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是古代汉语中的一个重要词汇.在先秦文献中兼有实词和虚词的双重性质.意义多样,用法繁复,历来是研究者所关注的重要对象。文章将以《孟子》一书为考察对象,采取定性量的研究方法,从而深入探讨先秦汉语中“以”字做虚词时的语义、语法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2.
“打”在中古汉语乃至现代汉语中使用灵活,词义众多.六盘水方言中有90多条独具方言特色的“打”字词语,参照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普通话,对六盘水方言“打”字词语的构词方式、表义特点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汉语里每一个音节,除了由声母,韵母组成外,还有一个能够区别字义,词义的声调,这样就形成了汉语抑扬顿挫的节奏美。汉语的这种语音特性表现在汉语词汇里为双音节化和四字格词语结构以及双声,叠韵的形式。汉语构词的这一特性应在翻译时得到关照,即:在英译汉时,不仅要译出词语的含义,还要注意兼顾汉语用词的声韵节奏,传达出原文的语音美。  相似文献   

4.
对于以汉语为第二外语的来华留学生来说,学习汉语词汇必须掌握其发音、含义和相关语法,并熟练运用到写作中,但书面表达题中往往出现许多使学生难以抉择的现象,如同义词、近义词、形近词等,这样的情况对学生考试和应用都会造成一定的困扰。如何帮助学生正确区分意思相近或外形相近的词汇和句式,成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大重难点。  相似文献   

5.
“妈妈”考     
“妈妈”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方言中有着广泛的内涵,这是方言称谓词张力的体现。通过对“ma”的语音演变及“妈”字源的考察,揭示出它的同源词产生的渊源;并通过“妈”、“妈妈”在汉语方言和隐语中的应用情况,揭示出它们所折射的汉民族特有的文化心理:避讳心理、阴阳观念和宗族血缘观念。  相似文献   

6.
作为语言要素之一的词汇,在漫长的使用、发展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致使古今汉语在词汇方面出现了很多差异.其中重要的差异之一,就是古代汉语的词汇以单音节为主,现代汉语的词汇以双音节为主.汉语词汇的复音化,是汉语词汇发展演变的规律之一.正确认识这一规律,对汉语词汇发展史的研究有重大理论意义.对汉语词汇复音化现象,人们早有认识,但是对产生这复音化的原因,人们的认识却有分歧.概括起来有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是“语音简化说”,认为“汉语同音词太多,耳治易生误会,所以除了用后起的四声别义的方法加以补救外,较古一点的区别方法就是把单音词化为复音词,”这种观点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影响着对汉语史的研究.另一种观点截然相反,认为“词语的双音节化才导致了语音系统的简化.”而在王力先生的《汉语史稿》中,则同时出现两种对立的观点.一方面,王力先生认为:“汉语的复音化有两个主要的因素,第一是语音的简化,第二是外语的吸收.”另一方面,王力先生又认为:“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词汇必然越丰富越纷繁,即使语音不简化,也不吸收外来语,汉语也会逐渐走上复音化的道路的.”对同一语言现象,竟有如此多的分歧这势必影响对汉语发展规律的认识,因此有必要澄清这一理论问题.通过分析不难看出,对汉  相似文献   

7.
死亡一向是我们生活中的禁忌话题,人们总是小心翼翼地避免谈到一切有关死的事情,甚至连“死”这个字都不愿意说出口。汉语中用来替代“死”的词汇就极其丰富,据说有上百种。比如最普遍的,是用“走”字来代替,也因此造成了许多的误会。  相似文献   

8.
用在介词、动词或动词性词组前的“所”字,功能怎样?能否充当介词的宾语?由于历来对“所字结构”中的“所”字,词性认识上有分歧,因而对此看法也很不一致。如果对这一问题能加以继续研究和探索,能取得比较一致的意见,对于减少古代汉语中的分歧、争论和提高古代汉语课的教学质量,是有一定帮助的。本文想就这一问题以及与此有关的一些语法现象谈点粗浅看法。 在古代汉语中,“所”字后的介词,出现频率最高的是“以”。此外,“由”“从”“为”“与”等也经常位于“所”字之后,与动词(动词性词组)组成名词性的“所字结  相似文献   

9.
任何语法都有它的继承性,汉语也是这样。现代汉语及其语法构造,是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这是因为语言有极大的稳固性,而语言的稳固性,是由它的特点本质决定的,即由它的语法构造和基本词汇的稳固性决定的。语言的语法构造,是千百年来逐渐形成的,跟语言中其它要素相比,根深蒂固,具有更大的稳固性。这种稳固性决定了古今汉语的继承性和一致性。三千年前甲骨文中的语法构造,有许多跟现代汉语完全相同,如郭沫若《卜辞通纂》七百八十四页中有“王渔”的句子,是“王捕鱼”的意思,这种“主—谓”顺序跟现代汉语  相似文献   

10.
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音义结合体,对某种语言词汇的研究必须要综合考虑音、义两方面因素。汉语词语音、义的演变过程颇为复杂,现在以"觉"字和"覆"字的音义变化为例,遵循词汇音义运动的规律,利用文献考证的方法,展示这两个词通过语音变化作为构词手段,形成新词的过程,为汉语词汇的研究提供最基础的素材。  相似文献   

