻事件现场音响的原始材料。根据这一定义,我们将形成这样的…  相似文献   

7.
应读者的要求,我们将陆续刊登一些播音业务方面的讲义,主要有:文艺播音,“对话”播音、通讯播音、新闻播音、评论播音等,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李蕊菊 《视听界》2002,(6):56-57
通讯播音创新应体现在思想与形式两方面:思想之新包括内容故事、内在精神、思想情感、经验信息等方面,形式之新包括语态、语气、节奏、分寸等方面。根据自身的实践与思索,这里提出通讯播音新的特征与要求:新鲜感,亲和感,层次感。1.新鲜感,指的是播音所传递的内涵与精神的新鲜,包括:  相似文献   

9.
在录音报道中,现场直述就是记者在所要报道的新闻事件现场直述其言,以口头方式报道新闻。记者的口头报道与记者所选用的现场录音素材同步进行录音,形成记者语言与现场录音素材结合为一体的报道素材,然后再筛选、复制成录音报道播出。那么,这其中记者的语言有什么要求呢? 第一、记者要有充分地心理准备。因为现场录音报道不同于现场转播,所以记者的报道不是照相式纯客观的看到什么说什么,而是要服从已经确定或者一定的报道要求。记者的报道语言在现场录音后,回到编辑部又只能是进行必要的筛选整理,而不能  相似文献   

10.
陈彧 《新闻界》2012,(18):26-31
本文以三名男性军事节目主持人的节目录音为分析对象,考察其言语清晰度的声学表现,发现播音语速与言语清晰度声学参数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研究证明,言语清晰度的声学参数具有作为播音语速的可测量普适客观判断指标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魏和平 《新闻窗》2008,(5):98-99
录音报道是具有广播特点的文字与音响相结合的一种宣传形式,也是当今广播媒体搞活新闻节目的重要手段之一。录音报道从种类上来讲,大致有:单篇录音报道、系列录音报道、连续录音报道和追踪录音报道;从新闻体裁上来讲,大致有:录音新闻、录音通讯、录音特写、录音访问、录音评论、现场录音报道、电话录音采访等。  相似文献   

12.
在广播新闻播音这个大家庭中,通讯播音和评论播音是最能展现播音员个性特征和个人魅力的两种体裁,而这种展现都是基于原作者的报道和编辑之上的。在这个由文字语言转化为声音语言的过程中,播音员的再创作能力是一篇广播通讯或一篇广播评论成功播出的关键,广播通讯是体现这种能力的最佳例证。  相似文献   

13.
通讯播音语言要自然.自然是指播音语言的口语化,驾驭文字,让它从口中出来,就如同说话一样,既自然又流畅.这一观点是针对播音实践中的着意雕饰、矫揉造做而言的。有人说,通讯播音语言就是要着意雕琢,只有这样才能显出语言高雅和文彩。这样做的效果如何呢?一是言不达意:听到的不是说出来的有准确语义的话,而是把组成话的字、词、词组堆砌在一起,人们称它为“字话”.一是虚情假意,故做姿态,让人听了腻烦,甚至听后叫人起鸡皮疙瘩.为此,播通讯的语言要自然,要口语化,这“化”很重要,化与不化是表达成败  相似文献   

14.
在录音报道中,录音素材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求音素材的采录和选用,其好坏直接关系到录音报道的节目质量和宣传效果。能否把录音素材用好、用活,也是一个如何更好地发挥广播特点的问题。如何发挥广播特点?一瞬即逝是其短处,而有声有情则是其特长;广播不能象报章杂志那样,可以为读者随时翻阅、反复研究,这是其短处,但不受地域、国界、年龄、文化的限制,传播深远普及,迅速及时,这又是其特长。如果说,报章杂志能借助于视  相似文献   

15.
在前不久结束的“华夏第一屏”杯全国广播电视优秀播音作品、论文评选会期间,我在广播组听了各省选送参评的新闻节目和主持人节目的录音,其中确实有一些堪称“上乘”的播音作品,特别是主持人节目的播音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过,存在的问题及播音队伍中的困惑亦不容忽视。 (一) 获得一等奖的几个主持人节目,说它们好,主要是因为这些节目从内容到形式,与听众对主持人的期望更接近了。概括起来有这样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6.
林丽 《新闻传播》2012,(5):104-105
电影录音剪辑里的解说词,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艺术。它不是文学作品,若离开电影录音素材,它就谈不上欣赏价值。解说词是编辑根据电影录音素材,根据自己对电影的感受,根据听觉艺术的规律写出来的。编辑以形象感、画面感出之,听众则"需要想象,推测和‘虚  相似文献   

17.
通讯是报纸常用的新闻文体之一,在新闻采访和写作实践中,记者首先要对新闻素材进行分析、甄别,判断什么样的新闻素材适合用通讯的形式来驾驭。通讯选题与捕捉其他新闻题材一样,  相似文献   

18.
直播,作为播音专用术语,是指播音员不经过录音(录像)程序,而直接把声音通过传输设备传  相似文献   

19.
这是录音报道生产过程的最后两道工序。通过这两道工序,将已经采录到的音响、人物谈话等,按照记者、编辑的构想与录音后的记者阐述稿合成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录音报道作品。 一、复制 复制就是从音响素材中挑选录音报道所需的音响段落,复录到另外的磁带上,为合成做好音响准备。有些较长的人物谈话录音,也需通过复制截取或  相似文献   

20.
录音报道是录音新闻、录音通讯、录音特写、录音访问、录音座谈和口头报道等形式的总称。录音报道的突出特点是音响。音响是录音报道的特殊表达手段和特种语言。这里说的音响,是指从事件现场录下来的、经过选择提炼的人、物体和自然界的声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