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大学生幸福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特殊内容.从现状入手,将幸福观教育引入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设定了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独特内容,并对如何加强幸福观教育进行了有益探讨,积极架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幸福观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是国家和民族地区宝贵的人才资源。加强对他们的幸福观教育,既有利于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的和谐发展,也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的增强,同时对整个少数民族地区未来的发展和进步也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正确幸福观的培育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着推动作用,如果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存在偏颇,不利于社会的文明进步,阻碍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的实现。造成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缺失的原因,可以从国际国内复杂环境、家庭教育的误导及家庭结构变化、高校幸福观教育存在不足、大学生综合素质较低几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孔文 《职大学报》2012,(3):110-113
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幸福观主流是健康的,但仍有部分大学生表现出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和功利主义等倾向。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价值导向、共同幸福和劳动创造的指导原则,以增强其幸福观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随着幸福观教育作为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正在各高校进行实践,贫困大学生的幸福观教育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通过对高校中民族地区生源的贫困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现状进行分析,揭示这一特殊群体幸福观教育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高职大学生作为一个特定群体,幸福观教育不可或缺,幸福观教育对三观、德育、人生都有一定的意义,目前高职大学生幸福观有着自我定位、参照物选取、媒体引导等方面的误区,合理的幸福观对以后的工作和生活有着重大的影响,在进行幸福观教育时要引导其平衡好个体与社会、得到与付出、功利与德性、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幸福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具有重要意义。幸福观教育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能够为此提供取之不尽的资源。树立文化自信并从中吸收营养有利于增强和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增加民族向心力、增添民族幸福感。重视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引导他们有效地寻找幸福,从而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幸福观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执政目标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美好,获得更多幸福感。在建设"幸福中国"的过程中,我们理应用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去指导现实,才能更好地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提升个人工作幸福感。高校辅导员身负诸多使命,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身兼掌舵者和引航人两种角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引领、价值观引导、学生幸福观塑造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而,辅导员基于职业认同感的提升、职业获得感的增强、职业能力的提高而形成的幸福观,对于塑造学生三观以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幸福这个概念一直是各种思潮的必争之地,也是吸引年轻人的重要议题之一。无论是前几年流行的“丧文化”,还是最近大火的“后浪”“内卷”和“躺平”,在本质上都是对于幸福的向往和追求的不同表达。在高校,放弃对幸福的解释和教育,就意味着放弃意识形态的制高点。本研究力图通过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视角建立“奋斗幸福观”因素模型,为高校幸福观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和抓手。研究采用自编的《高职院校大学生奋斗幸福观问卷》,对6682名高职院校学生的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获得了“奋斗幸福观”的四个因素,分别为意义感、希望感、成就感和投入感。此模型可用于下一步“奋斗幸福观”课程开发,也可以为高校幸福观教育和活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新时代,我国的主要矛盾有了新的变化,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改善之后,对精神条件的要求更高。当代大学生,物质条件得到改善的同时,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面临很多困惑。树立习近平总书记提倡的劳动幸福观,可以让大学生通过劳动创造获得幸福,从奋斗中感受幸福。  相似文献   

11.
严峻的生态危机不仅需要技术的革新和制度的变革来解决,更需要社会生态文化的认同和传播。生态幸福观是把自然的生态与人的幸福联系起来的文化形态和价值,是生态文化的内核。从改进和创新高校德育、应对和消除幸福悖论、树立和落实生态文明观等三个方面的要求来讲,都亟需加强高校生态幸福观观教育。现今,高校存在着大学生生态幸福观相对缺失、部分学生日常生态行为失范、生态幸福观教育相对缺位等现实问题,应从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两个方面寻求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开展幸福观教育的理想之所。在"基础"课程中加强幸福观教育,要按照"三个结合"的原则,在课程设计上,以幸福观为牵引,做好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变的顶层设计;在课程实施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体验式教学中认识幸福;在课程评价上,重视内在价值,在教学相长中领悟幸福。  相似文献   

13.
通过问卷调查,对农村籍大学生进行的理想信念现状进行专门分析,结果发现农村籍高职学生理想信仰总体情况是比较好的,他们的政治信仰比较坚定,人生观、幸福观主流是正确而坚定的,对宗教、迷信有比较清醒的认识。但仍有部分学生存在信仰认识上偏差、对宗教问题缺乏理性的判断、对人生幸福观缺乏正面理解、认为金钱、爱情是人生理想追求等问题,因此,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宗教观等教育措施,引导农村籍大学生朝着健康向上、积极进步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陈转青 《职大学报》2012,(5):13-16,50
关注"国家百姓之利"是墨子独特的幸福观。本着"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社会幸福目标,墨子提出兼爱、贵义、强力、尚贤等实现途径,构成了墨子幸福社会的理论体系。墨子幸福观中的兼爱互利、强力坚韧、节用等思想,对于当代社会如何追求幸福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幸福是人生的主题和人生的根本问题,其通过教育而获得。而什么是幸福,如何评价幸福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对幸福的追求,影响到他们对社会的认知及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所以,必须通过学校教育和指导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使其在提高思想认识的情况下,通过具体事例的对比分析和参与实践活动中的深刻体验,形成正确的幸福观,进而产生积极的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德国理性主义代表斯宾诺莎的"理性幸福观"为理论依托,从形而上学的维度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通过语言教学构建学生理性的思维框架,培养大学生理性思考的定式、理性的学习状态、理性的生活方式;通过新的学习理念和方式体验学习的乐趣,使学生对自我存在、客观存在的认知不断完善,以达到心灵的至善。  相似文献   

17.
对大学生道德脱离现状的分析有助于指导高校开展更具针对性的道德教育,以提高其实效性.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道德脱离的合理化与责任扩散子维度得分较高,反映了大学生道德脱离主要表现为对于自己非道德行为的认知重构以及负面责任的分散;大学生道德脱离各分维度之间相关极其显著,因此对于大学生道德脱离的教育和控制需要多角度切入;大学生道德脱离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和年级差异,揭示了大学生道德脱离的控制需要突出对象差异.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提高就业质量,改善就业结构,以创业促就业.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对于推动和促进大学生就业具有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大学生能否形成良好的自我教育习惯,能否遵循一定的自我教育规律和建立完善的自我教育机制,对于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至关重要.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大学生党员的日常行为及其先进性的体现直接影响着对大学生的日常教育与管理工作.本文在界定自我教育概念的基础上,对发挥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和大学生党员自我教育的运行机制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网络舆情是大学生对现实社会及社会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它形成迅速,社会影响力大,因此,及时关注大学生网络舆情并建立应对机制,对于确保大学生安全和高校稳定、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