11.
王力主编《古代汉语》说:“者”字是一个特别的指示代词,它通常用在形容词、动词或动词词组的后面组成一个名词性词组,表示“……的人”“……的事物”。还列有“词气词‘者’”一项。 这大体代表了语法的一般说法。 郭锡良、李玲璞主编《古代汉语》将者字结构分成两类:  相似文献   

12.
与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复合词“可怜”不同,古代汉语中的“可怜”却是两个文言单词,具有助动词“可”和动词“怜”的意义与作用,含义要广泛得多。 说它广泛,是指它除了本义外,还有一大群引申义。 那么,它的本义是什么呢?是怜悯、值得怜悯。《尔雅·释训》:“怜,抚掩之也。”《广雅》:“抚掩,谓慰恤也。”如:陈陶《陇西行》:“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是说多叫人怜悯啊,征人早巳战死沙场,变成无定河边的枯骨,而思妇却还不知道,还在梦境中盼望他早日回来团聚。王安石《明妃曲》:“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庭,是说明妃心里知道这次一去匈奴再也不能回来,多么叫人哀怜啊,她眷恋祖国,穿尽  相似文献   

13.
古语“画虎不成反类狗”究竟应该怎样来理解,到目前为止仍没有明确的答案。由于古人没有对“画虎不成反类狗”作注解,又没有直接相关的证据可以说明“画虎”的确切含义,所以现在只能在传世文献中找寻线索,给“画虎”作出一些可能的合理解释。一种可能就是,“画虎”就是指一般意义上的“描画”老虎。东汉以来已经有了在门户上画虎驱邪的风俗,所以“画虎不成反类狗”的“画虎”就是指“描画”真实的老虎形象,是完全有可能的。还有一种前人没有提出过的可能解释,就是把“画虎”的“画”理解为“书写”的意思。“虎”字与“犬”字的甲骨文和金文形体是很相像的,在甲骨文和金文时期,“虎”字写得不好,就写成了“犬”字,也是极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相似文献   

14.
古代汉语大致可分为文言和古代白话两个系 词汇是构成语言的重要因素之一。古代白话词汇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含有相当多的方言词。可以这样说,用古代白话写成的“俗文学”作品和方言土语有着天然的联系。没有方言词,也就没有“俗文学”。  相似文献   

15.
小学一年级,是一个人的启蒙时期,掌握正确的汉语知识,对今后影响极大。字、词、词组又是学习现代汉语的基础,对学好汉语很重要。因此,我们在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就应该注意字、词、词组的区别,使学生正确掌握汉语基础知识。黄伯荣先生在他主编的《现代汉语》一书中,给字、词、词组的概念下了明确的定义。他说,“字是记  相似文献   

16.
“德”是一个古老的概念。早在2500多年前孔子就指出:“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意思是君子的德行好比风,小人的德行好比草,君子的德行感化小人,如同草在有风吹过时会随风而倒一样。封建统治阶级利用这个概念标榜其“德化”的手段。北宋初年的著名政治家范仲淹,在《严先生祠堂记》中这样表达他对隐士严子陵的无限景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其中的“风”,开始也是  相似文献   

17.
对“因”的历史演变进行了简述,对南朝齐梁时期道书《真诰》中“因”字的各种用法做了完全统计,并与上古时期《左传》中“因”字的用法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反映了“因”字的历时演变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因”的语法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可从语法层面进入词汇层面构成复合虚词,也可从连接词组、分句发展到连接句子。  相似文献   

18.
同义词的丰富程度直接反映了语言的发展程度,体现了语言对客观世界的表达能力,受到历代文人学者的重视。在汉语词汇史上,有重视同义词研究的传统。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古籍文献原文中就有对同义词的辨析,体现了当时人们对同义词的认识,可视之为古代汉语同义词研究的源起。本文我们将针对古代汉语中同义词这一问题展开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9.
也谈汉语的基本结构单位--评徐通锵先生的字本位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字本位”理论对汉语研究虽有非常有益的启示作用,但它的立论依据和推导过程是否完全符合汉语实际,能否解决汉语由于基本结构单位不易确定而带来的一系列麻烦却使人产生疑问。为了区分书写单位和结构单位,最好还是用两套术语来表示。作为语素的“字”在汉语里是现成的,而“词”则是从句法结构中分析出来的,因而“字”(语素)是备用单位,而“词”是使用单位,二者为实现的关系,“字”(语素)进入一定结构里才可以看出它能否成词,在不同结构中有可能形成几个不同的“词”。  相似文献   

20.
《鸿门宴》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是中学语文传统课文 .《史记》文字虽不像先秦散文一样繁难 ,但部分词句 ,今人阅读理解或翻译 ,仍会有一些偏失 .如果认真细致地去研究推敲 ,有些难以理解的词句语意便会清晰开来 .这里仅举几例 ,以为抛砖引玉和切磋 .( 1)“鲰生说我曰 :”中学教材注为“浅陋无知的小人” .“鲰 ,短小浅陋” .有人认为此为姓氏 ,即“一个姓鲰的小人……” ,理解似不妥 .《说文》 :“鲰 ,白鱼也 .”《说文·段注》 :“鲰 ,白而小之鱼也 .”《中华大字典》 :“张守节曰 :‘杂小鱼也’ .”即今天骂人“小杂种”的意思( 2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